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取消農業稅的導火索
整個華夏歷史主要有三次農業稅改革,大明,大清,後世。♨🐺 ❻➈ˢℍ𝕦𝕏.ᑕỖᵐ 🍬💋
大明的農業稅改革隨著張居正的死亡而人亡政息,大清的農業稅改革隨著乾隆的妥協而大打折扣。
唯有後世的農業稅徹底取消,讓種地的老百姓不再有負擔,這種成就不可謂不大。
各朝古人非常清楚取消農業稅意味著什麼,可以說是開天闢地頭一遭。
在他們的記憶中,老百姓上繳農業稅天經地義。
就好比人需要吃飯一樣,這是與生俱來的,就像農業稅也同樣如此。
哪怕是最抗拒農業稅的老百姓,心底想的也只是朝廷可以降低一些農業稅,從來沒有想過取消農業稅,做夢都沒敢這麼想。
也正因此,他們得知後世徹底取消農業稅才會如此震驚。
即便張居正和雍正這兩人也同樣如此,震驚得無以復加。
他們不管是實施一條鞭法,還是大搞攤丁入畝,只是希望可以減輕老百姓的負擔,可從未想過取消老百姓的農業稅。
要是老百姓不上繳農業稅,那朝廷財政怎麼辦,朝廷還怎麼運轉?
他們兩人是農業稅改革的先驅,清楚的知道改革農業稅有多麼困難,勢必會遭到利益集團的阻撓反對。
連稍稍改動一丁點農業稅就會遭遇重重困難,更別說像後世一樣大刀闊斧的改革。
也正是清楚農業稅改革的水有多深,他們兩人才會對後世取消農業稅感到不可思議。
於是乎,他們兩人萬分專注的接著往下看視頻。
他們迫切想知道後世是如何成功取消農業稅的,期望可以從中借鑑一二。
【星中華成立之後,雖然經歷了土改,把土地重新分配給勞動人民,但是千百年來形成的稅收結構依然沒有發生本質變化。
從一九四九年星中華建立一直到改革開放相當長一段時間裡,農民貢獻的農業稅和人頭稅一直以來都是推動工業化建設的主要來源。
四九年至兩千年的五十餘年裡,農民給朝廷繳納了7000多億公斤的糧食。
從五三年開始到八三年取消統購統銷政策,農民對工業化貢獻超過6000億元,這都是通過工農產品「剪刀差」實現的。
除了要比城裡人多繳稅多納糧以外,賺的還比城裡人少。
這是由於當時的中華糧食定價體制,仍然採取朝廷調控與市場供求相結合的方式。
這導致糧食價格上漲幅度,遠遠落後於農資的工業產品價格上漲幅度。
當然,剪刀差並不是中華特有,它是全世界每一個工業化朝廷,在工業化進程中所產生的必然現象和必經結論。
英國的圈地運動、西班牙的殖民掠奪,本質上也都通過某種形式犧牲某些人的利益,來獲得工業化初期的資本。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隨著改革開放逐漸深化,中華其實已經度過了工業化早期階段。
剪刀差按理說應該取消了,但是不巧的是,八五年開始的財政制度,讓地方官府,又有繼續提高農民負擔的動力。
而九四年的稅制改革收入大幅減少的地方官府,更是不得不繼續從農民身上想辦法。
農村基層各種亂收費現象層出不窮,比如說三提五統。
三提指的是農戶上交給村級的三種費,包括公積金、公益金和村管理費。
五統指的是農民上交給上面官府的五種統籌,包括教育附加費、計生費、民練費、鄉村道路建設費和優撫費。
這些開支,城裡人可能完全都沒有聽說過。
中華農民所承受的壓力,最終在九十年集中爆發出來了,一時間全國上下都在討論農業稅的收取問題。】
嬴政:農民五十年時間,上繳了7000多億公斤的糧食,簡直是不可思議。
聽到如此龐大的數字,嬴政整個人被震驚得目瞪口呆,心中驚駭欲絕。
他在心裡算了一筆帳,老百姓五十年上繳7000億公斤的糧食,平均算下來每一年就要上繳140億公斤的糧食。
按照100斤為一石糧食來計算,後世的老百姓每一年就要上繳兩億八千萬石糧食。
這是什麼概念,他光是想一想就頭皮發麻。
他們大秦老百姓每年上繳的糧食不過幾百萬石而已,連後世的一個零頭都不到。
這差距之大,令他觸目驚心,不忍直視。
他也知道後世各方面的條件都比大秦好,上繳的糧食理應比大秦多。
可這也太多了吧?
