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話也讓會議室里的所有人都點頭,大家都是搞技術的,常識還是都有的。
目前人類為何無法飛出太陽系?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太陽系對於我們來說實在是太大了!關於太陽系的邊界,目前的主流觀點是以奧爾特星云為邊界,這麼算來,太陽系的半徑大約有一光年,也就是6萬多天文單位(日地平均距離)!
而我們人類目前的飛行器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最快的人造飛行器已經達到第三宇宙速度,但卻只有16.7千米每秒,相比於光速微不足道!
以這樣的速度,要想到達太陽系邊緣,人類目前需要18000多年!
但是僅僅突破第三宇宙速度基本不可能飛出太陽系,因為人類對太陽系質量的測量未必十分準確。
老美宇航局在上世紀70年代發射的兩個旅行者號探測器,目前已經到達日球層頂了(太陽風與星際空間的邊界),但這也只有120個天文單位,離太陽邊緣還差得遠呢!
而離我們地球最近的恆星為比鄰星,它距離地球4.2光年,想要到達比鄰星,以人類目前的技術大約需要7萬多年!
我們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才5000年,近代科學才誕生不足500年。可能到下一個世紀,人類都不一定能夠飛出太陽系!
而要想讓雷天唐魔改的探測器從地球升空後,飛出太陽系,速度上必須要有突破,就算是無限引力集團目前在研發的重型運載火箭的發射速度也沒有辦法完成這個任務!
因為這個火箭說到底還是使用傳統的化學燃料來推動火箭,但是化學燃料的能效比太低,攜帶很多燃料才能產生很小的推力。
「是啊,我們要想真正的探索宇宙深空,我們現在的技術是真的不行,我們計劃中的第一代宇宙飛船最多也就能達到5%的光速,這個速度已經非常誇張了,但是離真正探索宇宙還是很遠!
就算是使用核聚變反應堆來提供能量,我們的這艘宇宙飛船要想飛到比鄰星,那也是不可能的!
想要跨恆星系統飛行,飛行器的飛行速度必須達到光速的10%及以上,就這也得好些年才能飛出去。
所以除非我們公司的技術能夠實現跨越式的突破,讓我們的宇宙飛船速度可以突破光速,或者是我們成功研發出了成熟的蟲洞穿梭技術,可以讓我們的宇宙飛船跨越距離的限制,不然我們連我們的鄰居都探索不了!
而宇宙飛船都要達到這樣的速度才能真正的去詳細的探測宇宙深空,我們現在看的這些老闆魔改後的探測器怎麼才能達到這樣的速度?」
還是有人質疑這樣的工作做起來是否有意義,因為從宇宙的角度來說,這些探測器想要真的起作用還不知道要等多久呢,老闆現在急急忙忙的要讓他們做這樣的工作意義何在?
「好了!怎麼說著說著就喪氣了呢!也許我們要不了多長時間就能研發出那種科幻片裡才有的宇宙飛船了呢?
像那種可以進行空間跳躍的宇宙飛船,我們公司到時候造它個幾十艘的,想往哪探測就往哪探測!
到時候弄一艘無人飛船,將我們的探測器搭載在飛船上,每飛到一個需要探測的星系就撒出去一堆的各類探測器,那個時候我們現在做的工作不就是有意義了嘛!
所以都回去努力吧!未來公司的宇宙探索任務還指望你們呢!」張漢修笑著攆人了。
大家討論的問題,張漢修也特地給雷天唐匯報了一下,不是打小報告什麼的,而是他自己也有疑問,做這樣的工作有意義嗎?
對於深空實驗室這邊的討論,雷天唐也不知道怎麼回答才好,因為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的探索宇宙。
就算是他利用自己的奇遇,將那些魔改後的探測器都從黑洞發射到那個未知的星系裡去,那也不算是真正的探索宇宙,畢竟那是作弊。
真正的探索宇宙應該是攀科技樹攀到一定的等級後,利用技術堂堂正正的去探索宇宙,那樣才能算是探索宇宙,而不是利用這樣的作弊手段來完成空中樓閣一般的探索。
而且小黑洞那邊的宇宙星空到底距離地球這邊有多遠呢?
要是利用這些他魔改後的探測器探測到的它的位置離地球有上億光年甚至是十億光年呢?
那麼遠的距離,就算是這些探測器探測到了大量的數據了,對地球這邊的幫助也不會大了哪裡去,因為兩邊的宇宙環境可能差的都要有十萬八千里了,那樣的數據最多也就是讓人長點見識。
而雷天唐按照冥冥中的意識,想要吞噬那個小黑洞的本體的話,他只能利用宇宙飛船老老實實的飛過去,不能像他往小黑洞裡扔垃圾一樣把自己也扔過去。
所以要說這些探測器最主要的目標還是確認小黑洞的位置,這樣的事情他怎麼和張漢修他們解釋?
不過作為老闆,不想解釋的東西拿就不解釋好了,所以張漢修來匯報情況的時候雷天唐也只是神秘的笑了笑就打發他回去努力完成任務了。
解釋是不可能解釋的,這輩子都不會解釋的,你們愛咋想就咋想吧!
眼看著要過年了,就算是他這樣的甩手掌柜,這段時間也非常忙了,所以這些事情很快就被他拋在腦後了,任務交代下去了,等著收穫就好了,不然要他們幹什麼。
而且他最近的研究也不是太順利,關於納米機器人的研發工作,他再次遇到瓶頸了,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遇到瓶頸了,這些瓶頸雖然最後他都解決了,但是解決的過程卻是需要大量的時間的。
所以這段時間他除了要忙公司的事情,還要想辦法解決研發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其它的事情就沒有太多的精力就管了。
特別是現在宇宙飛船設計大賽已經正式的開始了,他每天都還要抽出一些時間來看看那些腦洞大開的設計,看看能不能找到什麼靈感,這個事情對他來說甚至比解決納米機器人研發遇到的難題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