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打人打臉,罵人揭短

  「給高位,又不能太高?」朱瞻基納悶兒道,「這又是為何?你不是說他很厲害嗎?」

  李青嘆道:「他太…特立獨行了。ღ(¯`◕‿◕´¯) ♫ ♪ ♫ ❻9s𝓱ù𝐱.ℂσⓂ ♫ ♪ ♫ (¯`◕‿◕´¯)ღ」

  「你不也是?」

  「我倆不一樣。」李青不想過多解釋,「你若信我就按我說的辦,不信就算了。」

  朱瞻基無語道:「青伯,你可真夠拽的。」

  「呵,縱觀大明,再也不會有第二個李青了。」李青裝了一波,「行了,沒別的事兒就去忙吧,我有些乏了。」

  你比我父皇譜都大,咱倆到底誰是太子,誰是臣子啊?碰上你李青,我就沒得過好……朱瞻基無奈道,「給于謙升郎中是吧?」

  「嗯,這個人情留給你。」李青笑道,「怎麼樣?我夠意思吧?」

  朱瞻基摸了摸鼻子,咕噥:「本來還想找你喝酒來著,哼哼,不喝也罷。」

  「嘁~」李青冷笑:「你兩手空空,分明就是蹭吃蹭喝。」

  「……再見!」

  ~

  兵部衙門。

  于謙翻著兵書,打發無聊時間。

  六部之中,兵部是最清閒的一個部門,只要不打仗,官員大多時候都在摸魚。

  不是懶,確實沒啥事可做。

  「于謙。」

  聽到有人喚自己,于謙抬起頭,見來人是朱瞻基,連忙起身:「見過太子殿下。」

  「免禮。」朱瞻基坐在于謙對面,「坐。」

  于謙拱了拱手,坐下。

  「看什麼呢?」

  「兵書。」

  「你對軍事很感興趣?」

  「……是。」于謙心說:我沒事兒干,總不能在家睡大覺吧?

  朱瞻基笑問:「想不想做事?」

  「想。」于謙耿直道。

  朱瞻基點點頭:「朝廷要加大力度落實百姓遷徙的國策,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你先後兩次去南方剿寇,對那裡比較熟悉,

  本太子準備向父皇舉薦你升任兵部郎中,負責遷徙事宜,你可願意?」

  「願意。」

  你可真是耿直,都不表示一下感謝嗎……朱瞻基仿佛看到了李青第二,沒好氣道:「走,我帶你進宮。」

  「啊?」于謙欣喜中帶著詫異,「這……還要去見皇上?」

  「你不廢話嗎?」朱瞻基翻了個白眼兒,「六部官員任命都要皇上欽定的,本太子豈可逾矩?」

  其實我的意思是,太子你帶個話不就得了,還有必要讓我進宮嗎……于謙訕訕起身:「太子請。」

  兩人走出兵部,趕往皇宮。

  路上,朱瞻基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看似毫無章法,實則是在考驗于謙的能力。

  李青不止一次跟他舉薦于謙,朱瞻基對于謙也有一定了解,但覺得于謙還不至於能扛大旗的地步。

  包括這一路的對話,他仍認為于謙遠沒有李青說的那麼有本事。

  不過,李青的眼光一向很準,至少他沒有見過李青翻車。

  基於此,朱瞻基並未打消培養于謙的念頭。

  ~

  到了御書房,朱瞻基一舉薦,小胖就同意了,過程十分順利。

  于謙感覺有些夢幻,這就升官啦?

  楊士奇等人只是瞥了于謙一眼,便低頭繼續忙工作,一個小小的郎中而已,不值得他們關注。

  他們的對手是六部的尚書、侍郎!

  小胖現在比當初做太子時要忙得多,尤其是眼下的開海、遷徙兩大國策,更是讓他焦頭爛額。

  「楊卿,去通知六部、都察院,來御書房。」

  楊士奇、楊榮對視一眼,一同拱手:「臣遵旨。」

  小胖一見倆人都想跑,沒好氣道:「去一個就成。」

  「是,皇上。」兩人交換了下眼神,最終楊榮走了出去。

  ……

  半個時辰後,一眾大佬先後到來,于謙被擠到了後面,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小胖放下手中奏疏,下達遷徙方針:「這次遷出人口集中在江浙、兩湖、雲.南、福.建、川蜀,遷入集中在河.北、山.東、遼東;

