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動作太快了,正月,收復雁門關、大同、蔚州;二月收復雲州、代州、天成、陽和……
幾乎將整個山..西,收入囊中。♨😂 69𝕊𝕙ỮЖ.℃๏ᵐ 😺ൠ
如此雷厲風行,驚掉一地眼球。
李景隆相當沉得住氣,按兵不動,全程看戲;但朱允炆坐不住了,四叔好可怕,讓他心中愈發惶恐。
御書房內。
朱允炆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得直蹦,「李先生,這可如何是好啊?」
李青能有什麼辦法,只好安撫,「皇上稍安勿躁,此事需從長計議。」
「不能再拖了。」朱允炆搖了搖頭,沉聲道,「朕要發兵!」
齊泰皺眉道,「皇上,問題是李景隆帶了五十萬大軍出去,再想快速調集大軍就難了呀!」
「那怎麼辦?」
朱允炆驚慌道,「總不能就這樣看著燕王一點點做大吧?」
「臣有一策。」黃子澄出言道,「武將之中除了長興侯耿炳文,還有一個老將,其在軍中的影響力,無與倫比。」
「是誰?」
齊泰眼睛一亮,搶答道:「武定侯郭英!」
聽到郭英,李青暗暗放下心來,局勢依舊在按照預想的發展。
他知道,此次郭英之後,老四將會徹底扭轉局勢,改守為攻。
朱允炆臉上露出喜色,但旋即又想起了什麼,不由更為憂慮。
「皇上放心,那件事沒有確鑿證據,郭英不會懷疑什麼,再者,皇上如此重用,他肯定心存感激。」齊泰安慰道。
齊泰雖然沒明說,但李青多少猜到了,知道多半是弄死郭英長子,郭鎮的事兒。
弄死了人家兒子,還讓人家賣命,簡直可笑。
李青調查過,郭英是在三十七歲後,才有的長子郭鎮,在這時代妥妥是老來得子。
結果被忽悠去巡邊,走的時候還好好的,回來就沒了,人郭英不造反,已經很給面子了。
還會給你賣命?
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郭英和朱棣並未有多大關係,但他比李景隆、耿炳文,更有理由幫朱棣。
朱允炆微微點頭,沒辦法,他是實在無人可用了,現階段唯有郭英,才有能力做到迅速調集兵馬。
這時,小桂子匆匆進來,雙手呈上書信,「皇上,燕王來信了。」
幾人一驚,朱允炆忙一把奪過,打開看了起來,很快氣得將信紙撕得粉碎,吼道:「朱棣,你欺人太甚!」
小小朱直呼其名,也不叫燕王了,朱棣要不是皇室宗親,他都要問候朱棣的祖宗十八代。
「皇上,燕王寫了什麼啊?」方孝孺好奇。
不止是他,李青也好奇。
朱允炆也不搭理人,直接往外走,「擺駕,去武定侯府。」
四人面面相覷,方孝孺撿起地上的碎紙拼接,廢了好大勁兒,總算是勉強拼好了。
李青湊上去瞄了一眼,這才明白朱允炆為何大怒。
信寫的很客氣,但內容卻一點也不客氣,大致意思是:大侄子,反正你打不贏,不如別打了,你管南邊,四叔幫你管北邊,咱們叔侄同心,巴拉巴拉……
「放肆……!」齊方黃三人氣得吹鬍子瞪眼,「燕王放肆……!」
李青暗暗撇了撇嘴,隨即飄然離去。
……
春季到來,溫度逐漸上漲,府院裡的果樹抽出嫩芽,一切生機勃勃。
雖然國家戰事正急,但影響並不太大,尤其是江南,壓根就沒受到波及,京師更是繁華依舊。
李青回去後,帶上三個小妮子逛了半天街,給她們買了許多首飾、胭脂水粉等女人喜歡的東西。
她們開心的不得了,回到家嘰嘰喳喳的討論著誰的好看。
李青如往常一樣,拿上一本書,靠在躺椅上,聽著耳邊吵鬧,倍感溫馨。
……
朱棣上的這份書信,讓朱允炆徹底憤怒了,甚至有些失心瘋。
他命武定侯郭英,調集三十萬兵馬,趕往真定,同時,令李景隆做好進攻準備。
郭英影響力端的厲害,只用了一個多月便調集了三十萬兵馬,向真定進發。
朱棣聽聞消息,立即放棄真定,給郭英騰地兒,他不想守,也守不住。
儘管這些時日,他不斷壯大隊伍,手上的兵馬也不過二十萬,這還是對外宣布,其實只有十五萬。
真要玩兒命,即便是李景隆繼續按兵不動,他也夠嗆能打過。
朱允炆這次真是賭上了壓箱底,生怕朱棣死不了,索性也不裝了,單方面把朱棣從宗室族譜上抹去。
連牌坊都不立了,殺叔惡名也不在乎了。
不僅如此,他生怕再有意外,又下聖旨,讓徐輝祖集結數萬兵馬殿後。
很不巧,徐輝祖患了重病,於是徐增壽替兄出征。
四月初,郭英抵達鎮定。
朱允炆得到消息,立即命人八百里加急,讓郭英進攻,與此同時,又通知李景隆向北平發起總攻。
兩路大軍,各三十萬,加上殿後的徐增壽,共六十五萬大軍。
號,百萬!
這回,朱允炆要讓朱棣灰飛煙滅!
