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里啪啦……」
木炭燃得正旺,炭盆紅彤彤的,外面鵝毛大雪,屋內卻溫暖如春,火鍋湯汁『咕嚕嚕』翻湧,肉片上下浮動,鮮香四溢。
「真是絕了。」朱瞻基吃的滿嘴流油,抹了把額頭上的汗,問道,「青伯,前段時間聽說你去看百姓開荒,他們還好吧?」
李青飲了口溫酒,嘆道:「大雪天還要開荒,你說呢?」
朱瞻基咂吧咂吧嘴,伸出的筷子收了回去,皺眉道,「記得皇爺爺下過諭令,不得強制百姓開荒,是誰這麼大膽,為了政績不顧百姓死活?」
「倒也沒人強制,他們是自發開荒。」李青搖頭苦笑,「百姓苦怕了,為了不讓兒孫受苦,只能自己多受些苦。」
「這樣啊!」朱瞻基食慾下降許多,「過了這個年,年後開春種上糧食,下半年他們就會好過了。」
李青笑著點頭,提壺斟了杯酒,朱瞻基正欲接過,下一刻就進了李青嘴裡。
「嘖~好酒。」李青放下酒杯,「反正離得也不遠,有空你可以去看看,遷徙後百姓真正的生活,不能光聽別人說,廟堂上,那群人一向報喜不報憂,百姓到底過得如何,還需自己看。」
朱瞻基點點頭,「我抽空去一趟。」
頓了頓,討好道:「青伯,過了年,皇爺爺準備北伐韃靼滅了阿魯台,到時候他肯定帶上你,你能不能……給他說說,帶上我啊?」
「你自己不會跟他說嗎?」李青夾菜,繼續吃喝。
朱瞻基氣苦道,「我說了,但他不想帶我。」
「為啥啊?」
「還不是上次……」朱瞻基訕訕道,「上次打瓦剌,我孤軍深入惹著他了。」
「那你活該!」李青幸災樂禍。
朱瞻基一臉怏怏不樂,繼續討好:「青伯你看你,咱們都是自己人,就幫幫我唄,當初不懂事,不知戰場利害,這次我保證穩紮穩打。」
巴拉巴拉……
李青被吵的頭疼,「成吧,不過……你也不好意思讓青伯白幫忙吧?」
「……」朱瞻基滿臉黑線,從懷裡掏出兩錠金元寶,不算多,但二十兩是有的。
李青笑眯眯收下,一句話就得了二十兩黃金,這錢掙得真輕鬆。
「先說好,你爺爺要是不答應,我可不退錢。」李青補了一句。
「你……」朱瞻基氣結,「把金子給我。」
「吃到嘴裡的東西還能吐出來?」李青翻了個白眼兒,「那你把吃進去的肉還給我。」
「我才吃多些,你這鍋是金子做的,還是肉是金子做的?」朱瞻基破防,知道這金子多半是打了水漂,畢竟青伯人品,有目共睹。
李青嗤笑道,「誰讓你吃的?」
「明明是你先前欠我的。」朱瞻基大吼。
「那你還吃不吃?」
朱瞻基:「……」
~
「皇上,關於北伐,我有話要說。」
御書房,李青開門見山。
「是替瞻基說話嗎?」朱棣問。
李青搖頭。
「那是……你不願意去?」
「可以不去?」李青眼睛一亮。
朱棣臉一板,哼道:「想得倒挺美,俸祿白拿的啊?」
「……好吧!」李青嘆了口氣,認真道:「我是想說北伐的時間,最好定在春季後,三月下旬最好。」
「為何啊?」
「省錢。」李青笑道,「春季後正是水草豐美之時,大軍出征可以節省很大一筆開支,南民北遷國策持續進行下,也是筆不小的開支,日子得算著過不是?」
朱棣想了想,點頭答應。
「這次定要給韃靼迎頭一擊,娘的,才十餘年功夫,他們就又敢打大明主意了,得讓他們長個記性了。」
李青撇了撇嘴,「其實,沒必要出動那麼多軍隊。」
「你懂個屁,鼠目寸光,朕帶兵可不只是打仗。」朱棣罵罵咧咧。
不過罵歸罵,朱棣也不是沒頭腦之人,仔細算了算,道:「這次帶二十萬!」
