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互拍馬屁

  可憐紀靈此人,雖算不得當世名將,也是一位能獨當一面的將才。

  這樣一位將才,像死豬般被張遼、高順趁夜誅殺,就此隕落。

  其親信,部將等在軍中有影響力的,也盡被預謀已久的張遼、高順的親兵們一併刺死在自己的營帳中。

  張遼、高順手下的兵馬都是跟隨他們掙扎多年的老兵,對他們二人唯命是從,即使他們已決定反叛呂布,他們也不會生出二心。

  當然,這與呂布自身人品太差也有很大的關係。

  夜深,寅時——

  紀靈麾下兩萬多將士大多醉倒在營中熟睡之際,楚雲按照昨日與張遼商議好的計劃,夜襲梁縣。

  睡夢中驚醒的兩萬多將士們得知紀靈等將軍們被暗殺,失去統領的他們,頓時陷入極度慌亂之中。

  此時,張遼、高順藉機奪取兵權,揚言城外敵軍聲勢浩大,恐怕有五萬以上,將士們聽城外擂鼓宣天,吶喊之聲響徹雲霞,本就是未經訓練更無作戰經驗的新兵們,更是被嚇得惶恐不安。

  張遼、高順便做出為眾將士考慮,不得不屈身投降的模樣,六神無主的將士們當即同意投降,為曹軍大開城門。

  結果楚雲率全部兵馬,僅僅萬餘人便將因醉酒而神志不清,猶如驚弓之鳥的兩萬多大軍全部俘虜收編。

  也不能怪這些將士對袁術毫無忠誠可言,他們之中大多本來都是壽春和汝南的青壯難民,因袁術奢靡無度,連飯都吃不上,無奈之下才選擇應徵入伍這條路,眼下紀靈一死,他們巴不得改弦易轍,換個主公效力。

  反正,跟誰打仗都有口飯吃。

  梁縣的縣衙年久失修,十分簡陋破落,就連樑上門匾上的字跡也已被歲月侵蝕得模糊不清。

  可如今聚在此處的人們,卻不勝歡喜。

  「在下恭喜二位將軍建功!」楚雲率先沖被眾人簇擁在中間的張遼、高順二人拱手道喜。

  先前被打了頓假軍棍的許褚,與吳塵、陳昭、蘇飛等人,也一併恭敬地向張遼、高順行禮賀喜。

  哪怕是先前與張遼、高順有恩怨,對二人頗為牴觸的夏侯惇,眼下也將往日仇恨拋到九霄雲外,也跟著一起向他們二人道賀。

  張遼、高順初歸朝廷,便立此大功,不但為曹操收復梁縣,還收編了紀靈舊部這兩萬餘人馬,如今楚雲麾下兵馬大增,原有的五千羽林騎幾乎無損,上萬精銳步軍也無多少傷亡,新添張遼、高順的兩千騎兵,紀靈舊部兩萬步軍,加在一起已有近四萬之眾!

  再加上此消彼長之勢,呂布、袁術這兩個曹操的大敵,經此一役皆實力大減,呂布先前與張遼、高順自東、南兩方合擊曹操大軍的計劃,也化為泡影。

  在場眾人,都明白張遼、高順立下的功勞分量太高,自然滿懷敬意。

  他們已用行動證明了他們二人的忠誠。

  夏侯惇看著風輕雲淡的楚雲,心中波濤起伏,難以平復。

  這個少年人,竟如此知人善用,收復梁縣收編數萬兵馬,看似是張遼、高順之功,可若無楚雲的謀略、膽色與胸懷,張遼、高順二人,怎麼可能立下這等奇功?!

  想到此處,閱人無數的夏侯惇都不禁背脊發涼,對楚雲年紀尚足矣做自己兒子的少年人,產生了敬畏之心。

  若非身為曹氏集團的頂層人物,深知楚雲對曹操有絕對的忠誠,夏侯惇恐怕會更忌憚楚雲,甚至會勸說曹操再次削弱楚雲手中的勢力。

  但現在,他心裡只是不住感慨孟德兄長慧眼識明珠,收得如此得力的義侄,為曹氏屢立奇功。

  感慨之餘,夏侯惇也開始盤算,該如何與楚雲進一步拉近關係,自這位侄兒手裡再多學幾招,以後就能徹底擺脫「常敗將軍」的名頭,不再被人背後恥笑。

  楚雲宣布全軍大宴一日,頭號功臣張遼、高順被許褚、吳塵等人如眾星捧月般架回大營,全軍上下又是一片歡呼慶祝。

  昨日剛享受過酒肉的降卒們,連續兩日享受酒宴,還真有點哭笑不得。

  但有得吃喝,總比沒有要強,即使是以犧牲主將加背叛故主為代價,但在這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年代,這些飽受戰亂之苦的士卒們,也顧不得考慮那麼多。

  縣衙內,唯有楚雲與夏侯惇二人,尚未離去。

  「賢侄真是曠世奇才,叔叔我佩服!」在楚雲的幫助下取得首勝後,又親眼目睹楚雲招降張遼,再讓張遼勸降高順,大膽任用二人以致他們兵不血刃拿回梁縣,收編兩萬多人馬後,夏侯惇總算是對楚雲心服口服。

  楚雲苦笑著搖頭,擺手道:「元讓叔莫要謬讚了,此役是張遼、高順二位將軍有勇有謀,方有此勝!

