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雙眼放光:「這一來,可就從根本上解決了士紳持續做大的隱患。♗🍩 6❾𝐬hùⓧ.𝐜𝐎m 😂😺」
「青伯,真有你的,你是真損啊……」朱瞻基得意忘形,見李青眼神不善,忙又補充道,「我這是誇你呢。」
李青:「……」
你可真跟你爺爺一個德性,連話術都一樣。
「也不能高興過早,」李青道,「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他們還是有可轉換餘地的。」
「那也無妨。」朱瞻基笑道,「朝廷政令頒發後,他們自己就能鬧騰起來,最差也能讓那些個士紳後院失火。」
頓了頓,「青伯,你還有計沒?」
「再就是科舉制度了。」李青將之前跟朱棣說的那一套,說給朱瞻基聽。
簡單說就是:朝廷直接定進士名額,並將這名額平均分到大明各省份。
如此一來,便能杜絕南方一家獨大的現象。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隱形優點,那就是一些個富紳為了名額,會從南方遷徙到北方。
因為進士名額的分配,定會讓南方考生科舉高中的難度,提升到地獄級,而北方的教育普遍不高,相對要容易很多。
富紳遷徙對北方的發展,可比普通百姓大得多,有了他們的加入,能很快帶動各行業。
當然,這些都基於政令能順利頒發。
畢竟這麼做,等於直接撼動了整個江南文官團體,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朱瞻基也深知其中難度,但他並不想退縮,現在的他,正是幹勁兒滿滿的時候。
「幹了!」
「有魄力!」李青豎了豎大拇指,「不過,你也要做好他們反撲的準備,那些人可不是吃虧的主兒。」
朱瞻基笑笑:「他們有什麼招數,儘管使出來就是,我一一接下!」
李青點點頭,心情愉悅。
說一千道一萬,王朝想要鼎盛,帝王的意志才是重中之重。
「軍隊能穩住嗎?」李青問。
這是他最擔心的問題,朝局再亂都可以控制,最多不過折中,但軍隊是萬萬不能亂的。
「放心,一切盡在掌握。」朱瞻基自信道,「我登基後,第一時間就釋放了衛青,並給他官復原職,同時,給軍中大小軍官,額外漲了三成俸祿,軍心穩的很,不會有任何意外。」
「真的?」
「我有必要騙你嗎?」朱瞻基好笑道,「難道你以為文官已經滲透了軍隊了?」
李青啞然失笑:「也是,倒是我多心了。」
頓了頓,「既如此,你打算什麼時候開始?」
「明日早朝!」朱瞻基憋了這麼久,不想再等下去了,「明兒你可不能偷懶了,早朝必須來。」
「好!」
……
回到家,李青拿上魚竿準備去池塘釣魚放鬆,卻聽下人稟報有客登門,只好返回前院。
來人是蹇義。
李青有些納悶兒,簡單寒暄兩句,請他進屋。
來到客堂,分賓主落座,蹇義開門見山:「李尚書,皇上是不是想提拔內閣?」
「不知道。」
蹇義:「……」
「李尚書咱們是一路人,內閣不能做大,不然後患無窮。」蹇義滿臉情真意切,「你可能會認為,本官全是為了自己權勢,但…並不是!
內閣這個機構,本就有些類似中書省,一旦給他們放權,儼然又是宰相,太祖廢除了宰相制度,就是為了防止一家獨大……」
巴拉巴拉……
李青靜靜聽完,開口道:「你放心,即便皇上提拔內閣,內閣也遠達不到宰相的高度!」
「這麼說,皇上是真打算提拔內閣了?」蹇義問。
李青:「不知道。」
蹇義:「……」
見實在談不出個所以然來,蹇義索性撂了底,「李尚書,本官就實話實說了,如果皇上提拔內閣,本官,包括夏尚書,以及六部所有官員,都會極力反對,並堅持到底。」
李青不置可否,淡笑道:「蹇尚書說的這個六部所有官員,是否包括我兵部?」
蹇義臉上一熱,旋即又勸道,「李尚書是六部的人,自然要為六部著想,若事事都想著迎合皇上,不為下面人考慮,那最後必將離心離德,難以服眾。」
「多謝蹇尚書賜教。」李青笑眯眯地端起茶杯,抿了口茶,「蹇尚書還有其他要說的嗎?」
蹇義苦笑嘆道:「李尚書你……唉,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如你我這般,很多事都身不由己,下面的人擁護你我,除了你我是他們的上司之外,更多的是為了自身前程;
身處這個權力漩渦,即便我們不想,他們也會推著你我走,要是死命不走,則會被他們踩在腳下;
當然,李尚書你能超脫出來,可我不行啊!
