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織聖黃道婆

  紡織無論在什麼時期,都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

  而在古代紡織的技術並不是特別的成熟,所以在古代紡織出來的東西非常的粗糙。

  但是在元朝的時候,有一個人改變了這一個狀況,她就是黃道婆。

  中國紡織史上,有兩位被當做神靈祭祀的女性。

  一位是黃帝元妃嫘祖,傳說她教民育蠶治絲,而被後人尊為先蠶。

  另一位就是宋末元初的黃道婆,她被紡織從業者尊為布業始祖,被尊為織聖。

  「黃道婆,又名黃婆,松江府人。」

  「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紡織家,技術改革家。」

  「說起中華的紡織業,也有很悠久的歷史。」

  「在北宋以前,所說的紡織主要是指麻紡織。」

  「而棉紡織只分布在新疆,雲南一代。」

  「後來由於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貿易的日漸繁盛,各地棉花的種植也越來越多。」

  「棉紡織有了一定的發展,可技術水平還是相當的落後。」

  「黃道婆出身貧苦,幼年父母雙亡。」

  「十二三歲給人做童養媳,受盡辱罵和毆打。」

  「一次,因在田裡幹活而誤時做飯,被丈夫毒打後鎖進柴房。」

  「黃道婆悲忿交集,半夜扒開屋頂出逃,鑽入黃浦江邊的海舶。」

  「船夫同情其遭遇,允許隨船舶遠走他鄉。」

  「經一個多月,她隨船抵達海南島南端的崖縣水南村,並在那裡居住。」

  「在黃道婆到了海南島之後,當時她一個人沒有任何的依靠。」

  「但是海南島上面的群眾非常的熱情,於是就接受了她,並且把紡織技術也都交給了她。」

  「黃道婆向黎族百姓虛心學習,並且掌握了先進的棉紡織技術,黃道婆在海南島地區生活了將近30年的時間。」

  「在這30年的時間中,黃道婆一直思念著自己的家鄉。」

  「在1295年的一天,黃道婆告別了海南島上面的百姓。」

  「然後坐船離開了海南島,前往自己的家鄉。」

  「在黃道婆回到家鄉之後,各種事情都已經不一樣了。」

  「當時南宋滅亡,元朝的統治者已經統一了全國。」

  「而且黃道婆的公公還有婆婆和丈夫,都已經死去了。」

  「當時黃道婆就沒有任何的牽掛,於是把全部的心血放在了紡織這方面的傳播上面。」

  「江南開始恢復生產,經濟狀況好轉。」

  「黃道婆告別黎鄉,返回了闊別多年的故土。」

  「黃道婆重返故鄉時,植棉業已經在長江流域大大普及,但紡織技術仍然很落後。」

  「黃道婆回來後,就致力於改革紡織技術。」

  朱棣:一個貧苦女子能夠青史留名,足以看出黃道婆的貢獻有多大。

  黃道婆逃離家庭後,聽說了海南的風光。

  特別是聽說崖州盛產棉花、棉布,心中非常嚮往天下還有這麼好的地方。

  黃道婆以前用手剝棉籽,剝得脫指甲,很想去看看海南崖州百姓是怎樣種棉織布的。

  於是,黃道婆跟隨船夫一路來到海南崖州。

  黃道婆來到崖州一看,確是另有一番天地。

  並且很快就和當地黎家姐妹結下了友情,和她們一起種棉、摘棉、軋棉、紡紗、染色、織布。

  黎家姐妹織出的五彩繽紛的黎錦花被,黃道婆更是愛不釋手。

  黃道婆在崖州一住就是三十多年,從一個孤苦伶仃的小姑娘,變成鬢髮斑白的老婆婆了。

  一年春天,黃道婆在地里種棉花,抬頭看見一群大雁結隊向北飛去,頓時勾起了她的思鄉之情。

  可恨南宋朝廷腐敗無能,兵荒馬亂,只能遠離鄉井。

  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是該回去看看家鄉了。

  黃道婆主意打定,告別了黎族姐妹,回故鄉來了。

  黃道婆回來後得知,元世祖全國徵收棉布,松江一帶已廣種棉花。

  黃道婆回到家鄉免不了和親人暢敘舊情,商量如何改進軋棉紡紗的事情來了。

  黃道婆請來木匠,決定先改進軋棉籽的辦法。

