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戰爭準備

  第592章 戰爭準備

  陳弘和江建功的履歷立刻被放到放大鏡下觀察

  江建功還好,身份地位是跟隨朱厚照南征北戰一點點掙出來的,但仍然引起了文官們的不滿,一個武夫成了兵部尚書,這是上百年都沒出現的事了,這個位置一直都是文官把持著的.而且在文官們看來這個武夫的出身還只是一個荊王府的一個家奴.

  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至於陳弘就更讓人憤怒了,一個商人家出身的人,只是給朱厚烇當了二十年的隨從,竟然就直接官居一品,還成了華蓋殿大學士,直接入內閣了?

  一個沒進過學的商人之子竟然成了大學士,這讓所有文官們都無法接受.

  要知道在文官眼裡,內閣大學士是無比神聖的,還一直都有非翰林不得入閣的潛規則,能進入內閣的哪個不是學識淵博,品行高潔之士?

  結果朱厚烇這些舉動直接摧毀了內閣大學士的所有神聖性.

  這怎能不讓他們憤怒呢?

  除此之外,朱厚烇給皇家集團的人授官也引起了他們的強烈不滿,他們哪個不是寒窗苦讀幾十年才能當官的,而這些皇家集團的人,只是一些商人,不知經義八股,卻就這樣當上了官,這種對比簡直讓人無法忍受.

  總之,南方和北方就此展開了一場罵戰,這個時候的報紙已經比較發達了,所以大家都在報紙上各種發表文章

  南方的士紳們直接稱皇家集團出身的官員為「新時代的閹黨」,認為他們雖無閹人之實,但行閹人亂權禍國之事,並認為朱厚烇這麼做完全就是奸王一個,是會讓大明亡國的

  南北雙方你來我往罵的不亦樂乎,此時北京朝廷已經失去了對南方的控制,因為南方從高層到底層的官員都對北方朝廷離心了,北京朝廷也拿參加罵戰的南方士人沒有辦法,這讓他們更加囂張起來了.

  南方士人們也拿出了他們的看手好戲,一起去孔夫子的文廟進行哭廟,哭訴朱厚烇的種種輕慢儒學的暴行

  在這場罵戰中,雙方逐漸都展示了各自的政治理念,也讓更多猶疑不定的人下定了決心.

  支持北京朝廷的人向北京朝廷靠攏,支持南方叛亂勢力的則向南方靠攏.

  很多士紳原本很猶豫,但是發現支持南方勢力的聲勢要比北京朝廷要大,就紛紛站隊南方勢力.

  甚至還有不少北方的士紳悄悄南下投靠南方勢力,對此北方朝廷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不阻止他們逃到南方去,這讓南方勢力的氣焰更盛.

  就在雙方的罵戰達到高潮的時候,一個讓天下人震驚的消息傳了出來——當代衍聖公孔聞韶出現在了杭州城,並對北方朝廷展開了一陣口誅筆伐.

  衍聖公孔聞韶早就計劃著要離開北方,離開北方朝廷的控制區,現在終於時機成熟了,就帶著孔家人和孔子的牌位南下了,其實就是逃到了南方.

  到了杭州之後,直接公開批評北方朝廷,並主持了一次公開聲勢浩大的哭廟行動,控訴朱厚烇的種種暴行

  衍聖公的孔聞韶南下讓南方勢力的士氣大漲,也讓更多猶豫不決的人做出了站隊南方的決定

  聖人之後對讀書人們的號召力還是很強大的.

  對這一片紛擾,朱厚烇並不是十分在意,他希望南方跳出來的人越多越好.

  「對戰爭的準備怎麼樣了?」朱厚烇看著台下的人們淡淡的問道。

  「啟稟殿下,這三年來,近衛軍已經擴軍到60萬人,每支部隊都配備了四倍的軍官,如果開戰,這些軍官能讓我們的迅速軍力擴大四倍之多.」江建功連忙回答道。

  「而且在這三年裡,我們還完成了軍制改革,新裝備新戰法的適應和轉換.海軍也做好了相應的準備和訓練工作」江建功繼續說道。

  「四倍就是二百四十萬」朱厚烇點點頭淡淡的說道。

  「武器裝備方面呢?能滿足這個數量的軍隊嗎?」朱厚烇看向了伍良山說道。

  「回稟殿下,總裝備部這三年來,一直在擴大武器的產能,為此新建了十幾條生產線,現在除了裝備現役部隊的槍械外,我們還庫存了一百五十多萬支槍械呢,足以應付之後的應對」伍良山連忙說道。

  朱厚烇點了點頭,繼續說道:「西域,燕然、安南之地怎麼安排的?他們的各種補給足夠嗎?」

  「回稟殿下,去年底我們就向這三個地方運送了大量的物資,其中有大量的易損零部件.足夠他們兩年所用.」伍良山立刻說道。

  「其他部門呢?」朱厚烇問道。

  「鐵道部已經向河南山東一線運送並囤積了大量的物資」

  「文宣部已經在完成了向南方的宣傳滲透工作.百姓們還是挺傾向我們的.」

  「.」

  各個部門的負責人不斷的匯報著,其實對他們匯報的內容,朱厚烇提前就比較清楚了,但他需要讓所有的人對此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諸位!」朱厚烇站起身來,「相必各位已經知道戰爭很快就要爆發了,我們為此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了!」

  「在會議的最後,我想對大家說一句話!」朱厚烇環視著眾人說道。

  所有人立刻都站了起來,直直的看著朱厚烇,等待著朱厚烇的指示

  「我們要敵人知道,我們不僅擅長建設一個新世界,更有能力砸爛一個舊世界!」朱厚烇鏗鏘有力的說道。

  對於衍聖公擅自帶著孔子牌位前往杭州之事,朱厚烇下了一道旨意.

  以孔子稱王名不正言不順為由,去孔子王號及大成文宣之稱,而改封孔子為「至聖先師」。

  孔子的王號,是來自於元朝之時,元成宗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

  大明則沿襲元朝的稱呼,也尊孔子為王。

  這一道旨意一下,更是引起了軒然大波,雖然「至聖先師」的這個封號也不錯,但是在這個節骨眼上,給孔子去王號,總會讓人浮想聯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