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北上
正德四年十二月十五日,荊王府外那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
朱厚照當時下旨的時候根本沒想那麼多,朱厚烇接到旨意的時候就已經是十二月初九了,在蘄州過完年再走也不合適,走大運河的話在過年之前根本走不到北京,所以正德五年的新年就只能在路上過了。
朱厚烇依依拜別了張太妃,登上了象輅,象輅就是用象牙裝飾的馬車。
親王象輅,其高視金輅減六寸,其廣減一尺。轅長視大輅減一尺。輅座高三尺有奇,餘飾同金輅。
明代親王的規格很高,和東宮太子是同一個檔次,比著皇帝的規格差點但差的也不多。
就以這象輅而言,長寬高也就比著皇帝的金輅少上一尺,對此不熟悉的人還真看不出差別。
出行的儀仗有59種之多,帶上整套儀仗得三百多人,之所以需要這麼多人因為其中還有「戟一十對、矟一十對、弓箭二十副、刀盾一十對」這種存在。
正德皇帝雖然召他去京城,但是也沒說不用帶儀仗,而宗藩制度中有規定藩王出行要帶全套儀仗,所以朱厚烇就得老老實實帶上所有的儀仗出發。
講道理,全套儀仗擺開之後還挺有排場的,但也僅僅是比較排場,整體儀仗都不太豪華,甚至可以說有點樸素。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朱元璋,因為大明的各個等級的儀仗於是他定的。
其實在明代之前皇帝出行的儀仗還是很豪華的,到了宋代的時候達到了巔峰,宋代皇帝出行的玉輅被裝飾的特別豪華,重的連車子的底盤都承受不住了。
到明代,朱元璋崇尚節儉,不喜歡宋代玉輅豪華繁雜的風格,直接把玉輅改成了金輅,甚至連上面的裝飾用的金子都換成了黃銅。
朱元璋設計的這一套簡約樸素的儀仗一直用到了明朝滅亡,被帶清繼承了過去,順治、康熙、雍正都是用的這套,直到乾隆的時候,乾隆實在是無法忍受皇帝的車駕這麼樸素了,就親自進行改造,至於乾隆的審美懂的都懂。
張永、崔元和禮部郎中各自登上了儀仗里的一輛馬車,秦月蘭和劉有容也登上了最末尾的馬車。
至於劉有容為什麼會跟著,那是因為劉太妃得知朱厚烇要帶著秦月蘭去京城,就把劉有容塞了過來,說是不放心他的身體,讓劉有容跟著照顧他。
對此朱厚烇還能說什麼呢,只能從善如流了。
朱厚烇的儀仗緩緩的走出了荊王府,外面依舊是黃土墊道,清水灑街,只不過這次朱厚烇有了經驗,提前三天通知蘄州城的百姓,對於經過路段旁的各家各戶都提前送去了一份小禮物,以示對打擾他們的補償。
這個操作贏得了蘄州城百姓的讚頌,也讓京城來的三人對朱厚烇的看法又產生了一些改變。
荊王府的南門外有著六柱五間和四柱三間漢白玉牌坊3座,呈品字型排列,牌坊主柱上祥雲盤龍,浮雕工藝精湛。坊上橫額為「屏藩帝室」四個大字。
在六柱牌坊的前面,一塊高近2米、寬近1米的「文武官員至此下馬」的巨碑聳立。
朱厚烇還是第一次從這個角度看荊王府,只覺著熟悉又陌生。
隊伍在蘄州城外的碼頭上登船了,全套儀仗加隨行人員一共裝滿了七八艘船,還有幾艘武昌衛的戰船護送。
朱厚烇站在船頭,身後的蘄州城越來越遠,漸漸消失在視野中,冬日的寒風吹拂著他的臉龐,他深吸了一口氣,自由的味道真好!
在古代旅行是一件非常考驗人耐性的事,他們要到達京城估計要耗時40天。
經過幾天之後,旅途的新鮮感就褪去了,朱厚烇每天還堅持著鍛鍊身體,但除此之外的時間只能找張永、崔元聊天去打發時間了,至於那個禮部郎中則躲到其他船上去了。
要是傳出和朱厚烇這位藩王來往親密的傳言,那他的仕途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這是一個在大明官場約定俗成的潛規則。
朱厚烇很快就和他們混熟了,相處的挺融洽的。
駙馬都尉崔元按照輩分來講是朱厚烇的姑父,朱厚烇已經一口一個姑父叫上了。
他們順長江而下,很快就來到了南京城,南京守備太監劉玻還親自帶著南京的官員登船拜訪朱厚烇。
按理說朱厚烇經過南京城應該去孝陵去祭拜一下朱元璋的,但是祭拜孝陵的政治意味太過濃厚了,所以他剛提了一嘴,就被劉玻給婉言拒絕了。
朱厚烇也沒繼續要求去孝陵祭拜,他需要的是做出這種姿態,不被人給挑毛病,最後他還是在船上擺上了香案和祭品對著孝陵的方向遙祭了一下朱元璋。
然後他們就繼續順流而下,來到了鎮江,在這裡他們將向北走京杭大運河。
「姑父,世人都說南船北馬,姑父是北方人,那定會騎馬了?」在進入大運河幾日後,朱厚烇問道。
「那是當然,我的騎術很好的。」崔元微笑著說道。
「那還請姑父教我騎馬吧!」朱厚烇請求道。
「此事易爾,我也在船上呆煩了,只是船上也沒有馬匹啊?」
「這個好辦,可以找沿途的驛站去借,其實咱家的騎術也很不錯的。」張永也插話道。
三人一拍即合,馬匹很快就被借了過來,朱厚烇也就開始沿著運河練起了騎術,其實在前世他也練過騎術,還是有一定基礎的,所以他很快就能自己騎馬奔馳了,這個學習速度也讓崔元和張永有些驚奇。
就是秦月蘭和劉有容相處的不是那麼融洽,她倆雖然住在一起,但是互相之間都不怎麼說話。
就這樣慢悠悠到了山東地界上,新年到了,山東的地方官員上船請朱厚烇下船過年,朱厚烇卻感覺把儀仗弄下來太麻煩了,而且還非常擾民,所以就決定在船上過年了,地上官員送過來很多過年的物資,整個隊伍就這樣迎來了正德五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