簡直可以用雲泥之別來形容,讓他備受打擊。
要知道,新中華四九年才成立。
剛剛建立的朝廷一片破敗,老百姓都還沒有從戰亂中恢復過來,就可以向朝廷上繳上億石糧食,這簡直令他難以置信。
任憑他想破了腦袋,也想像不出那種場景。
神州大地,山河破碎,歷經百年戰亂,中華大地被打得面目全非,老百姓死傷無數。
就是在這種中華大地和老百姓都奄奄一息的情況下,新中華成立了。
然後星中華剛一成立,死傷殆盡的老百姓就上繳了上億石糧食。
他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可除了這種猜測又沒有合理的解釋。
他雖然不知道星中華成立的那段歷史,但通過之前的視頻可以知曉一二。
從文物逃出大英博物館就能大致猜得出來,中華大地在清朝末年遭受了外國侵略者的洗劫。
大英博物館那麼多的中華文物,足可見當時中華大地面臨的災難有多絕望。
在雙方實力相差如此懸殊的情況下,中華兒女用了一百年時間才把外國侵略者趕出去,並成功建立了新中華。
就是在中華大地被打得支離破碎的情況下,他無論如何也想不通死傷慘重的老百姓是怎麼上繳上億石糧食的。
他記得很清楚,高產的糧種是後來才研究出來的。
剛剛成立的新中華除了一片破敗,其他的什麼都沒有。
他思索片刻,想到了唯一一個可能靠譜的推測。
那就是後世的人口數量極多,多得超出他想像,很大可能有上億人口。
唯有如此多人口數量,才可以在新中華成立之初,給朝廷上繳上億石的糧食。
各朝的老百姓深深嘆了一口氣,不管到了什麼時代,官府亂收費的現象始終存在。
本以為只有他們朝代才有亂收費,沒想到即便到了後世,老百姓也有諸如三提五統的亂收費。
他們老百姓的生活已經很艱難了,可官府還是對他們各種加征賦稅,簡直要把他們老百姓往死里逼,所承受的壓力都快把他們壓塌了。
可各朝的老百姓此刻顧不得傷感,而是集中全部注意力,屏住呼吸認真的聆聽接下來所發生的。
因為視頻中已經說的非常清楚了,後世的中華農民承受的壓力太大,最終在九十年代集中爆發出來,使得全國上下都在討論農業稅的收取問題。
他們非常清楚,這可能就是後世取消農業稅的契機,最終討論過後就全面取消了農業稅。
各朝古人迫切的想知道,後世的九十年代到底發生了什麼,才導致延續幾千年的農業稅被取消。
這一刻,各個朝代不管是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皆是全神貫注的盯著天幕。
他們知道,之所以能取消農業稅的答案即將揭曉。
尤其是各朝的普通老百姓,對此更是大氣都不敢喘,眼睛都不眨一下。
畢竟接下來的答案將關係他們每一個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他們倒想看看九十年代到底發生了什麼大事,才使得取消農業稅的契機得以出現。
唯有知道發生了什麼,他們老百姓才好從中借鑑學習。
他們不指望所處的時代也取消農業稅,只希望借鑑後世九十年代的經驗,讓他們的農業稅可以降低一些。
【九九年,在江西鳳城有一位周姓農民。
他鑑於當時農民生活艱苦,不僅要勞作,還要承受繁重的農業稅。
於是就自費整理了當時朝廷有關減輕農民負擔的文書,並將其散發到每一個人手裡。
同時他鼓勵農民爭取自己的利益,去抵制一些不合理的費用。
當地的官府得知之後,就以妖言惑眾、擾亂民心的罪名將周姓農民抓走。
問題卻是僅在兩天後,周姓農民就死亡了。
得知消息的周氏家屬糾結了50多人鬧到當地官府門口要求給一個合理的說法,當地的官府卻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繼續敷衍了事,把這些人趕出了官府。
這種行為徹底惹惱了農民,好好的人不明不白的死了,再聯想到那些年當地官府為了完成交代的任務不顧農民的死活,當時在早已經變質的官吏中還流傳著一個順口溜。
上吊不解繩,喝藥不接瓶,投河不拉人,要敢打人,就抓你的人。
很快,這件事迅速在四個周邊地區發酵,總共數萬百姓拿上自家的農具,一大幫人浩浩蕩蕩的來到當地官府門口,一心想著報復的農民已經被沖昏了頭腦。
他們衝進衙門,把縣長和一個官吏從二樓扔下。
隨即就挖了一個很大的坑,把兩人貨賣。
而前來調解的當地捕頭和一個捕快也被當場打死,捕頭的實體被釣在樹上示眾。
當天晚上,江西調派大批捕快進駐鳳城,這件事才逐漸平息。
不久之後,朝廷召開緊急會議,通報了多起因為農民負擔過重而噬人的重大群體事件。
鑑於事態的嚴重性,強調了全國立即停止以強制手段徵收上繳農業稅。
兩千年三月,朝廷果斷髮布了關於進行稅費改革農業工作的試點通知,並正式在江西開始了第一個農村稅費改革的試點,取消了農業稅。
