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詩家天子王昌齡

  說起唐詩,王昌齡是個繞不開的存在。

  不管是邊塞還是七絕,他都占有一席之地。

  而他這一生,生的平凡,死的意外,活得坎坷。

  惟獨創作,為盛唐詩壇添了一抹光彩。

  「王昌齡出生於盛唐時期,他的邊塞詩很能反映盛唐的氣象。」

  「還有作為大唐子民,那種對外敵勢在必得的氣勢。」

  「王昌齡最有名的詩是《出塞二首》,有人評價這是唐朝七絕的壓卷之作。」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寫這首詩的時候,還是一個二十歲少年。」

  「細細品讀,又覺得很合理,詩里充滿了少年意氣,連戰爭也能寫得很浪漫。」

  「一眼就可以看出,這也是一個沒有上過戰場,而又對戰爭充滿浪漫想像的少年。」

  「而王昌齡是想參軍,但沒有門路,也沒有機會。」

  「府兵制還沒有被破壞時,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吃上當兵這碗飯的。」

  「公元716年,十八歲的王昌齡,開始了長達十年的邊塞漫遊。」

  「他先在河北邯鄲的邊塞待了五年,這裡主防契丹,《出塞》就寫於這個時期。」

  「初出塞外時,他整個人昂揚向上,充滿了激情。」

  「接下來的幾年,他又漫遊了河東、河西,再往西穿過隴右,直達玉門關。」

  「他流傳下來的邊塞詩,大多都寫於這個時期。」

  「將近十年的邊塞漫遊經歷,足以讓他對戰爭中的人、事、物有更深的認識。」

  「他的情感和表達,也在悄然變化。」

  「公元723年,王昌齡已經在邊塞漫遊了七年。」

  「他來到雁門關,蕭瑟一片,遠遠還可以看見胡人在打獵。」

  「大唐的士兵紮營在河邊,風餐露宿的日子很艱苦。」

  「在這裡,他跟士兵混得很熟,常常聽他們聊戰場上的事。」

  「他們個個身經百戰,想努力建功,但又害怕,因為軍中獎罰不公。」

  「獻功越多的,可能也會帶來意外的災禍,甚至遭受牢獄之災。」

  「跟邊塞士兵混得越熟,王昌齡就越理解戰爭的殘酷。」

  「曾經意氣風發的少年,下筆也多了幾分滄桑。」

  「在《從軍行》中,他用七首組詩,寫盡了戰爭的苦楚。」

  「思婦與丈夫的離別之苦,戍守邊關的思鄉之苦,戰死沙場之苦,行軍之苦,以及建功立業之苦。」

  「曾經,他的視角是讚頌大唐的功業。」

  「而今親臨前線,感受到了戰場殺伐的殘酷,詩的內容慢慢轉到了戰爭中的人。」

  「王昌齡在邊塞漫遊了十年時間,二十八歲的他才準備回到長安,參加科考。」

  「他有一首長詩《代扶風主人答》,是在回長安路程上,經過扶風時寫的。」

  「他在一間館舍休息時,跟主人喝酒,主人恰好當過兵,聊起了往事。」

  「王昌齡深有同感,於是代他把這段往事寫了出來。」

  「這首詩不怎麼有名,少有人提及。」

  「但讀起來全是王昌齡的真情流露,是用情寫就的。」

  「在唐朝當兵很辛苦,戍邊的士兵,更是苦上加苦。」

  「大唐皇帝開邊,士兵就要一直打仗。」

  「扶風主人想起往事,還沒開口,就先流下數行淚。」

  「真正經歷過戰爭的人都是這樣,內心是苦的,一想到曾經的畫面就淚流不止。」

  蘇軾:王昌齡的一生生得平凡,死得意外,活得坎坷。

  王昌齡是京兆人,自幼家貧。

  年幼的王昌齡一邊讀書,一邊耕作,希望通過苦讀謀取一官半職。

  二十歲那年,不甘終老於耕田的王昌齡前往嵩山學道。

  但很快,他又逃離枯燥的道家生活,客居并州。

  此時正是唐玄宗開元盛世的時候,大唐在文治武功方面,都達到了巔峰時刻。

  當時不少人豪言壯語紛紛奔赴西北邊塞,渴求建功立業。

  同時將自己所見所聞記錄於紙上,開啟了大唐著名的邊塞詩派。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王昌齡也是如此,在長安求官無果後。

  和前輩們一樣,投筆從戎,前往西北邊塞。

  在西北邊塞,王昌齡見到了和中原迥異的大漠風光。

  更感受到了戍邊軍士的愛國情懷,最終寫出了被譽為七絕壓卷之作《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首詩氣勢磅礴,雄壯豁達,營造出一派悲涼雄壯的邊塞氣氛,歷來被後人所推崇。

