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帝王,世人一般都會考慮到,這個人在歷史上做過什麼樣的事情。
凡是被濃墨記載過的帝王,要不就是有能拿得出手的功績,要不就是幹了些荒唐事才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可是有一個皇帝,他最讓人熟知的,是他不一般的愛情。
他就是明憲宗朱見深,竟然愛的是比自己大十七歲的萬貞兒。
萬貞兒能得君王專情數十年而不移志,寵冠六宮,這在歷史上也是非常少見的。
如果說,充斥著陰謀權斗的後宮裡,真有相濡以沫的真愛。
那麼朱見深與萬貴妃,這一場很少得到祝福的愛情,確是一樁。
世人眼中的萬貞兒,她是幸運的,擁有真愛,廝守到老。
她也是悲劇的,子嗣夭折,身負罵名。
但沒有一個人是天生懷著惡意去生活的,種種的荒誕行徑背後一定也有不為人知的心酸與悲楚。
「萬貞兒父親萬貴原是一名縣吏,因為親屬犯罪謫居霸州。」
「萬貞兒年幼時,萬貴為了日後能有所依靠。」
「把四歲的萬貞兒送入宮中,在明英宗朱祁鎮生母孫太后身邊做宮女。」
「十五歲時,在孫太后身邊侍奉了十多年的萬貞兒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
「幾年後,朱見深第一次見到萬貞兒,就被她的美貌打動。」
「此後,萬貞兒的一生中每一段經歷都與明憲宗朱見深相關。」
「1449年,朱見深的父親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中被瓦剌俘獲。」
「之後朱見深被孫太后立為皇太子,朱見深的叔父朱祁鈺登上皇位,孫太后將宮女萬貞兒調遣至兩歲的太子宮中侍奉。」
「1452年,朱祁鈺將五歲的皇太子朱見深廢為沂王,另冊立自己四歲的獨子朱見濟為太子。」
「在這期間,朱見深生活大起大落,萬貞兒對他不離不棄。」
「景泰八年,景泰帝朱祁鈺病重。」
「當時已被瓦剌釋放七年,一直被軟禁南宮的明英宗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成功復辟。」
「十歲的沂王朱見深被重新冊立為太子,當時萬貞兒27歲。」
「1464年正月,朱祁鎮駕崩,17歲的皇太子朱見深即位。」
「當時萬貞兒34歲仍被朱見深專寵,每次朱見深出遊,萬貞兒都穿著戎裝在一旁侍奉。」
「萬貞兒也因此恃寵而驕,一手遮天,將所有妃嬪視為競爭對手,惟恐別人爭寵。」
「明英宗朱祁鎮臨終前,曾親自為皇太子朱見深挑選了吳氏、王氏、柏氏三位皇后人選。」
「並向錢皇后和朱見深的生母周貴妃表示他更中意吳氏,要求二人務必再嚴格審查。」
「明憲宗朱見深登基後一度想立萬貞兒為皇后,但讓一名年長皇帝十七歲的宮女掌位中宮有違先帝遺詔,只能作罷。」
「錢太后觀察後也認為吳氏在三人中更出色些,與朱祁鎮的遺願一致。」
「吳氏被封皇后時,萬貞兒仍然是宮女身份。」
「朱見深幾乎無視年輕貌美的吳皇后,很少留宿在吳皇后宮中,仍然與已經34歲的老宮女萬貞兒恩愛如常。」
