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算算行程,如果不錯的話三天後就能見到對這件事情比較了解的人了,如果我沒有聽錯的話,是不是其中有個幫助黃家的家族叫做徐家?」
柴尺和嬴駟都點了點頭,對於這個事情他們兩個都沒有聽說,不過看樣子應該是很近期的事情,為什麼柴尺不知道呢?
「夫君這些小事,你還真的沒有注意呢,這是你的手下蘇展給陛下的上書,願意是因為這裡的部落經常打仗,所以你的部下就有點手癢了,然後當然他就看中這裡也是不小的一塊地盤當然就直接給拿下了。」
柴尺一陣頭暈,這個蘇展基本上現在真是暴露出了他的本性了,原來還就看著他還老實一點,誰知道現在這個傢伙隨隨便便就把人家一個半島的國家給滅了。
「什麼時候的事情,我怎麼就沒有看到啊?就是這個奏摺嗎?咦,這個傢伙怎麼也來這一手啊,好不容易才把這些女人送走一批,沒想到這個傢伙又給弄過來一批。」
柴尺的臉色馬上就垮了下來,就連嬴駟都笑了起來,這個小子還真是可愛的很,哪有男人嫌自己的女人少的。
當然要說貴為丞相的柴尺現在才三個老婆,至於妾室雖然有幾個還算是說的過去的,可是子嗣方面就有些差了,好在現在年輕的很,有的是時間。
「其實為妻不反對夫君多納妾的,現在除了姐姐那邊有了孩子,我們其餘的人都還沒有孩子呢!」
柴尺笑了笑,這件事可不是自己強求的,不過聽說那邊的高麗參不錯,既然蘇展都把那裡給拿下來了,那很有可能一併給送過來一些。
「這裡多謝老先生的指點了,要是以後還是需要人才的話,第一時間來找老先生要人,柴尺告辭了。」
嬴駟點了點頭,今天的談話很是讓人高興,自己要的人已經找到了,而柴尺要的人也有了頭緒了,不過柴尺和贏英出了嬴駟這裡就直奔扶蘇的太子宮殿。
這次去哪裡不是為了別的,柴尺是真的有點不放心蘇展在哪裡的發展,其實在中州人的眼裡新羅始終就是一個半島的小國,其實在柴尺的那個時候新羅並非是一個小國。
在朝鮮半島三國興起之前,中州東北地區是夫余,與中原自西周時就有交流,而且是農耕民族,所以到漢朝時文化已經相當發達,跟周邊的遊牧民族迥異。
夫余作為僅次於東胡的國家其影響力逐漸輻射到整個東北。文化先進的夫餘人分批南下,有一批統治了今日遼寧一帶的濊貊人,建立高句麗國;另一批統治了今天朝鮮半島西南部的馬韓部落,建立百濟國。
而朝鮮東南部的新羅國,則是辰韓、弁韓部落聯合建立的國家。馬韓、辰韓、弁韓合稱三韓,三韓民族與濊貊民族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民族。新羅與百濟同屬於三韓民族,高句麗屬於濊貊民族,最終新羅統一朝鮮半島,三韓民族成為朝鮮半島的主體民族。
高句麗是濊貊民族所建,濊貊族主要居住在中國境內,雖然高句麗擴張到了朝鮮北部,但朝鮮北部原屬漢朝的朝鮮四郡,所以高句麗可以說是中國政權;高麗則是三韓民族的新羅改朝換代的產物,也是三韓民族的國家,是妥妥的朝鮮政權。
魏晉易代之際,鮮卑慕容氏崛起,慕容廆把夫余國打得星流雲散,夫余國在東北的霸權開始被高句麗取代。
高句麗的擴張起初並不是一番風順。曹魏正始五年,魏將毌丘儉大破高句麗,攻陷並摧毀其都城丸都。東晉咸康八年,鮮卑慕容部首領慕容皝率領耀眼的名將慕容翰、慕容霸把高句麗打得滿地找牙,又一次攻陷丸都。
不過,魏晉南北朝時代,北中國陷入長期的亂世,對邊遠地區控制力下降。高句麗趁此機會,逐漸奪取了漢朝的朝鮮四郡,在今朝鮮北部建立了穩固的後方,所以雖然屢經失敗,依然能夠捲土重來。
