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于少保于謙

  不爭一世爭百世,我爭的是萬世之名。

  這是大明風華中,于謙的臨終遺言,留下了一首千古絕唱,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是于少保人生的追求,他也完美地做到了,不怕犧牲,堅守高潔的情操。

  他是民族英雄,大明功臣,強行為大明續命兩百年。

  他是可以與岳飛,文天祥齊名的愛國忠義的代表人物。

  「明洪武三十一年,于謙出生,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人。」

  「于謙品格的形成受到了家庭的影響,他的祖父於文明曾經擔任兵部主事,祖父忠誠守信、清廉正直的情操在和小于謙的相處中默默感染著他。」

  「他在十歲那年正旦騎馬從小巷穿過,前往長親家拜年祝賀,路上衝撞了杭州巡按。」

  「但于謙憑藉自身的才智得到了巡按的賞識,還得到了十兩的賞銀。」

  「于謙苦讀經書,但在他十七歲那年受到了打擊,他參加了鄉試但沒有取得名次。」

  「于謙在接受過這次打擊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意念,也更努力的去學習。」

  「終於,于謙在24歲時考中了進士,正式開啟了他的官員生涯。」

  「宣德元年,于謙被任命為御史。」

  「之後明宣宗注意到于謙在回答問題時,可以做到話語流暢、聲音宏亮,所以用心地聆聽他的發言。」

  「就連嚴厲對待下屬的都御使顧佐在面對于謙的時候也是客氣的,因為他覺得于謙的才能在自己之上。」

  「同年,朱高煦起兵造反,明宣宗選擇親征,于謙隨行。」

  「朱高煦聽說明宣宗親自帶領軍隊來征討他之後感到害怕,明宣宗到達後將大軍駐紮在樂安城北面並將樂安城包圍起來。」

  「朱高煦不敢出城迎戰,最終選擇投降。」

  「朱高煦出來投降時,皇帝讓于謙口頭數說他的罪行。」

  「于謙嚴詞責備朱高煦,使得他伏在地上顫慄,自稱罪該萬死。」

  「皇帝為此感到高興,於是賞賜財物給于謙。」

  「于謙外出巡按江西時,為數百個被冤枉的囚犯平反冤情,讓他們不再受到牢獄之苦。」

  「不僅如此,于謙還上奏彈劾了陝西官校欺壓當地百姓,危害一方的罪行,並且要求派遣御史將陝西官校抓捕問罪。」

  「宣德五年,朝廷需要增設各部右侍郎作為直接派遣駐紮在各省的巡撫,皇帝認為于謙是可以擔當重任的人才。」

  「於是親手寫了于謙的名字交給吏部,讓于謙越級提升為兵部右侍郎,負責巡撫河南、山西兩地。」

  「于謙到任後,對當地居民進行了走訪,了解民情。」

  「同時還考察了當時地區內應該興辦或者革新的事務,並立即上疏提出對應的方針政策。」

  「于謙在任期間,一旦當地出現水災或者旱災等災情,他就會馬上上報朝廷,一年期間會為此上奏好幾次。」

  「正統六年,于謙上疏,提出了給貧困戶發放穀物和地方官員升遷新標準的政策,皇帝下詔同意他推行這兩個政策。」

  李師師:民族英雄于謙,強行為大明續命200年,一生清廉可惜最後含冤而死。

  于謙在任期間還下令將黃河水域的防護堤加厚並設置官員進行督促檢查,以便在第一時間發現水災並撤離群眾。

  他又下令在大路的兩旁種樹打井,用來緩解行人乾渴,提供蔭蔽。

  巡按山西的官員由於地形阻礙,前往大同非常困難,於是于謙上奏請求朝廷另外設置御史對大同進行管理。

  于謙把管轄區域內所有鎮守將領私自開墾的田全部收為官屯,用來資助邊防經費。

  于謙在職九年,他的威望恩德遍布於晉豫各地,升任為左侍郎。

  明英宗即位之初,楊士奇、楊榮、楊溥負責主持朝政,他們都很重視于謙的意見。

  往往于謙白天遞交上去的奏摺,夜晚就被內閣批准通過。

  三楊去世之後,中央權力轉移到太監王振的手中,他把于謙當成了曾經頂撞過他的那位御史。

  正統六年,于謙推薦參政王來、孫原貞代替自己,王振指使通政使李錫彈劾于謙。

  彈劾的理由是于謙因為自己長時間沒有得到提拔心生不滿,所以私自推薦人來取代自己。

  之後于謙被判處死刑,被關押在牢房中整整三個月。

  後來王振明白自己把兩個人混淆了,才使得于謙免除死刑離開牢房,同時被降職為大理寺少卿。

  于謙被降職之後,許多人都希望于謙可以留下來繼續擔任山西、河南的巡撫。

  這兩個地方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宮門前,上書請求于謙留任,周王、晉王等藩王也同樣上言請求,因此于謙再次被命為巡撫。

