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三元及第

  第251章 三元及第

  看著周圍一些面帶不忿的進士,宰相劉成搖了搖頭,親自走上前來,附和樂皇對傷仲永的點評。

  「李狀元的文章以方仲永的事例,說明人受之於天雖異,但還得受之於人,否則就將復為眾人,進而說明未受之於天者,本來就是眾人,如果不受之於人,恐怕連做眾人也難,而且強調了後天學習的重要性。」

  「文題為傷仲永,文中卻未見一個傷字,然而全篇寫的正是一個傷字。而此文契合照應不在形式上而在內容中。這篇文先敘後議,在事實敘述的基礎上立論,事實成為立論的依據。第一、二兩段只敘不議,為第三段的議論服務,後面的議論,集中強烈,言簡意賅,如畫龍點睛,使前面所敘的事實立即升華具有典型意義。全文僅二百字,敘事之簡潔,說理之透徹,可謂罕見」

  身為文官之首,宰相劉成的話一出,便讓小部分面帶不忿的進士臉色一變,連忙低下頭去。

  隨著樂皇、宰相先後發聲,其他人也緊隨其後,表達了對傷仲永的讚賞。

  「李狀元文章的語言十分精當。敘事部分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敘述了方仲永從五歲到二十歲間才能變化的過程,議論部分也不過七十餘字,文中的每一詞、句都有其確切的表達作用,而不是可有可無。例如第一段,首句交代籍貫、身份、姓名、家世,這不僅是必不可少的介紹,而且世隸耕三字是對未嘗識書具、不使學的必要鋪墊,既襯託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資,又暗示了造成他命運的家庭背景;一個啼字,生動地寫出方仲永索求書具的兒童情態;忽、即、立三個副詞,使一個天資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躍然紙上;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僅一句話就刻畫出方仲永父親貪圖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嘆的愚昧無知之態;不使學三字,看似平淡,卻為方仲永的變化埋下伏筆,點出方仲永命運變化的關鍵。第二段敘事極為簡要,僅以一見一聞一問就交代了方仲永後來的變化和結局。結尾的議論部分,言簡意深,說理嚴謹。」

  「勸學之意,婉轉切至。為子弟者所宜誦。然學何學乎,宜先辨志矣。勸學之語,婉轉切至。傷仲永,不獨為仲永也。聰明子弟,宜懸為座右篇銘。」

  「狀元之文,以盤折勝。末段用天人比較,極言天之不可恃。天不可恃,恃學耳。仲永唯不學,所以並沒其天。逼進一層,即無天資,復不恃學,並眾人亦不得為。造語極危驚,又極精巧。」

  「受於天者不甚相遠也,能親師取友,則愚可明而柔可強也。不能親師取友,所謂明強者幾何矣。天地生材難,成材尤難,獨仲永也乎哉!」

  ……

  滿朝文武盡皆誇讚,再無進士覺得自己能寫出比宋福祿更好的文章,雖然他們還沒有開始寫。

  這也是樂國科舉上最快誕生的狀元,殿試才剛剛開始,宋福祿就已經被皇帝皇后和滿朝文武欽點為新科狀元,如此待遇也是樂國史上唯一的。

  為了不打擾其他進士考試,樂皇親自帶著宋福祿離開奉天殿,逛游附近的御花園,滿朝文武緊隨其後,還在拿著宋福祿的文章讚不絕口。

  路上樂後忍不住道:「聽聞狀元公擅寫詩詞,不知道能否為本宮寫一首詩詞?」

  看著滿臉期待的樂後,還有旁邊同樣期待的樂皇,宋福祿覺得就算不為了自己考慮,總要為原主的兩個女兒考慮,這首詩自然是要寫的。

  稍微想了想,宋福祿就笑道:「娘娘欽點,焉能不從,剛剛想到了一首好詩,就是怕陛下會生氣,不知該不該寫出來?」

  「陛下會生氣嗎?」樂後看了過來。

  樂皇笑道:「不過是一首詩詞而已,愛卿儘管寫,朕絕不會生氣。」

  很快筆墨紙硯準備妥當,滿朝文武紛紛圍了過來,滿懷期待之色。

  宋福祿執筆而寫:「樂皇年少思傾城,御宇多年求不得。」

  看到這第一句,宰相劉成臉色微變,就想要阻止,這不是說樂皇年輕時候喜好美色嗎,小子你真敢啊。

  不過卻被樂皇攔阻,滿臉笑容道:「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李狀元說我年少時愛好絕色佳人,並沒有什麼過錯。」

