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硼酸皂和溫度計【第三更!求訂閱!】

  第318章 硼酸皂和溫度計【第三更!求訂閱!】

  作為一個化學博士,在大康這個化學工業幾乎為零的地方,是很有施展能力的空間的。

  比如說最近為了製作磺胺藥,柳銘淇不但把鹽酸做出來了,還把硫酸做出來了。

  看吧!

  有些時候製造化學藥劑,就是一個整體的工業發展相匹配的。

  有了硫酸,很多東西便可以做了。

  比如說柳銘淇考慮的肥皂升級版、消毒酒精低配版——硼酸皂。

  硼酸是一種具有消毒反腐性質的東西,如果以硼酸鹽的方式存在,再和肥皂混合在一起,便成了消毒能力更加強悍的硼酸皂。

  平日裡的小傷口,直接用硼酸皂便足夠。

  在沒有消毒酒精的時候,大的傷口裂傷都可以暫時先用硼酸皂來清洗消毒,然後可以大大的緩解流血和發炎的症狀,等到之後再慢慢救治。

  畢竟以現在消毒酒精的產量和儲存方法,肯定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帶在身上的。

  但硼酸皂卻可以。

  還有價格方面也是如此。

  柳銘淇不可能因為想要幫助他們,就把消毒酒精無限的低於成本價出售,這是絕對不可能持久的生意。

  而且這樣窮人該買不起的還是買不起,該不想要的還是不會想要。

  但是柳銘淇可以把硼酸皂做成和肥皂一樣的價格,這就算得上是惠民了。

  一種拿來清洗衣服和身體,另一種拿來作為平日裡的消毒所用。

  兩種用途並不衝突,要用哪一種就用哪一種。

  一兩銀子半斤重的硼酸皂,哪怕是一家無口用個兩三年都不成問題——總不可能天天都有人受傷吧?

  硼酸的原材料是硼砂。

  硼砂實際上是藥材中的一種。

  「硼砂生西南番,有黃白二種。西者白如明礬,南者黃如桃膠,皆是煉結成,如砂之類。西者柔物去垢,殺五金,與硝石同功,與砒石相得也。」

  中醫認為它無毒、苦、辛、暖。

  實際上這並不科學。

  硼砂是有毒性的。

  如果吃了必然會中毒,吃多了直接和吃砒霜一樣涼涼。

  但是如果拿來做成硼化物,那就是很好的消毒反腐物品。

  可這也不能隨便來搭配。

  必須要經過化學反應才可以。

  比起硼砂來,硼酸才是更加純淨和效果好的消毒藥物。

  想要做硼酸不難。

  拿到硼砂之後,將硼砂溶解過濾,濾去雜質,再放進酸解罐裡面加熱,在90度左右的時候加入硫酸,讓它們發生反應。

  反應結束後,經過冷卻、結晶、分離,乾燥之後就得到了硼酸粉。

  是不是看著很簡單?

  其實還是比較難的。

  別的不提,酸解罐就不大好做,因為硫酸和硼酸都是腐蝕性的物質,如果弄不好,就會腐蝕器皿,反而帶來壞處。

  幸好柳銘淇府中現在已經有大量的玻璃匠人。

  他們負責做了許多玻璃製品、試管等等,早就已經培養出來了。

  這也是柳銘淇不斷的砸錢,不斷的聘請技術高明的玻璃匠人們,才最後得到的這些成果。

  用大型的玻璃罐來做酸解罐,在目前來說還是能行的。

  因為這種量產不是現代的工業化生產,數量不用那麼多,條件要求也不會複雜。

  但高達數米、直徑超過三米的大型玻璃圓罐,還是沒有幾家人能做得出來。

  另外就是溫度控制了。

  如果沒有人告訴是90度左右起反應,那麼就要經過千百次的實驗,才能最終得到一個可靠的結果。

  這裡面花費的錢財都不說,時間起碼是幾個月以上。

  這就是現代人的好處,這些至關重要的知識點,只要通過學習記憶,就能夠得到,而不用一個個的去實驗。

  為了這個,柳銘淇還得去製造玻璃水銀溫度計,也就是現代人用的那種,比起什麼溫度槍要可靠多了。

  水銀溫度計是一七一四年荷蘭人華倫海特發明的,以價格便宜、測試精準、攜帶方便等各種優勢著稱。

  但是有一點,如果水銀溫度計破碎掉了,水銀很容易通過呼吸進入人們的身體,造成傷害。

  可這個對柳銘淇來說不是問題。

  知道王陽明吧?

  明朝第一心學大家,號稱知行合一的聖人。

  人家年輕的時候就靠吃水銀來治病。

  你沒看錯。

  古代的水銀真的是拿來治病的。

  簡直是亂來!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西醫愛好者頻頻抨擊中醫的原因之一。

  這樣的做法實在是缺乏科學依據,而且完全沒有的效用,不過這普遍是出在一些偏方之中,真正的中醫大家們,是不會用這個的。

  況且話又說回來。

  西醫最開始的時候,不就是靠放血來治病嗎?

  有病就放血,有病就放血……

  好多國王和王后,不就死在這上面嗎?

  而且鴉x治病可不是我大清才有的,歐洲大地上當時也到處是煙槍男女,西醫也推崇過這個來治病,那些西醫崇拜者怎麼不說?

