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接連拿下陳國與蔡國,也就是說楚國的疆域自現在起,已然比晉國齊國加起來還要大。
楚國的這一番「壯舉」,天下震驚。而中原之勢,也可謂是及及可危。
晉國,絳城。
晉侯看著手中的奏報,氣得不禁手抖,怒火中燒。
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們晉國君臣上下當初的綏靖妥協,竟會無端端滋生出如此的禍害來!
而面對如今愈發放肆的楚國,所有人也都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天殺的楚人!」
「天殺的熊圍!」
「安敢如此蔑視於我!」
其實要說起來,當初若不是他們晉國一昧的妥協綏靖,導致楚國後來得以快速的解決掉了鍾離等國,楚國又何至於會膨脹至此?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現在倒好,吳國方面沒給楚國帶來多大的麻煩,反倒是楚國,如今快刀斬亂麻的又直接將陳國和蔡國都給悉數拿下。
眼看楚國是勢如破竹,就要推到他們中原的門口!
此時,時任中軍左的魏舒卻是第一個站了出來。
魏舒,乃晉國名將魏昭子之孫。
「君侯,楚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我晉國若再不做出回應,只怕是要寒了天下諸侯的心吶!」
「臣以為,楚王驕奢,天下共憤。絕不能再容忍他這般的恣意妄為了!」
這話什麼意思呢?
打!
必須得狠狠的教訓一下才對!
魏舒說得這一番話,卻是令眾人一驚。畢竟,晉國如今是個什麼狀況,全天下都是知道的。
公室暗弱,如今的晉侯也早已不復當年悼公的威望。而晉國六卿,又是各家只掃門前雪,各懷鬼胎的,誰又願意吃力不討好的去管楚國那一檔子事呢?
所以,若要說是韓起,范鞅這些人說出這些話來,估計旁人都得驚掉下巴。
可這話若要從魏舒嘴裡說出來,卻又顯得正常許多。
因為一方面,他魏家本就是六卿中相對較弱的一支,而論資排輩呢?他這輩分又恰恰很高,如今僅僅是排在韓起之後。
所以,若說其他人要搞事情動機尚且不足,那他魏家肯定是最樂意去折騰折騰的。
當然,另外一方面,他魏舒還真是有這個底氣!
要知道他魏舒是何許人也?
他可是如今在晉國最能打的卿大夫了!
這麼說可能有人不信,也有可能有人對魏舒實在不怎麼了解,所以會對這話感到懷疑。
但若是說出他這不久前所做的一件事來,恐怕大家都是要對他這個人感到心悅誠服的。
魏舒,乃是步戰代替車戰的創始者!
話說,自上古軒轅尹始,據史籍所載的,無論是在商朝亦或者是在周朝,其實戰爭的主要方式都始終是以戰車為主。
也就是說,戰車乃恆古以來,軍隊中的絕對主力。
所以,以一乘戰車和其附屬的徒步的士兵為一個基本作戰單位。諸侯國在宣稱自己的軍事力量時,也通常都是以多少乘多少乘的戰車為計量單位。
比如晉悼公時期,所謂萬乘之師,如今的楚王也宣稱自己乃是千乘之國。
這等於是個什麼概念呢?
大致便等同於後世的國家,稍大一些的國家,都會說自己有多少主站坦克,配伍了多少個裝甲兵團。
但是,這個魏舒,就在前不久的大原之戰,攻打戎狄之時,魏舒親自指揮,竟是命令晉國士兵悉數放棄了車戰而改為步戰。
要說起原因來,其實也非常簡單,因為彼時的戎狄,大都匿於丘壑之間。這些地方,車馬極為難行,也不具備平原地帶可以疾馳狂奔的條件。
所以,山丘之間,動用車戰,雖是可以勉強為之,但終究難全其功。
而這個魏舒,就是這麼豪橫。竟然敢跟習慣在山間行走的蠻夷玩起了1v1。
我戰車不要了,就跟你光明正大的打一場山地戰!
按理說,在沒了戰車的加持下,普通的以務農為生的晉國人應該是玩不過一直盤踞於丘壑之間的蠻夷的。
但這魏舒,還真就有這樣的本事。他還真是以少勝多,打贏了這一仗!
要說這有點像什麼?
大致就有些類似於漢武帝時期,驃騎將軍霍去病,帶著幾千騎兵,奔襲幾千里,以匈奴人的玩法反而把匈奴人給打趴下了。
而也正是這一戰,讓當時的人們都意識道,他們即便是脫離了戰車,只要是大膽靈活的去嘗試各種新的戰法,其實也能打好仗,而且,反而會好打很多。
所以,此時戰爭的藝術,就是在魏舒的手上,誕生了一個全新的理論。
要怎麼來形容他的這種功績呢?(其實不應該稱之為功績,因為創建和改變任何戰爭方式都不應該稱之為功績。)
就好比是後世的海灣戰爭,突然讓大家意識道,原來鋼鐵洪流終究是敵不過科技時代的變遷。
當然,這麼說可能是有些誇張了。
但是他這一套更為先進的步戰理念,卻是深深的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來者。
所以,要說其他人說要打楚國,恐怕沒幾個人敢相信。但這魏舒說的話,那就沒人敢不當一回事了。
雖然他們魏家在六卿中算不得出彩,但就他個人的魄力與智慧,在如今的晉國六卿之中,那絕對是屬於出類拔萃的。
再者,晉侯如今也是隱忍了好些年,對自己手底下的這群六卿,對於自己逐漸衰微下去的本就怨氣頗多。
聽得魏舒如此說,他正可藉機發發飆,所以又如何肯輕易放過這樣的機會?
「魏卿言之有理!荊蠻實是欺我中原太甚,此時不征伐更待何時?!」
幹起來!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呢?
終究瘦死的駱駝還是要比馬大,你一小小蠻夷之邦,也敢妄自覬覦侵占中國之地?
「韓卿!」
「寡人命你即刻親率三軍,會盟諸侯,討罪於楚國!」
其實按理說,這時候的晉侯,對整個國內的局勢已經是沒有太大的掌控力。
甚至可以說,他這個國君,已經沒有任何的實權。更不要說是這些關乎禮樂征伐的事了。
但他在這時候之所以仍舊能夠發號施令,這完全是因為在這件事上,有魏舒的話當了鋪墊。而魏舒在說出這一番話後,也並沒有被其他幾家,尤其是韓家、范家、中行家所反對。
換句話說,晉侯不過是順水推舟的耍了一把酷罷了。
一如當年的平丘之會一樣。
然而,又正如之前所說的,晉國如今本就是一盤散沙。如今陡然提及起兵伐楚,那除開魏家之外的另外幾家呢?
他們的態度又如何呢?
韓起作為中軍將,也作為這一時代僅存的還有「爭霸」觀念的晉國卿大夫,他理應是贊成的。而韓氏和趙氏素來就是同盟,所以,趙家雖然趙武(趙文子)已逝,但即位者趙成也始終與韓氏交好?所以,韓、趙、魏三家自然是不會來拆晉侯的台。
而與之對應的,范氏、智氏、中行氏三家,則是對此竭力反對的。
這裡還需要再說一句題外話,就是這個魏氏的宗主魏舒。此人在後來接過了韓起的執政大棒後,在其執政六年裡,可謂是盡展才華,使魏氏成為了當時的一支大族,而這也為一百年後的三家分晉有其一的魏國基業是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