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五章 晉王的遊歷計劃

  第922章 晉王的遊歷計劃

  李麗質回道:「父皇,鋼筆精巧,但卻不如毛筆源遠流長。」

  李世民搖頭一嘆,知道女兒這是在安慰。

  一家人來到府邸的正堂入座,李世民神色嚴肅了幾分,言道:「本該為你尋一門親事的,不過驪山弟子有規矩,年滿二十才能成婚。」

  又看了看身側的李麗質,又嘆道:「你皇姐至今還未出嫁,就不想著你的婚事了。」

  李治長出一口氣,此刻很想大哭行禮,謝父皇放過。

  「你說說吧,之後有什麼打算?」

  「兒臣想要出去遊歷兩年。」

  李世民抬眼看了看這新建好的房子,還有這漂亮的庭院,明明這裡的一切都這麼好,雙手在膝蓋上一放,問道:「去何處遊歷?」

  「孩兒先去河西走廊,再去江南東道,聽聞驪山想要在江南東道的海邊建設,兒臣也想去看看,順路可途經終南山,過邙山,翻越秦嶺。」

  「嗯。」李世民點頭又看了眼狄仁傑。

  見狀,正值十四歲的狄仁傑連忙行禮,「小子願一路跟隨晉王。」

  李世民這才點頭,「打算何時動身。」

  「過幾日,去見過姐夫與皇姐之後,便動身。」

  看李治滿臉的朝氣,李世民重重點頭,感嘆孩子像是一夜之間就長大了,便點頭道:「很好,等你回來了,朕要好好考你。」

  「謝父皇。」

  ……

  過了晌午,狄仁傑這才回到了許侍郎的家中。

  許敬宗近來喜午睡,一睡就睡到黃昏天。

  狄仁傑先將他喚醒,說著今天在晉王的學術苑的見聞。

  「鋼筆?你很喜歡嗎?」

  狄仁傑皺眉道:「可我不是驪山弟子。」

  許敬宗低聲道:「君子不能被外物所累,你該有更大的志向。」

  「我要跟著晉王殿下去遊歷了。」

  「很好。」

  許敬宗頷首點頭,「你也去見見驪山縣侯,關中越是富足,那驪山便越發地光芒萬丈。」

  狄仁傑心裡清楚,對老許來說驪山就是光芒萬丈的,關於驪山縣侯的一切選擇都是絕對正確的。

  他拿出一冊奏章遞來。

  狄仁傑好奇接在手裡,「這是什麼?」

  「你爹要回來了,明年一月來長安城,任職戶部尚書。」

  許敬宗接著道:「若安排得當,他還要制定賦稅之策,朝中很看重他的能力。」

  狄仁傑翻看著這份奏章,「確實想念父親了。」

  許敬宗半躺著背對著他,「如果動身早,你還能在河西走廊見到你爹爹,走的時候不用道別了,遊歷之後再來長安,就是科舉了。」

  狄仁傑忽又道:「昨夜,小子在許侍郎房中發現了幾塊銀餅。」

  好好的告彆氣氛被打破,許敬宗趕忙起身捂住他的嘴,目光看向屋內的兇悍婆娘,她似乎沒有聽到。

  狄仁傑扒開許敬宗的手小聲道:「要是許侍郎分出一塊給小子做盤纏的話,這件事或許很快就會忘記。」

  「好。」許敬宗咬牙道:「老夫答應你了。」

  狄仁傑又是咧嘴一笑。

  十一月的關中寒風吹個不停,狄仁傑和李治倆人策馬走在官道上,身後跟著三五個侍衛,公孫小娘也策馬跟在後方。

  驪山的車站很忙碌,來往行人不斷。

  李治命人去傳消息。

  先來告別的是李泰。

