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好巧啊,我也用刀(三合一)

  中神州,天下的中心。

  天京城,就安靜而雄偉地聳立在中神州的中心。

  有意思的是,這座在建造之初就考慮到了無數種戰亂,配齊了所有能想到的防禦工事的天下第一雄稱,自建成以來,便從未經歷過真正的戰亂。

  但這裡的主人,已經換了好幾家了。

  因為,最致命的亂,永遠都亂在人心。

  人心那錯亂的暗流,在天京城權力、名望、財富的催發下,涌動在每時每刻。

  最近,這暗流似乎愈發洶湧。

  自楚王現世,封一等親王以來,原本平靜的朝廷瞬間被撕扯成了三派。

  以國師為首,當年太祖老臣為輔的楚王系;

  以秦王為首,朝堂新貴為輔,隱隱有陛下在暗中支持的秦王系;

  以及,試圖明哲保身,不偏不倚的中間派。

  楚王系和秦王系的這場暗戰沒有前戲,從一開始,便直接進入了最激烈的碰撞。

  從國師與陛下的朝堂爭鋒,到楚王數日封王,出任五嶽使團主使,再到如今,短短不過一月,已有一名尚書、三名侍郎、外加一個大州城主倒台。

  劇烈的撕扯,讓朝堂動盪不安,一時人心惶惶。

  .......

  繡衣使衙門最深處的房間中,桌椅依舊單調而乏味,紫金繡衣也仍然靜坐在寬大的桌旁,窗簾緊閉,將那些想要窺探的天光盡數擋在了外面。

  此刻的房間中,不只有劉瑾一個人,窗戶卻並未因此而打開,因為那個能夠讓劉瑾坦然迎接光明的男人已經離開了天京城。

  薛律恭敬地坐著,遲疑著開口道:「令使大人,朝堂撕扯如此,我們想要保持中正,愈發困難了,屬下想請示一下,我們接下來還是照舊嗎?」

  一句話說完,他的心跳已經快如擂鼓。

  若非有陳三更的關係,他壓根沒有膽氣在劉瑾面前如此說話。

  因為這話不管措辭再委婉,內核都是質疑。

  但即使有陳三更的關係,在劉瑾多年的積威面前,薛律依舊很難讓自己的心態變得鎮定。

  因為那些威嚴,是劉瑾在一次次的滔天巨浪中運籌帷幄,安然度過,同時殺伐果斷,用一顆顆人頭鑄就的,如百鍊之鋼般堅實。

  令使大人就是繡衣使衙門的天,這樣的觀念早已深入所有繡衣使的心中。

  好在似乎陳三更的名頭真的有用,劉瑾並沒有計較他的冒犯,只是淡淡瞥了他一眼。

  就在薛律額頭瞬間見汗的時候,劉瑾開口道:「記住一點,我們是陛下的人。」

  薛律恍然大悟,點頭道:「屬下明白,我們在暗中幫助秦王。」

  劉瑾搖了搖頭,「你錯了,我們是陛下的人,只是陛下的人,跟任何旁人都無關。」

  他揮了揮手,「下去吧。」

  薛律一頭霧水,只好依言走出了房間,回到了自己的律威堂。

  散值之後,在薛律的府邸書房中,如今已經去了律威堂,並且慢慢成了薛律心腹的吳春雷恭敬地坐在薛律的對面,「薛大人,令使大人怎麼說?」

  薛律皺著眉,將今天的情況說了。

  吳春雷吹了吹自己額間的秀髮,開口道:「這很簡單啊,令使大人的意思就是讓我們一切照舊,繼續只忠於陛下一人就行了啊!」

  薛律翻了個白眼,「我是腦子有病嗎?難道連這都聽不明白。」

  吳春雷一愣,「那?」

  薛律搖了搖頭,「我是想不明白,令使大人為何依舊選擇不站隊。」

  「不站隊也沒問題啊,兩不相幫,都不得罪,安安心心地做陛下的孤臣就是了。」吳春雷眉毛一擰,像是覺得薛律可能是真的腦子有病,這都想不明白。

  薛律無語地看了他一眼,以前覺得這胖子挺機靈的,今天怎麼淨說不過腦子的蠢話。

  他右手前伸,豎起一根手指,然後左手伸出,再豎起一根手指,「不站隊,在以前,的確意味著兩不得罪,但在眼下這個雙方爭鬥如此劇烈,幾乎寸土必爭的時候,不站隊,便意味著兩邊都會把我們當敵人。」

