第240章 工業政權的威力,讓陳友諒大感震驚

  第240章 工業政權的威力,讓陳友諒大感震驚

  元至正十八年,秋。

  在陳友諒興兵六十萬提前下江南,往太平而來時,在他的後方,許多哭聲不斷的鄉野傳起了大量槍聲。

  許多奉陳友諒命強征民夫甚至藉此機會斂財於民的陳漢政權官吏們,相繼被穿插來的中華軍處決。

  信州(上饒)。

  在花雲部中華軍為斷陳友諒退路而攻下這裡後,一批剛下鄉抓民的官吏,更是被花雲下命給集中起來進行槍決。

  「娘的,你不把他們百姓當人,我們大同社可是把百姓當效忠的主子看的!」

  「現在你們殺我們的主子,只能死!」

  花雲還在這些官吏被處決前,對這些官吏說了這麼一番話。

  雖然大同理論有明確的官方宣言,但底下的每個社員倒是對大同理論有自己不同的見解。

  習慣了把效忠對象當成具體某一個人的花雲,現在讓他宣誓效忠大同社後,他雖然不再以朱元璋個人為效忠對象,但他卻通過自己的理解,開始把天下百姓當成了效忠對象。

  在花雲看來,忠於大同社,就是忠於百姓,把大同社視為主子,就是把百姓視為主子。

  所以,花雲現在才會這麼說。

  而花雲在這麼說後,就將手一揮:「殺!不敬咱主子的,一個不留!」

  「是!」

  被調任到花雲麾下任官的沐英應了一聲,也因此帶著自己的麾下軍校們開了槍,將這些欺壓民眾的陳漢政權官吏全部槍決。

  「章先生說過,盡最大努力,保存民眾。」

  「在機動作戰過程中,於城鎮暫歇時,留下標語和告示,凡配合陳漢反動政權,強征百姓的官紳,將來必被清算!不但田地不得保存,連家族也將永世不得為官,族中管事的也要槍決!」

  徐達這裡也對一干負責出去機動作戰的官校下達了救民的指示。

  於是,許多陳漢政權的官吏因此很快就知道了大同社的態度,再加上也都知道中華軍現在正在大量滲入自己內部,也就不敢再強征民夫,對陳友諒的命令陽奉陰違。

  權力的本質素來就是誰擁有最強的暴力誰就擁有權力。

  現在陳友諒治下的基層,因為中華軍的機動部隊,成為了當地最大暴力的擁有者,自然,陳友諒的權力就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同社的權力。

  而也因此,許多民夫沒有被強征上來為陳友諒發動的戰爭服務,這也就導致陳友諒的後勤糧食運輸效率下降且變慢。

  同時,徐達、朱文正等中華軍也趁他的運糧速度變慢,而瘋狂派兵截斷陳友諒的糧道。

  這就造成陳友諒的六十萬大軍還沒到達太平,就出現糧草不足的情況。

  這讓陳友諒非常煩躁。

  他不得不一面嚴令催促後方官僚加大征夫運糧的速度,一面讓大軍加快速度,屬於既不把百姓當人看,也不把士兵當人看的典型。

  但等陳友諒到達太平城附近時,他依舊沒有等來許多糧食。

  這讓陳友諒非常憤怒,揚言事後必斬各地運糧官。

  這個消息傳到後方,直接讓大量地方官將選擇了投降,在中華軍打來時,甚至主動表示要效忠大同社,城頭直接換大旗。

  畢竟儘管他們不喜歡大同理念,可也真擔心陳友諒這個只把自己當人的暴君成功後把自己殺掉,如此,還不如希望大同社贏。

  陳友諒其實也知道他這樣說會有這樣的後果。

  但他不在乎。

  因為他不覺得懷柔是種策略,只覺得是軟弱的表現。

  陳友諒認為,只要他拿下太平、集慶,摧毀大同社的基業,那些選擇背叛他的官將還會再歸順他,重新給他當奴才一樣的官的。

  畢竟他能讓他們可以繼續騎在底層百姓頭上作威作福,當百姓們的主子。

  只是糧草不足,讓陳友諒不得不一到太平就下令猛攻,且以城破後可以屠城三日的恩旨來激勵士氣。

  不過,很快,陳友諒的軍隊嘗到了一個工業政權帶來的火力震懾。

  他的大樓船還沒貼進太平城就被江上的蒸汽戰船給轟得火光四射、木屑橫飛。

  與此同時。

  他陸地上進攻太平城的軍隊也被密集的地雷和燧發槍與子母炮給炸得人仰馬翻。

  陳友諒整個人直接懵了。

  但他決定堅持一下。

  因為他早已做過心理準備,知道大同社的中華軍肯定有更厲害的火器。

  而他本就打算的是用人海戰術取勝。

  所以,陳友諒也就下令繼續進攻,讓大軍不惜一切代價拿下太平。

  為此,陳友諒還表示拿下太平,可以屠城十日。

  陳友諒這種不把別人當人看的地主思維的人,激勵士氣的方式,自然也是讓士兵們不把百姓當人,讓士兵們也變成沒有任何仁心的野蠻人。

  但是,時代真的變了!