零三年,朝廷再次發布通知,全面推進農村試點工作稅費改革在全國進一步推廣。
到零五年,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取消了農業稅。
零六年一月,在中華有著2600年歷史的農業稅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
取消農業稅一定程度上確實要歸功於江西鳳城事件,讓朝廷看到了農民的困境和迫切的需求。】
各朝古人看到這裡,無不內心震撼,目瞪口呆。
尤其是各朝的老百姓,此刻的情緒極為激動,面色潮紅,內心澎湃不已。
原來答案是這個,超乎他們老百姓的想像。
原本他們還以為是後世的朝廷主動取消農業稅的,可沒想到居然是這麼一回事。
要是後世老百姓自己沒有抗爭到底,估計這個農業稅是永遠不可能取消的。
各朝一些頭腦靈活的老百姓對於此事沒有絲毫的意外,因為他們知道世上的任何變革是不可能不經歷流血犧牲就能成功的。
這一點是歷朝歷代總結下來的規律,哪怕是後世也不能避免。
但凡改革,尤其是取消農業稅這種史無前例的改革,肯定會有流血犧牲的。
歷朝歷代的改革,從秦國的商鞅變法,一直到清朝的雍正改革,都會伴隨著流血事件。
他們深刻的明白,從來都沒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每當朝廷加征賦稅,逼得他們活不下去,沒有任何人站出來救他們老百姓,最終只能通過自救。
從大秦到大清,無不如此。
在這一刻,各朝的老百姓無不內心躁動,心思各異。
他們從後世的鳳城事件中大受啟發,覺得找到了一個方向,可以讓他們的生活負擔大為減輕。
後世的農業稅之所以能夠取消,全都是後世老百姓努力抗爭的結果。
要是他們也能站起來,和苛捐雜稅鬥爭到底,是不是也可以迫使朝廷降低賦稅?
此時此刻,各朝老百姓心中頓時湧現向後世學習的念頭。
他們從後世子孫身上學到了一點,遭遇朝廷不公正的對待,要學會抗爭。
處於王朝末年的老百姓見到如此煽動性的一幕,心中本就憤恨的情緒瞬間釋放出來,大聲嚷嚷著要抗爭。
並且這種星星之火有愈演愈烈的跡象,時刻處在火山爆發的邊緣。
估計這個時候有誰振臂一揮,就能得到萬千老百姓的響應。
各朝的統治者得知了取消農業稅的緣由,一個個不禁臉色大變。
其中各個朝代前中期時候的皇帝還要好點,頂多是感到有些頭疼。
但處於各朝晚期的皇帝,無不臉色驚恐,一副天要塌下來的架勢。
他們朝代的形勢原本就不好,現在天下老百姓知道後世的例子,恐怕要有樣學樣。
此時此刻,他們萬念俱灰,已經預感到天下即將戰亂四起。
李世民:這天幕哪都好,就是不適合給老百姓看,太容易煽動老百姓了。
他從天幕得到的好處不知道有多少,不管是未來的信息,還是各種驚艷的商品,都讓他甘之如飴。
可唯有一點,天幕有時候播放的一些視頻極容易引得老百姓心思躁動。
不過對他而言,他倒是不用擔心。
他的大唐本就處於上升期,而且很快就會迎來史無前例的盛世,根本就不用擔心老百姓發生暴亂。
【這一次,小農經濟語境下的農業稅之所以沒能像過去幾千年那樣,對商品經濟稅產生徹底的絞殺,反而是後者輕輕鬆鬆對農業稅完成了反殺。
是因為新中華在當時攢到了一把王炸,準確的說是三個歷史級別的重大機遇。
首先是在建國之初打土豪、分田地,進行土改的時候完全把寄生在農業上的地主階層徹底清除掉了。
並且把土地全部收為國有,只向公眾開放了承包經營權,用來防止曾經的土地兼併再次發生。
這樣一來,過去幾千年來商品經濟稅落地的最大阻力,農業地主階級徹底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第二個機遇是是中華決定解放思想,擁抱商品經濟,走向改革開放之路。
對於商業行為和商業思維的污名化活動被迅速從生活中剔除出去。
一系列試點工程和項目的展開,不斷證明著商業繁榮帶來稅收繁榮的可能性。
商品經濟第一次在官方口中有了比小農經濟更高的待遇。
第三個機遇就是零一年底中華成功加入WTO世貿組織。
加入了國際商品經濟大循環的中華,爆發出了更加巨大的能量。
商品經濟帶來的利稅規模,也已經遠遠把農業稅甩在了身後,農業稅收對於朝廷財政的貢獻已經微乎其微。
尤其是再考慮到徵收農業稅背後巨大的成本,從朝廷角度來看農業稅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王莽:把土地全部收為國有,只向老百姓開放使用權,用來防止土地兼併再次發生,後世的這個土地改革,不就是朕如今在推行的土地改革嗎?
