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賦是漢代最重要的文學樣式,司馬相如是公認的漢賦奠基人,被稱為賦聖。
司馬相如雖已過去兩千多年,卻在文學史上一直享有崇高的聲望,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魯迅曾說過,漢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
這句話把司馬相如抬到了一個很高的地位,即魯迅認為司馬相如的文學成就可以與司馬遷比肩。
「司馬相如,字長卿,蜀郡成都人。」
「司馬相如在年幼的時候就很喜歡讀書,也曾練習過劍術。」
「他的父母因此叫他犬子,但是他不喜歡這個名字。」
「長大學成以後,因為十分欽佩藺相如的為人,於是便自己改名叫司馬相如。」
「最初司馬相如是憑藉著家中富有的錢財為自己謀求的官職,作為郎官跟隨在漢景帝身邊。」
「然而司馬相如對此並沒有興趣,而且漢景帝也並不喜歡辭賦,因此也不欣賞他的才華。」
「這時候梁王來朝見漢景帝,跟他來遊說的人有很多口才很好、學識淵博的文人墨客。」
「司馬相如與他們十分投緣,因此便因病辭官,與他們一同去了梁國。」
「司馬相如在梁國的時候和那些文人墨客共同探討學問,過了好幾年這種讀書交遊的生活,並且寫下了《子虛賦》。」
「後來梁王去世以後,司馬相如只好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然而此時他的家道已經衰落,家境變得貧寒,他又沒有可以維持自己生活的職業。」
「恰好司馬相如與臨邛縣的縣令王吉相處地很好,因此縣令邀請司馬相如到卓王孫家做客。」
「縣令王吉到的時候就已經有上百位客人了,此時司馬相如還沒有來。」
「到了中午的時候卓王孫派人去請他,然而司馬相如卻說自己有病,拒絕前來。」
「最後縣令王吉見司馬相如還沒來不敢進食,親自前去迎接他,司馬相如才勉強來到卓家。」
「司馬相如來到以後,滿座的客人無不驚羨他的風采。」
「宴會開始後,大家都舉杯痛飲。」
「酒興正濃的時候縣令王吉走上前去,給他一把琴,並且請他彈奏一曲以助酒興。」
「當時碰巧卓王孫的女兒卓文君剛守寡不久,她也十分喜歡音樂。」
「當初司馬相如來到臨邛縣的時候,卓文君就聽別人說其人儀表堂堂,文彩斐然。」
「如今司馬相如到自己家來做客,卓文君便抓緊這個機會,躲在屏風後面偷看。」
「然而碰巧這一幕被司馬相如看到了,卓文君倉皇而逃。」
「司馬相如驚鴻一瞥,被卓文君的美貌迷住了。」
「司馬相如為了表達自己的心意,彈了一曲《鳳求凰》,琴聲之中暗自傾吐對卓文君的愛慕之情。」
「此時卓文君聽到琴聲中的求愛之意,便躲在窗戶後面偷看。」
「只見司馬相如舉止雍容、風度高雅,越看越愛,越聽越喜。」
「一面怕自己配不上他,一面又怕他不知道自己的心意。」
「宴會結束以後,司馬相如花重金托卓文君的侍者代他表達自己的愛意。」
「卓文君知道以後,連夜逃出家門與司馬相如私奔去了成都。」
「然而到了司馬相如家中之後才發現他家徒四壁,空無一物。」
「卓王孫知道這件事情以後十分生氣,儘管心疼女兒但是也沒有接濟她。」
「後來他們回到臨邛縣,卓文君的父兄仍然沒有人願意周濟他們。」
「最終司馬相如賣掉了自己全部的家當,買下一家酒店做賣酒生意。」
「卓王孫在別人的規勸下也慢慢地接受了這件事情,於是分給了卓文君一百家奴,一百萬錢。」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再次回到成都,買了田地房屋,一時間成為了富有的人家。」
李世民:司馬相如把竊妻作為劫財的一種手段,兩人的愛情佳話不過是一場騙局罷了。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故事,在漢代流傳很廣。
才子佳人,一見鍾情,連夜私奔,大膽而浪漫,滿足了無數男女對愛情的遐想。
然而揭開歷史神秘的一角,就會發現這段流傳千古的愛情背後竟充滿了算計和欺騙。
司馬相如才華橫溢,滿腹經綸,但早年間過得很落魄。
漢景帝不喜歡詩詞歌賦,認為這對治國安邦沒多大用處。
司馬相如想憑才華得到賞識和重用,卻一直沒有機會。
後來梁王劉武進京,隨同他一塊兒來的有幾位辭賦高手。
司馬相如和這些人志趣相投,相談甚歡。
於是,司馬相如以有病為由,辭去了景帝朝的郎官,隨梁王到了梁國。
梁王特別賞識司馬相如,給了他最高的禮遇。