  一個農耕政權根本沒有資格跟一個工業政權比誰更野蠻。

  比誰更文明更有正義,這樣或許還能有勝算。

  所以,陳友諒這邊依舊是即便有大量士兵傷亡也未能進入太平城。

  但陳友諒不願意放棄。

  因為他是在用賭徒的方式在打仗,他等於把自己所有的寶都押了上去,現在的他是賭紅了眼,自然不會輕易選擇撤退。

  何況,陳友諒也沒把自己的士兵當人,也不在乎傷亡,也就不停催促自己的士兵攻城。

  可太平城駐有中華軍十萬重兵,而且由馮國用這個熟稔守城曾在安豐擋住余闕二十萬元兵的樞密副使親自指揮,所以整個太平城即便遭受到陳友諒數十萬大軍的晝夜攻城,也沒有出現力不能支的情況。

  再加上。

  太平城現在工事完備,周圍棱堡成群,且棱堡全是水泥澆築的。

  陳友諒投入攻城兵力再多,即便如一江之水漫灌而來,也會被密集的棱堡分割成細小的人流,進而被持有燧發槍、抬槍以及子母炮的中華軍給消滅。

  陳友諒的軍隊即便有火器,但還都是鳥銃,所以在擁有燧發槍和抬槍的中華軍面前根本占不到便宜。

  何況,他們由於火器和鉛彈製造能力有限,大部分都靠購買,所以大部分裝備的還是弓箭刀矛,也就基本上是拿人命去填通向太平城的路。

  而中華軍這邊,由於太平城本就是一座由章誠親自設計的工業城市,大型的煉鐵廠和軍械廠,大規模的工匠和學徒會源源不斷的把火器送到前線,同時糧食和火藥、水泥這些也可以通過鐵路和水路源源不斷地送來,而在陳友諒的軍隊即便真的用人命啃下一座棱堡後就會發現後面又增添了許多新的棱堡。

  何況。

  陳友諒的軍隊本就不過是組織度不高的古典軍隊,是強征起來組成的軍隊,所以也沒有多強的戰鬥意志。

  在受到幾次挫敗後,陳軍就徹底不敢再攻城,什麼可以屠城十日的誘惑,對他們也開始沒有激勵作用,哪怕是派督戰隊逼著上,也沒有用。

  陳友諒也在自己前方軍隊發生幾次營嘯後而不得不下令暫停進攻。

  儘管他的數十萬大軍連營達數百里,前方的營嘯,不足以波及到他的中軍。

  但陳友諒也還是擔心營嘯會越來越頻繁,乃至影響到他的中軍。

  而陳友諒也因此開始有些認識到工業政權的威力。

  「他們的火銃不用火繩就能點燃?」

  「他們的火炮能連發?」

  「他們的戰船能冒煙,把炮彈發射的很遠,還能全身披甲?」

  陳友諒在聽到自己麾下大將張定邊於前線回來所稟報的內容後,整個人也一臉震撼地問起來。

  張定邊則跪在地上,哭喪著臉道:「臣不敢瞞陛下,他們不但船堅炮利,連堡壘牆體都沒有磚縫,巨木撞不開,巨石砸不開,火燒水激都不行,炮彈也轟不開,而且建造的極快,一夜之間就能添造二三十座。」

  「不可能!」

  「這絕對不可能!」

  「他大同社就算火器優良、船堅炮利也不至於到這個程度。」

  「朕也算是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人,身邊也有不少能人異士,鴻儒巨紳相請教,何曾聽過奇技淫巧之術能擋住赫赫天威的!」

  「定然是你們畏死,不敢血戰,朕要親自前去督戰!」

  陳友諒還是不願意相信朱元璋這些人在選擇以大同理念為治國思想後,而拋棄儒學為治國思想後,會在技術器物上發生這麼大的變革這麼快的變革,也就選擇了親自來前線查看。

  而陳友諒在來到前線的大樓船上,用望遠鏡看向江面上的太平城時,他自己也被自己震驚住了。

  因為他自己也看見了密集成雲的大量堡壘和大量冒煙的鐵製戰船。

  陳友諒是知道造磚石類堡壘的工程所需要的時間的。

  所以,他知道,一般而言,沒個幾年功夫,太平城不可能造出這麼多如石砌一樣的堡壘。

  可朱元璋這些人沒道理在幾年前就知道防備他陳友諒,除非是這大同社真的能點泥成石,在短時間內造出這麼多如石砌一樣的堡壘。

  所以,陳友諒也不禁暗自驚奇大同社是怎麼做到在短時間內造出大量堅固堡壘的。

  至於鐵製戰船,更是讓陳友諒感到不可思議。

  「傳周先生來!」

  為此,陳友諒決定問問他身邊比他更有見識和學問的儒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