  他神色凝重,吐出一句藏在心底的話,「更何況,誰都看得出,陛下是傾向秦王的,如果陛下也覺得令使大人選擇錯了呢?」

  吳春雷霍然一驚。

  薛律盯著他,小聲道:「你要知道,繡衣令是可以換的。」

  吳春雷忽然覺得嗓子有點發乾,胸口有些發堵。

  「你在想什麼?」

  薛律忽然盯著吳春雷的眼睛,雙目如電,似乎要刺透吳春雷的內心。

  吳春雷身子一抖。

  「我告訴你,不要生出一些不該有的念頭!令使大人的心,不是我們猜得透的!過往的十幾年中,任何挑戰和質疑令使大人的人,都受到了讓他們悔恨不已的懲罰。」

  在薛律鄭重的警告聲中,吳春雷連連點頭,賠笑道:「大人放心,別的不說,就憑陳兄弟那頭的關係,我們也不可能背叛令使大人的。」

  他的腦子也不笨,在瞬間便找到了最讓薛律信任的理由。

  果然薛律點了點頭,淡淡哼了一聲,「知道就好!」

  眼見房中氣氛一時有些壓抑,薛律也覺得自己剛才的語氣重了些,笑著開口道:「說起三更兄弟,有個情報,恰好就跟他有關,上午我拿到的時候差點沒給我笑死。」

  他看著吳春雷,「你還記得前兩天關於楚王的那個消息吧?」

  「能不記得嘛!」吳春雷點了點頭,「楚王在南境的騎牛城外誅殺了一個邪修,一下子救了一百來個女子。還說什麼楚王不願居功,不讓聲張,好傢夥,一夜之間,滿城都傳遍了,全城轟動啊,楚王一系的人那尾巴都快翹到天上去了。」

  他無語道:「我聽說還有個太祖當年的老臣,興高采烈地跑到皇陵外,一把鼻涕一把淚地高喊太祖後繼有人呢!」

  薛律呵呵一笑,「今天,白鹿洞那邊傳來了一個消息,前些日子由靈劍宗女子劍仙范自然和陳三更以及蘇密在騎牛城外救下了一幫被擄掠的女子,已經交由白鹿洞進行妥善安置,這些女子衣食無憂,餘生由白鹿洞保障,並且,為了防備可能的風險,還由蘇密在那座邪修的洞府中以子虛觀烏有道人的名字留下了一篇銘文,記錄此事。」

  吳春雷呆呆地張了張嘴,然後猛地一拍大腿,「好傢夥!這是直接打楚王的臉啊!」

  「可不是麼!」薛律忍不住笑道:「聽說這個消息一傳開,楚王那邊的好些人的臉色比楊得治還難看,跑去皇陵祭拜過的那位老臣,直接稱病不出了。」

  哈哈大笑聲在房中響起,兩人都跟陳三更交好,自然對這位楚王沒什麼好感,嘲諷起來毫不留情。

  薛律調侃道:「楚王第一站就是白鹿洞,本想著拉攏這家最傾向朝廷的,沒想到白鹿洞反手就是一巴掌呼他臉上,可真有意思。」

  吳春雷附和一笑,「可不是麼,而且還打得這麼響亮,我好想看看楚王在得知這個消息時的臉色啊!哈哈!」

  薛律笑了笑,「這還不是楚王最頭疼的事情呢,畢竟只是未經認證的小道消息,而今天白鹿洞一位長老面聖,請求派秦王至白鹿洞,商議在天京城開設國學之事,這才是真正的態度。」

  吳春雷倒吸一口涼氣,「將這麼大一項功勞送給秦王,白鹿洞這是要跟楚王徹底決裂啊!」

  「大差不差吧。」薛律點了點頭,「不過最終應該還要看紫霄宮那邊的情況如何,十宗商議的最終結果是什麼。畢竟白鹿洞跟陛下也只是說的派秦王去商議嘛。」

  「紫霄宮。」吳春雷沉吟一下,他也是因為最近成了薛律的心腹,才有幸得知十宗暗中邀約在紫霄宮議事,否則以他的級別地位,是接觸不到這等秘聞的。

  他輕聲道:「也不知道陳兄弟會不會去。」

  薛律嗤笑一聲,「你啊,還是年輕,想想白鹿洞為什麼跟楚王決裂,蘇密和三更兄弟什麼關係?再不濟,青眉山那頭,三更兄弟不會去幫個忙?郎情妾意,又豈是說斷就斷的。」

  「也對,陳兄弟肯定會去的。」吳春雷忽然幽幽地嘆了口氣,「前些天挽枝那丫頭回來,聽說三更兄弟來了天京城,要死要活地要去追,還好她還不知道是我故意給她調出去的,不然非得以下犯上弄死我。」

  「讓她早點打消那點念頭吧,三更兄弟那般的人物,又豈是她能夠覬覦的。」

  薛律站起身,負手看向窗外,輕輕開口,「我有種預感,此番陳兄弟說不定又會做出些驚天動地的大事來。」

  .......