在此期間,司馬相如創作了著名的《子虛賦》,聲名鵲起。
但好景不長,梁王病逝了。
司馬相如失去了依靠,只好離開梁地,回到家鄉成都。
一腔報國之志成了空談,連生計都成了問題。
恰在此時,司馬相如的好友臨邛縣令王吉邀請司馬相如到臨邛。
司馬相如來到後,王吉將他安頓在旅舍里。
王吉天天來拜訪司馬相如,剛開始,司馬相如還以禮相待。
後來,王吉來訪,司馬相如一律拒絕。
而司馬相如越是拒絕,王吉的態度越是恭敬,照樣天天來訪。
很快,這件事就傳遍了大街小巷,全臨邛的人都知道。
縣裡來了一個俊秀的大才子,被縣老爺奉為座上賓。
縣老爺天天來訪,人家避而不見。
這引起了人們的好奇,這位大才子究竟是何方神聖,讓縣太爺如此高攀,全臨邛的都想一睹他的尊容。
而事實的真相是,這倆人在演戲。
一位落魄文人,無以謀生,投靠親朋,非但不感激還如此傲慢。
而朋友也不生氣,照樣恭恭敬敬,天天樂此不疲地跑去吃閉門羹。
倆人這麼煞費苦心地表演,目的就是製造聲勢,他們在等待魚兒上鉤。
很快,司馬相如就引起了臨邛縣富人卓王孫的注意。
卓王孫發出數百張請帖,大擺宴席,把臨邛縣有頭有臉的人全請來了。
宴會那天,上百位賓客都到了。
可一直到中午,司馬相如也沒有露面,這下可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
最後,王吉親自登門去請。
司馬相如一再推脫,迫於盛情難卻,只好勉強前來。
司馬相如一到,在座的賓客個個驚嘆。
這位傳說中的人物果然不同凡響,一表人才,器宇不凡。
對於此次赴宴,司馬相如故意假裝不願去赴宴。
他故作神秘,千呼萬喚始出來,本身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酒至半酣,王吉把一張琴恭恭敬敬送到司馬相如面前。
司馬相如擱不住王吉的盛情邀約,乘著酒興彈了一支《鳳求凰》。
這支曲子與其說是彈給在座的賓客聽,不如說是意有所指。
其他人聽沒聽懂沒人知道,但這支曲子卻撩撥了一個人的心弦,這個人就是卓文君。
卓文君姿色嬌美,家境優渥,精通音律,寡婦基本是公開的信息。
司馬相如曲中的愛慕之意,給她無處安放的春心尋到一個落腳點。
家裡這麼大陣仗,卓文君早就有所耳聞。
她躲在門後偷看,看到司馬相如儀表堂堂,內心萬分仰慕,還生怕自己配不上他。
酒宴結束後,司馬相如花重金買通卓文君的侍女,表達了對卓文君的愛慕之情。
卓文君此時正陷在對愛情的美好憧憬里,聽說自己仰慕的人也傾心自己,內心狂喜。
她奮不顧身,連夜從家中逃出,跑到司馬相如下榻的旅舍。
司馬相如一見卓文君到來,也十分高興,連夜帶她離開臨邛,回到成都自己老家。
卓文君為了愛情義無反顧,而司馬相如卻是打著愛情的幌子,謀求不可告人的目的。
比起愛情,司馬相如更看中的是卓文君背後的萬貫家產。
回到成都後,卓文君發現司馬相如家徒四壁,一貧如洗。
戀愛的激情過後,被愛情沖昏的頭腦也漸漸清醒了。
生活的艱辛和窘迫撲面而來,倆人不得不靠變賣裘皮衣服勉強度日。
卓文君自幼長於豪門,窮苦的日子實在過不慣。
司馬相如變賣了車馬,和卓文君一起來到了臨邛。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私奔大大激怒了卓王孫,他一分錢也不願給卓文君,想狠狠懲戒一下這個任性的女兒。
卓文君也個性十足,她和司馬相如開了個小酒館。
卓文君親自賣酒,司馬相如穿著大圍裙和夥計們一起干雜活。
這件事很快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卓王孫難堪得連大門都不敢出。
後來,實在丟不起這個人,再加上親友的勸說。
卓王孫分給卓文君一百名童僕,一百萬錢。
拿到錢後,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立即關閉了小酒館,回到成都買田買地。
司馬相如以愛情的名義,在婚姻里占盡了便宜。
以卓文君的聰慧,看到司馬相如的家境後,未嘗不能猜出一二。
只是有時候,陷入愛情的女人往往容易迷失自己。
「漢武帝即位以後,有一天讀到《子虛賦》,認為寫得很好,大加讚賞。」
「漢武帝得知寫這篇賦的人還在,於是便找人將司馬相如召來了長安詢問。」
「司馬相如見到漢武帝以後深知這是自己的一個機會,於是便寫了一篇辭藻華麗文采斐然的文章《上林賦》。」
「漢武帝看了十分高興,隨即便任命司馬相如為郎官。」
「司馬相如擔任郎官數年,正趕上漢武帝奪取和開通夜郎及西南地區。」
