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李然分兵多處,佯棄輜重,而主攻城邑。→故意引得吳軍前來偷襲,豈料這正中了李然的下懷。
吳軍見大勢已去,便只得是棄城而走。
而此刻,李然他們卻已經入城,戰損一千人馬,雖然不算少,但是這種程度的犧牲,已經是拔得此邑的最小代價。
正所謂「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由於申無宇沖入城中是極為突然的,因此城中留守的吳軍根本是猝不及防。
一頓搜查過後,又是俘虜了三千吳軍,而李然也讓申無宇是立刻收繳其城邑中的輜重糧草,畢竟城外的輜重此刻已經被盡數毀掉了。
隨後,他又命葳尹宜咎前去勸降這些俘虜,看看有沒有願意與他們一起對付吳軍的。
後來竟也有一千名俘虜,願意跟著他們一起伐吳。
這也難怪,畢竟滑訥本就是吳楚二國相爭之地。對於他們這些本地土著而言,是跟著楚國也好,是跟著吳國也罷,只要他們滑訥的家人能夠相安無事,至於是誰來統制他們,對他們而言本就是無所謂的。
大戰畢,李然卻只允大軍休整不到一日。翌日,李然這便又號令眾人是繼續趕路。畢竟楚王如今是危在旦夕,必須是爭分奪秒的前去救援。→
申無宇和李然策馬並排而行,對於李然此番出奇制勝,料敵之前,申無宇也是極為敬佩。
「先生果然是胸懷經緯之才!實是令人佩服,佩服!」
李然聞言,卻只擺了擺手,並是一聲嘆息道:
「哎……此等小計何足掛齒。只可惜楚王聽不得大道直言,一意孤行而至受此困厄。李然未能勸住楚王,也實屬大過。正所謂『小功不抵大過』,然實是慚愧啊!」
「先生過謙了,寡君此前不曉先生所言之利害,以致如此。彼時,管仲雖能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然臨死之際,諫言齊桓公不可重用易牙、開方、豎刁等人,齊桓公亦是充耳不聞,後至禍事降臨,慘遭此三人毒害,餓死於宮中。此皆為齊桓公自取其禍也,又何妨管仲之賢明?」
「哎,然如今亦無其他所願,只希望待楚王脫困之後,能迷途知返,克己復禮,自昭明德吧……」
李然言罷,也就此是陷入了深思之中。因為他知道,他雖是如此希望的,但依他對於楚王熊圍的了解,他自知極可能也只是徒勞罷了。
又趕了幾天路,已然臨近夏訥,根據探馬來報,陳國的縣公穿封戌和孫武也已然到了夏訥,這讓李然一直懸著的心,也算是放了下來。
在確認情報無誤之後,李然便帶著幾名侍卒,先行趕到了夏溈。
李然到了夏溈,孫武與穿封戌直接出營迎接。
穿封戌此次從陳國帶來了兩萬三千多人,由於陳縣比起鍾離距離夏訥稍近,且大都是走的楚國地界,因此他們途中並沒受到阻礙,所以是早到了一些時日。
另外,除了陳國和鍾離之外,此時的夏訥,也聚起了一些其他的義士前來。正如夷昧所擔心的那樣。
就在李然他們正在商議究竟接下來該如何前往羅訥時,卻聽到一人於帳外朗聲道:
「楚人伍員,願隨軍一同前往救援楚王!」
孫武聽聞,眉目一挑,朝那人招了招手:
「啊呀呀!原來是子胥來啦!」
伍員聞言,抬頭一看,不禁一驚:
「呀!原來是子明先生和長卿啊!」
只見他直奔過來,二話不說,直接是朝李然、穿封戌、孫武行了一禮後奇拜抱拳言道:
「眼下祖父與父親皆隨楚王出征,現被困於羅訥,員願隨先生一起前去救援!」
孫武聞言,不由笑道:
「子胥,你來了正是時候!如今先生正愁無大將可用。子胥來了,此間大事定成啊!」
「嗯,子胥既為椒公之孫,於情於理,合該出力。」
李然甚是自然的答應了伍子胥的請求。
其實,伍子胥在聽聞楚王竟陳兵於瑣地之時,他便知其必敗。然而,僅憑他一人卻是完全無濟於事的。
前些日子忽然傳聞竟有人在夏訥欲組成義軍,他聞得此訊,便是立刻從椒縣趕了過來。
卻不曾想,原來這一支義軍的發起人,竟然會是李然!
而於此同時,申無宇和葳尹宜咎亦是率軍趕到,跟穿封戌部匯合一處,如此竟也是東拼西湊起了四萬之眾。雖然並不算太多,但也絕對是有了一戰之力。
同時,從羅溈潰敗的楚軍有一部分,也撤到了此地。
當時吳軍趁著雨夜如天兵突降,楚軍四下逃散,伍舉和然丹只收羅了三千撤去了羅訥,其實還另有近一萬兵馬直接是逃到了夏訥,眼下自然也是一併編入李然的義軍之中。
如此一來,好歹有五萬大軍的底子,勉強可稱十萬之眾。
隨後,李然等人便商議著接下來的行程,現在他們所在的夏訥,本就距離羅訥不遠,所以強敵如今就在眼前,這路上恐怕是免不了要有一場惡仗要打。
孫武和伍子胥一起盤腿席地而坐,並在沙地上大致畫出了當前的地形圖,成為一個極為簡易的沙盤。
「如果楚王能支撐到現在,那麼他們此刻就應該還在羅訥,只是恐怕這並不樂觀依武看來,他們眼下應該現在已經退至萊山,而且吳王的大軍極有可能已然將萊山給團團圍住,甚至是有可能楚王那邊已經是徹底兵敗,被俘或者被殺,那也是無法的!當然,眼下這一切都只是猜測,」
孫武的分析,雖是不無道理,但還是讓伍子胥感到有些不適。
「祖父和父親皆是久經沙場之人,子胥堅信,他們此刻應該只是被困守在萊山之上!」
「嗯……那我們就權且按照他們被困在萊山來算計,萊山深入吳國腹地,吳王調兵遣將也會更加的便利。我們雖然有五萬兵馬,但是和吳軍相比,卻也還是遠遠不夠的。若想要順利到達羅訥或者萊山,也絕非易事!」
「況且如今楚王究竟受困於何地亦不可知,為以防萬一,員建議我們可以兵分兩路,一路奔至羅訥,一路則直取萊山!待是確定了楚王方位之後,再行匯合!」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