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天,一天兩三塊錢,四天可就是十幾塊錢,她爹娘掙一大年,去了換口糧的,估摸也就能拿回來兩個十幾塊錢。
兩家的關係不錯,他們家吃過李如歌家送的魚,送的醬菜,送的肉,這樣想想,他們家還真是沒少欠李家的人情哩。
徐冬梅擔心李如歌是為了孤立李大妮李二妮,她就站在這瞧著,當所有的小姑娘都圍到這邊來,就猜到了李如歌的用意。
正如李如意說的那樣,她爹也是受害者之一,對李長青這一家人,徐冬梅原本就是討厭的,現在就更討厭了。
所以瞧李大妮氣的腮幫子一股一股的,和那幾個小小子抓的癩蛤蟆一模一樣的,她看著也很解氣。
可解氣歸解氣,她又有點替李家姐妹擔心,這才好心提醒了一句。
李如歌知道徐冬梅是好意,笑著回道:「這實際就是我爹的意思,過幾天種完地,我們家還有我大姐家都要蓋房子,到時肯定需要很多土坯,我們不能白求人幹活是吧。」
李如蘭要搬回李家莊這件事徐冬梅聽說了,這下也不懷疑李如歌是為了和李大妮置氣了,笑著說道:「要是三叔的意思,那還行。」 ✯✮
之前就聽他爹說,李三叔是個有本事的,徐冬梅還不覺得她爹說的有多在理。
大家一個屯子住了這麼多年,那一家人啥時候露過臉。
剛剛聽李如歌說他們家過幾天還要收野菜,她就心裡咯噔一下,這一聽僱人托土坯也是李富斌的主意,徐冬梅心裡對李富斌同志又佩服了幾分。
不過同時也有了危機感,如果李家莊又出個大能人,那她爹的大隊長……
之前因為李三爺家幾個兒子厲害,她爹的大隊長就差點被人擠下去,然後又出個劉長喜,聽說他們家幾個女婿也很厲害,她娘又擔心了好長時間。
李如歌不知道徐冬梅心裡還藏著這樣的小心思,和大家揮手告別的時候,還提醒了句:
「我爹已經把苞米種子拉回來了,今晚可能要貪黑幹活,你們都趕緊回家給家裡人準備晚飯去,等下晚飯肯定也要在地里吃了。」
這事徐冬梅還不知道呢,沒想到李三叔還真把種子拉回來了?
不過也跟著補充了一句,「對,估摸咱們也得跟著下地幹活,大家都趕緊回家吧。」
大家一聽,洗完菜的趕緊拎著筐回家了,沒洗完的趕緊又去洗菜了,那幾個小小子一聽他們也要去幹活,也都呼啦啦的往家裡跑。
被大家徹底無視的李大妮李二妮姐倆,默默的拎起自家的菜籃子,端起自家的盆,一邊走一邊小聲嘀咕。
二妮問道:「姐,你說李如歌說的話能信嗎?」
李大妮氣哼哼的回道:「你沒看大家都信了嗎,哼,我就等著他們家拿不出錢來,到時大家豈不是更生氣。」
「對啊,」李二妮立刻眉開眼笑起來,「誰不知道他們家是淨身出戶分出來的,他們家哪來的錢給大家,哈哈,要是明天大家都來托土坯,那得托多少,我看他們家到時拿不出錢來,大傢伙兒咋罵她們。」
李如意這會兒也正擔心這事兒呢,追問二姐,二姐又說她心裡有數。
小姑娘最後把擔心都化作了力氣,也不嫌髒,那些肥腸都是她洗的,在李如歌的指揮下,洗的那叫一個乾淨呦。
李如歌這邊負責處理那幾個豬蹄子豬尾巴,還有一個豬肚。
姐妹倆雖然分工不同,卻是同時完成的任務。
所以李如歌也不得不承認,論幹活,她是真不如小如意有速度。
在河邊耽擱的時間有點長,姐倆一回到家,就開始做飯,一刻都沒敢耽擱,可等她們把飯菜拎去地里,還是去晚了。
瞧大家都已經吃上了,李如歌和李如意趕緊把拎來的兩個籃子打開,端出一大碗大蒜炒肚片,一小盆紅辣椒炒豬肝,還有一小盆用紅辣椒炒的豬肺子。
肥腸,豬蹄子,豬尾巴,豬排骨,李如歌都沒做,一是來不及了,二是有些東西也不適合拿去地里吃。
吃飯的時候,徐順利一家故意坐到李富斌孫鳳琴跟前來,李大春比以往都熱情,已經招呼兩口子半天了,讓他們過來和他們一家一起吃。
這會兒見人家倆閨女來的晚是晚了點,可這伙食,真不是他們家能比得了的。
「哈哈,我就說嗎,你們家倆閨女咋來晚了,合著你們這是好飯不怕晚啊。」聞著那香味,徐順利哈哈大笑著說道。
「嘿嘿,一起吃一起吃。」李富斌知道閨女買了豬下水和排骨,也猜到了她會弄兩樣。
可沒想到會弄的這麼色香味俱全,這大蒜肚片炒的,這豬肝豬肺子火候掌握的,絕對是得到了她娘的真傳。
「咱們也別送來送去的了,乾脆,往那邊挪一挪,咱們兩家混在一起吃得了。」孫鳳琴也說道。
他們家這幾個大碗還是在繁榮鎮的時候買的,就這一碗菜,要是倒在盤子裡,最少能倒兩盤子。
幾個菜就大蒜肚片少一點,紅辣椒炒豬肝,豬肺子,那可是都炒了,大家都吃也夠了。
她們還拿了一大碗醬菜,還做了一瓦罐野菜湯,而且湯里李如歌還放了一些海米和紫菜。
這東西是提力氣的,這幾天活重,她也不管那個了,小如意問她這東西是哪來的,她就說是從城裡買的。
等下她娘肯定會招呼大家喝湯,到時有人問,她依舊可以這樣回答。
這就是鄉下人最為淳樸的地方,啥東西你只要說是在城裡買的,他們很少有追根問底的。
可能在鄉下人眼裡,城裡啥都能買吧?
李富斌一家才四口人,徐順利他們家那邊人口就多了,而且人家吃的那是啥菜,那可都是肉菜。
他們這邊就炒了一個臘肉蘑菇,肉還是李如蘭給他們家拿的,然後又燉了一鍋連點油星都看不見的野菜,他們哪好意思和人家混著吃。
可那邊的香味兒太香了,一家人都饞的口水直流,卻都覺得,不應該占這樣的便宜。
--
作者有話說:
關於物價,作者再解釋一次,大家不要總說六十年代咋樣咋樣,首先地域不一樣,物件可能也不一樣。還有一點,60年和69年都是六十年代,物件還是有著很大差別的。我聽老人說起過那三年,你們說的糧食一毛多錢一斤,那是城裡供應糧的價格。可吃不飽的人家,尤其鄉下,有人就曾用幾十塊錢,買過幾十斤糧食。那些錢是他當了多年兵積攢下來的,回家把帶回來的布都給弟弟過禮了,錢拿出來買糧了。這我都沒敢寫,不然有些讀者看見一塊錢一斤糧食,棄文都是小事,我就怕把有些讀者氣個好歹的。大家看這篇文可能太過認真了,總是計較文的真實性,打低分的讀者大家可以看看,閱讀都是不足三十分鐘,就各種批評,還有批評不該有空間,說不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