  而且我軍雖大獲全勝,但不可懈怠,眼下有難題在前,小侄尚需元讓叔幫忙。」

  「要我幫忙?有什麼我能做的,你儘管開口。」夏侯惇二話不說,甚至還沒聽楚雲說完,就一口應承下來。

  楚雲皺眉嘆息道:「我軍平白增添兩萬大軍,如今已有四萬之眾,本是喜事,可元讓叔莫要忘了,我軍中糧草只夠萬餘人食用一個月,如今兵力添了三倍,紀靈在庫中留下的糧草不多,加上我們的庫存,全軍最多也只夠再支應四、五日……」

  夏侯惇一拍腦袋,恍然道:「說得是!我軍此次大勝,竟讓我高興的險些忘乎所以!還是賢侄你波瀾不驚,如此大勝仍不驕縱,叔叔我雖年長,卻該多向你學習才是。」

  被夏侯惇這一通馬屁拍得有些難為情,楚雲臉色微紅道:「元讓叔莫要再開我玩笑了,小侄想請元讓叔儘快親筆書寫一封書信,將咱們的戰果告知叔父,請他老人家儘快派人將營中糧草撥運給我們一些,否則再拖延幾日,待我們糧草用盡,軍中恐怕會生變。」

  「為何要我來寫,你將此間喜訊報予兄長,豈不更好?」夏侯惇覺得能獲如此大勝,楚雲當屬頭功,張遼、高順其次,自己只不過在一旁搭把手,所以不好意思跟楚雲爭搶功勞。

  楚雲一言不發地看著夏侯惇,他的眼神和善,笑容恬靜。

  被他盯著的夏侯惇,卻覺得陣陣發毛,良久後,總算反應過來。

  夏侯惇已然想起,兄長曹操素來多疑。

  曹操再信得過楚雲,如今楚雲坐擁四萬兵馬,也不是件小事,唯有夏侯惇親自致信曹操,才能打消曹操的所有顧慮。

  夏侯惇抬手輕輕撫摸著左目上的眉梢,中指與食指指肚在眉毛上左右颳了少頃,才緩緩開口道:「賢侄言之有理,將我們這邊的捷報告知兄長,定能激勵大軍士氣。

  不過我們尚且不知孟德兄長那邊的戰事如何,更不知他們營中是否還有餘糧能分予我們。

  依我看,我還是另寫一封書信,致予在陳留守城的妙才,秒才是我兄弟,見到我的筆跡,定會儘快派人將我們需要的糧草輜重送來。」

  夏侯惇的想法非常合理,糧草調動按說應該請示曹操,但眼下顯然不是拘泥於這些繁瑣流程的時候,夏侯惇利用自己身份之便,先向在陳留駐守的夏侯淵請求糧草支援,是巧妙結合實際情況的上上策。

  況且楚雲和夏侯惇都了解曹操,可以斷定時候曹操知曉二人的決斷後,非但不會出言責備二人,還會對二人大加讚譽。

  因為曹操本就是那種不拘一格的開明之主。

  「元讓叔英明!如此最好不過!」被夏侯惇一頓吹捧後,楚雲抓到機會,也趕緊將馬屁拍回去。

  二人商量過後,夏侯惇立即提筆寫下兩份書信,並各抄寫十分,交由二十位騎術精湛的一流斥候,命他們火速將信件交給曹操或夏侯淵。

  事畢,楚雲與夏侯惇一同融入軍中,與將士們把酒言華,激勵士氣,說得直白一些,就是安撫剛歸降朝廷的紀靈舊部們,給他們洗腦。

  兩日後,夏侯淵派數千輜重大軍將足夠楚雲這近四萬大軍用度一個月的糧草,連同一封書信一併交到夏侯惇手中。

  信中內容,無非是誇讚楚雲與夏侯惇一番,並向立下赫赫大功的二人道喜。

  考城縣東面,曹軍大營——

  經過數日的交鋒,曹操與呂布軍互有勝負,儘管呂布依靠自身勇武占了更多的便宜,但始終未能攻克曹軍的大營。

  曹操、呂布二人都不敢放開手腳與對方真正大張旗鼓的交鋒,只因二人心中都有所顧忌。

  曹操擔心將全部兵力投入與呂布決戰,張遼、高順、紀靈的部隊會不知何時從南方突然殺出,與呂布行程合擊之勢,對曹軍形成重創。

  呂布則在等,在沒有等到張遼、高順等人的消息前,他也不敢貿然率領數量遠遜於曹軍的部隊,單憑自己一己之力,與曹操決一死戰。

  可以說,雙方都在等。

  「楚雲將軍和元讓將軍,還沒有傳來消息嗎?」曹操剛率軍又阻擋了一次呂布發動的襲擾,疲倦地坐在帥案之前,眼中滿是憂慮。

  我在曹營當倉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