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玉笛誰家聽落梅

  不過周棟是個厚道人,藉此發難不是他的習慣。只是心裡隱約有些不舒服,感覺有點來氣,其實多半還是和他的病有關係,於是也冷冰冰地道:「既然是袁先生出題,我就不選了,隨便你出題吧......」

  「哎,老弟啊,你怎麼能這麼說呢?」

  郭悳岡聽得直想跺腳。誰能想到袁子丹傲氣,自己這位周兄弟就更加傲氣,這麼好的縮小『考試範圍』的機會就被他直接放棄了?

  袁子丹望著周棟微微一笑:「面王就是面王。也好,那看來我是要想出一個驚天動地的難題才成了......」

  袁子丹哈哈一笑,走出了水榭涼亭,然後足足有半個多小時都不見他出現。

  老郭等得心裡發虛,忍不住滴咕道:「兄弟,我看這位袁先生神神秘秘的,他可不是要想什麼絕招為難你吧?」

  於老師苦笑道:「岡子你這就是當局者迷啊,你也不想想周弟是什麼人?大號是華夏面王,小號就是白案第一人!要是周弟今年七老八十也就算了,可偏偏他還這麼年輕......

  換了你是袁子丹,會不會借這個機會與周老弟斗一斗呢?」

  老郭無奈道:「這下可麻煩了,周弟,你有把握麽......這個,不是我不信你啊,袁子丹這人可是出了名的難搞。」

  「說不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吧。」

  周棟卻感覺沒什麼,從進入早點部開始,他一步步走來,見識『四巨頭』,單刀赴會折服懷良人,一道八珍面得獲華夏面王之名,什麼樣的勤行高手沒見過?

  袁家的名氣雖然不小,可袁枚的遺澤至少就占了一多半,究竟袁子丹怎麼樣,那還是要比過了才知道。

  又過了半個多小時,袁子丹還是沒來,倒是先前那個在正門迎接他們的袁公子提著一壺茶笑呵呵地走進水榭:「兩位老師,周面王,我父親還在準備考題,吩咐我煮了茶來,幾位先喝點茶吧?」

  說完拿起桌上的茶杯,為每人倒了一杯,老郭和於老師望著茶杯,微微皺眉,這是什麼茶啊?茶湯倒是紅亮好看,可味道卻直衝鼻子,好像上面還漂浮著油星子呢。

  老郭也是個愛講古的人,也算頗通幾分茶道,還真是沒喝過這麽獨特的茶。

  『袁公子』也不說話,只是笑眯眯地望著周棟。

  老郭和於老師對望一眼,頓時心裡明白,正經的考題還沒出,堂前測試就來了,袁家這是要首先借這壺古里古怪的茶來考驗周老弟啊?

  老郭和於老師拿起茶水喝了口,然後就迅速放下,似乎沒有興趣再喝第二口,這茶的味道實在古怪,他們兩個是接受不能。

  周棟看了看茶杯中的茶水:「袁公子,這杯『古茶』也是考題麽?」

  袁公子笑笑道:「只是隨園待客之物,不過父親說了,周面王是我勤行高人,一定能喝出這道茶所用的材料幾何、烹煮之妙,讓我要留心記下來,向您多多學習呢。

  父親還說了,如果周面王對茶道沒有研究,讓我千萬不可以追問,那樣是非常沒有禮貌的。」

  「那我就喝喝看吧......」

  周棟笑著端起茶杯,輕輕飲了一口,點頭道:「袁先生真是名不虛傳,這不是泡茶,而是烹茶,也就是古時的煮茶。

  華夏有茶道,其實是西漢之後的事情了,從西漢到初唐,烹茶之道大興,人們會在茶中加入鹽、蔥、姜、桂、薄荷等食材,有些更兇猛的甚至還會加入豬油......

  據說,那段時期的文人雅士是要用味蕾一層層感受茶湯的美妙味道,還要大寫詩賦加以讚美。

  要等到茶聖陸羽治《茶經》,才漸漸拋棄了這種煮茶的方式,改為喝清茶。

  袁先生煮的這道茶,絕對是依足了古法,至少轉化了文武火十三次以上,把每一種食材的味道和作用都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雖然現代人很難接受,卻真正做到了古茶『補中、益氣、去寒、暖身』的作用。

  說它是一壺藥茶,其實也不為過。

  其實啊,能不能接受味道只是人們的習慣問題。烹茶出現在自然環境惡劣、人們對營養品認識不足、烹飪手段單一的時代,是有一定歷史原因和歷史必要性的,那個時代的人如果只是泡清茶喝,其實才是對茶葉的一種浪費。

  袁先生煮這道茶給我們,其實考的不是我對茶道歷史的了解、也不是讓我辨認出這些簡單的食材,而是傳遞給我們一個信息。

  人,既不可以厚古薄今、也不可以崇今貶古!銘記歷史、正視歷史、尊崇古法有時候未必是倒退,也可能是進步。

  如果一定要說,我在這道茶中喝出了君子之誠和你父親的傳世之心,不知道我說得對不對呢?」

  袁子丹果然夠厲害啊,這道茶看似考的只是古茶的常識和幾種普通食材,其實是要考周棟的見識。

  考題隱藏極深,好在大師級嘗味不僅可以幫助周棟分辨對方的手藝優劣,更有大量的相關信息提供,才讓周棟一眼看穿了袁子丹的心思。

  「哈哈哈,說得好!周面王果然不愧是我華夏勤行翹楚,光是這份見識,就不負面王之名!」

  只見袁子丹大笑著走進水榭,把手裡的一盤菜輕輕放在周棟面前:「聽於老師說過,理想的生活中那道二十四橋明月夜就是出自周面王之手,我看了那集節目,果然是十分驚艷。

  既然周面王對『金學菜』研究如此之深,不知道可能看出眼前這道菜是什麼麽?」

  「這道菜麽?」

  周棟低頭一看,只見在瑩白如玉的瓷盤上,按照梅花形狀擺放了五疊肉條,每一疊都是五根、每根都是兩指長、小指粗細的樣子。

  不禁輕輕嘆了口氣,這位袁先生也真是夠好勝的,自己做了道二十四橋明月夜,他就拿出這道『玉笛誰家聽落梅』來考自己?

  不用問了,這道『玉笛誰家聽落梅』,一定比俏黃蓉做的那道更為複雜、更加難以分辨,這是要考考自己的舌頭比不比得過九指神丐洪七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