  崖州軋棉籽是用兩根細長鐵棍轉動的,黃道婆畫出圖樣,木匠按圖加工。

  三天以後,黃道婆來找木匠,見一部木製手搖軋棉車已經做好。

  兩人手搖,一人下棉籽,功效既高,剝得又乾淨,又省力。

  黃道婆又動腦筋,把原來一尺來長的彈棉花的竹弓,改成四尺多長的木製繩弦大弓。

  黃道婆又大膽設想,把原來一隻錠子的手搖紡紗車,改制成為三隻錠子的腳踏紡紗車。

  經過多次試驗,又從三綻加到五錠。

  工具改進後,黃道婆又在織布技術上加以改進,結果織出了五顏六色的棉布,很快就傳遍了松江一帶。

  「在黃道婆回來之後,當時紡織技術已經在當地流傳開了。」

  「但是技術非常的落後,所以她就把自己在海南島學到的技術都教給了她們。」

  「黃道婆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精湛的織造技術傳授給故鄉人民,以幫助他們擺脫貧困,過上幸福的生活。」

  「由此,黃道婆首先改革了擀子工序。」

  「她先去了解之前人們是怎樣去籽淨棉的,婦女們苦惱地告訴她,還是用手指一個一個地剝。」

  「黃道婆便教大家一人持一根光滑的小鐵棍,把籽棉放在硬而平的捶石上,用鐵棍擀擠棉籽。」

  「黃道婆見大夥高興,也感到十分快活,但並不滿足。」

  「她覺得用手按著鐵棍兒擀,還是比較費力的,便繼續尋求新辦法。」

  「忽然,她想到了黎族腳踏車的原理,心裡豁然開朗。」

  「馬上和夥伴商量試用這一原理製造軋棉機,白天黑夜都琢磨。」

  「最後她們用四塊木板裝成木框,上面樹立兩根木柱。」

  「柱頭鑲在一根方木下面,柱中央裝著帶有曲柄的鐵木二軸。」

  「鐵軸比木軸直徑小,兩軸粗細不等,轉動起來速度不同。」

  「黃道婆同兩個姐妹,一個人向鐵木二軸之間縫隙餵籽棉,兩個人搖曲柄。」

  「結果,棉絮棉籽迅速分落兩軸內外兩側。」

  「而且當時在這一片地區內都是用的比較古老的那種紡織車,那種紡織車要好幾個人才能夠供上一個紡織車的需求。」

  「而黃道婆改造之後的紡織車,把當時的紡織效率提高了三倍還要多。」

  「而且在操作起來也非常的省力,所以黃道婆改進的這種紡織車受到了很大的歡迎,並且很快的推廣開來了。」

  徐光啟:黃道婆創新棉紡織技術,改變了華夏民族的穿著打扮。

  當時松江一帶雖然已經種植棉花,但棉紡織技術十分落後。

  就連摘脫棉籽也全部依靠手工,更不要說紡紗織布了。

  黃道婆回到家鄉後,將從黎族百姓那裡學來的技術推廣到當地。

  全面解決了從脫棉籽到彈棉花、從紡紗到織布的主要工序技術難題。

  黃道婆推廣的四項技術更新,即捍、彈、紡、織。

  所謂捍,就是擀棉籽。

  在黎族踏車的基礎上,黃道婆和當地木匠合作發明了專門脫棉籽的攪車。

  這樣可以通過手搖或腳踏將棉籽擠出來,而不再需要費時費力去手工挑揀,極大提高了脫棉籽的效率。

  所謂彈,就是彈棉花。

  當時,松江一帶用來彈棉花的彈弓太短,效率很低。

  黃道婆將之改為四尺長的大彈弓,並改用彈錘敲擊繩弦的辦法代替用手撥弦。

  這樣既省時省力,彈出的棉花也更加彭松潔淨。

  所謂紡,就是紡線。

  黃道婆的一個重大技術革新是發明了腳踏三錠紡車,它不但可以同時紡三根線。

  而且腳踏的方式解放了雙手,讓紡紗的效率大為提高,質量也更有保證。

  這一技術,比當時的西方要更為先進。

  所謂織,就是織布。

  黃道婆有著數十年的棉紡織經驗,總結出一套完善的織布工藝流程。

  由此開發出眾多圖案精美、色彩艷麗的棉紡織品,深受老百姓的歡迎。

  從這個意義上說,黃道婆對棉紡織技藝的重大創新。

  不但改變了華夏上千年來以絲麻為主要衣料的傳統,而且還催生出一個新興的棉紡織產業。

  從此,華夏民族的穿著打扮發生了重大變化,生活習俗也因此而改變。

  隨著棉紡織業的不斷發展與繁榮,當地婦女所創造的財富並不亞於男子,這在很大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婦女的家庭地位。

