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不自信和自信

  九月十七日,從威尼斯鎩羽而歸的《太陽照樣升起》首映。可能是因為受到了在威尼斯被冷落的刺激,姜聞力圖在國內市場扳回一城。

  鋪墊蓋地的物料宣傳外加馬不停蹄的各地路演,可惜一經首映,觀眾的普遍反響就仨字——看不懂!

  儘管姜聞在廣州宣傳的時候聲稱:「其實人生包括生命有很多東西都是你不能明白的,同樣如果電影能夠引起人們的思考,就是我希望的。觀眾能夠有自己的觀點去看待這部影片是非常好的,在懂和不懂之間討論都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一部電影能夠在看了以後被人們爭論和討論,就是最大的成功,在我看來就是打入了人們的心裡。」

  同時還霸氣的宣稱:自己有很多幽默的想法,象那種賀歲的喜劇片他一年能拍十部。但是他個人不願意拍純粹搞笑的影片娛樂大眾,而是要追求自己的藝術品質追求。

  好嘛,死鴨子還嘴硬。

  首周末三天,儘管媒體公開報導《太陽》票房達到680萬,但是只有於東心裡最清楚,實際票房連400萬都不到。比如被稱之為國內大票倉的上海,聯合院線首周末票房都不足50萬,還沒有超過上映了兩周的海外引進片《獅口驚魂》。

  於此同時,《太陽》也在觀眾和評論界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圍繞看懂和看不懂幾乎形成了打討論。

  別看於東在接受採訪時還口口聲聲表示:目前外界的爭議,我們認為這對《太陽》的票房是有很大幫助的,因為該片已經從一個單純的電影上映,漸漸轉化成了一個時尚話題,這樣關注它的人群會越來越多。

  其實他心裡很清楚,尤其是當發現盜版已經流出,這次《太陽》一共發行了六百多個拷貝,投入的宣傳資金高達上千萬,虧損已成定局。

  這個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在盜版肆意妄行的年代裡,電影上映尤其看重首周的票房,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和盜版搶時間。這對於電影的製片方和發行方來講都是很無奈且不可逆的事情,國情如此。

  比如原時空《石頭》僅僅以兩千多萬票房,寧皓就被圈內譽為「鬼才導演」,三爺力挺。原因就在於《石頭》是靠口碑傳播,當觀眾知道這部電影的時候,盜版已經滿大街了。但就算如此,《石頭》依舊能夠拿下兩千多萬的票房,殊為不易。

  而這個時空,因為賀新的主角光環,加之先期宣傳投入大,電影的視聽效果被原版強了不是一星半點,才使得《石頭》一舉拿下了九千多萬的票房。

  「東哥,怎麼臉色這麼差?」

  賀新一看到於東不免嚇了一跳,跟十來天前在威尼斯的那個神采飛揚的於總的相比,這會兒他那張胖胖的大臉明顯瘦了一圈,頭髮亂糟糟,眼睛深凹還布滿了血絲,一副睡眠不足的樣子。

  於東擺擺手,一臉期待道:「阿新,這次哥哥全靠你了,就指望你們《雙驢記》能一炮而紅。」

  「東哥,瞧你說的,《雙驢記》是我們公司電影,我當然希望票房飄紅嘍!」賀新笑道。

  於東和坐在旁邊的小豆丁、宋哥對視了一眼,道:「所以,我們決定對之前的宣傳方案進行了微調。」

  說著,便拿出兩張A4紙遞過來。

  賀新接過來瞄了一眼,上頭首先博納又追加了兩百萬的宣傳資金,這對於《雙驢記》來說是大好事,但接下來的宣傳路演安排,賀新一看就不淡定了。

  他頓時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連聲道:「半個月跑十二個城市?不行不行,我這兒拍著戲呢,哪有那麼多時間?再說《雙驢記》從根子上講就是一部文藝片,不是商業片,不可能出現《石頭》那樣的奇蹟!」

