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再次喜提一篇AM(求訂閱)

  周五早上,許秋收到了魏老師的郵件,他投稿AM的PCE10:ITIC體系,已經返回了審稿意見。

  這次AM的審稿比較快,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不像之前PCE11那篇許秋足足等了兩個月。

  返回的審稿意見,只有1#審稿人和3#審稿人兩個意見,2#審稿人不知道是沒空審稿,還是意見被編輯給幹掉了。

  兩個意見都是正面的,其中一個是建議直接接收,另外一個列出了五個小問題,都不難回答,也不需要額外的補充實驗。

  許秋也沒有太過意外,雖然徐正宏他們把ADA非富勒烯領域的效率上限提高到了11%,但在現階段,其他ADA體系的效率大多數都還在5%、6%徘徊。

  因此,對於ITIC這個結構比較新的非富勒烯材料,憑藉8%的光電轉換效率,發篇AM並不算難。

  受到魏興思的影響,許秋也養成了每次拿到審稿意見都先猜測一波對方身份的習慣,這回的兩個審稿人,從語言風格來看,他判斷都是國內的同行。

  許秋盲猜其中的一個意見,是來自開發出IDTBR系列的徐正宏課題組,因為對方在審稿意見中吹了一波IDTBR系列的分子,而且,之前在投稿的時候,魏興思在建議審稿人那一欄也寫了徐正宏和龔遠江。

  龔遠江應該是沒有被選為審稿人,不然以他和魏興思的關係,多半會過來通個信,表示「你的文章到我手裡了」。

  不過,現在和龔遠江有了以莫文琳為基礎的合作之後,魏興思這邊出去的文章,龔遠江就不會再被作為審稿人了,因為一般SCI期刊在選擇審稿人的時候會迴避掉和投稿人在同一單位的學者,以及和投稿人共同發表過文章的學者。

  至於為什麼選擇徐正宏為建議審稿人,一方面,兩個課題組研究的體系確實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徐正宏在有機光伏圈子裡的風評還是不錯的,是個比較純粹的科研人,不喜歡搞那些彎彎繞繞的。

  而且,到了徐正宏這種已經達到頂尖「長江」層次的學者,想要更近一步,登頂院士,除了上面有位置空出來這個硬性條件以外,還需要帶動整個領域能夠發展起來。

  一個領域想出頭,單靠一兩個課題組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理論上徐正宏打壓其他同行短期可能有好處,但並不符合他的長期利益。

  其實,體制里也是類似的,ZZ鬥爭確實存在,畢竟越往上位置就越少,權力核心就那麼寥寥數人,只有把其他人都擠下去,自己才能升上來,但只會鬥爭,而沒有實際成績的人是肯定上不去的。

  儘管如此,許秋還是覺得把稿件送給一個利益相關的審稿人,有些冒險,這就是在賭對方能否給出公正的意見,要知道人性可是經不住考驗的,他之前逛論壇的時候就看到過有人投稿被拒了,拒稿人就是他們自己建議的審稿人之一,和他們在進行同類的研究。

  好在,現在的結果非常不錯。

  下午,許秋駕輕就熟的寫好意見答覆文件,修改好文章,交由魏興思發送給編輯。

  晚上,許秋和韓嘉瑩在外面,觀看最新上映的《無雙》電影,講述的是製作美刀假鈔的故事。

  正當劇情到達尿點的時候,許秋突然接到魏老師的電話。

  魏老師屬於那種只要有事,就會隨時打電話的人,然後通知一下什麼事情或者安排工作。

  剛開始許秋在非工作時間接到電話,確實會感覺比較不爽,不過後來想通了,反正自己有空不忙的話就接聽電話,處理一下,沒空或者懶得幹活,那就不接電話,或者拖到上班時間再處理。

  許秋掛斷電話,回了條消息:「魏老師,現在不方便接電話,有什麼事情嗎?」

  魏興思:「沒什麼事,就是通知你一下,你的AM文章已經接受了。」

  魏興思:「你是和韓嘉瑩在外面嗎,注意安全。」

  許秋一臉黑線,魏老師這是越來越沒有導師的樣子了,本來他還想回復個「好的」,看到後面這條果斷把剛剛打的兩個字給刪掉。

  旁邊的學妹看到動靜,向許秋湊了過去,小聲問道:「師兄,怎麼啦?」

  許秋關掉手機的屏幕,說道:「沒什麼,上午那篇AM接受了。」

  「厲害啊,師兄~」韓嘉瑩小聲驚嘆了一句,隨後說道:「也不知道我們共一那篇JACS會怎麼樣呢?」

  許秋隨口說道:「那個H22體系的效率都破10%了,肯定沒什麼問題的,算算時間應該也快了吧,畢竟兩篇文章的投稿時間差不多。」

  兩人看完電影《無雙》,回味了一番劇情,又沿著大學路壓了會兒馬路,然後各回各家。

  周一,組會。

  許秋發表AM文章,喜提4000塊獎金。

  說起來,拿到獎金的時候許秋稍微有點擔心,按照組裡現在發文章的速度來看,最後會不會把魏老師給掏空了。

  畢竟他這篇ITIC體系的AM文章算是先頭部隊,等暑假過後,組裡的有機光伏領域就將迎來一大批文章。

  不過,許秋轉念一想,應該也不至於,因為有了大量學術成果的支持,之後課題組申請基金就比較容易,可以用基金里的勞務費覆蓋掉一部分的獎金的支出。

  許秋聽魏興思說,明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要搞一個非富勒烯主題的重點項目,有兩個名額,這主要是拜徐正宏那邊的IDTBR系列所賜,近期非富勒烯材料有了崛起的苗頭,要是ITIC體系能夠異軍突起,魏興思未嘗沒有機會分一杯羹。