他深刻明白大漢出現的問題在哪裡,歸根結底就是豪強大肆兼併土地造成的。
也正因此,他篡漢建立新朝後,就下令把土地收歸國有,以此來解決土地兼併的頑疾。
沒想到後世也是實行這樣的土地政策,也不知道是不是參考他的做法。
只不過有些可惜的是,從原先歷史得知,他的土地改革一敗塗地,並且還丟了江山,丟了性命。
他汲取了歷史教訓,沒有大刀闊斧的進行土地改革。
而是採取溫和的方式,一點一滴的推行土地國有化,想要使用潤物細無聲的策略麻痹反對派。
到了那時,等反對派回過神來的時候,就已經來不及了。
可即便如此,他也不確定這次土地改革能不能成功,擔心會重蹈覆轍。
他不禁有些羨慕後世朝廷的同時,也很欽佩後世朝廷能取得土地改革的成功。
他深知想要成功推行土地改革,遇到地主階級的阻力有多大。
可偏偏後世朝廷能夠成功,這讓他羨慕無比的同時,也期待自己也能取得成功。
各朝的地主階級看完之後,內心無不膽戰心驚。
後世為了把土地收歸國有,強行清除了地主階級,這讓同樣身為地主階級的他們難免有些感同身受的傷感。
不過讓他們慶幸的一點,就是這事沒有落到他們頭上,和他們關係不大。
而且他們的朝代不同於後世,後世可以成功清除地主階級,強制把土地收歸國有,但他們的朝代想要如此做是絕不可能成功的。
要是他們朝代的皇上想要效仿後世強行實施土地改革,他們地主階級會讓皇上知道改朝換代的滋味。
各朝的皇帝此刻只有對後世朝廷的佩服,做到了他們想做不敢做的事。
他們身為皇帝,自然非常清除土地兼併的弊端。
歷朝歷代王朝的滅亡,無不是因為土地兼併大行其道,導致老百姓走投無路之下造反引起的。
他們也想要進行土地改革,強行把土地收歸國有,然後重新分配給老百姓,一勞永逸的解決土地兼併的弊病。
可他們也只敢想一想,根本就不敢實施。
別說不敢實施,就是透漏一星半點這種跡象,恐怕就會引得天下戰亂四起。
土地是地主階級的命根子,強行把他們的土地充公,他們一定會聯合起來造反的。
到了那個時候,他們這個皇帝也走到了盡頭,根本不會有半分生機。
要知道一個地主不可怕,一個地主階級才可怕。
嚴格說起來,他們身為皇帝,手中的皇莊無數,他們自己就是全國最大的地主。
土地充公的土地改革,那他們廣袤無垠的皇莊也要充公嗎?
