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第三百三十六話:沒有記錯

  這個人,徐茵茵還有印象。

  就臘月初的時候,她去楊柳巷鋪子,正好碰上有人上門來洽談生意,說想從年後起,每月都跟他們作坊訂一批貨。

  要的還不少,當時並沒有簽文書,說好了年後鋪子開張,再簽訂文書不遲。

  那自稱北邊來的姓汪的老爺,當時身邊跟著的人,就是畫上這個。

  徐茵茵記性好,絕對沒記錯的。

  所以這人一邊跟他們談生意,一邊背地裡又搞小動作想竊取他們的秘方?

  北邊來的人……

  徐茵茵細細思索了一番,暫且將這事按下,等過兩天鋪子開張,看看那人會不會再找上門來。

  另外,這陳小田也得找人盯著。

  這般想著,徐茵茵的目光落到狗蛋身上,「狗蛋,幫姐姐一個忙好不好?」

  狗蛋年紀小,滿村瞎跑的,也沒人會注意他,讓狗蛋幫忙盯著,要是陳小田這幾天再跟誰接頭什麼的,就立馬來她家告訴她。

  狗蛋正沉浸在那畫像上呢,聞言立馬拍著胸脯保證,「四丫姐姐你放心吧!這事就交給我了!」

  那樣子,還真有些小大人的樣子。

  徐茵茵不由笑了笑,但轉瞬想到了年前聽說的事,又有些笑不出來。

  兩個月前,府衙的官差又押解了一次犯人去交州,她花了銀子打點,托那官差幫忙打聽一下莫大壯的情況。

  年前官差回來,告訴她,莫大壯剛到流放地沒多久,就死了,因為受不了苦役,起了心思想跑,被那邊看守犯人的管事給鞭打了一頓,而後不治病亡了。

  徐茵茵嘆了一口氣,伸手摸了摸狗蛋的小腦袋,這孩子變好了,興許他爹回不來,也是一種好事。

  若不然,誰知道那莫大壯三年後回來,會是什麼樣子?

  ……

  初二,是外嫁女回娘家拜年的日子。

  一大早,徐家院子裡就出去兩輛馬車,分別是徐大郎兩口子和徐二郎兩口子,這都是要進城回娘家拜年的。

  他們走了沒多久,城裡頭的方徐氏兩口子帶著方玉興也上門來拜年來了。

  在城裡常見,也常在一起吃飯的,倒也不像那些一年到頭才見一次,有那麼多敘的。

  但話還是說不完的,大家熱熱鬧鬧的在正堂里磕著瓜子擺閒,廚房裡,馬氏幾妯娌並徐春喜就忙活著中飯。

  方徐氏親香的拉著徐茵茵在自個身邊坐,怎麼看怎麼喜歡,這邊是姑奶奶,等徐茵茵嫁去方家了,按那邊她也是九叔奶奶呢。

  那邊,方長緒正跟徐春山說起,「春山啊,那五馬坡的作坊估計什麼時候建好?到時候也得招工人吧?」

  「三月左右吧,到時候招人,招的還不少呢!比村里這作坊招得多!」年前地基這些整了一半,定好了初八就開始動工的,估摸著兩個月能差不多完工的。

  徐春山笑著道:「姑父你可說錯了,五馬坡那邊建的,不叫作坊,名字都想好了,找了木石匠用金箔刻呢。叫徐記食品工廠!」

  「徐記食品工廠?」方長緒和方徐氏他們還不知道這事的,乍然聽見這名兒,愣了愣,又在嘴裡細細的裹了兩圈,徐記食品工廠。

  隨即,方長緒就是一拍巴掌,「這名字,起得妙啊!大氣!」

  同時心裡也高興,他可是知道的,這工廠跟明仁園那邊搭邊,名字能從徐家這邊取,那可真是榮耀不是!