  賀新這話沒毛病,文藝片和商業片在票房上有天然的鴻溝。就象前兩天姜聞的《太陽照常升起》票房表現不佳,上海聯合院線的一位副總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表示:差不多的票價,觀眾是選擇看深奧、難懂的《太陽》,還是選擇看簡單、驚險、純粹感官刺激的海外片,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雖說《雙驢記》在威尼斯拿了評委會大獎,但那又這麼樣呢?去年賈科長還拿了金獅獎呢,他的《三峽好人》在國內上映了三天就下架了,票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當然《三峽好人》沒有豪華的場景、沒有大腕明星、沒有華麗的題詞,有的只是殘垣斷壁、普通人生和平淡對話,更沒什麼宣傳,這樣的結果似乎意料之中。

  縱然如今《雙驢記》炒的很熱,博納方面還要源源不斷投入宣傳資源,而且片子裡的故事情節較一般的沉悶的文藝片看起來要更加有趣。

  可文藝片畢竟是文藝片,改變不了相對小眾的現實,放眼全世界都是如此。遠的不說,就說前幾年樓燁的《紫蝴蝶》,就算同時有當紅的章紫怡、馮元征和他本人加持,但最後的票房堪堪只有300萬。

  所以賀新對《雙驢記》在國內的票房期望不高,能有個一千多萬的票房,收回成本,海外收益淨賺,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而如今這個計劃,顯然是把這部文藝片當做商業片的陣勢來宣傳。相比《雙驢記》的票房,他更擔心自己的檔期。之前就因為程好的意外受傷,就已經耽擱了一個星期,如今因為宣傳又要多搭進去一個星期,完全打亂了他的檔期安排。

  「我們也沒希望《雙驢記》能夠複製《石頭》的奇蹟,但是至少票房數字要好看點,這對我們公司很重要。」於東攤著手道。

  於東的意思,賀新多少有點明白。自從博納完成了首輪融資,背靠保利這樣的大老闆,哪怕《太陽》虧損,也不會傷及多少皮毛。但於東更看重的是業績的亮眼,因為這個關係到保利博納今後能否順利的登陸美國納斯達克。

  博納一心想謀求海外上市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而且我們做過市場調查,正是因為《太陽》的評論不佳,觀眾對《雙驢記》的期待值很高,我們對《雙驢記》的票房預測還是樂觀的,很有必要加強宣傳攻勢。所以,兄弟,只有辛苦你了。」

  於東說起外界對《太陽》的評價不佳難免一臉鬱悶。作為曾經的文藝青年他對姜聞的這部新作,從一開始就很好看,雖然之前在威尼斯鎩羽讓他有種不祥的預感,但還是期望能夠在國內打個翻身仗,畢竟姜聞之前有過成功的例子。但是以現在慘澹的票房,他甚至認為國內觀眾的審美觀產生了嚴重的下滑。

  包括之前他硬著頭皮說什麼爭論是好事,能夠提高關注度。但現在看來,所謂的好評都是來自於評論界的自嗨,而在觀眾群體就是一邊倒的看不懂、不好看。

  「於總說的沒錯,《雙驢記》在國內市場還是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的。就算是文藝片,前年《如果愛》和《千里走單騎》都拿到了三千萬的票房,我覺得《雙驢記》比這兩部片子要好看。」小豆丁也跟著幫腔道。

  「那是你覺得,我要的是觀眾覺得。」

  賀新沒好聲氣的懟了她一句,同時也瞟了於東一眼。畢竟於東當時也覺得姜聞的《太陽》要勝過《雙驢記》太多。

  之前他一直覺得納悶,象《太陽》這種實驗性很強的文藝片成本高達六千萬,居然還有人願意為這部片子投資。哪怕導演是姜聞,這個風險太大了。

  後來聽了於東透露,才知道前因後果,原來《太陽》一開始的投資只有3000萬,但投資方太合在投了1800萬之後,發現片子拍了都沒有三分之一。這種情況下太合當然不幹了,剩下的1200萬也不投了。為此《太陽》還停拍了一段時間。

  聽上去是不是很耳熟?從《陽光燦爛的日子》到《鬼子來了》都是這種情況,這是姜聞作為導演的一貫的尿性。就象後世《讓子彈飛》站在把錢掙了之後,他在面對記者提問時那句經典的反問:「什麼叫預算?」