  主要是遼東!」

  

  「臣等遵旨。」群臣拱手。

  小胖又道:「都察院、六部、內閣互相協助,互相監督,此外,錦衣衛、東廠也會參與其中,還望諸位愛卿莫要讓朕失望。」

  頓了頓,「此次百姓遷徙,內閣下地方!」

  眾人臉色一變,六部神色凝重,內閣心裡竊喜。

  蹇義當即道:「皇上,此次遷徙事務繁重,沒有挑大樑的恐難完全落實,臣懇請皇上,准許六部的侍郎也下地方。」

  「臣附議。」夏原吉緊隨其後。

  「臣等附議。」

  六部官員同奏。

  內閣笑臉一僵,楊士奇拱手道:「皇上,六部侍郎要做的事太多了,他們一走,恐會貽誤政務。」

  「吏部的事本尚書全權負責,萬不會出紕漏。」蹇義瞥了楊士奇一眼,淡淡道,「本官雖上了歲數,但還乾的動。」

  「戶部不會貽誤政務。」

  「刑部不會貽誤。」

  「工部也不會貽誤。」

  「禮部不會。」

  幾位尚書先後發言,最後看向李青。

  「兵部也不會。」

  小胖點點頭:「既如此,朕允了。」

  「皇上……」

  「楊大學士,」蹇義打斷道,「皇上為了更好的落實國策,寧願把你們這些秘書派出去,難道我們這些個尚書就不能辛苦些?」

  「就是。」禮部尚書陰陽道:「總有些人,喜歡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你……」楊士奇氣結。

  「好了。」小胖不容置疑道:「此事就這麼定了,具體細節你們再議議,朕只要結果。」

  他掃了眼眾人,「這項國策,無論是誰拖了後腿,朕都不會輕饒。」

  眾人心中一凜:「是,皇上。」

  「好了,都退下吧。」小胖擺了擺手,「三日後動身,百姓遷徙的福利提高三成,夏愛卿你辛苦一下,儘快調一批錢糧出來,確保百姓路上的口糧;

  錢糧數額直接和太子對接!」

  「臣遵旨。」

  「好了,都散了吧。」小胖擺了擺手。

  「臣等告退。」

  ……

  宮門外。

  互相看不順眼的兩撥人,索性也不裝了。

  蹇義道:「本官是吏部尚書,去本官府邸議吧!」

  「蹇尚書此言,下官並不認同。」楊士奇哼道,「難道商議落實國策事宜,是比誰官職大小?」

  「不然呢?」蹇義冷笑:「大明律載有明文:下官見上官需行禮,不可忤逆上官,楊大學士難道不知……

  哦,是了,楊大學士是野路子出身,連個功名都沒有,不知道也屬正常,倒是本官的不是了。」

  「哈哈哈……」六部眾人哄然大笑。

  就是連和內閣統一戰線的都察院幾人,也不禁露出譏諷之色。

  官場也是有鄙視鏈的,作為文臣,『學歷』更是尤為重要。

  即便是同級的官,也分三六九等,進士及第地位最高,進士次之,同進士地位最低,至於舉人……抱歉,都不拿正眼瞧你。

  而楊士奇,他連秀才都不是。

  說起來,這位仁兄也是靠著方孝孺舉薦,才進翰林院當了老學究。

  朱棣登基後,對方孝孺的學生實施嚴打,卻唯獨放過了楊士奇。

  原因自然是楊士奇識時務,但更重要的是,這傢伙能說會道,也確有才幹。

  而且楊士奇熟讀易經,多少具備些方士的手段,帝王對這一類東西,向來很感興趣,朱棣也不例外,這才留下他。

  蹇義說楊士奇走的野路子,這話一點也沒冤枉他。

  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楊士奇雖有城府,但被蹇義這麼一懟,瞬間失了智。

  「怎麼?還想打架嗎?」蹇義擼了擼袖子,「有種你就來。」

  這是在宮外,皇上也不在,蹇義沒什麼顧忌,他早就看內閣這些人不順眼了。

  楊士奇眼都紅了,立即就要動手。

  楊榮連忙拉住他,低聲道:「老楊冷靜,他們人多。」

  人多了不起啊,老子不要面子的嗎……楊士奇肺都眼氣炸了,怒視蹇義:「我不屑與你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