權力是把雙刃劍,不能傷人,便要傷己,為官……難啊!」
他講述著自己的為官之道:「官場本就是個相互利用的戰場,下面人利用我們這顆大樹乘涼,我們也能利用他們達到政治抱負;
想要一展宏圖,做出一番事業來,沒有這些個『枝葉』,縱有再大的才能,也無濟於事。」
蹇義難得掏心窩子,「遠的不說,就說去年的南民北遷吧,數月時間,遷徙數百萬百姓,能有這麼大的成果靠的是什麼?
不還是下面的人,盡心盡力的督辦?
若沒他們,莫說大幾百萬,一百萬都遷徙不了,人家這麼賣力,為的是什麼?」
李青默然抿著茶,蹇義也不再說話。
等著李青做出抉擇。
許久,李青開口道:「這番話,蹇尚書何不直接諫言皇上?」
蹇義苦笑:「一樣的話,從本官口中說出,和從李尚書口中說出,有著天壤之別。」
這是事實!
李青歷經四朝,蹇義也歷經四朝,所以,他太清楚李青的能量了。
蹇義是洪武十八年的進士,他踏入官場時,李青就已是風雲人物。
當他還唯唯諾諾,處處陪著小心的時候,李青就殺駙馬、斬貪官、征伐漠北、封永青侯,一句風光無兩,根本無法形容李青的牛逼。
更讓蹇義匪夷所思的是,李青不僅在洪武朝牛,在建文朝依舊牛。
這也就罷了,靖難之役後,李青這個建文心腹,非但沒受到丁點兒影響,地位反而更上層樓。
太宗那麼多疑的一個皇帝,對李青卻信的死心塌地,就……離譜。
到了仁宗,李青幾乎被奉為真正意義上的國師了,說的話簡直堪比金科玉律。
當今皇帝,亦是如此。
連續五位皇帝的絕對信任,縱觀歷朝歷代,李青絕對是獨一檔的存在。
朝中官員都知道李青牛,但沒有人比蹇義明白,李青到底牛到了何種境界。
部閣之爭,誰贏誰輸,李青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本官說句不好聽的李尚書別生氣,」蹇義嘆道,「李尚書你起步太高了,根本沒經歷從小人物一步步上來的艱辛,對其中的彎彎繞也知之不詳。」
李青眼眸微動,頷首道:「請蹇尚書明言。」
蹇義見他肯聽,心中稍稍鬆了口氣,認真道:「其實很多時候,本官都是無奈之舉,你或許只看到我甩鍋、和稀泥,卻沒看到我的苦衷;
吏部天官說起來威風,可誰又知這威風背後的辛酸?」
「各部協調,利益分配,人情世故……」蹇義巴拉巴拉說著自己的不容易,雖有誇大的嫌疑,但大多都事實。
在人均人精的朝堂上,想要做穩天官這個位置,又豈是易事?
蹇義表白道:「做官做到我這個位置,誰不想做出一番功績出來,青史留名?
是,我是做不到聖人那般,但我又豈會不想為大明,為百姓做些好事?
我今日登門,既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朝局!」蹇義深情道,「李尚書你仔細想想,內閣才幾個人,而六部多少人?
內閣受損,無關痛癢,六部受損,傷筋動骨啊!」
說完這些,蹇義閉了嘴,該說的都說了,再絮叨下去也沒什麼意義。
李青沉吟許久,做出表態:「蹇尚書這些話,本官會如實上奏皇上。」
「呼~」蹇義長長鬆了口氣,起身拱手道:「如此,多謝李尚書了。」
「呵呵……哪裡,應該的。」
兩人客氣地商業互吹一波,蹇義告辭離去。
蹇義走後,李青沒有耽擱,又進了皇宮。
……
皇宮中殿。
李青等了好一會兒,朱瞻基才趕過來,問:「怎麼了?」
「臨時打個補丁。」
「???」朱瞻基滿臉問號,活動了下發酸的脖子,沒好氣道,「別打謎語了,我還有一堆公務要處理。」
李青深吸一口氣,道:「以下是蹇義原話!」
巴拉巴拉……
~
朱瞻基的眉頭逐漸緊鎖,「這事兒你怎麼看?」
「你確定要提升內閣?」李青問。
朱瞻基點頭。
「那就好辦了。」李青笑了笑,「那就施行老傳統,折中!」
「對了,你沒有直接攤牌吧?」
朱瞻基搖搖頭:「還沒有,不過…為了提高他們的熱情,我有所透露。」
「沒透老底兒就成。」李青道,「其實蹇義有句話說的很對,內閣受損無關痛癢,六部受損則會傷筋動骨,
提拔內閣可以,但絕不能讓內閣壓過六部。」
「這我明白。」朱瞻基笑道,「放心吧,我心裡有數,提拔內閣的事暫且緩幾天,得先把你提的那兩條國策實施。」
他討好的說:「青伯你的提議,可比我冥思苦想的國策,好百倍,千倍呢。」
「……禁止戴高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