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諷聖吳敬梓

  清代吳敬梓的著名代表作《儒林外史》,在文學史上有著很高的地位和影響力。

  每個人都聽過范進中舉的故事,而范進中舉便出自《儒林外史》這本書。

  《儒林外史》是一部具有強烈諷刺意義的小說,裡面講述的故事道盡人間冷暖和世態炎涼。

  它入木三分的揭露了科舉制度對世人的毒害,眾多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一部《儒林外史》,就像有人用一個勺子,剖開社會華美的包裝,挖出裡面最陰暗的血肉。

  只有看過了《儒林外史》,才能知道吳敬梓的深刻。

  吳敬梓把皇帝的新衣一把扯開,露出所謂盛世真正的模樣。

  聖人之言未必假,愛說聖人之言的人多半假。

  科舉未必不好,科舉制下的眾生多半不好。

  道德未必虛偽,愛講道德的人多半虛偽。

  「他,寫下中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而他的一生,遠比小說更傳奇。」

  「他,出身豪門世家,生來富貴。」

  「卻被親戚背刺,又接連科考失敗,嘗盡人生百味。」

  「康熙四十年,安徽第一豪門吳氏的家裡,一個男孩呱呱墜地。」

  「家人取《詩經》中『維桑與梓,必恭敬止』一句,叫他吳敬梓,期望他對父母恭敬孝順。」

  「為了維護家族的體面,吳敬梓一出生就被過繼給大伯吳霖起,自此也埋下了他困於家族的禍患。」

  「吳敬梓的曾祖父那一代,出了四個進士。」

  「他的祖父那一代,出了兩個進士。」

  「他的父親吳霖起因為文章寫得特別好,被皇帝看中。」

  「在古代,中進士是非常難的。」

  「當時,有一句詩用來形容吳家,他們家就是科舉考試上面最耀眼的那顆星。」

  「國初以來重科第,鼎盛最數全椒吳。」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長房長孫的吳敬梓,從小就被家族寄與了厚望。」

