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路收費這件事便是理念不同了。
朝廷沒有多餘的銀子來修路,而江河組織了人手,籌集了款項,修出來的路,雖說對於商賈來說,方便了往後的利商。
可畢竟,人家出了銀子,再加上商賈的地位本就低下,朝中官員不理解這件事,那也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了。
在他們的認知里,能為朝廷做奉獻,你得心存感激才是。
哪怕是你出的銀子,那你一樣也要對朝廷感恩戴德。
趙世昌便是這種想法。
江河挑眉問道:「趙大人,照你這般說法,這銀子就該他們出咯?」
趙世昌依舊面無表情地說道:「無人逼迫爾等。」
江河撇嘴,這不就是典型的強盜邏輯了嘛。
「那也無人逼迫走水泥路啊。」
「你......」
江河只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而已,趙世昌便語塞了。
江河又道:「陛下,水泥路耗資甚大,若是沒有這些商賈,這條路只怕是十年甚至百年,也修不起來。
而如今,修起來了,只是收取一點點費用而已,趙大人便心存不滿,想必......朝中有這般想法的不止是趙大人一人。
可臣要說了,若是這條路不是商賈出資的,而是朝廷,又或者是朝中某位公爺,倘若他們收取費用,諸位捫心自問,還會這般嗎?
說到底,諸位還是打心底里看不起這些商賈而已。
諸位是真的心疼這十幾個大字嗎?
未必吧?諸位府中哪怕是一個馬夫,給馬匹餵的草料,每日浪費的便不止這個數吧?
退一萬步而言,這些商賈包括臣,出了這麼多的銀子,難道還不能收回一點成本嗎?
臣與他們是弱智不成?有銀子吃香的喝辣的不好嗎?偏偏要將銀子鋪在地上?」
江河最後的幾句話,尤其的刺耳。
可也讓殿中不少大臣臉上的表情變了變。
江河說的話,確實戳中了他們的內心。
在他們的心底,是看不起這些商賈的,十幾個大錢,在他們的眼中,壓根不值得一提。
只不過,這個錢交到商賈的手中,讓他們心有不甘。
趙世昌更是啞口無言,江河的話像是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在他的臉上,火辣辣的疼。
皇帝心裡細一琢磨,眼睛已放光了。
江河這個小子,雖偶有胡鬧,懟天懟地懟空氣,有時候......讓人恨得牙痒痒,讓人看不慣他。
可皇帝卻知道,這個臭小子所做的每件事,卻總能落到實處。
而朝廷,受益良多。
而且就修路而言,連皇帝都覺得,那番話讓人很信服。
他不是那種昏庸的皇帝,恰恰相反,他開明,喜歡聽大臣們的意見。
也就造成了本朝言官有什麼看不慣的開口就來。
他眉眼含笑地凝視著江河,目光中透露著和藹,別人不敢做的事,他做了。
別人不敢想的事,他也想了,非但想了,且付出了行動。
「江愛卿所言有理,此事,休要再提,就按照江愛卿的章程來做吧。」
說著,皇帝環視殿中群臣,聲音中帶著不容拒絕的語氣。
「地方官員,對於修路一事,不可刁難,要配合,如若需占用百姓的土地,要協調好,切記不可生了事端。」
殿中群臣高呼:「吾皇聖明。」
趙世昌只能灰溜溜地歸班。
事到如今,皇帝已經給事情定了基調。
如今,看陛下的口氣,這已經不是江小二自己做的事了。
已經成了朝廷中的事了。
當然,花著別人的錢,做了自己的事,這過路費,皇帝已經默認了,收就收了吧。
散了朝,江河不等文弘義幾人阻攔,一溜煙地跑沒了影。
這麼久,修路的事自己都沒去關注。
這下騰出了時間,當然要去看看到底修得怎麼樣。
............
等他順著水泥路,過了盤龍山,寬闊的水泥路猶如一條長龍一般,蜿蜒延伸至遠處。
不得不說,有錢真是好辦事。
這才短短的幾個月,這路就快修通了。
等到丁栓子找到了張永,張景洲也跟在身邊。
兩人灰頭土臉,一身的灰塵。
江河不禁詫異地問道:「你不是在燕歸樓嗎?跑這來湊什麼熱鬧?」
張景洲咧開嘴嘿嘿一笑:「燕歸樓中,左右也無事,還不如到城外逍遙快回。」
江河上下打量著他,眼前這個鬼樣子,說是個包工頭都有人信。
「你管這個叫逍遙快活?」江河指著他身上的粗布麻衣。
「嘿嘿嘿。」張景洲不在意地擺擺手:「看著這路,一天比一天修得長,心裡舒坦啊。」
江河無奈地翻了個白眼。
陛下這幾個兒子,怕不是有什麼怪癖吧。
太子殿下喜歡挖煤,老二來修路,老七在作坊里整日不見人影。
懶得理他,江河朝張永問道:「銀子夠嗎?」
直到江河問話,他才接話道:「少爺,夠著呢,哪怕現如今春耕,回去了不少的人,進度稍有延緩,工錢也是那麼多。」
說著,他小心翼翼地看了江河一眼,見他臉上沒有任何表情變化,方才道。
「工錢是小人定下來的,每日二十個大子。」
對於這個,江河沒有任何異議。
他輕輕揮手:「無事,不能少了工人的薪俸,多了可以,少了可不行。」
張永小雞啄米似的點頭:「少爺,這點您放心好了,咱們江府,可從來不短工人的薪俸。」
江河便笑道:「還有多久能全線修通?」
張永想了想:「預計還要半月。」
其實,這條水泥路修通的時間大大超出了江河的預計。
按照他所想的,怎麼著也得修個半年左右吧。
沒想到,這才短短四個多月,便修成了。
不得不說,現結薪俸的魅力所在。
還有便是,年前修的水泥路,盤龍山的一幫子人,已經積累起了一部分的經驗。
有了這些人的帶領,這路修起來,當然是事半功倍了。
而修路所帶來的效應還不止如此。
無數的作坊沿路建起。
十里八鄉的趕來做工,工人們有了工錢,便意味著有了保障。
而十里府的商賈,對此,更是喜不自勝。
以往,他們只能窩在十里府中,自己在鄉下收的貨物,只能等著京都的商賈前來收購。
哪怕他們想運至京都中去,這一路上來的損耗,運費,往往讓他們幾乎是無利可圖。
可現在不一樣了,有了平坦的水泥路,雖說還沒修通,可光明的前途,就在眼前了。
甚至,十里府中不少的大商賈,已經在自發的組織人手,在平整路面。
為的就是,讓這條路儘快地通車。
這樣一來,他們的生意,也能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