  一個重點項目,那就是五年300萬左右的經費,勞務費通常在10%左右,也就是30萬,現在里大貓小貓加起來還不到10人,30萬的勞務費用來發發獎金還是足夠的。

  就算拿不到重點項目,搞個面上四年80萬問題應該不大。

  組會開始。

  吳菲菲匯報了以丁二胺、辛二胺、己二胺作為有機間隔層的三個二維鈣鈦礦體系,器件效率仍然只有5%,沒有進一步往上提升的跡象。

  魏興思建議道:「吳菲菲,你把工作快速整理出來,在放假前投個ACSAMI或者CC吧,等收假了好好找個新方向做做,要麼再考慮干一干老本行,寫一篇二維鈣鈦礦的綜述,從中找找靈感啥的。」

  在魏老師的心中,吳菲菲的綜合能力在課題組裡能排在第二,僅次於許秋,要是一直死磕在一個體系,出不了成果的話就有些浪費。

  以她的能力,寫綜述是可以穩定產出文章的,一個月出一篇綜述,問題不大。

  段雲還在寫ACSAMI的文章,看他的樣子在放假前不打算另開體系。

  魏興思考慮到段雲還有一年就要畢業了,也不太願意怎麼管他了,就算還能壓榨出一篇小文章,跟有機領域大量的成果來比,也沒什麼意義。

  不過,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實驗設備,也不能荒廢掉,於是魏興思說道:「你還有一年就要畢業,工作的事情我也不就催你了,不過熱電相關的測試、表徵手段你要傳下去……」

  他的視線在組裡幾人之間掃過,最後停了下來,說道:「吳菲菲,要不你來,試著接手段雲的熱電領域。」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吳菲菲猶豫了一下,點頭同意:「好。」

  田晴在Ronald訪問後似乎找到了靈感,關於兩種二維鈣鈦礦標樣的電荷輸運研究工作有了新的進展。

  陳婉清IEICO的文章在收尾,同時在進行著IEICO-4F體系的表徵,她通過PL和TRPL測試,發現了這個體系中PCE10和IEICO-4F給受體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能量轉移現象,給自己的工作找到了一個新的亮點。

  許秋沒什麼匯報的,現在他基本上也不需要在組會上匯報了,有什麼結果直接都和魏興思講了。

  他參加組會的意義,主要是聽一聽其他人的研究進展,和自己心中預演出來的結果對比一下,看有沒有什麼改進的空間。

  韓嘉瑩上周主要在撰寫H43和PBDB-TS兩個體系的工作,這周學妹打算合成PBDB-TF和PBDB-TSF兩周PBDB-T衍生物給體材料,不過單體暫時還有到。

  她的H43:IT-4F的體系有了一個比較獨特的發現,那就是給體、受體材料的HOMO能級差非常小,只有0.1電子伏特左右。

  如果放在傳統富勒烯體系中,像這樣的0.1電子伏特的能級差是很難實現電荷輸運的,通常需要0.3電子伏特以上的能級差才能實現有效的電荷輸運,這也使得基於富勒烯衍生物的有機光伏體系,開路電壓天生存在0.3伏特的損失。

  而現在高達12%的器件光電轉換效率,反證了非富勒烯體系在0.1電子伏特的能級差下,就可以進行有效電荷輸運,值得深入挖掘一番。

  於是,韓嘉瑩給馮盛東寄送了一批樣品,打算探究TAS結果,獲得給、受體電荷輸運的直接證據,然後試圖衝擊一波NC。

  和學姐的「能量轉移」類似,學妹的「小HOMO能級差」,都是許秋找出來的新亮點。

  她們的體系都是基於ITIC或者IEICO的衍生物,如果光是效率高,前期還能發一發AM、JACS、EES這樣的好文章,到後面類似的文章多了,別人不一定會買帳,可能會把你的文章從AM打到AEM、AFM,從JACS打到CM,從EES打到JMCA。

  不過,如果既有新的亮點,又有高效率的支持,那麼發AM這種級別的頂刊,概率就會高上不少。

  鄔勝男一邊整理FN-4F的文章,一邊完成許秋給她的六個合成任務。

  莫文琳繼續整理H22:ITIC:PCBM三元體系的文章,同時處理各種雜務。

  這兩個人算是打了兩壺醬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