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彭風甦醒
公元1834年。
1月。
寒氣逼人的季節。
在南方的某個山谷當中。
轟!
山石炸裂。
粉塵隨風而飛。
「掃!」
一個字由著山洞當中傳來。
馬上,那無數的粉塵,直接的落到了地面上,恢復了山谷當中原本的模樣。
而接著,一個精赤著上半身的中年男子走了出來。
這中年男子,劍眉,面容剛毅,氣度雍容。
這脫困而出的人,自然是彭風。
彭風打了一個哈欠。
然後,撈起了身旁的吞日斬,以及早就準備好的黃金。
大踏步的往外走去。
走著走著,突然的抬起頭來,看向了天空。
天空,空蕩蕩的。
看著這麼空蕩蕩的天空,彭風還有些……不習慣。
不知道什麼時候,天地元氣才會恢復。
不知道什麼時候,天道三榜才會再度出現。
他就這樣,一步步的踏出了山谷。
出了山谷之後,先是去了附近的一個城鎮,直接的購買了一身衣裳,洗漱了之後,穿戴上剛買的衣裳。
然後,就出發,去酒樓。
這一趟去了酒樓。
要了幾個小菜,一個辣子雞,一個回鍋肉,一個紅燒肉,一瓶酒,有滋有味的喝了起來。
這酒的滋味不錯啊。
這菜的滋味更不錯。
其實一開始穿越的時候,那時候還是北宋,那時候沒有辣椒,而對於食辣黨人來說,沒有辣椒啥菜的味道也不行。
而到了上一次甦醒後,明末的時候就有辣椒了,但是辣椒菜式真不多。
而到了這一次,後世的那些辣菜款式,基本都出現了,吃起來都有味。
正吃著酒菜。
突然聽到旁邊人的說:「這一次,聖教廷之國,一路橫掃無敵。眼見金陵都未必守得住。聽說聖教廷之國要和我們國家談判,要逼我們簽什麼條約,但是我們的陛下不同意談判,還要繼續打。」
「這歐洲國家的火器,真的太強了。遠不是我們能比的,這樣打怎麼也打不過。」有人憂慮的說道。
「打不過也得打,如果就這樣的服軟,就叫人看不起。」旁邊有一個絡緦胡大漢說道。
「對,我們南明,四萬萬之人,他們聖教廷之國才多少人,我們十個拼他一個,也不虧。」
聽著這些人的議論,彭風一怔。
現在,有一個叫聖教廷的國家,正在攻打南明帝國嗎?
那樣的話,當然要去支援南明了。
他連忙問了幾句,得到肯定回答之後。
馬上就離開了酒店,直接的飛向帝都。
……
帝都。
大明皇宮。
紫禁城。
尊晉殿。
大明皇宮的議事殿,被稱為尊晉殿。
原因嗎。
也很簡單。
為了記念晉王千歲。
一百多年前,滿清入關,山河破碎,昔時的大明,已經被攆得無處藏身,居然逃到了緬甸去。
但是,就算是逃到緬甸去,又如何?一樣的不好過。大明完蛋,緬甸國王莽白,也渾然不把南明君臣放在心上,那一日更是要殺害南明大臣,要囚禁南明永曆帝朱由榔。
在這關鍵的時候,老晉王彭風從天而降,擊殺了三千緬甸將士。
後面,更是擊敗了吳三桂的六萬大軍。
最後,在赤壁一戰,擊敗了鰲拜以及四十萬的滿洲八旗主力,一戰而定天下。
使得大明重新能統治天下。
所以,這一殿,被稱為尊晉殿。
後世,很多讀書人,因為老晉王行事霸道,什麼讀書人居然還要交稅,居然還要把理工科這種奇淫技巧加入了科舉考試當中,使得天下很多讀書人,對於彭風討厭之極,這一百多年來,不停的污衊老晉王彭風。
但是,天下的人,絕大部分,卻還是知道老晉王的好。
就像你讀書人,再怎麼黑秦始皇,黑漢武帝,千百年後,在老百姓心中,這兩位依然是最強的皇帝。
公道自在人心。
閒話扯回。
此時,在尊晉殿當中。
這一代南明帝國的皇帝明光宗朱正硯,端坐在了九五寶座的龍椅上面。
下面,則是下面的一些臣子。
這些臣子,有在華南之城附近銷煙的木某人。
有第十四代的晉王彭逸之。
有最近崛起,嗜好殺人的曾國藩。
有新晉崛起的左宗棠。
還有潘世恩等人。
「陛下,最新傳來的消息,金陵城已經被攻破了。聖教廷之國那邊,還在叫我們去談判。如果繼續打下去,只怕更多的城池毀於一旦。還是談一談吧。」曾國藩說道,曾國藩這個人,對於太平天國的同胞兄弟,那是毫無手軟的,但是跪起洋人來,那叫一個快,准,狠。
太子太傅潘世恩也說道:「我們先去談談,如果只是賠錢,我們賠一些錢就是。如果有割地之類的要求,堅決不答應。反正談談,也不是壞事。」
其它人,也有很多都想和聖教廷之國談的。
明光宗朱正硯,面色森然:「如果諸位一定要談的話,到是能談。但是前提是,不割地,不和親,不稱臣,不納貢。若違此四條,天人共誅。」
聽得明光宗朱正硯終於鬆口,下方的諸多大臣也終於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就是議論,到底誰去談判的問題。
群臣想談判,但都不想自己去談判。
因為,如果去談判,萬一答應什麼不該答應的條款,回頭就要被陛下給宰了,而且,還會遺臭萬年。
正在眾多大臣,互相推諉的時刻。
突然的,
天空上的雲層,為之裂開。
而一個人,由著天空,緩緩的降了下來。
什麼!
人,怎麼可能由天空降下來?
人,怎麼能飛??
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看了過去。
只見,在天空之上落下來的人,是一個面容剛毅,氣度雍容,身著青衣,背著一柄長刀。
手中拿著一個酒葫蘆,眉目之間如同看歲月長河的中年男子。
這中年男子往那裡一站,便令人感覺氣度不凡,就算是皇帝,也不如此人尊貴一般。
而且,在場的諸多人,都感覺……此人,出奇的眼熟。
好像,在哪兒看過。
等等,
在尊晉殿外,有一尊畫像,與此人長得好像。
眾人的腦海當中,不由的對比起在尊晉殿那的那畫像中的人,與眼前之人,越對比越象。
也就是說……此人,極可能是尊晉殿外的那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