  當然這也是一首著名的罵詩,通過旁敲側擊。

  既渴望能出現如飛將軍李廣的名將,又暗示現在邊塞將領的無能。

  更表達了萬里長征人未還就是這些無能的將領造成的,罵得巧妙,也罵的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除此之外,王昌齡還有另一首名篇《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好一個不破樓蘭終不還,如此鏗鏘有力,讀來盪氣迴腸,更是後人出征常念叨的一句詩。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當然,除了描繪邊塞將士之苦外。

  王昌齡還擅長閨怨詩,以女性的口吻,訴說在長期戰爭下,依舊等候他們回來的妻子《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只不過在邊塞,王昌齡未能如他所願可以建功立業,反而一直不順。

  他決定走科舉之路,用自己的才能去實現自己的抱負。

  開元十一年,王昌齡返回中原,隱居於京兆府藍田縣石門谷,準備通過科考進入仕途。

  「扶風主人十五歲就到邊塞當兵,戰甲連年穿在身上,隨時都要準備衝鋒陷陣,還很難有一頓飽餐。」

  「當時一起出征的士兵有三十萬,最後只有他一人活著回到長安。」

  「回到家鄉後,鄉親已經零落,而他自己也是滿身戰傷,處境淒涼。」

  「這引起王昌齡的反思,內心開始有些反戰了。」

  「王昌齡到邊塞漫遊,是在找參軍的機會。」

  「最後放棄,或許是兩個原因。」

  「一來,當時府兵制還沒有被破壞,士兵多是有背景的,他沒有加入的機會。」

  「二來,他內心已經開始厭惡戰爭了。」

  「回到長安後,王昌齡苦讀書,一舉中了進士。」

  「被授予一個九品官,負責典校藏書的秘書省校書郎。」

  「這是一個閒差,最重要的是,還是京官,可以見到玄宗。」

  「但他不滿足只做校書郎,於是在三十七歲時,又跑去考了博學宏詞科。」

  「這是考驗才學的科目,他一考就中,被授予汜水縣尉的官職。」

  「依舊是九品官,不過這次晉升空間更大了。」

  「縣尉職位雖然低,卻是當時科舉出身的仕子,最重要的晉升途徑。」

  「而且,汜水在洛陽附近,離長安城也不遠,是比較重要的縣城,調回京城機率很高。」

  「王昌齡出身低微,但逢考必中,特別是他的詩,寫得尤其好。」

  「大家公認的七絕寫得好的,只有兩位詩人,一位是李白,另一位就是他了。」

  「王昌齡雖然沒有在長安城裡做大官,但是名氣卻很大。」

  「因為他不僅詩寫得好,也很愛結交朋友。」

  「往來者有官吏、隱者、僧道,時常一起喝酒,酬贈詩歌。」

  「他的性格很狂放,行為也很不羈。」

  「也正是因為他狂放的性格,導致他在官場中,經常得罪人。」

  「他得罪最大的人物是宰相李林甫,李林甫是皇室遠方宗親。」

  「為人狡獪,無學術,善音律,擅長耍政治手段。」

  「總想方設法討好玄宗,是怠政後的玄宗一手提拔上來的。」

  「但任宰相後,獨攬大權。」

  「因為自己沒有才學,所以大力排斥打壓有學之士。」

  「報復心很重,常陰謀算計,被人罵作奸相。」

  「像王昌齡這些進士出身的,尤其看不慣他。」

  「言談之間,不屑之情,常溢於言表。」

  「當時的仕子都偏愛張九齡,張九齡有賢名,很能提拔人才。」

  「王昌齡不拘小節,在公開場合,時常貶李捧張。」

  「這些風聲,很快傳到了李林甫耳朵里,於是李林甫找機會把他貶到了嶺南。」

  「這是他第一次被貶,直接就是遠離長安,潮熱多瘴毒的嶺南,是唐人眼中的蠻荒之地,可見李林甫對他之恨。」

  「公元739年,四十一歲的王昌齡,動身前往嶺南。」

  「走到河南伊水時,想到自己無辜被貶,前路漫長而遙遠,憤而寫下了《見譴至伊水》。」

  「他知道自己因什麼而被貶,但他就是沒想過要改變。」

  「不會因為環境,而輕易改變自己。」

  歐陽修:一片冰心在玉壺,很傻很天真的王昌齡。

  但一開始,王昌齡未能中舉。

  直到開元十五年,王昌齡才考中進士,被授予秘書省校書郎的職位。

