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接手

  第206章 接手

  正式的行政命令很快就下來了,相關的事宜很快就開始推進了。

  朱厚烇為此還特意準備了一份厚厚的商業合同,準備帶到兵部去讓兵部給蓋上兵部大印。

  而朱厚烇也初步弄清楚了有關大明軍器製造的一些數據。

  首先大明軍器製造的計量單位就很特別。

  這是因為明朝吸取了宋朝官僚玩弄數據的教訓,製造兵器以「副」為單位。

  宋朝官僚為了數據好看,會統計甲片和箭頭(箭杆比箭頭更貴,而且還不容易儲存)的數量,然後把它們加到一塊。

  也就是說某地今年上報說自己生產了10000件軍械,會包括一套甲以及這套甲的頭盔和幾百個甲片、一支箭的箭頭和箭杆

  宋朝官僚在財政方面也是這麼幹的,一圍芻菱(乾草)、一圍蒿、一斤茶、一石谷、一貫錢、一匹絹啥的,雖然價值不等但都是「1」,故而才有上億的總收入。

  明代的每一副兵器包括:頭盔一頂、身甲一件,腰刀一把,弓一張、弓弦二條、箭三十枝、銃箭五枝、撒袋(裝弓和箭的袋子)一個;

  每兩副兵器又額外包括:長槍一根/斬馬刀一把、團牌/長牌(盾牌)一面。

  朱厚烇帶著侍從抵達了兵部,新任兵部尚書王瓊親自在兵部衙門門口迎接,他對朱厚烇的到來表現的很是恭敬和熱情。

  他的前任陸完已經被朱厚照給下旨革職了。

  王瓊這個人,工於心計、權術超人、喜擅結納是他在朝中官員心目中的印象。正德之後,他就幾乎一直在京城六部任職。

  與楊廷和一路走清貴無比的翰林官升遷不同,王瓊這一路升遷的背後卻充滿了和內臣、幸臣勾結的影子。比如他現在就和錢寧、江彬交好,和楊廷和根本不是一路人。

  朱厚照把王瓊放到兵部尚書的位置上就很引人深思了,連朱厚烇都不得不感慨朱厚照現在政治手腕越來越熟練了。

  一番寒暄之後,朱厚烇把幾份商業合同遞給了王瓊,說道:「大司馬,這是我擬定的兵部與大明皇家集團之間的軍器製作的契書,還請大司馬過目」

  朱厚烇雖然在京城名聲很大,但很少與大臣結交,王瓊這還是第一次和朱厚烇打交道,一見之下,只覺著朱厚烇為人謙和有禮,身上絲毫沒有身為皇族的狂傲之氣,不由的心生好感。

  「荊王殿下太客氣了,以殿下的名聲還弄什麼契書啊」王瓊接過商業合同,放到一邊,十分客氣的說道。

  「畢竟是國家之事,皇家集團對此極為重視,所以才擬定此契書,事先約定好雙方的責任和義務,這樣以後有問題的時候照此契書約定的條款執行,這樣還能免得傷了和氣.」朱厚烇笑著說道。

  王瓊聽朱厚烇都這麼說了,就拿起放到一邊的商業合同開始看了起來,只見合同中非常明晰的說明了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和遇到一些情況的處理辦法,比如兵部交付原材料的時間、製作好軍器的交付時間和交付標準等等問題。

  王瓊越看越是驚訝,這契書寫的是事無巨細,十分周密,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而且對意外情況的處理辦法還都是不偏不倚,在這份契書中兵部和皇家集團是平等的,不存在誰高誰一等,誰借勢壓人的情況。

  這讓王瓊在心中鬆了口氣,荊王比想像中的好相處多了,一點都不跋扈。

  不過保險起見,王瓊還是多看了兩遍契書,還讓兵部的左右侍郎都看了一遍,這才正式簽署了契書,並用了兵部大印。

  說實話此事並無先例,要不是看在大明皇家集團的面子上他才不會簽這份契書呢,更別說用兵部大印了。

  朱厚烇也隨身攜帶著大明皇家集團的玉印,也在契書上簽名並用印。

  最後雙方交換了合同。

  朱厚烇也通過合同弄明白了他每年要製造的軍器數量,每年固定需要製造的軍器有:

  朱紅油鐵圓盔3600頂、鐵牌盔240頂、青甲3600件,腰刀3600把、長槍1800根、圓牌240面,撒袋1800個、腰刀帶3600條。

  不固定的軍器需求則每季度確定一次,火器就屬於不符定的軍器需求。

  這裡面完全不涉及火藥製造,因為明代對火器的製造方法完全不保密,但是對火藥的製造配方極為保密,當然朱厚烇也不稀罕這個。

  有人可能說大明這麼大的一個國家每年只生產這點軍器是不是太少了,這是因為衛所也有製造軍器的權利,加起來每年製造的軍器數量不比京城少,而且邊境衛所所製作的軍器質量比京城製造的要好的多,因為邊境衛所軍器的質量真的關乎性命。

  除此之外京城裡被徵發過來用於軍器製作的一萬兩千名工匠也被劃歸給大明皇家集團使用。

  其實就這點軍器需求量,以大明皇家集團的製造能力,很快就能製作完成,而且製造的質量還能高出一個檔次。

  同時也能從側面看出匠戶制度下,工匠們的工作效率和積極性的低下。

  這也扼殺了工匠們的創造力,讓大明的軍事裝備在開國之後的一百多年裡沒什麼進步,很多裝備開國的時候是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

  其實對朱厚烇來說,承接兵部訂單的意義在於他終於可以正大光明的去進行軍事裝備的研發了,這些訂單基本沒什麼利潤,但是這個能進行研發的資質至關重要。

  朱厚烇在簽完合同之後就直奔軍器局下手的工坊,去接收那一萬兩千多名工匠,在任何時候他都更加注重人的作用。

  這些工匠的生活環境很多都不太好,甚至可以說是比較惡劣,但他們對朱厚烇的接手都非常的振奮,因為朱厚烇一直在工匠中有著特殊的聲望。

  而朱厚烇也視察了各個軍器製造的過程,實話說這些軍器的製作在技術層面上真是乏善可陳,所用的材料也不太好,就兵部提供的那些提鐵料質量,就算打折扣的製作,製造出來的軍器在他看來也質量堪憂。

  隨著視察的深入,朱厚烇心中一個想法逐漸變得清晰起來了——要不要給明軍設計一套新的制式鎧甲.

  新章節已經在寫了,爭取恢復正常的更新時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