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5章 合二為一

  當然在中州的歷史上一直把夏商周都當成西戎,一直到柴尺的現代,結合考古發現,已經確認,夏以及商都屬於東夷部族,而周是西戎部族,至於為什麼後來夏、商全都變成了西戎部族,自然是因為周朝為了正統所做的篡改。

  實際上,周朝在周成王之前,青銅器都甚少發現,直到征服了殷商,周朝的青銅器才跳躍式發展,由此可見,周朝存在一個對殷商文明吸收融合的時期。

  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對夏以及商的傳說和記錄做了改動,這也是我國自古以來的一種常態做法。

  在周人的文獻記載中,殷商是虞夏時期的一個小諸侯國,殷商經過漫長的先王時代慢慢發展,最終取夏而代之。

  《史記·殷本紀》中記載: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

  這裡就明確的指出,殷商先民乃是夏朝的諸侯。

  而周也是殷商時期的一個小諸侯國,也經歷了一個類似商代夏的發展過程。周朝就是甲骨文中的「周方」,是附屬於殷商的一個方國,與殷商關係非常密切。

  與此同時,「杞人憂天」里的「杞國」是夏的後裔,這個杞存在於商以及周兩個時代,而宋,則是周滅商後,封商的遺民於商丘,稱宋國,也是周朝一直存在的一個小國。

  所以我們也可以從此得知,夏商周三代是一個長期共存的時期,只是文明的主體傳承者隨著三者實力的強弱變化而更換。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先民對於戰敗一方的遺民處置方式基本雷同,那就是「誅其君,吊其民」,也就是說重要的王族基本上都殺了,而其他的遺民聚集起來安置在一個便於監視而生存資源比較匱乏的地方。

  所以,即便是對於殷商先民的由來並沒有任何詳細的記載和發現,但是我們至少可以肯定,那就是殷商先民的王族絕無可能是蚩尤後裔或者該說是炎帝後裔。

  但是這也並不是說,殷商的先民就完全與蚩尤(炎帝)部族無關,相反,兩者之間的關係很深。

  首先是血緣。殷商先民和蚩尤(炎帝)部族都屬於東夷,兩者經常聯姻和通婚。殷商滅夏就是靠著與東夷的聯盟而完成的,至少有一部分是藉助了東夷的實力。

  《竹書紀年》中記載:六十一年,東九夷來賓。隨後,殷商發起了對東夷的征服戰爭,甚至為了打贏這場耗時漫長的戰場,還多次遷都。

  其次是文明。現有的記載表明,商代的青銅冶煉發達。也可以說,最終商代夏,也有一部分是技術碾壓導致的。

  而這些青銅技術由何而來?柴尺給出的證據認為可能就是來自於蚩尤(炎帝)部落,可能是趁著黃帝部落打敗炎帝部落,追殺蚩尤殘部的時機,殷商先民作為黃帝部落的一份子,狠狠地收割了一波炎帝部落的技工和遺民。

  而蚩尤部族青銅冶煉技術比較發達也有記載,比如《太平御覽·卷七八》中記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

  《述異記》中又說:蚩尤「食鐵石」,其中「銅頭鐵額」可能就是金屬盔甲,而所謂「食鐵石」可能就是蚩尤部族大量開採金屬礦石的訛傳。

  另外,蚩尤又有戰神,兵神之說,《封禪書》中說:「三曰兵主,祀蚩尤」,也就是蚩尤部族好戰,善戰,這也與殷商的風氣類同。

  所以我們到這裡就可以得出一定的結論,那就是殷商的王族不太可能是蚩尤的後裔,但是,殷商與蚩尤或者該說是炎帝部族間,是有文明傳承和一定的血緣關係在的。

  秦朝的先民誕生傳說和殷商幾乎是一模一樣。

  《史記·秦本紀》中說: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脩。女脩織,玄鳥隕卵,女脩吞之,生子大業。

  《史記·殷本紀》中有: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由此可見,不管是殷商還是秦,都以玄鳥為圖騰,自稱為玄鳥後裔。而鳥圖騰是東夷部族的象徵。

  這是秦本東夷部族的證據之一。《逸周書·作雒篇》中記載: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東徐奄及熊盈以畔,……凡所征熊盈族十有七國。

  這裡記載了周公帶領著諸侯們征伐東夷,共有熊盈等十七個諸侯國,這裡的熊指的楚氏,而盈則贏,為秦姓氏。

  正是這次征伐,才把盈(即贏氏秦)遷徙到了西邊。《史記·秦本紀》中說: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為什麼會秦會自認為顓頊的後裔?

  顯然這就是我上面所說的征服與被征服部落或部落聯盟間祖先和神話的融合。也就是說,秦是東夷之後,而蚩尤出身的炎帝部落也是東夷之後,兩者間顯然存在關聯,至少是血緣和文化上。

  《禮記》雲「三代之禮一也」,由黃帝一線傳下來的夏朝原本就是炎、黃兩個東夷部族的文明融合的產物。而殷商則也繼承了一部分炎帝部族的文明。

  《論語》中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很多人關注「損益」二字,而實則文明的傳承過程中本來就要經歷一個適應時代和國情的刪減融合過程。

  文明的發展是衍進,而不是複製。

  所以,不管是殷商,還是三代之後崛起的秦,都是這片土地上曾經存在過的文明的融合體。

  當然這個文明的融合體就是指的現在的大秦,柴尺之所以把始皇帝費勁心思在論述中形成這個概念為的就是要讓少昊擁有回歸的自豪感。

  無論是怎麼看,大秦都是在殷商後裔傳下來的正宗,當然隨著大秦部隊的進入少昊國這些少昊人在觀看的時候已經從心裡得到了證實。

  「這就是咱們少昊的軍隊了,這才是咱們先祖正宗的部隊啊,你看他們那身盔甲,絕對是青銅打造出來的,錯不了啊!」

  一些殘存的少昊老者伏地大哭,對於這個老人的悲傷自然有失去親人的悲痛,但是這悲痛里也帶有了迎接新生的喜悅。

  當然迎接大秦軍隊的人不僅僅是少昊的老人,更多的是少昊國遺留下來的人民,這些大多是少昊國留下的來的遺孀。

  當然這些人需要同族人的守護,大秦的到來正是延續了中州血脈融合,更何況中州的血脈中包含的自然有商朝的遺民。

  始皇帝發出了感慨,沒有想到自己率領的大軍第一戰就營救出了大商的血脈,如此的巧合也讓這大商的巫師大膽的證實更加的相同。

  當然在飲宴的時候少昊的國王就拿出了作為國王的印信,對他來說大秦的帝王更加能給少昊的臣民帶來幸福。

  當然始皇帝是堅決的推辭的,大秦來到這裡不是為了別的,為的就是讓中州的血脈能夠在異國誕生出更加燦爛的文明。

  當然這裡的文明是需要少昊和大秦通力合作的,大秦只會作為宗主國接受少昊的加盟,而不是讓少昊直接歸屬於大秦。

  這個就是柴尺多次和始皇帝商量的結果,這裡其實還是在於一個民族融合的問題,不管少昊也還,大秦也好最終還是會合二為一成為中州一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