  正統十二年,山東、陝西產生了二十萬左右的流民,這些流民紛紛選擇到河南求食。

  因此于謙請求發放河南、懷慶兩府積儲的粟米來救濟這些流民。

  又上書請求派遣布政使年富來安撫這些流民,把流民們召集起來之後,發放給他們田、牛和種子,同時設置里老進行監督管理。

  于謙先後在山西、河南任職共十九年,只有在他父母去世時才回去辦理喪事,但用不了多久就會重新任用他。

  「正統十四年,也先大舉進犯,王振引導皇帝做出了親征的決定。」

  「于謙和兵部尚書鄺野極力勸諫皇帝,但明英宗依舊堅持親征。」

  「於是鄺野選擇跟隨皇帝管理軍隊,于謙留下來主持兵部的工作。」

  「等明英宗被俘的消息傳回京師之後,朝野上下人心浮動,朝堂的局面也變得混亂起來。」

  「此時是明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監國,他召集群臣,命令大臣們討論作戰和防守的方略。」

  「侍講徐珵說星象有變化,主張遷都南京。」

  「于謙認為應該吸取宋朝南遷的歷史教訓,堅決反對南遷,主張保衛京城,並且斥責了那些主張南遷的人。」

  「郕王肯定了于謙的意見,於是朝廷確定下來了守衛京師的決策,朝廷上下共同抵抗敵軍。」

  「土木堡一戰,明軍基本上全軍覆沒,明朝的軍隊實力也大幅度削弱。」

  「當時京師最精銳的部隊和士兵都在土木堡之戰中折損,目前京師只剩下了不到十萬的士兵。」

  「因此朝廷官員們都對即將到來的京師守衛戰缺乏足夠的信心。」

  「這時于謙上書奏請郕王調派南北兩京、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所屬各府的運糧軍立刻開赴京師。」