  與此同時,棉紡織業的興起,也讓江南一帶成為全國的紡織中心。

  而這一繁榮局面的形成,無疑也包含著黃道婆的不懈努力和巨大貢獻。

  「在紡紗工序上,黃道婆創造出三錠腳紡車代替過去單錠手搖紡車。」

  「腳踏的力量大,還騰出了雙手握棉抽紗。」

  「同時能紡三根紗,速度快、產量多。」

  「這在當時世界上是最先進的紡車,是一個了不起的技術革命。」

  「在織布工序上,黃道婆對織布機也有一定的改革。」

  「她借鑑傳統的絲織技術,汲取黎族百姓織崖州被的方式。」

  「與鄉親們共同研究棉織技術,織成的被、褥、帶等,上面有各種各樣的花紋。」

  「從黃道婆傳授了新工具、新技術後,棉織業得到了迅速發展。」

  「到元末時,當地從事棉織業的居民有一千多家。」

  「到了明代,黃道婆所在的松江成了全國的棉織業中心,贏得了衣被天下的聲譽。」

  「元末明初文學家在有關黃道婆的記載中寫道,她主持開發的產品豐富。」

  「有窄幅的帶、寬幅的被、輕薄的披肩、厚重的墊被,鮮艷如畫。」

  「黃道婆是我國在棉紡這一方面非常有才能的人,是十三世紀非常傑出的紡織技術的革新者。」

  「她有著不畏艱險,而且敢於為天下改革的精神。」

  「黃道婆在把海南學到的紡織技術帶回家鄉之後,在上海這一片地區進行了廣泛的傳播。」

  「並且進行了很多技術的改良,導致了我國紡織技術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但是可惜的是,黃道婆在回鄉幾年後就離開了人世。」

  「黃道婆對促進長江流域棉紡織業和棉花種植業的迅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後人譽之為衣被天下的女紡織技術家。」

  曹雪芹:黃道婆對棉紡織業的貢獻,對中華民族的影響是巨大的。

  黃道婆之所以有如此精湛的手藝,學藝的對象可能有多個。

  一是,向黎族人學藝。

  嶺南的黎族先民是最早遷徙到海南島的,海南島的環境氣候適宜棉花的生長。

  黎族紡織業的最先發展,就源於海南島得天獨厚的資源。

  二是,向臨高人學藝。

  臨高人族群是繼黎族先民之後,登陸海南島的民族,紡織業歷史悠久。

  臨高人技藝精湛,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逐漸融合為漢族。

  三是,向漢族人學藝。

  在唐代以前漢族就移居海南生活,自宋元興起。

  漢族移民因地制宜,開荒種棉,紡紗織布,致力提高棉布質量和產量。

  無論是向黎族人,還是臨高人或是漢族人學藝。

  黃道婆都聰明好學,勤勞誠懇,利用各種機遇學習棉紡織技術。

  黃道婆究竟向誰學藝,這些都不重要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黃道婆在海南崖州學藝,為華夏紡織業作出的貢獻是被高度認可的。

  黃道婆通過改革和傳播紡織技術和工具,為松江一帶的棉紡織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這一定會大大擴展松江棉種植業,使這裡成為全國的棉紡織中心。

  黃道婆對棉紡織業的貢獻,實現了松江一帶紡織業從落後到先進的質的飛躍。

  形成了以松江一帶為中心的棉紡織品產區,促進了松江一帶紡織業的興盛。

  與此同時,黃道婆對棉紡織技術的傳播,使產品的生產銷售。

  不僅占據國內市場,而且走向國外,為海上絲路出口作出了巨大貢獻。

  再者,黃道婆對紡織業的改革和傳播。

  為松江一帶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黃道婆對紡織技術的普及,改變了百姓富穿絲窮穿麻的穿衣習俗。

  推動了松江一帶棉紡織業中心的形成,提升了全國棉紡織業的生產水平。

  婦女的社會地位由此得到提高,特別是江南地區女性生存條件的改善。

  黃道婆對紡織業的改革和傳播,還大大增進了漢黎兩族的文化交流。

  這樣的民族交流不僅具有歷史意義,還有現實意義。(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