「中郎將唐蒙行事狠辣,巴蜀百姓大為震驚和恐慌。」
「漢武帝聽說這種情況以後便派司馬相如去責備唐蒙,安撫巴蜀的百姓。」
「司馬相如到了以後張貼出《喻巴蜀檄》,對百姓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成功地安撫了廣大百姓。」
「司馬相如出使完畢,回到京中向漢武帝稟報。」
「漢武帝又問他關於漢朝屬國的事情,司馬相如的回答十分合漢武帝的心意。」
「於是便任命司馬相如做中郎將,令他持節出使。」
「司馬相如到達蜀郡以後,蜀郡的太守及其他屬官都親自到郊界迎接他。」
「他來到了西南邊陲,正值當地的少數民族部落對前任統治者心懷不滿,隨時準備爆發衝突。」
「司馬相如為此起草了一份公告,明確表明前任政策並不代表皇帝的意願,皇帝一直關心他們的民生。」
「這一公告逐漸傳遍各部落,引發了人民的怨憤。」
「接下來,他進行了一系列說服工作,既採用恩惠也施加壓力。」
「通過艱苦努力,成功地讓各部落願意歸順於大漢。」
「隨後,司馬相如組織當地人民修建道路和橋樑,一直修到了邊境。」
「最終司馬相如成功地平定了西南夷,漢武帝對此特別高興。」
「司馬相如出使西南夷時,蜀郡的長者多半都說開通西南夷沒有用,朝中的大臣也有人認為是這樣。」
「於是司馬相如便假借蜀郡父老的語氣寫了一篇《難蜀中父老》的文章,來詰難對方。」
「闡明開通西南夷的重大意義,以此來諷諫皇上。」
「並且藉此來宣揚自己出使的本意,讓百姓了解天子的用意。」
「漢武帝被司馬相如文章的議論風發,說理透徹所折服。」
「司馬相如在平定了西南夷以後,漢武帝對他格外重用。」
「因此便引起其他人的妒忌,有人上書說司馬相如在出使的時候接受了別人的賄賂。」
「司馬相如也因此丟了官,在家閒居了一年多,才又被朝廷召回當了郎官。」
蘇軾:漢武帝時文人,文莫若司馬遷,賦莫若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最為知名的漢賦,便是《子虛賦》和《上林賦》。
《子虛賦》是寫楚國的子虛先生出使齊國,子虛向烏有先生講述隨齊王打獵。
齊王問及楚國,子虛極力鋪排楚國之廣大豐饒,以至雲夢不過是其後花園之小小一角。
烏有不服,便以齊國之大海名山,傲視子虛。
主要意義是通過這種誇張聲勢的描寫,表現了漢一代王朝的強大聲勢和雄偉氣魄。
既歌頌了統一大帝國的形象,又對漢武帝有所諷諫,開創了漢代大賦的一個基本主題。
司馬相如的《子虛賦》是在從都城去往諸侯國之後的情境下寫的,有點類似於子虛先生使臣的身份。
暗諷以梁王為代表的諸侯王在國家制度上的僭越問題,還是需要相當的勇氣的。
暗諷之餘也在勸諫和警示梁王,同時也能看出司馬相如看好大一統的歷史趨勢。
漢武帝讀到《子虛賦》,非常驚嘆,召見了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承認了自己的確是該賦的創作者,但謙虛地表示這篇賦文僅涉及諸侯王的事情,並不值得皇帝親自品讀。
隨後主動表示願意為漢武帝創作一篇關於天子打獵的賦文,以獻上自己的誠意。
不久後,司馬相如創作完成了《上林賦》並呈獻給漢武帝。
該賦以上林苑為背景,描寫了漢武帝遊獵的盛況,語言華麗辭藻精美,但也暴露了漢武帝的奢侈和浮誇。
在這篇賦文中,司馬相如巧妙地設置了子虛這一虛構人物,用以讚美楚國的壯麗景色。
還塑造了烏有先生,代表齊國,以嘲諷楚國的無知和輕率。
最重要的是,安排了無是公這一角色。
無是公代表天子的態度,對子虛和烏有的言辭進行裁判,最終達到勸諫皇帝節儉的目的。
漢武帝讀罷後大為歡喜,賞識司馬相如的文學才華,任命其為郎官。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結婚之後,家中變得富裕起來。」
「他擔任官職也不肯參與公卿間商討的國家大事,而是常常借病在家閒著,並不追求功名利祿。」
「他經常和漢武帝一同去狩獵,漢武帝喜歡擊殺大熊和野豬,馳馬追逐野獸。」
「司馬相如因此上疏加以勸諫,漢武帝看後不但沒有生氣還讚許他。」
「後來司馬相如被授官為漢武帝的陵園令,給漢武帝進獻上他寫的《大人賦》後。」
「漢武帝特別高興,飄飄然有凌駕雲天的氣概,心情好似遨遊天地之間那樣爽快。」
「過了一段時間司馬相如因病免官,家住在茂陵。」
「漢武帝怕他病得厲害,日後會將他全部的書遺失。」
「因此便派他的親信前往茂陵,去取司馬相如的藏書。」