  話題轉回來。

  水銀這個東西被打碎的可能性的確有,但卻不能諱疾忌醫就不用了。

  更何況在古代,這樣的玻璃水銀溫度計可是貴重的東西,之前從來沒有人見到過,誰家買到不是稀罕得跟寶貝一樣,誰會胡亂放置,或者讓小孩去玩耍呢?

  肯定是用絲綢、厚布、棉花等等層層包裹住,等到要用的時候才拿出來,還得是小心翼翼的。

  所以發生危害的可能性很小,基本上柳銘淇不會去考慮。

  其實玻璃水銀溫度計製作方法很簡單,東西都是現成的,而且玻璃管多長、刻度間隔多少都是柳銘淇從一開始學習物理化學便已經知道的,他在現代就自己做過好幾個呢。

  只不過來到古代,他一時半刻沒想起這東西。

  做出來之後,柳銘淇還特意跟周御醫講了水銀溫度計的用途,惹得周御醫拿去實驗之後,直呼柳銘淇簡直是活神仙!

  柳銘淇跟他說了,測試體溫以腋下為主。

  36度到37度之間便是正常體溫,超過37.3度便是發燒,到了39度就是絕對的高燒,需要趕緊處理,半點都耽擱不得。

  既然有這麼精確的標準,普通人都能做!

  有時候單純憑藉手去把脈,始終有點不方便,需要很強的專業知識。

  但像是周御醫這樣的大夫有多少?

  散布在天下又有多少?

  所以尋常的大夫是不可能有這樣的手藝的,必須要很長時間的實踐和摸索才能得到。

  然而有了這個水銀溫度計,任何的大夫都可以準確的把握病人的體溫,從而準確的用藥。

  所以普通人都可以測量出人們的體溫,從而知道該不該送去看大夫了。

  特別是針對小孩子,這一個水銀溫度計最有效。

  嬰兒根本不會說話,兩三歲的孩子又表達不清楚,自然是發燒了都不曉得的。

  通常等到大人們發現,許多小孩子都已經發燒得糊塗了,燒成了傻子。

  這樣的例子在民間比比皆是,甚至是富貴人家都有。

  故而周御醫捧著水銀溫度計大呼這是神物,稱讚柳銘淇是活神仙,卻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話題有點扯遠了。

  水銀溫度計只是一個工具。

  工業用的就不和家庭用的版本一樣,需要加長兩倍以上,柳銘淇把底線溫度設定在負18度,正的達到了200攝氏度。

  水銀的凝固點是負39度,沸點是356.7度,區區200度小意思。

  拿著這個工業用的溫度計去測試反應時的溫度,就可以保證大部分的化學硼化反應達到效果,而不是靠著工人們的手感和經驗。

  一旦這樣的生產形成了規章制度,那麼就是普通的工人都可以做,培訓完畢後,有了一定實際操作經驗,生產速度就能加快。

  不過這種生產還是很有危險和難度的。

  特別是硫酸。

  目前為止,柳銘淇只是帶著幾個府中的家生子來做了實驗。

  在第一次的時候,柳銘淇便給他們演示了硫酸的腐蝕性能。

  看到了僵硬的豬頭骨漸漸的融化在了硫酸之中,一群家生子差點沒有嚇傻了。

  為此柳銘淇還淘汰了七八個人,然後一路按照膽大心細認真的標準來挑選,最後就剩下了五個人而已。

  迄今為止他們已經做了上千次的提取製作硫酸實驗。

  饒是如此,他們製作硫酸的時候還是小心翼翼,每一次都穿著特製的衣服,而且必然有人端著水桶守在旁邊。

  只要一沾染了硫酸,必然是一桶水潑過來。

  甚至於製造車間裡面還擺了十來個碩大無比的木桶,桶中同樣是裝滿了水。

  一旦誰沾染得太多,立刻就會把他給扔進木桶裡面,讓硫酸迅速的沖淡稀釋。

  當然了,迄今為止他們五個還沒有出過事故,倒是守在旁邊的一群下人都換了幾批了——心理壓力太大,隨時都想要潑水。

  在這么小心翼翼的情況下,硫酸的產量不算太高。

  幸好製作硼酸粉需要的硫酸數量不大,現在不但夠用,還能存下不少的貨。

  但這點存貨在柳銘淇看起來是遠遠不夠的。

  硫酸是什麼?

  工業之母!

  雖然不是任何的工業發展,都需要有硫酸,但它卻是最重要的工業應用化學品,沒有之一。

  無論以後柳銘淇做不做更多的東西,多備用一點硫酸都是應該的。

  幸好如今府中的人變多了。

  一月份柳銘淇親自招收了七百零七個十二三歲的少年進入裕王府,只要現在開始教導他們一些物理化學知識,要不了多久他們就能進入實驗室開始幫忙了。

  別覺得這個年齡小。

  那是在現代。

  古代的十二三歲少年已經可以當起半個家了。

  他們之前在蜂窩煤工坊就幹得挺好,正是柳銘淇最喜歡的認真幹活、願意吃虧和聽從命令的工具人。

  未來柳銘淇給他們的設定,可不僅僅是普通的工人。

  他們之中必然會出一些科學家,把文明和科學開始在全天下傳播。

  現在柳銘淇不曉得歐洲那邊到底怎麼樣了,但按照在大康的胡人商人和波斯商人來看,應該還沒有進入工業時代。

  大概也就是在十一二世紀的水準。

  那麼只有大康有了這麼一批科學的種子,未來發展必然是要快於歐洲的。

  如此一來,另一個世界華夏失去的寶貴三百年,必然不會再次成為一個遺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