  「皇兄,弟弟要去遊歷了。」

  李泰遞給他幾顆茶葉蛋,「帶著吧,可以在路上吃。」

  「謝皇兄。」

  「夠吃嗎?」

  「夠了。」

  李泰如今還在減肥中,只是減肥進度緩慢,比小時候瘦一些,也瘦不了太多。

  用孫思邈老神仙的話來說,暴瘦也不好,再胖也不行,維持這樣就挺好的。

  再看遠方,兩個身影朝著這裡走來,李孝恭還是一副老樣子。

  那戴著斗笠的手拿著扇子,一身布衣的便是驪山縣侯了。

  狄仁傑目光帶著嚮往,那位就是現在長安的人們口中所議論的人物,這是這輩子第二次見到這位縣侯。

  走到近前,李孝恭神色不悅道:「稚奴,出去遊歷有什麼好的。」

  李治回道:「侄兒想去看看外面的山川,外面的河流與人。」

  張陽道:「年輕人想去就讓他去,現在去了等老了還能回味,等過了這麼好的年紀,想要再出去就難了。」

  李孝恭下意識扶了扶自己的腰背,「出行在外多坐馬車,騎馬久了對腰背不好。」

  「侄兒一定謹記。」

  李孝恭又遞上一把橫刀,囑咐道:「帶著吧。」

  「謝皇叔。」

  張陽注意到李治身後的人,招手道:「你是狄仁傑吧,走到近前來。」

  忽聞縣侯喚自己,狄仁傑有些愣神,好一會兒才走上前,行禮道:「見過縣侯。」

  「看起來還是挺精神的一個孩子,就是胖了點。」

  張陽一邊繞著圈走著,觀察著一邊給評價,「嗯,看來許敬宗將你養得挺好。」

  狄仁傑行禮道:「許敬宗待小子很好。」

  張陽看著兩人,拿出一卷書,「那去路上慢慢看,不送了。」

  「走了!」李治爽朗一笑,拉著韁繩調轉馬頭,朝著河西走廊的方向而去。

  李孝恭痴痴地望著,低聲道:「少年好呀,老夫當年也是這般意氣風發。」

  張陽勸道:「別看了,收拾收拾,下個月我們一起去看看黃河。」

  「嗯。」

  出了渭南地界,還要一路往西,馬兒走得快的話,半月就能到河西走廊。

  李治問道:「你真的沒與許侍郎道別嗎?」

  狄仁傑搖頭道:「沒有,許侍郎還未睡醒,我就走了,他不許我告別。」

  李治笑道:「無妨,過兩年再回長安來看望他。」

  「好!以後就住在長安了。」

  馬兒放慢了速度,李治拿出姐夫遞來的書卷,看著書中的內容。

  狄仁傑好奇問道書中寫的是什麼?

  李治一邊吃著茶葉蛋一邊看著,「是各地山川地誌,姐夫要我沿路考察一番。」

  晉王李治離開了長安城,一路往河西走廊而去。

  現在的河西走廊很熱鬧,狄仁傑在嘉峪關見到了父親狄知遜,父子多年不見,狄知遜看著已經長高的兒子,臉上始終帶著笑意。

  這裡的繁華不可同日而語,李治走在嘉峪關的城頭上,低聲道:「如此大的城關拔地而起,當真是壯觀,來此雄關真不枉此生。」

  狄知遜解釋道:「修建這座城關用了四年,所用勞力與民夫多是吐蕃與西域人,為此,驪山在這裡投入足有十萬貫。」

  李治笑道:「用十萬貫修建如此雄關,這是天下最實惠的買賣。」

  狄知遜又道:「還是眼光好,嘉裕山乃是咽喉所在,隨著這裡的水土變化,千年來的變遷,河內的許多關隘都已破敗,河西走廊的咽喉才會西移,這裡不比關中,現在依仗嘉峪關,才是守住了河西走廊的咽喉。」