「然而司馬相如的妻子卻說他不曾有書,倒是時常寫書。」
「但是每次寫完別人都會馬上將書取走,因此家中總是空空的。」
「司馬相如還沒有死的時候曾經寫過一本書,在臨終時交代要是有人來,就把這本書拿給他。」
「司馬相如留下來的書就是《封禪文》,寫的是有關封禪的事情。」
「漢武帝的親信把書拿回去以後交給漢武帝,漢武帝看了以後十分驚異。」
「這篇文章頌揚大漢之德,認為可以舉行封禪的典禮。」
「司馬相如死後五年,漢武帝才開始祭祀土地神。」
「八年後,漢武帝先祭祀中嶽嵩山,然後又封泰山,再到梁父山,進行肅穆莊嚴的封禪大典。」
「可以說,司馬相如的一生並不是那麼順遂。」
「他的人生充滿了波折和挫折,但也充滿了堅韌和智慧。」
「被免職以後司馬相如便在家專心研究學問,學習辭賦,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他的作品往往辭藻華麗,結構宏大,因此也成為了漢賦的代表作家。」
「作為一位傑出的文人,他將自己的生命經歷融入了創作中,留下了深刻的文學作品。」
「總結而言,司馬相如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文學家,他的人生經歷充滿了傳奇色彩。」
「他以其才華和智慧創作了偉大的賦文,同時在政治上也表現出卓越的領導能力。」
「他的故事告訴世人,堅持自己的理想,不怕困難和挫折,是實現成功的關鍵。」
「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永遠激勵著後人,成為中華文化歷史上的瑰寶。」
朱棣:如果不是卓文君以才華喚醒司馬相如的良心,恐怕司馬相如就要背上始亂終棄的千古罵名。
當年司馬相如還是一個落魄書生,以一曲《鳳求凰》得到卓文君的青睞。
卓文君不顧父親反對,與司馬相如深夜私奔。
過了幾年平平淡淡的日子之後,兩人的婚姻和愛情,走到了一個關鍵的節點。
司馬相如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赴京上任,飛黃騰達。
春風得意的司馬相如喜歡上了一個茂陵女子,慢慢冷落了卓文君,甚至動了休妻的念頭。
終於有一天,司馬相如給卓文君寫了一封信。
卓文君打開信件,發現上面寫著一行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聰慧的卓文君一下子就看懂了其中真意,一到萬全是數字,但是唯獨缺少億,無億即是無意的意思。
卓文君讀了以後淚流滿面,傷心欲絕,於是回了一首《怨郎詩》。
一朝別後,二地相懸。
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
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
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全詩表現了卓文君的幽怨,以及在得知夫君對自己無意時內心的慌亂和心灰意冷。
寫完《怨郎詩》後,卓文君仍舊心緒難平,接著又寫了一首《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淒淒復淒淒,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如果說《怨郎詩》以驚人的才華,抒發了卓文君對司馬相如的愛和思念。
那麼《白頭吟》則說出了天下女子對愛情最美好的想像,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但是卓文君又說了,這一心與白頭,卻不該是求來的。
當年她與司馬相知相戀,不顧家族反對,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與他私奔。
如今愛已不在,她雖悲痛惋惜,卻也絕不留戀,寧願瀟灑放手。
不苟且不將就,這樣的氣魄與坦蕩,早已超越了世俗男子的胸襟與膽識。
收到妻子的信之後,司馬相如被妻子的才華所折服。
又回想起昔日夫妻恩愛之情,不由得羞愧萬分。
於是親自前往臨邛迎接卓文君,從此不再提休妻納妾之事。
慶幸司馬相如並非真正薄情寡義之人,能及時地回心轉意,這才讓二人的愛情傳為佳話。(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