  「陛下聖明。」劉成等人齊齊行禮,繼續往下看,旁邊的樂後倒是掩嘴一笑,瞥了樂皇一眼,似乎在說李狀元說的極是,你不就是喜好美色嗎,而且有了新歡忘了舊愛,已經好些天沒有主動來自己那裡了。

  宋福祿繼續往下寫:「白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無人識。」

  看到這一句,樂後微微一笑,這說的不就是自己嘛,果然是為自己而寫。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

  後面的宋福祿沒有再寫,這幾句已經足夠,看完最後一句,不管是文武百官還是樂皇樂後,陷入了沉默。

  不知道過去了多久,樂皇鼓掌而嘆:「李狀元真大才也,最後一句可謂是把皇后寫到了極致,而且恰當至極,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好好好,當賞黃金萬兩、名馬三匹、錦繡十車……」

  「多謝狀元公,真是抬愛了。」樂後顯然也極其喜歡這首詩,竟是親自向宋福祿道謝,看著這首詩的眸子都要放光了。

  此詩簡直寫到了她的心坎上,尤其是最後一句,太合她的心意了,把她寫的也太好了。

  此詩一出,六宮嬪妃再無資格與之對比,這是一首千古名篇,從其落筆的那一刻開始就是了。

  無論是樂皇還是樂後,抑或是滿朝文武,同樣沒有想到宋福祿還能夠寫出這樣一首千古名篇,能夠把樂後寫到這種程度。

  原本對宋福祿還有點兒意見的樂後白寧,因為這首詩喜笑顏開,不但對宋福祿再無意見,也賜予了不菲的寶物,宋福祿殿試第一的位置再也無人動搖。

  很快殿試結束,宋福祿不出意外拿下了第一,至於排名第二的榜眼和探花,其所寫的文章與宋福祿根本沒得比,差距真的太大了。

  看過宋福祿所寫的傷仲永,其餘進士個個嘆服。

  成為狀元以後,需要誇官三日,這也是每一位進士一生中最風光的時刻之一。

  所謂誇官三日,便是指皇帝在奉天殿傳臚唱名,欽點狀元、榜眼、探花和進士以後,狀元帶領諸位進士拜謝皇恩後,要到皇宮左門外觀看張貼金榜和回家的過程。

  宋福祿的老家冰湖鎮距離皇宮太遠了,自然不可能跑那麼遠誇官三日,所以只能暫時以松竹館為家,這也是很多家在外地的進士正常操作。

  收到消息的松竹館也會第一時間派人迎接,給予極其隆重的歡迎。

  宋福祿作為殿試魁首,自然由他率領眾多新進士看榜,吏部尚書會親自給狀元插花、披紅綢,新狀元騎上御賜的名馬,走過天街,以示皇恩浩蕩,這也是金殿傳臚的儀式。

  由於參加科舉的讀書人一旦金榜題名,便如同鯉魚跳龍門,馬上成為天下聞名的新權貴,所以皇宮左門又被稱之為龍門。

  龍門之後是午門,午門共有五個門洞,正面開有三個門洞。

  正面當中的正門,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后在大婚入宮時可以走一次。

  而殿試考中鼎甲的狀元、榜眼、探花三人,出來時也可以走一次。

  其他如親王、宰相,妃嬪、公主,皇子、皇孫,達官、顯宦,都沒有這種待遇,只能走兩個側門。

  其他文武官員,只能走兩掖門。

  兩掖門開於兩側的基座,從正面看不見,但從背面可以看見。

  就是說,皇宮午門的門洞,正面看是三個,背面看是五個。

  午門兩側掖門,平時不開,只有在大朝的日子才開,文官走東掖門、武官走西掖門。

  宋福祿作為殿試狀元,自然是有資格走午門正門的,這應該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走午門正門的機會,當然是在不暴露真正實力的情況下。