即便他們願意,這個土地改革也實施不下去。
畢竟朝廷的文武大臣,可全都是有大量土地的地主。
而且各地的官員,讀書人,鄉紳等等,他們都是地主。
他們要是真是的推行土地充公的改革,就會發現朝堂上的官員會強烈抵制,手握重兵的將軍也會強烈抵制,全天下的讀書人也會強烈抵制。
這麼一看的話,除了身為皇帝的自己,周圍的人全都強烈抵制。
在這種情況下,根本就不可能推進土地改革。
要知道,不管是推行一條鞭法的張居正,還是推行攤丁入畝的雍正。
他們兩個土地改革者也只敢向地主階級徵收賦稅,可從不敢打地主階級土地的主意。
即便是他們兩人向地主階級徵稅,都遭到了極大的阻力,就更不用說強制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了。
恐怕他們兩人一旦提出沒收土地的想法,下一刻就會被周邊的人撕得粉身碎骨。
【中華全面取消農業稅,意味著我們幾千年來第一次成功突破了小農經濟思維下重農抑商的本能思考與思維慣性。
在剷除了既得利益集團五十多年後,中華從官方到百姓終於獲得了擁抱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的能力。
然而擁抱商品經濟只是開始,真正的難點在於維持,在於隨時提防開改革開放倒車的思維。
雖然維護小農思維的地主階層早已消亡,但是它們所留下的認知慣性,依然刻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隨時準備著反撲。
西方人他們從幾百年前就搞商品經濟這一套,早就習慣了,所以根本沒有倒退的擔憂。
但是我們有,而且還很重。
在漫長的中華歷史中上,經商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行詐,因為賺差價有悖於儒家禮法。
而且商人居無定所,相比於農民更加有管理。
所以商人幾千年都是被文人和官員共同鄙視的存在。
漢朝時期商人不能穿絲織品衣物,也不能做官。
晉朝規定商人必須穿一黑一白兩色鞋,用來專門羞辱商人。
哪怕是唐宋明這種商業氣息比較濃厚的朝代,對於商人的限制依然較多。
不能穿什麼顏色的服裝,不能出入哪些場合,都有著明文規定。
這一切都是源於小農經濟思維下,對於自由商品經濟本能的鄙視哼唾棄。
因為亞洲農業文明不像西方海盜殖民文明,餓肚子出去搶一把就行。
在小農經濟的思維看來,中華人要都是去經商、沒人耕作,全國就要一起餓肚子,所以社會整體性的厭惡除了農業生產之外的一切行為。
當然現在我們知道這是錯了,商業繁榮會反哺科技,科技就會促進糧食產量。
幾千年下來,我們最終達成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社會共識,而商人被排在了士農工商的最後一名。
這樣的心態,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依然根深蒂固的紮根在我們不少人心中。
我們總是要求商人展示完美人格,否則就轉而成為唾棄和抨擊他們的工具。
這其實就是小農經濟思維和商品經濟思維雜糅在一起的一種異化思維,是一種亞洲所有受儒家文化思想影響朝廷都廣泛存在的一種現象。
比如我們常常聽到諸如「將軍墳前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這些帶有冷嘲熱諷的評論,來貶低一些不從事生產的文娛行業。
這說明即便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依然沒能擺脫小農經濟思維所帶來的認知慣性。
還是在有意無意的根據幾千年前所謂的上下九流排名,來隨意打擊商業活動的生存環境。
戲子也是商品經濟,而且還是附加值不低的商品經濟。
比如美國迪士尼公司,一年的收入就接近6000億人民幣。
而作為貴州全省的納稅主力茅台的年收入也不過是1300億。
迪士尼公司單是繳稅金額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如果迪士尼公司開在中華,把稅交給中華,那這些錢就可以像農業稅一樣被拿去搞發展搞基建,補貼農民和造福民生,更別提還能進行全球文化輸出甚至輿論宣傳。
就像美國好萊塢電影所做的一樣,英雄都是美國人,壞人都是外國人。
當年中華的一部《十面埋伏》,頂了不知道多少個孔子學院的效果。
但是我們在做什麼呢?