  宮近東城城近宮,松遮寶殿殿遮松。

  月篩竹影影篩月,風弄花香香弄風。

  鶴伴孤猿猿伴鶴,鍾偕暮鼓鼓偕鍾。

  去上紫霄霄上去,通玄妙道道玄通。①

  中神州南部,玄東城外不遠處,一片山巒狀若二龍戲珠之寶椅,一片掩映在古松之中的宮殿群就安靜地坐在寶椅上。

  走過紫霄宮的山門,拾階而上,但見左右清幽而不孤寒,四下形勝亦不繁雜,清風藏於林間,秀水濯於耳目。

  宮樓巍巍,居高臨下,宮人閒閒,謙和有禮。

  「好一派聖地風光啊!」

  石階上走著的一個年輕男子忍不住開口感慨道。

  在他的身旁,還走著一位同樣年輕的男子,笑了笑,「魏兄所言不錯,紫霄宮果然名不虛傳,不愧為十宗之首。」

  「呵呵,魏兄,沈兄,謬讚了。」

  一個溫醇的嗓音微笑著響起,二人扭頭張望,凝神感知,四下卻不見人影。

  「魏兄、沈兄,請移步一敘。」

  話音一落,二人的眼前一花,再一睜眼,已經是在山腰的一處小樓之中,距離先前二人所站之地,少說有數百步之遙。

  「貴客臨門,有失遠迎,稚川在此向魏兄、沈兄致歉。」

  二人面前,一個身著紫色道袍的年輕道士手持拂塵,起身朝著二人作了個道揖。

  看著面前的年輕道士,二人面色平靜,心頭卻掀起了滔天巨浪。

  二人可不是一般人,姓魏的這位乃是十宗之一極樂殿的極樂聖子魏昆,知命境中品的修為,在朔月樓最新一期天驕榜上,名列第九。

  姓沈的這位,全名叫做沈平之,同樣是十宗聖子級別的人物,厚德門掌門的大弟子,知命境下品修為,因為吳青帝之死,得以躋身其上,名列第十。

  雖說是在紫霄宮的大陣之內,年輕道士有仰仗大陣之利,但這份挪移的手段也實在驚人,若是在此地與之對敵.......

  要知道,剛才年輕道士雖然提前說了一聲請二人移步一敘,但卻並未徵得他們的同意。

  這就是他真實的實力嗎?

  二人看著在他們面前微笑的年輕道士,心頭五味雜陳。

  年輕道士微笑道:「魏兄和沈兄莫不是還在生我的氣?」

  「哪裡哪裡!」

  二人如夢方醒,連忙笑著回禮。

  兩位天驕榜上天驕,對著這位年輕道士執禮甚恭,毫無傲氣與得色,因為站在他們面前的是:

  天驕榜首,紫霄宮道子,李稚川。

  號稱百年來,整個道門最有天賦的修行者。

  三人各自落座,魏昆這才發現,在這座小樓的房中,還擺著幾張蒲團。

  不等他發問,李稚川就微笑著道:「魏兄,沈兄,請稍歇飲茶,我們再等幾位客人。」

  沈平之笑著道:「十宗一共十位,李道兄這蒲團恐怕是不夠哦。」

  李稚川不置可否,微笑道:「此番不止十宗,我與靈微還邀請了天驕榜和胭脂榜上其餘諸位,趁這個機會,年輕一輩齊聚一堂,也不失為一場盛舉。」

  ......

  時間和一杯杯茶水一起被吞進腹中,和一聲聲交談歡笑一起消失在風裡。

  「裴兄,多年未見,何如移步一敘?」

  正走在紫霄宮石階之上的裴白玄霍然抬頭,周身劍氣轟然爆發,但卻依舊被挪移到了房中。

  李稚川拂塵輕擺,一道柔光將裴白玄的劍氣籠罩,以免傷及小樓。

  見到屋中幾人,裴白玄在暗中嘗試一番,發現沖不破李稚川的束縛之後,只好順勢將劍氣收斂。

  李稚川又重複地作著道揖,說著方才那一番客套的言辭。

  裴白玄冷冷道:「我以為我已經夠無禮了,沒想到你比我還霸道。」

  說完他就朝蒲團上一坐,「沒辦法,我打不過你,你說什麼我聽著。」

  其餘二人心中感慨,不愧是劍痴,真是誰的面子也不給。

  也不對,好像以前就挺給吳青帝面子的,可惜吳青帝已經死了。

  不僅如此,還由裴白玄遞補了其天驕榜第八的位置,不得不說,世事既無常又唏噓。

  李稚川也知道裴白玄是這個性子,也不生氣,仿若無事地給請裴白玄喝茶。

  ......