  當然姜聞之所以牛逼就在於前兩部作品哪怕都超支了,但最後還是把錢給掙了。

  但是這次不同,這次的缺口實在太大,大到太合都不敢賭。於是乎最後還是韓三爺出面,幫著拉來了一心想來內地發展的英黃。

  英黃很上路,大手筆投了2200萬。還在片子中加塞了目前英黃正在力捧的龍太子房祖明。但是即便如此,錢依舊不夠。最後姜聞和周筠自己拿出了1100萬,外加兩人的片酬折合的1000萬全部貼進去,這才完成了這部電影。

  這還不算保利博納投入的1000多萬的宣傳費用和六百個拷貝的支出。如果單單要靠國內票房來收回投資,最起碼得要將近兩個億的票房。

  現在別說兩個億了,連兩千萬都懸乎。

  此時面對於東和小豆丁殷切的目光,賀新只能點頭道:「好吧,我同意這個宣傳計劃,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頭,萬一《雙驢記》首周票房不佳,咱們就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了,還是按照原來的路子走。」

  「你小子,電影還沒上映呢,就這麼沒信心啊!」於東總算鬆了一口氣,重重地拍了他一下,笑道。

  說實話,國內的電影市場實在太過無常。之前他對《石頭》信心滿滿,那是原時空中《石頭》是成功的。

  《雙驢記》他上輩子連聽說都沒聽說過,單純就是喜歡這個故事才投資的拍攝的。如今雖然拿了威尼斯的評委會大獎,但對於國內的票房他實在沒多大信心。

  就象後世《戰狼2》、《紅海行動》這類題材的主旋律大片,動輒三十億、五十億的票房。輪到大黑牛的《空天獵》,既有范小胖、吳繡波的幫襯,又有演技派的王千原的加持,外加空戰題材更加吸引觀眾的眼球,原本想著就算再爛,十幾二十億或許不成問題。

  結果咧……

  所以,不確定因素太大。讓賀新對自己未知的情況實在不敢抱過高的期望。

  而且別看他現在接連接拍了《萬箭穿心》和《愛有來生》,前者單純是為了捧自家女朋友;至於後者麼,除了他不排斥題材和角色,可能還有一定程度被於姐姐的美色所惑。

  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古往今來少不了烽火戲佳人、從此君王不早朝這種傳說。

  其實他現在最最上心的還是高群叔目前正在鼓搗劇本的《風聲》。這才是他心目中真正意義上的大片。

  於是,談完正事,他便跟於東道:「對了,東哥,晚上我約了老高。他那邊的劇本初稿已經出來了,一起聚一聚唄!」

  「呃,今天晚上我實在抽不出空。不過有一點你儘管放心,你東哥的話一口一個唾沫,保證算數!哎,你大致估計一下,這部片子將來的投資大概需要一個什麼數字?」

  「這我現在哪知道啊,得最後劇本定了才能測算。不過我估計肯定不會比《雲水謠》的投資小。」

  賀新上輩子的記憶只知道《風聲》最後的票房達到了兩個多億,但具體投資多少根本沒有任何印象,他只能通過對原版的場景,包括演員陣容的回憶,結合目前他的所掌握的對電影的了解,有個初步的判斷。

  要知道《雲水謠》那是實打實耗費了近3500萬的投資。

  「嚯,你小子這次居然搞這麼大?」

  果然,於東聽了不由吃了一驚,同時又下意識道:「你把這麼大的項目交給老高,靠譜麼?」

  別看老高拿了華表獎的優秀導演獎,《東京審判》近三千萬的票房看似不錯。但是在圈內人眼裡,其實老高縱然甩掉了「拍紀實的那個」的標籤,但依舊只是一個電視劇導演。於東心裡多少有點顧慮。

  「老高沒問題的。」

  賀新這會兒完全沒有對《雙驢記》的不自信,表現的異常自信,就象當年他力挺老高的《征服》、寧皓的《石頭》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