「萬貞兒恃寵而驕,對吳皇后出言不遜。」
「吳皇后苛責幾次後,下令杖責了萬貞兒。」
「明憲宗朱見深見萬貞兒被杖責,便與錢周兩位太后商議廢黜皇后。」
「並對朱祁鎮身邊的老太監牛玉嚴刑逼供,編造吳皇后的父親行賄牛玉,讓吳氏正位中宮的謊言。」
「朱見深連下三道詔書宣告廢黜吳皇后,改立王氏為後。」
「十六歲的吳廢后只當了一個月皇后,只因為杖責了一名老宮女,餘生都在冷宮度過。」
柳如是:明憲宗對萬貴妃的深愛,使得兩位皇后名存實亡。
在確立皇后人選的時候,明憲宗想立萬貞兒為皇后,可奈何難度很大。
其一,萬貞兒屬於明憲宗乳母這一類。
萬貞兒本身是明憲宗祖母宮中的宮女,受指派來照顧明憲宗,而當時的明憲宗不足三歲。
如果明憲宗立萬貞兒為皇后,在倫理上是不合情理的。
其二,成化元年時,萬貞兒並未生育子嗣。
如果說萬貞兒還有成為皇后的希望,那就只能是母憑子貴,率先誕下皇長子。
成化二年時,萬貞兒的確產下一子,但一年後便夭折了。
其三,明憲宗新君繼位,行事需得收斂。
很簡單,明英宗留下了一批天順年間的老臣。
其中很多人是經歷了土木堡之變,奪門之變的重臣,一個個對剛剛上台的明憲宗盯得很緊。
而此時的明憲宗也並未完全建立自己的執政班底,所以做事還是有顧慮的。
其四,明憲宗生母周太后,並不待見萬貞兒。
婆媳問題,同樣存在於皇室。
周太后非常清楚明憲宗對於萬貞兒的情感依賴,這其中甚至摻雜了一定的戀母情節。
作為生母的周太后,自然對於這個從自己這搶走了兒子歸屬感的女人,心存妒忌。
更重要的一點是,周太后與萬貞兒兩人是同齡人。
這就是為什麼明憲宗在成化元年,遵循了先帝英宗的意願,冊封吳氏為皇后。
青春靚麗的吳氏貴為國母,自恃位尊,自然不把徐娘半老的萬貞兒放在眼裡。
當吳皇后發現明憲宗在大婚之後依舊整宿整宿地在萬貞兒那時,開始妒火中燒。
終於有一天,面對吳皇后的不斷挑釁,萬貞兒忍無可忍開始回擊。
據說當時兩個人吵得很厲害,吳皇后甚至對萬貞兒動用了杖刑。
吳皇后這口惡氣是出了,但她皇后的位子也算坐到了頭。
成婚僅僅一個月之後,吳皇后便被明憲宗廢黜了皇后之位,打入冷宮。
經此一役,所有人都看明白了皇帝後宮的局勢,再也不會有人去挑戰萬貞兒的權威。
就連新任繼後王皇后更是乖乖地不敢出聲,生怕哪一天惹到萬貞兒不高興。
「新皇后王氏吸取吳氏的經驗教訓,不與萬貞兒爭寵。」
「至此,後宮中再也沒有敢於和萬貞兒爭寵的人了。」
「萬貞兒成了實際上的六宮之主,這為她對朝政施加影響準備了條件。」
「成化二年,36歲的萬貞兒生下皇長子。」
「明憲宗朱見深大喜,一個月後將萬貞兒由宮女身份晉位到貴妃。」
「同年十一月,嬰兒夭折。」
「朱見深為了撫慰萬貴妃,並且為了讓兩人能儘快再有孩子,更只專寵萬貞兒一人,但萬貴妃從此再沒懷孕。」
「皇長子死後,皇帝膝下無子,朝廷上下憂心。」
「群臣進言懇求朱見深廣施雨露,寵幸其他后妃確保子嗣綿延。」
「卻被皇帝以家事自主為由,不予理會,這更加助長了萬貴妃的驕橫跋扈。」