隋朝統一中國時,高句麗也已經成長為東北亞的大國。很多人對隋唐政權幾十年如一日,以滅亡高句麗為己任,勞民傷財的頻繁征伐蕞爾小國高句麗表示不可理解,其實高句麗可不是小國。
隋文帝開皇十八年,遣漢王楊諒征伐高句麗,因軍中疾病流行而還;隋煬帝大業八年,一征高句麗,因隋煬帝賣萌和表演行為藝術的興趣超過指揮作戰的興趣,隋軍慘敗而歸;大業九年,隋煬帝二征高句麗,因國內楊玄感叛亂而還;大業十年,隋煬帝三征高句麗,高句麗國王高元請降,隋軍退回後卻並不來朝,隋煬帝還想再次征討,未能成行就身死國滅了。
唐貞觀十八年,唐太宗李世民率李世勣、李道宗攻高句麗,一路勢如破竹,攻陷十城,遷民七萬人,斬首四萬級,但受阻於安市城,未能一舉消滅高句麗,戰馬損失也很大,只得在冬季之前班師。
此次戰役,唐太宗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認為打了敗仗,因此被一些其他朝代的腦殘粉大肆渲染。實際上此役戰績輝煌,只是未能畢其功於一役而已。
但因為這時新羅被高句麗打成了狗,向唐朝求援,於是唐與新羅結成同盟,唐朝對高句麗戰爭的策略開始變化。
隋煬帝三打高句麗的時候,新羅趁高句麗軍都在北線跟隋軍作戰,趁機奪取高句麗不少土地。等隋軍退走,高句麗怒而報復,新羅節節敗退,再打下去社稷不保,只好卑辭厚幣向唐朝求援,請唐朝來救命。
因為高句麗所在的遼東及朝鮮北部,雨季泥濘,冬季苦寒,每年只有很短几個月適合行軍作戰,所以之前屢次征伐都不能久戰,強行久戰則必然陷入危境,這是高句麗得以防禦隋唐軍隊的重要原因。
唐朝既與新羅結盟,唐太宗以此為契機,決定開闢第二戰場,建設海軍,從高句麗背後登陸,南北夾擊,消滅高句麗。
百濟國本來是理想的登陸地點,這時卻與高句麗結盟攻打新羅。於是顯慶五年,唐高宗繼承父親遺志,派大將蘇定方消滅百濟。龍朔三年,唐將劉仁軌在白江口大破救援百濟的倭國水軍,徹底平復百濟復國運動。
實際上新羅心裡有的是小九九,尋思著把唐朝當冤大頭,只是一直沒有成功。唐攻百濟時,新羅算是配合,想吞併百濟之地,但唐軍辛苦打下的地盤怎麼可能拱手相讓,唐朝在百濟故地設熊津都督府,駐軍管理。
這下新羅大失所望,在接下來唐滅高句麗之戰中磨洋工,配合十分消極,導致南路唐軍大將劉仁願進展緩慢,南北對進沒有實現,被唐高宗大怒除名。
咸亨元年,西藏的吐蕃王朝乘唐集中力量攻滅高句麗之機,出兵攻滅唐朝在青海的屬國吐谷渾,進而攻陷安西四鎮,唐朝名將薛仁貴率軍十萬攻吐蕃,結果大非川之戰慘敗於吐蕃第一名將論欽陵之手,全軍覆沒。
同年,高句麗故地爆發叛亂,高句麗舊將劍牟岑立前王室外孫安舜為王,舉兵反唐,唐朝派大將高侃、李謹行率軍鎮壓。
新羅文武王金胖子金法敏大喜過望,立即把「鮮血凝成的友誼」拋到九霄雲外,趁唐軍兩面作戰,難以分身,一面接納安舜,在高句麗故地煽風點火,一面大舉進攻唐在百濟故地設立的熊津都督府,奪取八十二城,唐羅戰爭正式打響。
其實到了這裡就能看出了戰爭的本質了,基本上來收對自己有利的事情絕對就上了,當然這些就是對外的需要。
柴尺之所以焦急就是因為這過分時候的扶餘已經被大秦給取代了,也就是說大秦這個時候所要面對的就是這樣一些白眼狼,要是一個不注意就會吃了大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