  「他5歲進私塾,詩詞歌賦樣樣精通。」

  「但是,13歲時,他的生母去世了。」

  「喪母后,他的個人志趣一度向雜書轉移,繼而也就此奠定了日後從事小說詞賦創作的基礎。」

  「17歲時,他的生父去世了。」

  「18歲時,他在當地參加考試,中了秀才。」

  「當吳家所有人都看好吳敬梓要像他的祖父輩一樣,接連中舉,最後光宗耀祖的時候。」

  「沒想到,命運似乎對他蒙上了雙眼,吳敬梓離仕途是越來越遠。」

  胡適:人到中年最大的悲哀,就是讀懂了《儒林外史》。

  年少時讀到《儒林外史》的故事,不無挖苦,不無諷刺,不無嘲笑。

  直到後來,在社會摸爬滾打多年後。

  讀過全本書,才發現書中人物的無奈、心酸和悲涼,又何嘗不是現實。

  也許人在年輕時,很難有太深的感觸和領悟。

  只有到了一定年紀,有了一定閱歷,方能知曉其中的冷暖和心酸。

  范進五十多歲時,還只是一個童生,家裡貧困不堪,甚至連趕考的錢也借不到。

  在出榜前,范進母親已餓得兩眼昏花。

  不得已之下,讓范進把家裡一隻生蛋的母雞,拿到集市上賣了,去買幾升米煮粥。

  後來范進中舉後,眾鄰居有拿雞蛋的,有拿白酒的,也有背了斗米來的,也有捉兩隻雞來的。

  一個人經歷的起伏越大,越能看清世態真相。

  周進在中舉前,已經六十多歲了。

  曾經周進勉強以教書餬口,後來被眾人奚落排擠。

  萬般不得已之下,只好隨做生意的舅子,到省城記帳掙錢。

  當周進中舉後,縣上的人,不是親的,也來認親。

  不相識的,也作認識。

  曾經瞧不起他的人,也親自來上門賀喜。

  唯有大喜大悲都經歷過了,才能感受到世事的冷暖和變化。

  或許,每一個成年人,曾有這樣的體會。

  當身處低谷時,周圍充滿冷漠和殘酷。

  哪怕窮到吃不起飯,沒人願意舍三分情義。

  被逼到走投無路時,沒人會給你一條路走。

  可當人身在高處時,周圍全是善心和好意。

  毫無交集的人,可能與你攀親結交。

  曾經形同陌路的人,可能與你呼朋引伴。

  年少時,世人不懂人情的反覆和世態的炎涼。

  如今明白,那不過是人性,不必去較真,更不必去在意。

  看清是一種能力,看淡才是更大的智慧。

  讀《儒林外史》時,讀的是官場,是科舉,是秀才們的故事。

  後來才發現,讀的不過是眼皮子底下的人和事。

  《儒林外史》這本書的精華,不過是六個字,人心,人情,人性。

  當真正讀懂了這本書,就讀懂了真實的社會。

  「23歲時,吳敬梓的繼父也去世了。」

  「然後吳家就開始上演一場爭奪家產的大戰,家族的紛爭像一片陰霾縈繞在他的心上。」

  「作為出生在終點線上的孩子,吳敬梓本來可做一個快樂的富家公子。」

  「卻被無情的大人們撕扯著,再也沒有父母撐傘的他連本應屬於自己的財產也被搶奪得只剩三分之一。」

  「由於受到物質與精神上的雙重刺激而陷入人生低谷,繼而便過起了紈絝子弟一般的生活。」

  「常年沉湎於歌舞聲色之中,且又多出手闊綽施財他人。」

  「以致於後來不得不變賣祖產而維繫生計,不斷遭到吳氏族人和當地士坤的一再責難詬病。」

  「更悲慘的是,他妻子也因為家族的爭鬥而病倒。」

  「加之家族的日漸欺凌,最終憤恨離世。」

  「也是在同一年,孤苦無援的吳敬梓第一次走進了鄉試考場。」

  「但很可惜,他落榜了。」

  「三年之後,他第二次踏入鄉試考場,很遺憾,依然落榜。」

  「29歲時,他第三次參加鄉試。」

  「這一次鄉試之前,他參加了一個模擬考試,他的文章得了當時的最高分。」

  「但主考官給他文章的評語是,文章大好人大怪。」

  「其實也難怪,從23歲到29歲,六年的時間。」

  「一直在考試上面,正常人也被磨得不正常了。」

  「然後,第三次鄉試,他又落榜了。」

  「更糟糕的是,在這個期間,他分到的那點家產被他敗得也所剩不多了。」

  「當一事無成的吳敬梓再回到家鄉時,那些昔日的父老鄉親全都罵他是一個敗家子。」

  「罵他沒出息,親戚們全都排擠他,所以他在老家待不下去了。」

  「沒有辦法,他只能去了南京,打算換個地方,重新開始。」

  曹雪芹:吳敬梓出身官宦世家,最終卻落得個窮困潦倒,我們兩人的命運極其相似。

  出身名門的吳敬梓,走上了一段坎坷的人生道路。

  最終以窮困潦倒的晚年生活,為自己的一生寫下句號。

  在他看來,吳敬梓的命運之所以如此悲涼,原因有三。

  一是,分家失敗。

  吳敬梓的父親吳霖起因為患病,再加上對官場上的種種醜惡現象看不慣。

  於是辭去教諭一職,在兒子吳敬梓的陪伴下回到老家。

  沒想到,吳霖起一病不起,沒過多久便去世了。

  吳霖起去世後,家族中的叔伯和堂兄弟們提出分家。

  吳敬梓的母親早逝,身邊沒有兄弟姐妹,陷於孤立無援的地步。

  最終在這場分家大戰中一敗塗地,分得的家產寥寥無幾。

  吳敬梓16歲就娶了妻子陶氏,陶氏體弱多病。

  陶氏在這次分家大戰中備受刺激,不久便病重去世。

  妻子的離去,給吳敬梓帶來很大的打擊,以至於讓他的人生觀產生了重大變化。

  後來,吳敬梓在創作《儒林外史》時,還以虞博士的故事來隱喻自己的遭遇。

  在小說里,湯相公先是私自出賣了虞博士的房子,又厚著臉皮向虞博士借錢購買幾間屋。

  得了錢後,湯相公竟然不言語了,連一聲感謝都沒有。

  湯相公醜惡的嘴臉,折射出吳敬梓族人在現實中的無恥做法。

  二是,揮霍遺產。

  吳敬梓就算在爭奪家產中失敗了,可父親吳霖起還是給他留下了一筆堪稱豐厚的遺產,約有2萬兩銀子。

  一名七品知縣的年俸只有45兩銀子,所以2萬兩銀子是一筆巨款。

  如果吳敬梓省著點用錢,足夠一輩子吃喝不愁。

  可是,吳敬梓當年曾經跟隨父親參加當地名士的聚會。

  在增長見識的同時,沾染上揮霍的習氣,養成了大手大腳用錢的習慣。

  吳敬梓在父親去世後,坐擁萬貫家財,不懂得勤儉節約過日子。

  每日裡呼朋喚友,吃喝玩樂。

  當朋友伸手找吳敬梓借錢時,往往慷慨大方,一擲千金。

  就這樣,吳敬梓逐漸坐吃山空,將父親留下的一份遺產吃得乾乾淨淨。

  當吳敬梓搬遷到南京居住時,已經窮得響叮噹了,還給老家人留下敗家子的名聲。

  不得不說,吳敬梓當得起敗家子這個稱呼。

  三是,考場不利。

  爭奪家產失敗,遺產吃得精光。

  這些都是人生中的重大打擊,但並不能徹底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如果吳敬梓能夠憑藉過人的才華,走上科舉考試的道路,獲得功名後謀取個一官半職,依然不失為人生贏家。