  不過就算是暴露了,限於此方世界的規則,宋福祿也不是樂國朝廷的對手,所以還是老實點比較好。

  從午門正門離開以後,很快就來到了健安大道,開始了誇官三日御賜遊街。

  宋福祿頭戴金花烏紗帽,身穿大紅蟒袍,手捧欽點皇聖詔,足跨金鞍朱鬢馬,前呼後擁,旗鼓開路,歡聲雷動,喜炮震天,遍街張燈結彩,身後緊跟著榜眼、探花、進士、同進士們,其中最顯眼的自然還是位於魁首的宋福祿。

  此時此刻的健安大道兩邊可謂是人山人海,京城的人基本上都出來了,想要沾沾文曲星的才氣,就連一些權貴富豪也不例外。

  看著走在最前面的宋福祿,所有人第一時間就知道了狀元是誰。

  「居然是洛水佳翁高中狀元,原本還以為他能夠拿個進士就不錯了,沒想到這位五十二歲了,居然還能夠成為殿試第一。」

  「若是我沒有記錯的話,洛水佳翁已經連中三元,省試第一解元、會試第一會元、如今又拿到了殿試第一的狀元,可謂是我樂國第一人,在這之前還從未有一位舉子能夠取得如此成績,洛水佳翁可謂第一人。」

  「這是真正的文曲星下凡,能夠親眼得見乃是我等之福氣,待會兒都要好好看看,能近一點兒就近一點兒,薰染一下狀元公身上的才氣,記得了嗎。」

  「狀元公不但才學驚人,而且擅長詩詞,遍數我朝文壇中人,似乎還沒有人能夠及的上狀元公。」

  ……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說的或許就是如此。

  即使在主世界已經位列神明層次,執掌億萬人的生死,但是面對這樣的喜事,宋福祿的心情也愉悅起來。

  古人四大樂事,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金榜題名時,可見此事之樂。

  路過名樓街附近的時候,各個名樓的清倌人、花魁、紅牌姑娘……紛紛涌了過來,朝著宋福祿揚起了手帕。

  「佳翁晚上來我這裡哦,我給您留門啦,就等著您來了。」

  「只要佳翁公願意來我這裡,我願意為佳翁公從良,以後洗手作羹湯,好好照顧佳翁公。」

  「狀元公,姑娘們都等您等的好焦急,您什麼時候來我們怡紅院啊,姑娘們都已經等不及啦。」

  「若是狀元公不棄的話,我們倚翠樓可以讓狀元公日日做新郎,夜夜入洞房,一直到狀元公離開我們倚翠樓。」

  ……

  很多姑娘都迫不及待地沖了過來,想要摸摸宋福祿,還好有官差攔阻,不然的話誰知道宋福祿這位新科狀元還能不能站著離開名樓街附近。

  而關於宋福祿拿到殿試第一,成為新科狀元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樣,朝著整個樂國飛了過去。

  信鴿傳書,一日千里,很快就能夠達到各個行省,其中作為宋福祿家鄉的洛水行省自然是重中之重。

  收到消息的洛水太守立即送出賀禮,同時給予相應獎賞,至於其下的伊州、大同郡、唐縣等更是紛紛附和,基本上都派出了高官前去慰勞。

  整個唐縣已經化作歡樂的海洋,在縣太爺的帶領下,縣中所有官員一起前往冰湖鎮,帶著牌匾和禮物,感謝李家培養出了一位狀元公,而且還是三元及第的狀元公,可謂樂國曆朝以來前所未有。

  這不僅僅是李家的榮耀,這更是整個唐縣、整個大同郡、整個伊州、乃至於整個洛水行省的榮耀。

  殿試三年一次,狀元只有一個,樂國卻有五十行省,但凡能夠培養出狀元的行省,隨後三年朝廷都有賞賜。

  洛水行省已經幾十年沒有出過狀元了,宋福祿乃是幾十年來第一個,也是樂國開國以來唯一一個三元及第的狀元公,其地位和影響力非同一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