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新騎兵(2)

  第633章 新騎兵(2)

  打發走興奮難耐,戀戀不捨的將軍們。

  天子終於回過頭來,將張越叫到自己面前,問道:「卿對馬具做了些什麼改動?何以將軍們如此興奮?」

  張越笑著拜道:「臣在前人的基礎上,對馬具做了些改進……」

  馬鐙馬鞍,此時已經出現了。

  不過,技術相當原始,設計也很不合理。

  此時的馬鞍,是一種平滑的皮具。雖然提高了騎手與戰馬的摩擦阻力,使得騎手能相對有限的解放雙手。

  但,騎手的自由與靈活,依然受限。

  只有少數技術高超的騎手,才能在馬背上自由活動。

  至於馬鐙,也已經出現了。

  不過,這是一種很原始的單邊馬鐙,只能用於幫助騎兵上馬,並不能讓騎兵獲得借力。

  至於馬蹄鐵,上次李廣利回京,張越就已經見過了其裝備的原始馬蹄鐵——革鞮。

  所以,此時的騎兵,是非常苦逼的。

  漢軍裝備了這些原始騎具的騎兵,還稍微好一點。

  沒有這個條件的匈奴人,就很悲劇了。

  你可以想像一下,騎著戰馬,奔襲上百里。

  在這個過程中,你必須用盡全力,用雙腳夾緊馬腹,雙手始終緊緊抓住馬鬃,以免被摔下戰馬。

  在同時,你還得忍受各種高速運動帶來的顛簸。

  體質稍微差一點的人,直接就會在奔襲過程里GG。

  哪怕是身體素質不錯的人,在經過上百里長時間的奔襲後,也肯定會累的氣喘吁吁,手腳肌肉抽搐。

  在抵達目的地後,通常根本沒有辦法馬上發起攻擊。

  必須停留修整一段時間。

  這也是過去漢軍對付入寇的匈奴騎兵時,經常對匈奴人設下的陷阱。

  漢軍的重兵集團,常常會採取一些壓迫做法,迫使匈奴騎兵運動起來。

  一旦他們運動起來,基本上就很難在短時間內,獲得再次攻擊能力。

  這就給了漢軍以包圍和驅逐這些匈奴騎兵的戰機。

  在太宗皇帝和先帝在位時期,超過七成的對匈奴作戰勝利,是靠著這種方法獲得的。

  我打不過你,但我可以耗死你!

  而張越拿出來的這騎兵三件套,將徹底改寫騎兵作戰的規則。

  長途奔襲,雖然依舊會讓人心神俱疲。

  但是,咬緊牙關的話,不是不能立刻投入作戰。

  而且,其實高速奔襲的騎兵,通常面對的敵人,是非常脆弱和弱小的。

  霍去病時代,漢軍騎兵就經常上演,大縱深穿插,分割包圍和殲滅匈奴騎兵的好戲。

  如今,有了這三件套。

  再做這樣的事情,就不再一定需要類似霍去病那樣的超級名將了。

  一般的將領,恐怕也玩得起來。

  一般的軍隊,也有資本可以玩了。

  天子聽著張越的介紹,又親自觀看了全新的騎具,甚至還嘗試了一下上馬。

  從馬上下來,他震驚無比。

  雖然沒有親自率軍作戰過,但年輕時候,他和衛青、公孫敖在上林苑裡遊獵的時候,就已經明白了當代騎兵作戰的問題和困難。

  也就是在那時,他和衛青、公孫敖還有韓嫣,日夜商議,如何克服這一難關。

  可惜,想來想去,也沒有想到能解決的辦法。

  最後,還是韓嫣和衛青找到了替代的解決方案。

  既然騎兵長途奔襲,體力很容易不支,那就用步兵來解決!

  將傳統的戰車,從武庫拉出來,改裝成運輸軍械和補給物資的武剛車的計劃,就是從那時萌芽的。

  但是在現在,這個當年的難題被解決了!

  一個不起眼的皮具,加上兩側的馬鐙與配套的踏板。

  完美解決了騎兵長途奔襲的問題。

  甚至,那塊看似不起眼的U型馬蹄鐵,還解決了騎兵戰馬馬蹄容易受傷的問題。

  「大將軍和驃騎將軍,當年若有這些……」天子撫摸著這些騎具,嘆道:「匈奴早已經滅亡!」

  在當初,衛青霍去病所部,別說馬鐙馬鞍馬蹄鐵了。

  就是原始的馬鞍、革鞮也沒有。

  所以,他們的軍隊,作戰很艱苦。

  特別是霍去病的部隊,經常一出塞,就遠征數千里甚至上萬里,轉戰大半草原,從河西打到狼居胥山。

  一路上,士兵們跨越草原與大漠,牽著戰馬走過戈壁與沼澤。

  其中的艱辛與苦楚,常人難以想像!

  別人只知道冠軍侯霍去病和長平侯衛青,食邑一萬多戶,權傾朝野的威勢。

  誰又能知道,這兩位大將的身心,備受摧殘與折磨呢?

  霍去病早亡,但衛青卻活到了元封四年。

  天子迄今依然記得,那位大將軍晚年,在疾病與傷患折磨下,奄奄一息,再無半分人色的模樣。

  大漢帝國的長平侯,沒有被敵人打敗,被自己的身體打敗了。

  若當年,衛青有這些東西。

  霍去病有這些東西。

  匈奴人?

  呵呵……

  那裡還能活到現在!

  感慨一陣後,天子冷靜下來,問道:「卿說說看,這些騎具,造價幾何啊?」

  張越聞言,恭身拜道:「馬鞍製造,倒還算簡單……」

  現在出現在這些汗血馬身上的高橋馬鞍是趕工出來的粗製品,只是用木頭和皮革在一個時辰內做出來的。

  缺點很多,也很容易擦傷騎兵的大腿兩側。

  但,若給出時間和足夠的資源的話,製造出相對廉價,但適合騎兵使用的馬鞍,在技術上不存在問題。

  畢竟,高橋馬鞍其實只是思路問題,而不是技術問題。

  「就是這馬鐙與馬蹄鐵……」張越稟報導:「若要造出合格的戰爭用具,少府還需要努力!」

  現在的馬蹄鐵和馬鐙,其實是臨死製造,純粹用來撐場面的。

  拿來閱兵和展示可以,但一旦進入實戰,這兩種器具的材料,恐怕無法承受高強度的作戰損耗。

  「具體是何問題?」天子問道。

  「回稟陛下,主要是生鐵的質量不過關!」張越回答道:「而若用鋼鐵來造,則恐怕造價高昂!」

  目前的漢室冶鐵,主要是用木炭冶煉,冶煉出來的生鐵是鑄鐵,大多數是白口鑄鐵。

  白口鑄鐵的優點是含碳量高,缺點也是含碳量高。

  含碳量高意味著其硬度高,但也意味著韌性低,容易斷裂和磨損。

  這是技術問題,必須用技術來解決。

  天子聽著,陷入了沉思。

  漢家生鐵的缺陷,他自是知道。

  不然,他也不會投入重資,幾十年如一日,支持少府開發了炒鋼和灌鋼這兩條科技樹。

  但,無論是炒鋼還是灌鋼,成本都太高了!

  沉吟片刻,天子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問道:「那卿可有解決方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