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信用貨幣

  第403章 信用貨幣

  「今天討論的解決資金問題的方法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但不能完全解決資金的問題.」朱厚烇說道。

  田誠心裡一動,連忙說道:「殿下的意思是」

  「我認為我們可以考慮發行紙幣了.」朱厚烇的眼神變得銳利了起來。

  田誠心中一陣狂喜,他壓抑住心中的激動說道:「殿下認為時機成熟了嗎?」

  他和朱厚烇在很早以前就聊過發行紙幣的事情,但朱厚烇一直認為發行紙幣的時機還沒有成熟.

  「也許已經成熟了,我不太確定,但我認為我們現在的經濟發展速度已經受到貨幣不足的影響了,我們得去做一下這種嘗試了」朱厚烇沉吟了一下說道。

  對於發行紙幣,發行信用貨幣這件事,朱厚烇是無比的慎重的.

  不慎重也不行啊,臭名昭著的大明寶鈔還在大明市場上流通著呢,大明朝廷的金融信用也因為大明寶鈔已經低的不能再低了.

  也是因為如此,大明百姓們對紙幣也非常的敏感,接受能力也很差.

  所以朱厚烇必須要慎重,不慎重的話那就是第二個大明寶鈔,他的機會只有一次。

  至於朱厚烇為什麼要發行信用貨幣,那是因為他抵抗不住貨幣超發的誘惑,而且他也認為大明需要進行貨幣超發了

  三年前他發行銀幣的時候認為大明是處於通貨緊縮的狀態,三年後的今天他仍然認為大明是處於通貨緊縮的狀態,而且狀態比三年前還要更差一點.

  朱厚烇創立大明皇家銀行,給出兩成的利率,引出了很多「沉澱」的銀子,然後還發行了銀幣,成錠的銀子被鑄造成了銀幣,大明流通的貨幣的價值憑空多了兩成五,都這樣了為什麼大明還是通貨緊縮狀態?

  那是因為有皇家集團的存在,讓大明的經濟得到了更大的增長,皇家集團的存在也締造出了一批有消費能力的群體,再加上鐵路在華北平原上的全面鋪開,進一步降低了運輸成本和商業成本,讓大明這幾年的經濟活動更加的繁榮了.

  簡單來說就是大明這幾年的經濟增長量要高於兩成五,所以通過鑄造銀幣增加的貨幣價值在這個增長量面前就不夠看了

  就是貨幣發行量跟不上經濟增長了.

  但大明皇家銀行卻沒辦法增加銀幣的發行量了,這就是貴金屬貨幣的局限性,發行量受所擁有的貴金屬量的限制,沒有那麼貴金屬就是發行不出來那麼多的貨幣.

  不僅是京城te區的建設,朱厚烇的之後的一系列改革政策都是需要一個比較寬鬆的貨幣環境的,目前貨幣緊縮的狀態一些政策根本推行不下去

  朱厚烇以後是想推行類似於一條鞭法的那樣的改革政策的,原因很簡單,實物稅太落後了,是沒有前途的,而且已經開始有要崩解的預兆了.

  大明百姓真正的負擔,根本就不是那點稅,哪怕是在稅收最重的江南地區,朝廷正規的徵稅也不算是多麼沉重的壓迫。

  真正的大頭是稅收上來的倉儲成本、運輸成本,乃至於管理成本。把一石大米從江南運送到京城的成本足以江南買好幾石大米了,這些都是老百姓要去承擔的(民收民解)。

  大明要想更好的發展,稅收這個東西必須貨幣化,這樣對朝廷也好,也能降低百姓的負擔。

  當然前提是有一個寬鬆的貨幣環境,有充足的貨幣供應,不然的話地方的地主士紳就可以人為製造貨幣的稀缺,去剝削急於交稅的百姓。

  要想解決貨幣的問題,朱厚烇發現自己的選擇並不多.

  大明缺銀少銅,幾乎不產白銀,而且兩宋時贛銅已經被開採殆盡了,滇銅卻仍舊控制在西南土司手裡。

  這是朱厚烇監國後的新發現,大明不是不想發行銅錢,實在是拿不出鑄造銅錢的銅.

  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是一個好政策,但一條鞭法解決不了貨幣短缺的問題。

  沒有銀子就是沒有銀子,銅錢也不會自己在貨架上刷新

  這不是一條鞭法的鍋,而是大明自己先天不足,自明之前有贛銅,自明之後有滇銅,大明正好卡在一個青黃不接的時間節點上.

  清朝之所以能讓一條鞭法落地施行,還順手推行了攤丁入畝,除了雍正的的鐵腕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物質基礎就是清朝控制了滇銅,滇銅從明末的年產十五萬斤,暴增到一千多萬斤,使清朝有了足夠的貨幣供應.

  朱厚烇最近一直站在大明統治者的角度上去梳理大明的問題,心中竟然生出了一個奇怪的想法:

  那個回家叫門的男人。

  如果這貨沒有有御駕親征,而是把這些錢和力量都砸在王公公打的麓川之戰上,強行完成西南的改土歸流,直接拿到滇銅,那大明的貨幣問題就解決了,貨幣的問題解決之後,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也就沒有後來張居正什麼事了.

  可惜大明那個有可能幹完這件事的人跑去叫門了.

  所以朱元璋搞出了大明寶鈔這個東西,但又不懂經濟學原理,導致寶鈔一個勁貶值.

  朱棣、朱高熾、朱瞻基三代試圖用香料來給大明寶鈔背書,但也只是減緩了大明寶鈔信用徹底破產的速度而已。

  朱厚烇這個時間點,南美洲的白銀流入發明的速度還沒到達巔峰,大明白銀最大的來源地還是日本的石見銀山,但這些白銀都不會免費送給朱厚烇,朱厚烇要想拿到足夠多的白銀,也是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的,所以他也拿不到足夠的白銀。

  朱厚烇也考慮過支持朱厚照去拿下滇銅,但仔細想想還是太慢了,等滇銅產的銅能解決大明的貨幣問題,那也得是二三十年後了,朱厚烇真等不起。

  所以朱厚烇只有發行紙幣,發行信用貨幣這一個選擇

  朱厚烇這次發行紙幣,也不準備拿朝廷的信用為背書,因為朝廷根本沒有金融信用了.

  他拿的是他在大明經商八年,主持皇家集團三年的信用再加上朱厚照的戰功作為背書.

  即便如此,朱厚烇也準備一開始在皇家集團內部做一個小範圍的試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