儘管明軍補給線經過改良,也只能堪堪達到兩個後勤兵,供給一個作戰兵,二十萬大軍,能作戰者,也僅有六萬人,確實不算多。
若想讓二十萬大軍同時作戰,除非用當年捕魚兒海那一招,全員攜帶物資進軍,但那樣實在太慢了,不符合朱棣的作戰理論。
朱棣道,「春季後出兵的話,那倒是不急了,先讓將士們好好過個年,等年後再開始調軍。」
頓了頓,他一臉狐疑,「你小子該不會是為了在家過年吧?」
「哪呀?」李青一臉正氣,「臣是為了大明,為了江山社稷,為了……」
「行了行了,你可閉嘴吧。」朱棣沒好氣地擺了擺手,「你認為這次出兵,是帶上瞻基好,還是不帶好?」
「帶有帶的好處,不帶有不帶的好處。」李青攤了攤手,「一切全憑皇上做主。」
「放屁都沒味兒,要你何用?」朱棣罵道。
李青懶得跟這糟老頭子一般見識,問道:「皇上,要不我負責後勤補給吧?」
朱棣吼道:「必須上前線。」
「我都六十多了。」
「老子也六十多了。」朱棣冷哼道,「朕就煩你偷懶,再討價還價,信不信老子把你的俸祿全扣光?」
「……」李青無奈,「那後勤補給誰負責?」
「張輔!」朱棣道。
李青摸了摸鼻子,再也找不出其他藉口。
朱棣難得見這廝吃癟,不由開懷大笑,「還是讓瞻基去吧,這次你負責為他保駕護航。」
……
聊了會兒北伐事宜,李青又把話題引向了百姓遷徙上面。
「南民北遷不能只遷來河.北,相比之下,遼東地區更適合開墾。」李青道,「那裡有著廣袤且肥沃的黑土地,無論是永樂米,還是永樂豆,都能種植,且畝產定然猶勝江南;
若是將那裡整個開發出來,那北方的糧食產量絕不比南方少。」
李青自信道,「蘇湖熟,天下足,以後遼東熟,亦可天下足!」
朱棣聽得悠然神往,但多少還是有些猶豫,「不過…遷去遼東水運不通,而且,那裡太荒僻了,不太好辦啊!」
「遼東有駐軍,可以讓他們先建設一下。」李青建議道,「比如先建一些小村落,不用太大,一個村數十戶就成。」
「然後呢?」
「然後打宣傳啊!」李青笑道,「頭一波來遼東的人分配房子,但…必須得是十六歲到三十歲之間的年輕人;
只要有人落了戶,形成村落,後面的就好辦了;
只需一年,他們有了糧,自會主動大力建設,動員親人、朋友過來,漸漸地,荒涼的遼東便會不再荒涼。」
朱棣皺眉道,「這得多少錢糧往裡砸啊?」
李青揶揄:「打仗不怕花錢,建設大明就怕花錢啦?」
頓了頓,「再說了,隨著永樂米、永樂豆的種植,大明未來根本不缺糧食,而且,隨著大量荒地的開墾,用不幾年花出去的錢,就能全部收回來,以後可就是淨賺了。」
李青畫餅道:「想想看,屆時大明的人口、賦稅,直線飆升,那將是怎樣一番場景,皇上難道不想給兒孫留一個盛世江山?
一旦做成,千秋萬世之後,後繼之君提到皇上你,哪個不豎大拇指?」
朱棣心動了。
……
過年了,除夕這天,雪下得好大。
鵝毛大雪下起來沒完沒了,從早上一直下到臨近傍晚。
院子裡鋪著厚厚一層積雪,樹枝宛若冰雕,根根晶瑩,銀裝素裹。
下人們將院裡的積雪掃到一旁,堆了好大一堆。
三女穿著厚厚的對襟棉襖,已經逐漸老去的她們依舊保留著少女心,仗著先生度給她們的真氣禦寒,一點也不覺得冷,興致勃勃地堆起了雪人。
她們的手很巧,雪人栩栩如生。
雪人身材頎長,一襲長發,劍眉星目,丰神如玉,好不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