  「徐兄,何妨移步一敘?」

  依舊一身天藍色長衫,步履如踩雲朵般輕鬆舒展的徐謙之眉頭一皺,腳下步伐疾走,在躲過了第一次之後,在第二下依舊被李稚川移到了小樓之中。

  不過就這個表現,已經是目前四人中表現最好的了。

  無愧於天驕榜第六的實力。

  魏昆和沈平之都在心頭暗自一嘆,平日裡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無人能敵,到了這兒才知曉差距為何啊!

  ......

  接下來,天驕榜上名列第五的國師弟子顧師言,名列第七的九幽洞幽冥子,也先後被李稚川「請」到了小樓之中。

  在「請」顧師言的過程中,顧師言似乎都沒有半點反應,讓魏昆和沈平之不由得有些懷疑,但李稚川卻沒有半點輕慢,甚至說言行之中還透露著幾分特殊的套近乎的感覺。

  ......

  一柄刀,出現在了石階之上。

  刀身漆黑,此刻天地間明亮的光線照過去,也似乎都被刀身吸走。

  於是它看起來更黑了些。

  在這個修行者的時代,本不該看到這樣的兵刃,但它就是出現了。

  就像它的主人,本不可能崛起,但他就是這般崛起了。

  目光順著刀身朝上,便能瞧見那隻握刀的手。

  那隻手將刀柄握得很緊,指關節已經微微發白,青筋凸起。

  紫霄宮很安全,甚至天底下沒有多少比這裡還要安全的地方了。

  可明明沒有敵人,那隻手卻依舊這麼死死地握住手中的刀。

  似乎是為了在那萬分之一可能的出手中,更快上那萬分之一的瞬間。

  這是經歷了怎樣的過去,才會有這般的警惕。

  從那隻手向上,一張五官端正、稜角分明的臉映入眼帘,談不上英俊,細薄的嘴唇微微抿著,面無表情,就像一塊在風雪中執拗的岩石。

  他叫蕭余,他來自橫斷刀宗,他是天驕榜第四。

  天驕榜上,唯二不是出身十宗之人。

  但比起師父是荀郁的顧師言來,他背後那個曾經也輝煌過的橫斷刀宗,早在十幾年前就只剩下他自己了。

  多少辛酸事,成就一人一宗門。

  「蕭兄,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還望移步一敘!」

  蕭余平靜的雙目中瞳孔猛然一縮,整個人不見任何動作,一道刀光便如憑空而生的飛瀑,砸落向面前的石階。

  空氣中,似有一道無形的牢籠被擊碎。

  但就在刀勢由盛轉衰之時,一道新的牢籠又重新建起。

  蕭余毫不猶豫,擰身便又是一刀劈出。

  李稚川的輕笑聲在空曠的石階上響起,蕭余的面前驟然出現一柄拂塵的虛影,拂塵之上萬千長絲瘋長,纏繞向蕭余的四肢。

  黑金長刀再起,卻被拂塵的長絲一同纏住。

  蕭余的臉上依舊不見表情,只有咬牙的痕跡在臉上一閃而逝,他沉聲一喝,手臂青筋暴起,黑金長刀猛地光芒大盛,斬斷了拂塵的長絲。

  「呵呵。」

  李稚川的笑聲輕起,聲音一起,一股巨力憑空生出一落,壓向蕭余的身軀,試圖將其緩緩壓倒。

  蕭余苦苦支撐著身子,但身子漸彎。

  長刀插在地上,也被壓得刺入地面,一起沉下去。

  「啊!」

  蕭余猛地一聲怒吼,真元在體內暴走,猛地撐起了身子。

  但付出的代價是嘴角緩緩滲出了鮮紅的血跡。

  「咦?」

  空氣中響起一聲輕輕的驚呼,旋即一道沛然莫之能御的巨力轟然砸落在蕭余的背上。

  人力有窮,蕭余再硬的腰杆,再不屈的意志,都無法抹平巨大的能力鴻溝,一下子再度被砸彎下去。

  「啊!!!」

  他再度發出一聲不甘的怒吼,但無濟於事。

  眼看那一雙只跪過天地、雙親的膝蓋就要壓倒在石階之上,一隻手忽然從一旁伸出,輕柔地攙住了他。

  那隻手的動作是那麼隨意,仿佛只是輕輕搭在了蕭余的身上,但他沉落的身子立刻就為之一止。

  蕭余的膝蓋,距離石階,不過一寸之遙。

  他伸出舌頭舔了一把嘴角的鮮血,連帶著喉頭的血一起咽下,扭過頭,看著扶住自己的人,眼神中微微有些疑惑。

  那人溫和地笑了笑,「好巧啊,我也用刀。」

  ---------------------

  注①:此詩相傳為八仙之一的呂洞賓駐足淮安紫霄宮時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