「萬貞兒自己不能再生育,也不允許後宮其他嬪妃懷孕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有孕的嬪妃都被萬貴妃墮胎。」
「一位紀姓女子偶然得到朱見深寵幸並且懷孕,萬貴妃派去給紀氏墮胎的婢女謊稱紀氏並沒有懷孕,而是肚子長了腫塊。」
「因此紀氏住進安樂堂養病,並在成化六年生下了後來的明孝宗朱祐樘。」
「萬貴妃派太監把嬰兒溺死,太監沒有從命。」
「朱祐樘在安樂堂長到五六歲,明憲宗朱見深和萬貴妃都不知情。」
「成化十一年,朱見深得知了紀氏生育一名六歲皇子的事情,冊立紀氏為淑妃。」
「幾個月後,紀淑妃暴疾薨逝。」
「萬貴妃所生的皇長子薨逝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曾有多位后妃在朱見深偶然的寵幸下懷孕,都被萬貴妃灌藥墮胎。」
「紀氏死後,萬貞兒又想除掉已被立為太子的朱祐樘。」
「當時朱祐樘跟隨周太后居住,不讓他吃萬貴妃賜食,才保全了性命。」
「萬貞兒因為小太子無意間的一句『我怕飯菜有毒』而大怒,認為太子長大之後一定會對自己不利。」
「朱祐樘做了太子後,萬貞兒放鬆專寵控制,允許明憲宗臨幸後宮其他妃嬪。」
「此後後宮的皇子漸漸多起來,可以與朱祐樘的太子勢力抗衡。」
「萬貞兒開始勸明憲宗改立興王為太子,同時指使宦官找盡各種機會附和提議。」
「明憲宗聽信萬貴妃和寵臣,果真開始準備易儲。」
「並召來太監懷恩擬旨,遭到了懷恩的堅決抵制,誓死不從。」
「明憲宗一怒之下,罷去懷恩的司禮監掌印一職,貶往鳳陽守靈,並繼續謀劃廢朱祐樘的太子之位。」
陳圓圓:萬貞兒比皇帝大17歲,卻能獨得恩寵一輩子,實在令人羨慕。
明憲宗之所以如此寵幸萬貞兒,是有原因的。
第一,明憲宗知恩圖報。
明憲宗兩歲被立為太子,萬貞兒就一直陪伴在身旁,撫養照顧他,給予了明憲宗親人一般的呵護和疼愛。
所以在明憲宗幼小的心靈里,萬貞兒並非女婢,而是親人。
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被俘,憲宗被廢為沂王,孤苦無依。
這時,萬貞兒仍然對憲宗不離不棄,陪伴他挺過了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
俗話說,最是無情帝王家,但這時的萬貞兒對待憲宗是真誠的。
除了生活上的關懷,還給予憲宗心靈上極大的慰藉。
也許,就在此時,憲宗對萬貞兒產生了不一樣的情愫。
後來,英宗重新登基,憲宗復位太子。
憲宗和萬貞兒兩人日久生情,相互愛慕。
也許就在此時,他們兩人已互許終身。
憲宗即位後,曾不惜違背生母周太后的反對,欲立萬貞兒為皇后。
終因萬貞兒出身卑微,不合祖制禮法,改立吳氏為後。
另外,憲宗在位期間,大幅減少百姓的賦稅。
特別是受災地區,還可以免交賦稅。
這些都說明憲宗心懷感恩,是一個懂得報恩之人。
第二,萬貞兒真心對待憲宗,熟知憲宗的嗜好。
萬貞兒確實手段毒辣,心腸歹毒。
但在浸滿血淚的後宮,一個出生卑微、毫無家族勢力的人。
如果不使點手段,何以立足?