  秘書省校書郎算是一個不錯的官職,唐朝很多宰相比如張九齡起步都是秘書省校書郎。

  王昌齡能夠擔任這個官職,前途似乎無限光明。

  但光明雖然光明,但王昌齡在這個位置上一干就是好幾年。

  遲遲無法升遷,也讓無法施展自己心中的報復。

  於是他想考博學鴻詞科,博學鴻詞科始於唐玄宗時期。

  能考上的無一不是學識廣博,文學造詣極高的士子。

  當然如果考中,職位和地位也會水漲全高,成為當時不少士子選擇入仕的途徑。

  王昌齡成功考中了博學鴻詞科,得以擔任河南汜水縣尉。

  汜水縣靠近東都洛陽,是第二等縣,也讓王昌齡有了施展自己才能得地方。

  但與詩作名滿天下相比,王昌齡的仕途那叫一個不順。

  宰相張九齡被貶回鄉,正義性爆棚的王昌齡立馬聲援。

  顯然王昌齡不理解官場險惡,官場上飯不能亂吃,話更不能亂說。

  王昌齡也慘遭貶謫,遠離中原,前往嶺南。

  好在運氣爆棚,王昌齡剛貶沒多久。

  唐玄宗就改年號為天寶,大赦天下。

  於是王昌齡又得以回來,擔任江寧縣丞。

  但沒幾年,王昌齡又遭到貶謫,這次貶謫的理由是王昌齡做事不注意細節。

  原來這次貶謫純粹是因為王昌齡因上書指責李林甫、楊國忠等人為了修建自己的別墅,大肆砍伐江寧青龍柏木而已,引起他們的不滿。

  一開始他們想要置王昌齡於死地,但最終唐玄宗放了他一馬,只是將他貶謫到龍標擔任縣尉。

  從這個方面來說,王昌齡這種性格剛直的人真的不適合官場,也為自己的悲劇埋下伏筆。

  好在當時不得志的文人不在少數,兩次被貶前後。

  王昌齡遇到了不少好友知音,比如孟浩然、李白和高適。

  可以說盛唐大半個詩人,都是王昌齡的好友。

  只是和仕途上的不順也讓王昌齡的運氣一直不好,似乎還傳播到朋友身上。

  首先是孟浩然,王昌齡很仰慕孟浩然,第一次貶謫後就去特地拜訪了孟浩然。

  有人拜訪,孟浩然自然要盡地主之誼,盛情款待,甚至還準備了江海河鮮大餐。

  但問題是孟浩然這幾天剛好後背長了個大毒瘡,按理說不能吃這些的。

  但王昌齡的拜訪讓他很高興,於是就陪著一起痛飲。

  結果沒幾天,孟浩然就毒瘡發作病逝了。

  後來王昌齡又去拜訪李白,兩人相見甚歡,喝酒談人生,不亦樂乎。

  但沒幾天,李白自己也被流放到夜郎。

  後面則是岑參,岑參也是唐朝著名的邊塞詩人,而他前往邊塞純屬王昌齡的原因。

  作為豪族,岑參家境優渥,父親是刺史,日子不要太舒坦。

  聽聞王昌齡拜訪,便設宴款待,席間王昌齡不斷說塞外風光的壯闊,一下子就吸引了岑參。

  岑參只知道塞外的壯麗,卻是一個不懂民間疾苦的官二代。

  在王昌齡的一通話語下,當即從軍邊塞,這一去就是六年。

  六年後,岑參回來,第一句就是塞外生食苦。

  可以說和王昌齡吃飯雖然很美好,但代價似乎有點大。

  「這樣的性格,實在難以在變幻莫測的官場裡生存。」

  「這也是他接連幾次被貶,官運連連走背的原因。」

  「王昌齡也有幾分幸運,還沒走到嶺南,就被赦,重新召回長安。」

  「在回程的路上,王昌齡失去了好友孟浩然,但結交了知己李白。」

  「他跟李白相逢恨晚,日後時常互相思念,贈送詩歌。」

  「孟浩然的死,跟王昌齡有很大關係。」

  「他走到湖北襄陽時,順道拜訪了孟浩然。」

  「當時孟浩然背上長毒瘡,剛剛治癒,不能喝酒。」

  「但兩人喝起來毫不顧忌,孟浩然因此病發身亡。」」

  「王昌齡返回長安後,很快就被任為江寧縣丞。」

  「江寧在南京,雖然離長安遠,但至少比去嶺南好。」

  「縣丞是正八品官,類似副縣長,是縣令的副手,也是全縣的二把手。」」

  「這個任職,王昌齡並不滿意,故意在洛陽停留了數月後,才到江寧上任。」

  「到了江寧後,時常外游喝酒,懶怠公務。」

  「這種浪蕩不羈的行為,很快招來流言蜚語,很多人開始抨擊王昌齡。」

  「時逢友人辛漸到訪,送別時,王昌齡寫了兩首詩給他。」

  「想到自己為官數載,身世坎坷飄零,頗為辛酸,特意叮囑辛漸。」

  「寒雨連天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在唐朝,玉壺是一個流行的意向,表示一個人冰清玉潔的品格。」

