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多也就是從書本或者是電視上了解到一些火箭的發射流程,現在能有這麼幾台很科幻的機器人來負責為他們講解,大家都是十分好奇的東問西問的。
這邊雷天唐和蔣妤婷在帶著領導和合作夥伴採購,那邊首枚「李天王號-1」型可回收火箭的發射工作已經正式進入了最後的階段。
這枚「李天王號-1」型火箭於後面用來發射太空望遠鏡的「李天王號-2」型火箭最大的區別就是1型火箭沒有捆綁式助推火箭。
這主要還是跟載荷的重量有關係,三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重量要比那2顆太空望遠鏡輕不少,用不到捆綁式助推火箭的協助就可以發射到預定軌道上。
現在這枚編號為『1號』的火箭已經成功的樹立在了發射塔架上,它已經在在技術準備區經檢查測試,達到可以進行發射的要求後才被轉移過來的。
這次的火箭發射工作,央媽的13頻道是採取了全程直播的方式來進行播報的,所以全國關注這次發射任務的人都可以通過電視和網絡直播來了解整個發射過程。
「楊主任,你是怎麼看待無限引力集團的這次發射任務的?要知道雖然他們公司現在是一家規模龐大的高科技企業,但是他們成立的時間才兩年多的時間。
用這麼短的時間,他們公司就研發完成了別的公司和國家可能需要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才能研發出來的可回收火箭技術。
這麼短的時間研發出來的火箭它可靠嗎?這一點也是目前關注這件事的網友們討論的重點,請問你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主持人在直播間裡問的特邀嘉賓,是來自航天部門的楊主任,楊主任參與了國家航天部門的很多工程。
是一位真正有豐富經驗的航天專家,央媽也是申請了很久,才讓他從忙碌的工作中抽出幾個小時來參與到直播討論中來的。
「我覺得無限引力集團雖然是一家成立時間不長的高科技公司,但是他們公司的技術水平一直都是很讓人佩服的,我們部門和他們公司的合作現在就非常的緊密。
他們公司給我們航天部門提供了非常多的幫助,在技術上也和我們開展了密切的合作交流,所以從技術上來說,他們的『李天王』系列可回收火箭的性能還是非常好的!
這一點相信大家通過你們台採訪到的我們部門的專家都會給出這個答案,我們航天部門現在在『蓋亞』發射基地那裡就有176個專家直接參與到火箭發射的準備工作。
還有我們分布在全國和各個海域的測控中心和測控船,他們也參與了這次的發射任務,從這些實際參與到火箭發射工作的專家口中,我們不難發現,大家對無限引力集團的可回收火箭技術都十分的認可!
研發速度快並不能就說人家的技術不穩定,無限引力集團的例子是一個特例,他們公司按照現在年輕人的時髦話來說,那就是他們公司是有『鈔能力』的!
就我知道的,他們公司光是在航天領域的投資到目前為止都超過了800億美金了!這還是他們在兩年不到的時間裡的投入!
要知道去年不算無限引力集團,整個世界在私人航空航天領域的投資才不到60億美金,這個數字相比無限引力集團的幾百億美金簡直少的可憐!
雖然有錢並不一定就能百分百的增加火箭和衛星等裝備的研發速度,但是那也要看這錢是誰在花和怎麼花的!
他們公司從全國各個頂級航天實驗室和大學實驗室里挖了一大批的頂級航天科學家,就連我們航天部門都被他們挖了不少人。
我們每次開會的時候都會笑稱『防火防盜防挖人!』,實在是他們公司挖人的手段太讓人心驚膽戰了!
只要是他們看上的科學家,他們公司總是能找到讓他們跳槽的理由,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解決家人的照顧問題、翻幾倍甚至是幾十倍的待遇等等都是基本的條件了。
一般的研究人員只要有這三板斧就可以挖到人了,對於那些功成名就的科學家,這樣的條件想要讓他們跳槽就可能性不是太大了。
不過他們公司的人事部這個時候就要上大殺器了!他們首先會拿出一本厚度超過20厘米的大部頭設備圖冊。
並表示在這本圖冊上的設備,現在我們公司的各個實驗室和工廠里已經都裝備了,只要你進入我們公司工作了,這些設備隨便你用!
那個圖冊我也看過,說實話,要不是國家需要,我都想去他們公司工作了,實在是他們那本圖冊里的設備太好了!
很多設備都是其它國家對我們華夏嚴禁出口的,也不知道他們公司是怎麼搞到那麼多先進的設備的。
而且那樣先進的設備他們公司居然都每樣有好幾台!甚至像那些每個實驗室都可能會用到的頂級設備,他們公司居然讓他們的每個實驗室都安裝了一台!
這樣的頂級研究設備對於我們這些搞科研的人有多大的吸引力你們想想就知道!
關鍵是這還不算完,只要你願意加入到他們公司的實驗室來開展工作,你還能獲得一筆豐厚的設備採購份額!
意思就是說你看上什麼設備,但是我們的實驗室現在沒有的,你就可以用這筆設備採購份額的錢來自己買!
雖然買來的設備還是他們公司的,但是這些買來的設備管理權和使用權都歸你所有!
更加讓人羨慕的是,哪怕是你選擇購買的設備是公司的其它實驗室已經有了的,你也可以再給自己買一台專用的!
也就是說,他們公司各個實驗室里的研究人員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用設備!他們可以用自己的專用設備隨時隨地的進行各種研究工作。
不用像在其它地方的實驗室一樣,想要使用某個頂級的設備還要寫申請,通過各種審批程序後才能上機操作。就這樣的一個研發條件簡直沒有人能夠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