  貞觀十七年的十二月,冬季的關中很冷,這一年的皇帝去了一趟終南山,這皇帝像是去散心的。

  從地圖上來看中原很大,關中看起來很小,就像是一塊鑲嵌在秦嶺與黃土高原之間的一塊狹長的蛋糕。

  它東出潼關便是中條山,出了中條山就是遼闊的中原大地。

  八百里的秦川只有這麼點大,歷史一次次地驗證著得關中者得天下的經驗。

  驪山要建設關中就要在這塊小蛋糕上好好栽培剛有的一點工業苗頭,這個苗頭只是荒原中的一個小點。

  放眼漫長的歷史潮流來看,哪怕是一陣風沙吹來,就可以將它淹沒,淹沒之後,這裡又恢復了當初的樣子,那點苗頭也就像是從來沒有出現過一般。

  所以驪山要建設關中,就要在這方寸之間慎之又慎。

  八百里秦川很重要,秦川之上的每一條支流都很重要。

  張陽與李孝恭一起來到左輔二十四縣以東的黃河沿岸。

  李道宗一路陪同著,問道:「這黃河有甚好看的?」

  三人翻身下馬,張陽從黃河中捧起水,仔細看著水中的沙粒,「近年來我記錄的黃河水位一直在下降,卻也有諸多地方被水淹。」

  李道宗皺眉道:「這有什麼聯繫嗎?」

  「這天下只有我這個太府寺卿在關注黃河的形勢了。」

  張陽又從河灘挖出一些泥,皺眉道:「我一直在與各縣說黃河沿岸種植樹木,加固河堤,但鮮有功效。」

  李孝恭沉聲道:「歷來又有多少人想要治理黃河?但黃河橫在中原又有幾人能夠治理好。」

  「清沙!加固河堤!這些事必須要做。」

  李孝恭勸道:「你想要做的事太多了。」

  張陽重新翻身上馬,三人一路朝著黃河的下遊走去,沿途時常停下來,觀察河堤與積沙的情況。

  「近日來我們的技術院正在開展整頓河道的經驗考證,已有百餘名學子以束水沖沙為課題開始攻關。」

  李道宗問道:「束水沖沙是何辦法?」

  張陽解釋道:「其實也簡單,束水歸槽,河床就會深,水不盈壩,堤不被沖,重新建設河道之利。」

  雖然聽著一知半解,李道宗心中還是肅然起敬,歷來治理黃河的都是大人物。

  張陽是關中最富有的人,也是有大志的人。

  李道宗感慨道:「以往覺得你是個……」

  李孝恭打斷道:「這孩子要做的事多著呢,他一個人忙不過來,他就建設了一個偌大的技術院,以此來招攬人才,讓更多的人做那些他做不過來的事。」

  李道宗釋然一笑,「這不是應該朝中做的事嗎?」

  倆人遠遠地跟著,張陽一個人在前方不斷記錄著黃河的水位。

  李孝恭解釋道:「如果這些事情沒人做,他就會做,他的脾氣上來了,連皇帝都敢罵,誓不罷休。」

  「聽聞今日李義府他們在進諫,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地都要歸入大唐,因此沒少在太極殿吵架,此事也是誓不罷休?」

  「嗯,想來是這樣的,輕言放棄不是他的作風。」

  黃河的考察還要繼續,接下來的日子,張陽偶爾會親自去看黃河河床的情況。

  今日,張陽悠閒地看著朝中送來的一份份方略。

  小兕子穿著襦裙,走來問道:「姐夫,明達也會有鋼筆嗎?」

  張陽點頭道:「等你出師了,就有鋼筆了。」

  家裡的弟弟妹妹也都出師,唯一還在學的弟子也就只有她一個了。

  不多時,張清清又拉著她去玩耍了。

  今天下了雪,小慧凍得臉頰通紅,她將一迭奏章放在桌上,「這是今天的奏疏,只有這些了。」

  說完,她就與小武坐在火盆中,喝著茶水取暖。

  屋外寒冷,屋內很溫暖,玻璃窗戶上有一層薄霧,張心安百無聊賴地照料著弟弟。

  張清清與小兕子坐在窗台上,伸手在玻璃上寫寫畫畫。

  張陽喝著茶水,看著朝中各部送來的承包方案,戶部想要承包經營權還說得過去,怎麼吏部也想要承包治安了。

  這種事交給兵部最合適了。

  拿起另一份奏章,看著兵部的方案,他們不想著掌握治安,卻想著兵馬運輸。

  「這些方案寫得都是什麼?什麼叫定能運籌帷幄?什麼叫兵貴神速,糧草先行!」

  張陽一邊看一邊罵,怒道:「你們這些人就能給點專業上的意見嗎?把車站交給你了,我們驪山的項目還不得黃了!」

  張清清回頭看了一眼書房,低聲道:「爹爹又在發脾氣了。」

  李玥縫補著衣服也是一聲嘆息。

  「專業知識跟不上,滿口堯舜!滿口大義凜然!」張陽將手裡的方案一摔,「你們都去做聖人吧,讓項目給你們去承包,是老子這輩子做過最蠢的決定!」

  沒有專業性的方針,沒有專業性的指導意見,絕對不能將這些項目交給他們。

  李玥安慰道:「朝中那些人的思維早就固化了,要讓他們謀求變通談何容易。」

  張陽氣餒道:「房相近日有何表示嗎?」

  「還沒答應呢?」

  張心安仔細聽著爹娘的對話,心裡悶悶不樂。

  翌日,張陽早起洗漱著,王嬸腳步匆匆而來,「小侯爺去長安了。」

  「他去長安城去做什麼?」

  「說是要去長安找房相理論。」

  「那就讓他去吧。」張陽洗了一遍臉,正擦著手,「讓房相看看他也好。」

  「縣侯放心,有魏王陪著他。」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