  「王昌齡以此自喻,是對污衊之詞的回應。」

  「做了江寧縣丞將近七年,王昌齡並不喜歡這個工作,經常寫信跟朋友抱怨。」

  「他覺得公務束縛了他,想快點被調走。」

  「公元748年,五十歲的王昌齡,被人彈劾。」

  「說他不護細行,懶怠公務,好酒貪杯。」

  「很快,朝廷也下了調任令,將他下調到湖南龍標做縣尉,官降一級。」

  「李白知道這個消息後,很擔憂,寫了首送別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此時,是李白被賜金放還的第三年,雖然已經隱居學道。」

  「但常常遺憾才能沒有被看到,很能體會王昌齡被貶的痛苦。」

  「於是贈詩告訴王昌齡,表達對友人的理解、同情和支持。」

  「這是兩個仕途不如意的人,惺惺相惜的情意。」

  「雖然被一貶再貶,但王昌齡面對困難處境時,相對灑脫。」

  「很少抱怨自己的處境,是一個隨遇而安的人。」

  「這是王昌齡最後一次被貶,也是他最後上任的官職,在任七年後,他遇上了安史之亂。」

  「長安陷落,玄宗出逃至蜀川。」

  「不久,太子李亨就在靈武即位,尊玄宗太上皇,大赦天下。」

  「王昌齡藉機告老還鄉,在路經亳州時,卻被亳州刺史閭丘曉趁亂殺害,時年六十八歲。」

  「亂世之中,生命如草芥,即使是朝廷命官,被殺害了,也無人追究。」

  「這樣的結局,落在王昌齡的身上,實在是唏噓。」

  「他曾經熱情地歌頌過這個偉大時代,為自己生在大唐盛世而自豪,最後卻死於亂世的刀劍之下。」

  「在某種意義上,王昌齡是跟隨著盛唐時代一起落幕的。」

  李清照:大唐最霸氣的邊塞詩人王昌齡,卻被一個宵小妄殺。

  天寶十五年,安史之亂爆發,天下大亂。

  這一年王昌齡也已經五十九歲了,花甲之年。

  因擔心居住北方的家人可能遭遇兵亂,決定回家看看。

  不久之後,王昌齡便簡單收拾了行李。

  然後立即出發,他一心想要早點回家,好面見家人。

  這麼多年貶謫生活,王昌齡許久沒有回家了。

  然而,在途經亳州的時候,卻發生了意外。

  此時張巡那邊告急,亳州刺史閭丘曉卻按兵不動。

  一向不拘小節的王昌齡或許當著閭丘曉的面大加議論,無所顧忌的指責閭丘曉貪生怕死。

  這下子徹底激怒了性格向來桀驁不馴的閭丘曉,他決定給王昌齡一點顏色看看。

  他看出王昌齡行李簡單,料定王昌齡必定是無詔歸家。

  因而想要拿住這點,逼迫王昌齡低頭。

  王昌齡能低頭也不至於屢次遭貶謫,氣的閭丘曉當即下令杖殺了王昌齡。

  王昌齡在花甲之年,卻死在了非常痛苦的杖殺。

  明明還有幾天就可以見到心心念念的妻兒和母親了,但現在徹底回不去了。

  可憐一代才子,居然死於貪生怕死之輩。

  此時他的妻兒和母親或許也在滿心歡喜,算著日子等待王昌齡的回來,但等來的卻是王昌齡的死訊。

  幾日後,王昌齡被杖殺的消息傳出。

  得知消息的好友無不悲痛欲絕,紛紛為王昌齡鳴冤。

  但閭丘曉卻以無詔歸家為由搪塞過去,想讓他們報仇也找不到理由,但張鎬除外。

  張鎬和閭丘曉同朝為官,對閭丘曉的為人也略有耳聞,也很快知道了內幕。

  一代才子,死於宵小之手。

  但此時大唐正值多事之秋,他也不敢隨意處置一個大唐的官員,也不能立即王昌齡報仇。

  但卻暗中發誓,遲早要為王昌齡討回公道。

  這一等就是等了一年,最終為王昌齡報了仇。

  王昌齡在後世被評為七絕聖手,是因為他推動了七絕詩的成熟。

  而王昌齡的詩作題材眾多,尤以邊塞詩最為著名。

  王昌齡的邊塞詩語句精煉,不過度渲染環境而注重邊塞與淨土的對比。

  有時間軸上談古問今的大氣,詩句往往寫得卓然不群,離塵脫俗。

  論氣度不在李白之下,情景交融,因而動人心弦。

  如果王昌齡還能多活幾年,經歷整個安史之亂,或許有更加出彩的詩歌。

  閭丘曉殺死了王昌齡的肉體,但王昌齡的詩歌卻跨越了時間。

  如同永生花一樣,在文學界裡永不凋謝。(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