  不幸的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吳敬梓的科舉之路走得相當艱難。

  由於放蕩不羈的言行,給主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

  吳敬梓在參加鄉試時,被無情地淘汰了。

  參加鄉試的失敗,讓吳敬梓對科舉考試產生了失望。

  安徽巡撫推薦吳敬梓參加廷試,這是朝廷給落第秀才提供的一個絕佳機會。

  沒想到吳敬梓病重缺考,失去了最後一次科考做官的機會。

  從此吳敬梓只能依靠給有錢人家寫點命題詩文,換取潤筆費用,勉強維繫生存。

  冬天到了,吳敬梓家裡買不起取暖的木炭。

  便在夜晚與朋友到城外跑步,藉此取暖。

  為了生存,吳敬梓曾放下面子,去求助於官紳的救濟,可是沒有成功。

  最終吳敬梓在一次醉酒後,一口痰湧上來,導致呼吸不暢,救治不及而辭世,結束了窮困潦倒的一生。

  「搬到南京之後,吳敬梓開始做自己想做之事。」

  「日常寫寫詩文,偶爾也約些朋友聊一聊,再去別的城市旅旅遊。」

  「雖說手上的家產所剩不多,但按當時的生活水準。」

  「如果合理規劃一下,都夠他再活幾百年了。」

  「但是,他對錢不感興趣更沒什麼概念。」

  「總是捂不住自己的錢包,平時動不動就請一堆朋友吃飯。」

  「對自家的廚娘工匠等出手也十分大方,還總是給窮人捐錢。」

  「這樣沒幾年,父親留下的錢就被他花光了。」

  「千金散盡的吳敬梓一下子沒了經濟來源,他就靠給別人寫文章,靠朋友偶爾接濟一點碎銀子勉強度日。」

  「最後,他連給別人寫文章的紙和筆都買不起了。」

  「在過完冬天時,他就把自己和第二任妻子身上的棉衣脫下來拿去賣了。」

  「這種掙扎在溫飽線上的日子過了五六年之後,36歲的吳敬梓又等來了他人生中的一次機會。」

  「當時,安徽巡撫趙國麟舉薦他去參加乾隆皇帝親設的廷試。」

  「直接推薦去面試,然後便可直接錄取當官。」

  「吳敬梓內心一下子又燃起了希望之光,他很輕鬆地通過了地方的選拔考試。」

  「可是好巧不巧,就在要去京城參加廷試之前。」

  「他生病了,病到直接缺考。」

  「這個打擊對他來說是致命的,他開始反思自己。」

  「這一路走來,他覺得跟自己努不努力沒有關係。」

  「更多的可能是命里本就沒有,強求也沒用。」

  「所以,從這次事情之後,他就發誓跟科舉徹底決裂!」

  「從此之後,他就流落市井,開始閉門致力寫他的《儒林外史》。」

  「在如此困頓窘迫的背景下,吳敬梓仍堅持完成了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魯迅:吳敬梓其實在文學上的成就,比吳承恩、羅貫中、施耐庵都要高。

  《儒林外史》在中國文學上的地位是很高的,開創了中國諷刺小說的先河。

  用一個個啼笑皆非的故事,來諷刺科舉制度對人的毒害,來抨擊封建禮教的愚昧,來揭露封建舊社會的黑暗及人性的醜惡。

  這是吳敬梓對人生的總結,也是吳敬梓人生的延伸。

  在《儒林外史》里,吳敬梓塑造了很多知識分子的形象。

  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受到八股文制度毒害的儒生,其中又以范進中舉的喜劇故事最具代表性。

  而吳敬梓本人,就像他寫的《儒林外史》中的人一樣。

  命途跌宕,結局潦草,最終以窮困收場。

  54歲的吳敬梓,因酗酒時一口痰卡在嗓子裡出不來,猝死在揚州的一間小旅館裡。

  吳敬梓死之後,家裡完全拿不出任何錢來給他辦後事,最後是朋友集資安葬了他。

  吳敬梓這輩子他自己可能都沒有想到,他會從一個貴公子變成一個食不果腹的窮秀才。

  同樣吳敬梓也沒有想到,他當初用草紙寫下的《儒林外史》。

  在幾百年後成了學子必學的名著,讓他揚名立萬。

  就像《儒林外史》開篇詞中的那句,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吳敬梓的一生,就是兩種人生。

  他既是文學上的將相,他也是落魄的凡人。

  他既是一個富二代,他也是一個敗家子。

  他閱盡世間繁華,他也看透世態炎涼。

  但可貴的是,吳敬梓無論處在哪一種人生。

  他都是用一個平視的視角,去看著人世間上演的悲歡離合,給自己在窒息的封建牢籠里建構出一個精神世界。

  讓他可以跳脫現實的苦難,冷靜地對待命運的無常。

  《儒林外史》之所以在文學上地位這麼高,就是因為在這部小說里有吳敬梓對個人命運的思考。

  而正是因為吳敬梓有這種將生活給他的痛擊,升華成對科舉制度的反抗。

  所以,吳敬梓在思考個人命運的時候,折射出了這個時代的命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