另一邊,收到消息的朱棣,也不由傻眼。
百萬和六十五萬根本沒多大的區別,因為他都打不過,而且朝廷派了大量的文官做監軍,這就更難辦了。
他明白,武將之所以會暗中幫他,是因為看不慣文臣跋扈,並不是真就跟他朱棣一條心,更不會幫著他直接造反。
一旦放水沒機會,那很難保證不會動真格的。
想想六十五萬大軍兵臨城下,他就頭皮發麻。
朱棣思來想去,決定啟動華夏的老傳統。
遇事不決,開大會!
燕王府,客堂。
朱棣、徐妙雲、朱高熾一家五口,道衍、張玉、朱能、丘福……匯集於此。
這些都是朱棣完全信得過的人。
這次事態之嚴峻,超過以往,就連有潑天之膽的朱能,也悶不吭聲。
堂客里,安靜的可怕,許久,朱高熾打破沉寂:「父王,孩兒覺得這次不能在守了,必須打出去,六十五萬大軍兵臨城下,根本守不住;
而且北平城太小,咱們的大軍也施展不開。」
「世子所言,甚是有理。」道衍接過話,安慰眾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只要我們能扛過這次大劫,往後的路將會更加順利。」
朱棣眉頭緊皺,儘管他知道這個時候,不該說喪氣話,但一想到六十五萬大軍,仍是提不起勁兒。
只得道:「決戰不可避免,大家做好準備,休整一日,明日出兵。」
眾人拱手稱是,所有人都明白,這一次,要動真格的了。
……
李景隆率三十萬大軍率先抵達白溝河,但他並未持續挺進,而是原地駐紮,等待北軍到來。
上次的慘敗,讓朱允炆對他產生了懷疑,所以,除了監軍之外,還換了幾個將領。
原本就不能如臂使指的李景隆,更是有心無力,三十萬大軍,正面決戰,他根本就控制不住。
何況還有後面的郭英,以及殿後的徐增壽。
幫助朱棣,是幾位大將心照不宣的事兒,但也只有幾人,實際上軍中的大小將領,只是隱隱有些猜測,卻並不知曉詳情。
加上大量的文臣來監軍,根本無法假打。
四月下旬,郭英也抵達戰場,與李景隆會師。
十五萬對六十萬,饒是朱棣再如何自信,也無法說出優勢在我的話。
二十四日,朱棣抵達蘇家橋,遇到了南軍的先鋒部隊。
先鋒官平安,都督瞿能,率大軍攻向北軍。
南軍以逸待勞,趁著朱棣的大軍還未來得及準備,便一股腦地殺將上來,霎時間,北軍陣腳大亂。
瞿能二子拉著欲隨平安衝鋒的老子,低聲道:「父親,你之前不是說……」
「哎呀,此一時彼一時也,燕王大勢已去,沒辦法保了。」瞿能急吼吼道,「隨為父殺敵立功。」
說罷,殺向北軍。
南軍的先鋒部隊,人數遠不及北軍,但他們占儘先機,而且毫不留手,先鋒官平安更是無可匹敵。
北軍陣型還未形成,就被沖得七零八落。
這讓一向以少勝多的北軍,頓時士氣大跌,再想想朝廷還有五六十萬大軍,更是軍心不穩。
朱棣氣的罵娘,但他毫無辦法,當務之急,是先收拾軍隊,保存實力。
北軍且戰且退,平安卻死咬不放,那副拼命三郎的架勢,甚至和當年的常遇春有一拼。
朱棣被狗皮膏藥似的平安,氣得暴跳如雷,一發狠就要拉上朵顏三衛,與其拼命。
「殿下冷靜啊!」道衍勸道,「我們不能戀戰啊,軍心已然不穩,後面還有數十萬大軍,莫上了平安的詭計。」
「啊呀……!」朱棣捶胸頓足,吼道:「平安,老子饒不了你。」
雙方碰面的第一戰,就以南軍大勝,北軍敗退告終。
好在平安並未上頭,見離大部隊太遠,便率隊伍退了回去。
傍晚大軍駐紮,朱棣漸漸冷靜下來,開始思慮戰策。
李景隆、郭英,各率三十萬大軍,哪個也不好打,但朱棣不得不挑一個作為對手。
經過短暫思考,朱棣還是決定對李景隆進攻。
於是他派來丘福去進攻李景隆中軍,而後又讓朱能、張玉,各率一萬騎兵,從側翼進攻李景隆左右翼薄弱點。
他把步卒交給了朱高煦,自己則是率近五萬精銳騎兵,利用騎兵的機動性,跟李景隆打游擊。
朱棣的這一策略,看起來相當不錯,實際上也如此,但他終究是忽略了一點。
那就是郭英。
郭英很難辦,他真的很難辦,心裡暗罵:「老四你好歹派點兵來啊,你這樣,讓老子怎麼跟你放水?」
其實,老四陷入了一個很大誤區,那就是郭英和李景隆的區別。
李景隆打仗遠遠比不上郭英,但真要打,郭英比李景隆好打多了。
由於換監軍、換將的緣故,李景隆已經做不到放水了,而郭英這三十萬大軍,他完完全全能控制住。
雖然齊泰派了兵部侍郎、主事等人做監軍,但郭英何許人也,他和兵部不共戴天,幾個監軍還沒到真定就『病』死了。
可以說,他手裡的這三十萬人,他郭英讓往東,不會有一人往西。
作為唯二僅存的開國大將,又是太祖大舅哥,還和太祖是兒女親家,郭英在軍中的影響力,簡直是珠穆朗瑪峰上的避雷針。
可惜,朱棣陷入視覺盲點,沒想到這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