  頓了頓,他便問道:「這工廠招人都有些什麼要求?不瞞你說,有好些親朋好友的都問到我這兒來了。」

  徐春山道:「沒啥要求,跟作坊一樣,到時候要面試簽合同進來的,一經錄用,十年起步,中途不得無故辭工的。」

  方長緒聽著,心裡有了數,點點頭,便即扯開了話題,又說起了旁的來。

  吃了中飯,到半下午,方徐氏他們才告辭回城去。

  目送他們走後,張秀蘭和周氏這才帶著丈夫兒女溜達著出了門,準備回娘家拜年,一個就在隔壁,一個走幾步也就到了。

  張大舅最大,去的自然是張大舅家,張二舅也帶著一家人一起來了張大舅家,正好一處熱鬧了。

  鄭氏和伍氏都帶著兒媳在廚房裡忙活,雖說天天都能見的,但過年在一起熱熱鬧鬧的,這飯食可得好好張羅的。

  張大舅和張二舅就招呼著妹夫一家在堂屋裡說話。

  這房子還是石頭房子,簡陋了些,但勝在拾掇的乾淨。

  張大舅正在跟幾人說著開春建新房子的事,到時候這房子拆了,沒得地方住,還得借妹夫家的房子住一住才是。

  徐春山當即表示,住唄,二舅哥建新房子了也來住,那麼寬敞呢,左右他們過了年也不常在村里住的。

  不多時,飯菜忙活的差不多了,叫給兒媳繼續忙活著,鄭氏和徐氏也進來加入了擺閒中,聊著聊著,就說到親事問題。

  親戚們聚在一起,不就是說這些兒女事,家長里短嘛。

  張三郎今年十七了,張大丫也是十六了,都該說得親了。

  鄭氏先提起了這事的,因為豬腳飯鋪子隔壁的茶樓那帳房先生相中了張三郎,年前就請掌柜的過來探問過口風的。

  他是北城那面的李家村人氏,讀過幾年書,謀了個帳房的活計,但家裡還是地地道道的種地人家。

  他家中有個女兒,年紀跟張三郎相仿,所以他便起了心思,覺得張三郎十分不錯,想將女兒嫁給他。

  「我托人往李家村去打聽了打聽,那李家人口簡單,那閨女模樣性子的聽說都不錯,我便想著等鋪子開張了去,就跟李帳房提提看相看的事,要是相看得成,我便請人上門提親。」

  張秀蘭便接話道:「那李帳房瞧著不錯,說話和和氣氣的,想來他女兒也差不了,這親事可以。」

  鄭氏應聲,「就是就是,我便是這麼想呢。」

  張三郎跟徐達駿一起出去玩去了,並不在。

  張大丫見說起了親事來,便羞得躲去了廚房幫忙。

  伍氏這會兒接話,倒也不怕閨女羞,「大丫今年也是十六了,我把咱們村里,隔壁幾個村都尋摸了一遍,也沒覺得有合適的,這事我也有點上火呢,她姑,她姑父,你們給幫幫忙,替大丫尋摸尋摸?」

  這拉郎配的事,徐春山和張秀蘭兩個還真有些懷念,他們就是經人介紹認識並結婚的,不像後來,時代進步,都興自由戀愛了,幾個還管那介紹不介紹啊。

  這年頭不發達,兒女說親,那都是要麼靠媒婆,要麼靠親戚的,不然,你上哪兒尋摸去啊。

  尋摸來尋摸去的,也怕尋摸到不好的,毀了一輩子,畢竟,這年頭,也不會給你那麼多機會,讓你同人處一處,檢驗對方適不適合過日子。

  娘家就這麼個大侄女,張秀蘭也是不希望她嫁得不好的。

  但大丫那性子,內向,膽子也有點小,要說往城裡嫁的,那也不夠。

  還是嫁近點,放心。

  張秀蘭腦子裡一扒拉,突然就拍了手,「村里咋沒有?鄧家二郎不就正合適嘛!」

  鄧二郎?

  今年好像十七,年紀是挺合適的,那孩子話不多,老老實實的,還真跟大丫挺配的。

  鄧家去年一年靠著靠著竹編掙了不少錢,鄧老頭在城裡尋摸了家鋪子,都跟人簽了文書租下來了,這馬上就要進城開鋪子去了的,鄧大郎和鄧二郎手最巧,跟鄧老頭學的最好,也是要傳承鄧家這獨門的竹編手藝的。

  伍氏哎呀一聲,「我咋沒想到他呢!」可能是因為這孩子去年都常在城裡去擺攤賣竹編去了,又不常見到,話也少,存在感不多,這才沒過腦子去吧。

  張二舅也道:「想想這鄧二郎是不錯,但也不知道人家相不相的中咱家大丫啊?」

  這種事要兩家人都中意,那才談的成的,可不是你一家樂意就成的事。

  張秀蘭便道:「回頭我找孔氏探探口風。」

  孔氏在作坊做工,是鄧二郎的大伯娘,跟她探口風,這事成不成的,也不怕漏出去。

  伍氏忙道:「成!那這事就麻煩她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