況且萬貞兒只是為了爭寵,為了自己不被別人捏死。
萬貞兒對憲宗是真心的,她要採用各種辦法留住憲宗。
憲宗之所以寵幸萬貞兒,不在外貌。
而是萬貞兒盡心侍奉憲宗,如按摩等等,而這些方法極討憲宗歡心。
第三,憲宗能在萬貞兒處得到身心的安全。
憲宗一生大起大落,幾度沉浮,對朝廷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瞭然於胸。
土木堡之變,又給憲宗幼小心靈帶來了極大的創傷。
天下之大,唯有萬貴妃一處是憲宗的避風港。
在此,憲宗可以撕下偽裝,放下戒備,放空心靈,可以安心入睡,甚至做個美夢。
「此時,泰山地區發生了多次強烈地震。」
「朱見深找人占卜,占者謂應在東宮。」
「朱見深馬上下令不准再議廢立太子之事,同時派遣官員祭告泰山,表示悔意。」
「泰山地震驚破了萬貴妃等人的易儲夢,也使朱祐樘的太子之位得以穩固。」
「成化年間,萬貞兒依靠明憲宗朱見深的榮寵,交結朝臣,縱容外戚宦官。」
「一度到了官員的進用與否,完全取決於萬貴妃意志的程度。」
「因此,汪直等宦官紛紛巴結討好萬貴妃以謀得重用。」
「萬貴妃則以這些受到她重用的宦官作為爪牙,做盡了干涉朝政、逾越禮制的事情。」
「宦官和朝臣勾結,買官賣官、狂斂錢財、作威作福、殘害官員等,都是得到了萬貴妃的授意。」
「萬貴妃寵眷不衰,成化二年因生育皇長子晉位到貴妃,成化十二年又升為皇貴妃。」
「萬貴妃的父親萬貴官至錦衣衛都指揮使,三位兄弟萬喜、萬通、萬達也得到升遷。」
「萬貴妃的三位兄弟驕縱,揮霍無度。」
「父親早年做過官,相對比較克制和謹慎,見到兒子們過度僭越、奢靡浪費會勸告和訓誡。」
「但因為有萬貴妃撐腰,三人不聽老父親勸告,逍遙法外,其中以萬通最為嚴重。」
「一方面,萬貴妃縱容萬氏兄弟的不法行為。」
「另一方面,但凡朝廷上有彈劾萬氏兄弟的官員,朱見深都嚴厲懲處上奏者,讓有恃無恐的萬氏兄弟繼續聚斂錢財。」
「據記載,宦官用錢財賄賂萬通,裝錢的車子絡繹不絕。」
「閣臣萬安為了攀援萬貴妃,以同姓為由認萬通為叔叔。」
「另一位閣臣劉吉則和萬喜聯姻,雖然多次被彈劾,但依靠萬貴妃的庇護仍安然無恙。」
「一眾奸臣也都靠著攀援萬喜而得到提拔,朝野上下苦不堪言。」
「萬貴妃父親萬貴死後得到朱見深厚葬,萬氏兄弟也都先後升官。」
「成化二十三年,萬貞兒暴斃。」
「朱見深傷心過度,七天沒有上朝,輟朝七日是明朝開國以來為妃子輟朝最長的時間。」
「此外萬貞兒既非皇后,也非皇太子生母,卻贈六字諡號,這也是明開國以來首次贈妃嬪六字諡。」
「幾個月後,明憲宗朱見深駕崩。」
曹雪芹:萬貞兒在史書中惡毒的形象是不真實的,而是為了醜化明憲宗故意貶低的。
萬貞兒最為後人詬病的事情,就是在自己的兒子夭折後。
開始不斷殘害後宮其他受孕女子,逼迫其墮胎。
史書說萬貞兒這麼做,一是為了固寵,二是為了讓自己再次誕下皇長子。
這件事情,不過是故意誣陷萬貞兒而已。
萬貞兒迫害受孕宮妃這件事情,《明憲宗實錄》里沒有提到過一句。
但清朝所編的《明史》中,卻信誓旦旦地說萬貞兒用卑劣手段墮胎無數。
要知道,《明憲宗實錄》是在大明弘治年間編修的。
而弘治皇帝就是《明史》里那個在宮裡吃百家飯長大,躲躲藏藏五六年才與明憲宗相認,甚至連自己母親紀氏都被萬貞兒逼死的明孝宗朱佑樘。
如果情況屬實,試想朱佑樘做了皇帝,在為父親明憲宗編寫實錄的時候,會怎麼描述萬貞兒。
而朱佑樘登基後,即弘治初年,御史請求削去萬貴妃的諡號。
孝宗朱佑樘表示這違反先帝的意思,拒絕了這個請求。
試想如果萬貴妃如此歹毒,殘害皇帝子嗣,明憲宗一生又如何生下14個兒子。