  「並且對京城保衛戰進行了一系列的策劃部署,這些舉措使得京師的人心稍為安定下來,于謙也因此被提拔為兵部尚書。」

  「郕王暫代皇帝出朝處理政務,廷臣們在朝堂上請求將王振的九族全部誅殺。」

  「而王振的黨羽馬順出來反駁並且斥責他們,這一舉動徹底激怒了朝臣們。」

  「於是給事中王竑第一個衝上前去毆打馬順,眾多大臣們也跟隨著他加入了毆打馬順的隊列,最終馬順被圍毆致死。」

  「朝堂上秩序大亂,郕王感到害怕,想要離開朝堂。」

  「這時于謙推開眾人將郕王朱祁鈺扶住讓他不要離座,並且請求他宣布大臣們無罪。」

  「朱祁鈺照做之後才使得大家安定下來,但于謙的袍袖在這場事故中被全部撕裂。」

  「退朝之後,吏部尚書王直當著于謙的面承認自己比不上他。」

  「並且表示沒有他,朝廷上下就不能平定,國家也就不能穩定。」

  「這件事情過後,朝廷上下的人都重視並且依賴著于謙,于謙也毅然把國家的安危視為自己的責任。」

  「大臣們擔憂國家沒有君主,但太子年幼無法繼位,敵軍又馬上要攻打到京師了。」

  「於是大臣王文於正統十四年,上書朱祁鈺,希望他承繼大統。」

  「于謙、王直等大臣聯名請求皇太后將郕王朱祁鈺立為皇帝,郕王害怕地推辭數次。」

  「于謙勸說郕王要為國家考慮,於是郕王不再推辭。」

  柳如是:于謙自取殺身之禍,一代廉吏被奸臣所害,後世沉冤得以昭雪。

  郕王朱祁鈺即帝位為明景帝,于謙進去回答皇上的問話,情緒激昂地哭著提出意見。

  對於他的意見,皇帝全都認真地接納了。

  明景帝於次年十月命令謙負責全部軍馬的調動,而也先部隊挾持著上皇攻下了紫荊關,長驅直入,直指京師。

  石亨提議不出城迎戰,通過一直防守使敵軍疲憊。

  而于謙並不贊同他的提議,認為對方輕視我方,沒必要先一步示弱。

  最終于謙選擇出門迎戰,他分別調遣各個將領和二十二萬名士兵在九門外擺開陣勢。

  並且將兵部的事務交給了侍郎吳寧,再把各城門全部關閉,自己親自督戰。

  于謙下令無論是將領還是士兵,只要退卻就格殺勿論。

  這道命令杜絕了將士們退縮的可能,使他們拼死抵抗敵軍的進攻。

  這場戰役結束之後,負責守衛彰義門北面的副總兵高禮、毛福壽還俘虜了敵方的一個頭目。

  明景帝非常開心,下令讓于謙可以組建一支聽從自己調動的軍隊,同時安排太監興安、李永昌協助于謙共同管理軍務。

  也先帶領部隊深入時認為攻占京城只是時間問題,但看到明朝軍隊不像他想像中的那麼低迷,於是感到泄氣。

  這時候已經叛變了的宦官喜寧教唆他以明英宗為人質,要求明朝大臣用黃金和絲織品來迎接他們的太上皇。

  之後又要求于謙及王直、胡等人出城和他們談判,但這些要求全都被明朝拒絕了。

  也先部隊偷襲德勝門後,于謙指揮幾個騎兵引誘敵軍到西直門,支撐到京師援軍趕來,也先部隊選擇撤退,其前鋒部隊也在彰義門被擊退。

  也先又指揮部隊攻打京城北土城,居民們選擇爬上屋頂用磚石投擲敵軍和軍隊合力作戰,最終擊退了敵軍。

  也先部隊在京城保衛戰中失利,拿明英宗要挾明朝的計謀也失敗了,迫於明朝各地部隊即將趕到的壓力。

  也先選擇帶著明英宗通過良鄉往西撤退,于謙派遣軍隊追擊也先直到居庸關才撤軍。

  于謙因為在京城保衛戰中立功被明景帝提拔到少保的職位,讓他總管監督軍務。

  于謙認為自己不應該受到這樣的嘉獎,於是堅決推辭,但皇帝還是嘉獎了他。

  之後于謙指派軍隊對真定、保定、涿州、易州等地進行駐軍把守。

  並上奏請求派遣大臣鎮守山西,以防瓦剌的再一次南下侵犯。

  「景泰元年三月,萬全被三萬敵軍包圍,總兵朱謙上奏求援,范廣受令擔任總兵官帶領軍隊進行援助,將敵軍擊退。」

  「之後于謙便提出在居庸關駐紮軍隊,守衛京師的安全。」

  「也先派遣使者與朝廷議和,大同參將許貴將此事上報給朝廷,不少人有所鬆動。」

  「但于謙不同意此時求和,還發出文書譴責想要求和的人,穩定軍心,使邊境的將士們都主張堅守作戰。」

  「同年八月,也先在與明朝的作戰中失利,於是想要將明英宗送回。」

  「瓦剌將明英宗送回後便請求朝貢,瓦剌是使者每次入朝時都會帶著俘虜,這些俘虜都是之前被瓦剌擄走的明朝人民。」

  「于謙選擇宴請使者,用金錢等贖回他們,前後共同贖回幾百人。」

  「于謙主持兵部工作時,不僅也先的勢力正在擴張,而且地方勢力也在不斷出現。」

