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李家莊和靠山屯守著汽水廠,但八分錢一瓶的汽水,還真就沒人捨得去買一瓶喝。
偶爾誰家辦喜事,或是寶貝大兒子大孫子鬧的厲害了,才會捨得去買一瓶來喝,那也是要顯擺的全屯子人都知道,他們家買汽水了。
所以一到夏天,就有大汽車往出拉汽水,大家都很納悶,那老些汽水,都賣給誰了?
一點不誇張,汽水廠辦起來這麼多年,兩個村的人,真是有一大半的人,還不知道汽水啥滋味哩。 ✷
瞧著李富斌家兩個姑爺拉來一車汽水,還每人發一瓶,還說是請大傢伙白喝的,那些正汗流浹背的老農民真都驚住呆了。
這時有人反應過來,喊了一聲我的天,如歌和如意這是要幹啥,這一拉就是一車,還都是給大家白喝的,都趕緊往前沖,很快,汽車跟前就圍滿了人。
帶著大傢伙幹活的小隊長還擔心大家多拿,如歌如意姐倆不好說啥,乾脆讓大家排起了隊,拿到的就去一邊,沒拿到的,才讓上前來。
這樣幹當然更好了,畢竟啥時候都有那種貪小便宜的人,雖然李家莊那樣的人不多,但也還是有的。
見大家拿到汽水都要問上一句:「這,這真是白給大家喝的?」
李如歌笑著喊道:「這汽水大家放心喝,我們姐倆也好幾年沒回來了,這些汽水是我和如意請大家喝的,大家喝了降降溫,歇一會,等下肯定更有力氣幹活了是吧?」
「那肯定是啊,如歌丫頭,你爹娘還好吧?他們啥時候能回來看看啊?」
喝著甜甜的汽水,還有氣泡直衝嗓子時,大傢伙又都想起了他們的好帶頭人李富斌同志。
「我爹娘都挺好的,我爹現在工作太忙了,退休吧,估摸等他退休了,和我娘沒啥事的時候,肯定會回來看看大傢伙兒。」
李如歌敢這樣回答大傢伙,可不是瞎回答,她爺奶就快回來了,到時李富斌同志也快六十歲了,以她爹的脾氣,肯定到了退休的年紀就得退下來。
到時爺奶要來臨青縣走一走,回兒子成長的村子看一看,她爹娘能不陪著回來?
李家莊的老百姓是真想李富斌同志了,當然了,也有想孫鳳琴同志的。
但說起孫主任,尤其那些被鎮壓過的婆婆們,大傢伙談起更多的話還是,孫鳳琴當這幾年婦女主任,瞧瞧把村里這些小媳婦給慣得,都敢當家做主了。
但話又說回來,誰家媳婦能當家做主這不是好事嗎?
難道她們希望自家兒媳婦挺不起門?每頓做啥飯都要請示她們?
只要不是對當家特別有癮的人,當看見兒媳婦們都支棱起來了,那肯定是高興的。
想孫鳳琴同志的,只有李家莊那些婦女同志,但想念李富斌同志的,可不止李家莊的人。
得知是李家兩姐妹回來了,靠山屯那邊也圍過來不少人。
李如歌瞧見扛著鋤頭過來的黃大隊長,雖然老爺子現在已經退下來了,大隊長的職務也給他兒子了,但李如歌還是熱情無比的,硬是塞給黃大隊長一箱汽水。
從東頭嘮到西頭,這一路姐妹倆的嘴就沒閒著,看見誰都熱熱乎乎的打聲招呼。
鏟地這活真是又累又熱,大傢伙做夢都沒想到,他們今天能有這樣的好運氣,還有人請喝汽水。
這玩意喝一口直衝腦門,涼哇哇的,都能甜到心底。
這是所有人喝了汽水後,給出的結論,再加上又歇一歇,真是再拿起鋤頭時,就感覺這身上,又增加了不少力氣似的。
周毅這些年一直跟著四小隊幹活,等他得知兒子兒媳婦回來的時候,估摸都人手一瓶汽水了。
「哼,這兩個敗家的玩意,掙得多也沒有這樣敗霍的。」
這話周老頭說的雖然氣哼哼,可那眼底的笑意,卻是怎麼想掩飾都掩飾不住。
兒子媳婦一回來,就給他長了這麼大個臉,就算請全屯子的人喝一頓汽水,大概也就兩百多塊錢。
兩百多塊錢也不是小數目,說不心疼那是假的,不然周毅也不會偷偷算了一筆帳。
但一看到大家笑的比過年都開心,還都在給他道喜,他就覺得吧,這錢也算是花在刀刃上了。
李如歌看見自家公公第一句話就是:「哎呦老同志,我怎麼看著你比幾年前都要年輕了?」
看來這老頭在鄉下的日子,還真如他信里說的那樣,是過的不錯。
就在大家擔心如歌這樣和自家公公說話,不會被罵吧?
就聽周毅先是重重的哼了一聲,隨後卻說道:「你個小同志咋還是幾年前的樣子,一點都不見出息。」
哈哈哈,原來人這公公兒媳婦是這樣稱呼對方的,嘖嘖嘖,害他們白跟著擔心了。
對兒媳婦沒好眼神的周毅,當看見跟在爸爸媽媽身邊的頂頂,那雙布滿老繭的雙手,立刻抖著就伸過來了,問道:「你就是頂頂吧?我是爺爺,你看咱們爺倆居然是第一次見面,咋樣,要不要握個手?」
頂頂這一路跟著來,一直都乖的不行,不吵也不鬧,而且還在爸爸去買汽水的時候,沒等那邊的財會人員把帳算出來,他這邊就已經出數了。
小傢伙雖然不說話,但看著爸爸媽媽的言行舉止,也學了不少。
所以要是遇見有和他打招呼的,他也會友好的笑一下,或是回一句:「農民伯伯辛苦了。」
再怎麼聰明,也還是個幾歲的小孩子,頂頂看著那些農民伯伯的臉都黑黑的,還都泛著光,特別好奇,就偷偷拉著媽媽低下頭,趴在李如歌耳邊問道:「媽媽,農民伯伯的臉,為啥都是黑色的?」
李如歌就告訴兒子:「農民伯伯為了能多打糧食,是不能偷懶的,他們每天都要頂著大太陽幹活,臉肯定會被曬黑啊。」
一粒糧食一粒米,糧食來的不容易,這樣的兒歌,家裡幾個小孩子雖然都會唱。
但真正了解到糧食來的有多不容易,這還真是頂頂第一次深刻感受到,自己每天吃的飯,是農民伯伯多辛苦種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