當初李小龍讓幾代外國人了解了中華功夫,然而直到今天,我們依然還可以看到有些人在批評說李小龍不會真功夫,只是一個被吹上天的演員。
這正是小農思維不斷的要求所有人都擁有完美人格的體現,否則最終都難逃污名化的歸宿。
因為小農經濟思維從不看可能帶來的利益,最典型的就是網路遊戲產業,它曾經在不少國人口中是堪比電子鴉片的東西。
而今天我們才意識到,當年西方對於遊戲畫質的追求,最終竟然成了人工智慧大腦GPU誕生和壯大的溫床。
站在今天的視角來看,當初滿口正能量去抵制的那些人,和清朝末年滿嘴「西洋玩意兒不過是奇技淫巧,中華還是要看重禮法」的守舊大臣並沒有本職的區別。
他們的思維決定了認知上限,根本意識不到燒開水頂開的鍋蓋最後可以推著火車跑。】
各朝的商人無比羨慕後世的商人,能夠得到後世朝廷的身份認可。
後世朝廷親自下場給商人群體站台,這是他們做夢都不敢想的事。
要知道,在他們所處的朝代,不管上到朝廷官員,還是下到黎民百姓,對他們商人都是抱著歧視的心態,總是動不動就辱罵他們。
他們商人也是為社會做出了貢獻的,不僅互通貨物,還給朝廷繳稅,可大家常常對此視而不見。
他們雖然相比於普通老百姓更加富有,生活也過得更好。
但他們商人的社會地位是最低的,誰都可以罵上兩句。
他們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提高社會地位,和普通的黎民百姓有同等的地位。
可僅僅只是這一點,就永遠也無法做到。
他們商人群體甚至願意多給朝廷繳稅,以換取朝廷對他們商人的一視同仁。
但朝廷根本就不願意給他們這個機會,甚至會嗤笑說他們痴心妄想。
對此,他們商人除了無可奈何抱怨兩句,什麼也做不了。
他們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當今皇上看完這個視頻後,知道商人的重要性,願意提高商人的地位。
【好好學習才能成材,成材了才能去幫助社會發展。
所以為了最終的結果,在最開始就必須要戒掉干擾因素去專心學習,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樸素認知。
結果主導行為,這能符合農耕文明的思想。
要想有個好收成就得從春天開始努力,朝廷要想財政充盈就得收稅。
而農業稅最好收,至於商人這個干擾因素就需要時時打壓和貶低,好讓大家絕了經商的想法,都去老老實實的種地交稅。
這種保守的小農經濟思路,在當今的全球化貿易時代,給我們商業經濟帶來的隱藏危害極大。
不過這也讓我們回過頭來看,改革開放以及取消農業稅等改革的重大挑戰和現實意義。
商人不是聖人,我們不能再用小農經濟的視角去要求所有人。
確實,商人天性是貪婪的,但是我們的法律就是限制他們貪婪的工具。
商人如果肆意作亂,那不應該只怪罪商人,而是應該反思立法的進步空間。
朝廷只需劃好監管紅線,剩下的舞台全部交給企業自由發揮,對金錢的渴望會自發驅動商人去追逐利潤,然後轉變成為稅款進入國庫。
所以經商本身並沒有優劣之分,只要能替朝廷財政賺錢就行,這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而不能一聽到蟈蟈叫就嚇得不敢下地種莊稼。
小時候我們都會嘲笑刻舟求劍裡面那個對著刻痕找劍的人,長大了我們會發現,單單是不要用有色眼鏡用原罪論看待合法商人,就已經花費了我們兩千年時間。
因為現實和意識等種種原因,尤其是對於我們一個上千年小農經濟思維深入骨髓的朝廷,廢除農業稅無比艱難。
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新時代。
總有一種錯覺,認為商品經濟占據主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其中從改革開放到今天也不過短短45年。
而一條鞭法從試點到全國推開,就持續了51年之久。
一條鞭法改革看起來已是木已成舟,但是張居正死後一生心血付諸東流。
如果從取消農業稅算起來到今天也不過17年時間,很多人心中仍然有著小農經濟的心魔,開歷史的倒車並不只是說說而已。
萬幸二十一世紀初的中華懷著破釜沉舟的勇氣,可以說是以最快的速度永遠把農業稅封印了起來。
而這也證明了我們堅定繼續擴大開放,維護商品經濟市場繁榮的決心。】
李隆基:無農不穩,無商不富,朕自然知道商人的重要性,朕的開元盛世離不開商人的貢獻。
會不會抑制商人,這要看當時的農業情況。
畢竟民以食為天,只有先解決了老百姓的吃飯問題,才能談其他的。
如果連老百姓的吃飯都成問題,這個時候自然要打壓商人的,否則會出亂子。
相比於其他朝代的皇帝,他對商人更加友好,也制定了很多支持商業活動的政策。
他之所以大力支持商業活動,正是因為大唐老百姓的吃飯問題已經得到解決,接下來就需要大力發展商業讓大唐繁榮昌盛。
所以他對視頻中的一些觀點非常認同,只要制定好政策,商人會給朝廷帶來積極的影響。
也正因如此,在他對商人的大力支持下,大唐才會迎來萬國來朝的開元盛世。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