  「就算在戰局緊張,難以預測的戰場上,于謙也只需要口述奏摺之後就可以給出應對方法,並且正確快捷。」

  「于謙的同僚和下屬在感到驚訝的同時,也都對他無比的敬佩。」

  「同時,于謙也重視紀律的嚴明,一旦有官員不遵守法度,無論對方是誰,于謙都會立刻上書請旨來責備他們。」

  「于謙也從來不提明英宗回來這件事是自己的功勞。」

  「景泰三年,明景帝改立太子以後,命令凡是兼東宮太子宮屬者支取兩份俸祿,只有于謙堅持一再推辭。」

  「于謙本人居住的房子僅僅能夠做到遮蔽風雨,皇帝賜給他西華門的府第。」」

  「于謙覺得國家多難,臣子不應該享受這些。」

  「於是堅決推辭,但皇帝還是賞賜給他府邸。」

  「之後于謙就把皇帝之前給他的璽書、袍服之類的賞賜全部封存在皇帝賞賜下來的府邸里。」

  「于謙所議論奏請的事,明景帝沒有不採納的。」

  「皇帝想要任用一個人時,一定會事先詢問于謙對這個人的看法。」

  「于謙也會實事求是地回答,不妄加評論也不會有所包庇,也不會避開與他存在嫌疑怨恨的人。」

  「因此那些不稱職的人都怨恨他,沒有受到皇帝這麼信任的人都嫉妒他。」

  「當敵軍撤退之後,都御史羅通就立刻上奏章彈劾于謙登記的功勞薄存在不實之處。」

  「御史顧曜彈劾于謙專權,干預六部的大事。」

  「于謙根據祖制反駁他們,戶部尚書金濂也上疏為他爭辯,但還是有人去不斷收集材料用來彈劾他。」

  「各御史多次用苛刻的文詞上奏彈劾于謙,景泰帝卻力排眾議,依舊相信任用他,使于謙得以儘量實現自己的計劃。」

  董小宛:于謙一心為公,兩袖清風的千古楷模。

  于謙為人正直堅毅,他鄙視某些軟弱無用的官員和那些靠著權勢的達官貴人們,導致很多人暗自記恨他。

  又因為于謙自始至終都不贊成與敵軍講和,所以上皇心裡對他並不滿意。

  徐珵因為提出遷都南京而受到了于謙的斥責,因此開始記恨他。

  于謙請求皇帝原諒石亨違犯軍紀的罪行,使他免去了削職的懲罰,並且讓他一起管理十營兵。

  但石亨由於忌憚于謙不敢肆意妄為,所以也不喜歡于謙。

  德勝門一仗的勝利,使石亨得到了世襲侯爵的嘉獎。

  但他覺得自己的功勞不如于謙,受到嘉獎之後覺得內心有愧,於是上疏推薦于謙的兒子于冕。

  之後皇帝下詔讓于冕到京師,于謙認為于冕不應該因為是自己的兒子而受到石亨的推薦,這樣子不能服眾,於是推辭。

  都督張輒因為征苗時不守律令,被于謙彈劾,和內侍曹吉祥等都記恨于謙。

  景泰八年,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迎接明英宗恢復了帝位,向朝臣宣布消息之後,就立即把于謙和大學士王文逮捕入獄。

  誣陷于謙等人製造不軌言論,想要另立太子,意圖謀反。

  又彈劾他與太監王誠、舒良、張永、王勤等人策劃迎接冊立襄王的兒子。

  石亨等人指使都御史蕭維禎審判定罪,于謙背上了謀反的罪名,被判處死刑。

  明英宗原本猶豫是否要處死于謙,但是在徐有貞的勸誡下最終將于謙處死於鬧市並棄屍街頭。

  之後抄了于謙的家,他的家人都被充軍邊疆。

  一時之間,所有想獲得皇帝寵信的人都將于謙作為話題來討好皇帝。

  遂溪的教諭吾豫說于謙的罪理應受到滅族的懲罰,各文武大臣凡是被于謙所推舉過的都應該處死。

  刑部堅持原判,他這才停止了上奏。

  千戶白琦又請求寫上于謙的罪行,並在全國公布。

  于謙被抄家的時候,他的家裡甚至沒有多餘的錢財,只有家中的正屋被鎖得嚴嚴實實。

  打開正屋之後,發現裡面都是皇上賜給他的蟒袍、劍器等賞賜。

  于謙死的那天,陰雲密布,所有人都認為他是冤枉的。

  曹吉祥的部下中有個叫朵兒的指揮,他把酒潑在于謙死的地方祭奠他並且非常難過的哭泣。

  曹吉祥知道這件事之後很生氣,於是鞭打了他。

  但第二天朵兒仍然將酒潑灑在地上,表示對于謙的祭奠。

  都督同知陳逢被于謙的忠義感動,收斂了他的屍體。

  過了一年之後,于謙的養子於康把他的屍體帶回杭州,葬在西湖南邊的三台山上。

  皇太后最初不知道于謙已經死了,是後來才知曉的,聽說了之後連著幾天都在為他嘆息哀悼,明英宗也感到後悔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