如果萬貴妃如此歹毒,朱佑樘進宮後又如何能在萬貴妃的照顧下平安長大,後來還當上了皇帝。
在《明實錄》中,見不到任何關於萬貴妃毒害后妃的記載。
《明實錄》是明代歷朝官修的編年體史書,如果萬貴妃真的如此惡毒,不可能沒有絲毫記載。
再說如果真是萬貴妃害死朱祐樘的生母紀氏,那麼朱祐樘也不可能為她隱瞞。
還有明憲宗生母周太后,也就是明孝宗朱佑樘的祖母,一直活到了弘治十七年。
而明代皇帝生母在內宮的地位,幾乎是神聖不可撼動的。
如果萬貞兒真的在明憲宗的後宮裡屢屢逼迫宮妃墮胎,周太后早就廢掉萬貞兒了。
明代朝臣是什麼都敢管的脾氣,萬曆年間朝臣們管皇帝後宮的事情都管到什麼程度了,甚至敢直接上疏批評皇帝房事過頻的。
連皇帝與后妃們的閨中秘事,朝臣們都打聽得到,敢去指著皇帝鼻子教訓。
萬貞兒逼妃子墮胎這麼大的事情,成化年間的朝臣早就跳腳了。
成化初年的時候,憲宗的生育率的確不高。
一直到與朱佑樘相認後,憲宗才開始接連生兒育女。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很多人便拿此來佐證萬貞兒殘害皇嗣。
其實,朱佑樘是在成化十一年的時候被立為太子的。
成化十一年時,萬貞兒已經46歲了。
按照當時的醫療技術和萬貞兒的年齡,已經再難有懷孕的可能。
憲宗立朱佑樘為太子,說明了皇帝已經默認了萬貞兒無子的事實。
因為按照憲宗的設想,在王皇后無子的情況下。
萬貞兒生下一個兒子,母憑子貴。
再加上本就是皇貴妃的身份,便能直接衝擊皇后大位。
那麼萬貞兒的這個兒子,就成為嫡子,就擁有了繼承權。
當這個設想已經無法實現,憲宗原先留在萬貞兒身上的精力,便會開始分散到其他妃嬪身上,也就導致了後來皇帝子嗣噴涌式出生。
除此之外,英宗廢除了明代的殉葬制度,這個制度主要就是針對那些沒有生育子女的妃嬪們。
封建王朝的君主,生孩子其實是一門政治任務。
子嗣昌盛,從某種意義上就代表了國運興隆。
所以明代的這一殉葬制度,可以變相理解為對後宮的一種激勵政策。
也就是要求妃嬪們要努力去親近皇帝,努力讓自己能夠受孕,生下孩子,這樣才能避免自己以後躲過被殉葬的命運。
英宗把這一條給廢了,也就免除了妃嬪們生孩子的壓力。
成化年間後宮的所有人,看到了憲宗與萬貞兒的情深意濃,根本沒法輕易進去插一槓子。
再加上有吳皇后的前車之鑑,很多妃嬪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在親近皇帝這件事情上是怠工的。
在《明史》里,惡毒萬貞兒在後宮打胎,這一切顯然是在胡說八道。
在朱祐樘出生之前,明憲宗朱見深有過一個兒子名叫朱祐極。
朱祐極為賢妃柏氏所生,被立為皇太子,但不幸早夭。
真實的情況是,萬貞兒在得知朱佑樘出生之後,並沒讓太監去弄死朱祐樘。
而是給朱祐樘母子送去賀禮的同時,並請擇吉日,讓紀氏入主永壽宮,與她萬貞兒一個級別。
當時的內閣首輔曾在奏疏寫道,朱祐樘在一開始就被帶入了昭德宮,交由萬貞兒撫養。
《明史》抹黑萬貞兒意思就是為了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說白了就是清廷為了醜化明憲宗朱見深。
在明憲宗朱見深在位時期,對外對蒙古、女真各部族重拳出擊。
尤其是在遼東對女真部落進行的血腥屠殺,打得努爾哈赤的先祖一點脾氣都沒有。
如此一來,大清肯定不會對明憲宗朱見深有好話了。
所以綜上所述,萬貞兒殘害皇帝子嗣的事情是子虛烏有的,純粹是清廷故意抹黑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