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關於《東風破》的討論
「華夏風新作,一首《東風破》教樂壇,什麼是真正的華夏風。」
「當下華夏風作品層出不窮,但是真正流行起來的卻不是太多,大多都是跟風的粗製濫造的作品。
終於,李赫看不下去了,除了給別的歌手寫歌之外,帶來了一首真正意義上的李氏華夏風作品。」
「樂壇的華夏風亂像,李赫乾脆自己下來指揮交通,告訴大家,華夏風到底該怎麼寫。」
媒體方面對《東風破》的讚譽很高,引起的反響比《以父之名》還要高。雖然《以父之名》從流行音樂藝術性上來說,可以稱得上是天花板級別的作品。
但是《東風破》的意義就在於,這是一首基於傳統文化的流行音樂作品。
傳統和流行的結合,既有高度又有廣度,而且這首歌也為李赫打開了一定的中老年市場。許多中老年歌迷聽完這首《東風破》,不說立馬喜歡上李赫,但起碼印象上有改觀。
年輕的歌迷自然不必多說,都快把李赫吹成神仙了。
連續爆出的兩首歌,都預示著李赫的第四張專輯與眾不同。不過讓歌迷可惜的是,《東風破》只在《魯玉有約》上驚鴻一瞥,並沒有放出音源。
但是這難不倒神通廣大的網友們,《魯玉有約》節目播出後,立馬有網友單獨剪出了李赫演唱《東風破》的視頻片段,放在視頻網站上傳播。
B站有個視頻後台播放的功能,還能循環播放,於是B站就被當成《東風破》播放器。
網友上傳之後,播放量立馬突破百萬。
按理來說,網友擅自傳播,沒有取得許可的情況下是侵犯了版權的,但是幻想唱片公司並沒有追究。
因為這對新專輯的宣傳也是有利的,歌迷不會因為提前透支的一兩首歌就放棄整張專輯。
真有這種歌迷,那只能說太可惜了,他錯過了最好的華語專輯之一。
這次專輯的曲目有十四首之多,歌迷們驚嘆於李赫的才華,同時網上也不乏論調,那就是李赫敷衍歌迷,推出的這張專輯。
這樣說確實有道理,畢竟距離上一張專輯發行不過一年的時間,其他的歌手普遍的兩三年一張專輯,最近幾年乾脆都不發專輯了。
但是李赫不一樣,以一年一張的速度維持了三年。
大家很懷疑,李赫在歷經三張高質量專輯之後,是否還能繼續推出高質量華語專輯,是否如同金曲獎所說的那樣,李郎才盡。
但是現在看來,大家的擔心是多餘的,就靠著這兩首歌,就足以為李赫的第四張專輯打開口碑,甚至吸引一些原本並不關注李赫的歌迷。
不少樂評家,傳統古詩詞文化學者都展開了對《東風破》的研究,著名傳統民樂家,傳統文化研究學者劉俊義先生就在自己的專欄上刊登了長篇的評論,給《東風破》很高的讚譽。
「我認為這首《東風破》重新定義了現代流行華夏風的歌曲,不能說《東風破》就是華夏風的開山之作,在這首歌之前還有好多,也包括李赫自己寫的幾首。
《東風破》卻和這些歌曲很不一樣,重新定義了華夏風歌曲,並讓它成為主流。
所謂華夏風,主要是由於曲的原因,用的是華夏傳統的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來譜曲,比現在普遍的流行音樂會少幾個音符。
那正好再配上李赫自己古香古色的歌詞,就成了李氏中國風的鮮明特色,比起早先其他的華夏風就有了更鮮明的界定。
那麼單從聽這首歌的感覺來說,也不會讓人失望,個人認為青年或是老年群體都會喜歡,而且感情深遠,是那種越聽越有味道的歌曲,不會像口水歌一樣聽幾遍就沒感覺了。
所以我覺得,這首歌是現代華夏風的奠基之作,真正做到老少皆宜,上到六十歲老人,下到十幾歲的青少年,都能很愉快的欣賞這首歌。」
另外一個音樂人袁尚和則從專業角度上給出評價:
「縱向來看,較之復古的畫面,對於《東風破》,我更傾向於民國的畫風。
橫向來看,相比《尚海一九四三》,《東風破》的曲調更準確的抒寫了民國滬上的孤郁華章。
用西洋樂器的鋼琴啟奏突出反差,開場就是熟悉的王炸。這首歌旋律的強大體現在方方面面的細節上,包括前奏間奏和尾奏。
563623,5326237232,這是主主旋律線,23的音經過前奏旋律成為主線,低眉信手續彈,似乎訴說著心中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情緒。
旋律婉轉而緊繃。5,6,7三音排在23之前,猶如織毛衣一樣。上一針下一針。製造短暫的起伏,開篇確立基調,引入浮想聯翩。
開始出現的第一軌打擊樂,讓敘事緩慢進行。
『一盞離愁孤單佇立在窗口,我在門後假裝你人還沒走。』
前四小節一C-Em7-f-Dm7-G-C的和聲進行實屬罕見,小調和弦採用七和弦,跟上後續上行的純四度的大三和弦。
旋律上依舊採用了多個弦外音的作為解決,在五聲音階中的1,2,3三個連續音中用到了級進迴旋……」
袁尚和後面還講了很多東西,相當於把《東風破》從裡到外都扒了個遍。
講得太多專業性很強的東西,除了學習音樂的人稍微了解一些之外,其他的歌迷大多不明覺厲。
反正只知道袁尚和是在吹《東風破》,這就沒問題了。
有網友調侃,李赫費勁心思寫的一首華夏風歌曲,不到兩天,各路樂評人,音樂家都把他的歌曲從裡到外分析了個遍。
但是分析歸分析,只要學點音樂,誰都能分析一下。
所以說,音樂難的不是分析,而是創作出值得分析的作品。李赫就是那種屬於公認的作品值得分析的音樂人,要不怎麼沒人去分析袁華的音樂,反而揪著李赫的音樂不放。
這幾年分析李赫音樂的人多了去了了,《娘子》的分析論文都被音樂專業的學生寫了上百篇論文,但過去這麼久,也沒見其他人創作出另一首《娘子》來。
還是那句話,同樣的和弦,同樣的旋律,好的創作人可以千變萬化,而一般的歌手就只能不斷的重複自己,搞得自己的歌曲唱起來就是一個味道。
總而言之,因為兩首高質量的歌曲,大眾對李赫新專輯的期待已久拉滿了。
這中期待不光是華夏國內,甚至國外,日韓等地區都一樣。
尤其是島國,要說對華夏傳統文化誰最痴迷,無疑就是隔壁的島國了。毫不誇張的說,大部分華夏人估計都沒有島國人那樣推崇華夏傳統文化。
所以《東風破》這首歌一出,隔壁島國各種學者就坐不住了,各種在媒體報紙上位李赫的這首歌叫好。
華夏歌迷看到隔壁島國歌迷這個表現,無疑心情是很複雜的。李赫能走出國門,得到認可,大家很開心,同時也因為傳統文化流失太多,而展開自我批評。
這方面李赫也是沒想到,因為一首歌居然引起對傳統文化的討論。
還有一件事值得一提的就是,《尚海一九四三》將要在九月份進入尚海各大小學的課本,這對李赫來說,又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榮耀。
家中親人走了,我要回老家忙活後事,更新可能跟不上,請大家諒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