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個農人全部都跪下了,他們知道這位丞相大人是一個神奇的人,他們也知道丞相大人是神仙的徒弟,來大秦就是為了給大秦的百姓造福呢。
要麼怎麼一出來就廢除了徭役呢,這個可是絕對為他們辦了好事兒啊,其實不光是他們這裡的人都信這個,就是聽說別處的農人也都拜這位丞相大人。
對於一年能收了多少的糧食他們心裡是有數的,今年大人帶著人到了他們這裡專門找了他們這些年老的農人收拾了這些旱地出來,種這些所謂的玉米。
反正這些地也不占他們自己的莊稼,他們也不怕自己家的東西沒有人收,不過讓他們想不到的是丞相大人居然說出了這麼樣的話語,怎麼不讓他們感到激動啊!
「我騙你們做什麼,放心好好的種地吧,不過這些話語不要傳出去了,這次只是試種,看看這些東西和咱們大秦的土地合拍不,要是不合拍還要換種子啊!」
柴尺笑了起來,雖然他知道自己這次帶來的種子一定會讓糧食結構發生變化的,不過畢竟還是要好好的實驗一下,他可是不想像後世一樣拍頭就做了決定。
和自己原來做事情還是一樣的,他要用一到兩年的時間來證明這些玉米的產量是多少,當然種植時間後其他的作物都是需要衡量的。
當然這次種下去的不僅僅只有玉米,同樣馬鈴薯也就是土豆也是實驗的一種,這個職務可是同樣讓柴尺感覺到神奇的。
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人工栽培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16世紀中期,馬鈴薯被一個西班牙殖民者從南美洲帶到歐洲。那時人們總是欣賞它的花朵美麗,把它當作裝飾品。
1586年英國人在加勒比海擊敗西班牙人,從南美搜集菸草等植物種子,把馬鈴薯帶到英國,英國的氣候適合馬鈴薯的生長,比其它穀物產量高且易於管理。
後來一位法國農學家——安·奧巴曼奇在長期觀察和親身實中,發現馬鈴薯不僅能吃,還可以做麵包等。從此,法國農民便開始大面積種植馬鈴薯。
17世紀時,馬鈴薯已經成為歐洲的重要糧食作物並且已經傳播到中州,馬鈴薯傳入中州只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據說是華僑從東南亞一帶引進的,在21世紀中州馬鈴薯種植面積居世界第二位。馬鈴薯產量高,營養豐富,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現已遍布世界各地,熱帶和亞熱帶國家甚至在冬季或涼爽季節也可栽培並獲得較高產量。
由於馬鈴薯非常適合在原來糧食產量極低,只能生長莜麥(裸燕麥)的高寒地區生長,很快在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北部普及,馬鈴薯和玉米、番薯等從美洲傳人的高產作物成為貧苦階層的主要食品,對維持中州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這些東西之所以會讓柴尺能如此的感到興奮,最主要的是這次徐福帶回來的這些種子都是他想要早日拿到的東西。如果說還有什麼遺憾的就是棉花種子到現在還是沒有找到。
「這個馬鈴薯是種在北方比較寒冷的一種植物,那邊的那種叫番薯,是種在南方貧瘠的土地上的植物,這個也是好東西,高產啊!」
番薯原產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島,全世界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中州大多數地區普遍栽培。
番薯是一種高產而適應性強的糧食作物,與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關係密切。塊根除作主糧外,也是食品加工、澱粉和酒精製造工業的重要原料,根、莖、葉又是優良的飼料。
番薯最早種植於美洲中部墨西哥、哥倫比亞一帶,由西班牙人攜至菲律賓等國栽種,番薯最早傳進中州約在明朝後期的萬曆年間,分3條路線進入中州―雲南、廣東、福建。
一般普遍認為,番薯的引入中州,源於萬曆二十一年,明時,多年在呂宋(即菲律賓)做生意的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同其子陳經綸,見當地種植一種叫「甘薯」的塊根作物,塊根「大如拳,皮色朱紅,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產量又高,廣種耐瘠」。
想到家鄉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貧瘠,糧食不足,陳振龍決心把甘薯引進中州。1593年菲律賓處於西班牙殖民統治之下,視甘薯為奇貨,「禁不令出境」。
陳振龍經過精心謀劃,「取薯藤絞入汲水繩中」,並在繩面塗抹污泥,於1593年初夏,巧妙躲過殖民者關卡的檢查,「始得渡海」。
航行七天,於農曆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廈門。甘薯因來自域外,閩地人因之稱為「番薯」。陳氏引進番薯之事,明人徐光啟《農政全書》、談遷《棗林雜俎》等均有論及。
番薯傳入中州後,即顯示出其適應力強,無地不宜的優良特性,產量之高,「一畝數十石,勝種穀二十倍」。
加之「潤澤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薺」,故能很快向內地傳播。十七世紀初,江南水患嚴重,五穀不收,饑民流離。
彼時,科學家徐光啟因父喪正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種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種到上海,隨之向江蘇傳播,收成頗佳。
陳振龍的五世孫陳川桂,在康熙初年把番薯引種到浙江,他的兒子陳世元帶著幾位晚輩遠赴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廣泛宣傳,勸種番薯。
據記述,陳世元在山東膠州古鎮傳授種植番薯的時候,親自整地育秧,剪蔓扦插,到秋天收穫,得薯尤多,於是一傳十、十傳百,競相種植。番薯在華北地區便很快推廣開來。
清乾隆時期,不少地方都是由官方提倡栽種。在直隸、更由皇上「敕直省廣勸栽植」。由於朝野上下積極推廣,番薯很快在全國廣為傳種,並成為中州僅次於稻米、麥子和玉米的第四大糧食作物。1733年,番薯傳到四川,1735年傳至雲南,1752年傳至貴州。此後,番薯蹤跡遍布西南。
這些神奇的農業種子原本在柴尺的那個時代要到很久才能在中州出現,不過在這個時期,在柴尺的嚴重干預下,在大秦就已經來到了中州。
當然這些東西不會取代中州原有的農業物種,這個時期只能作為這些東西暫時補充,不過即使這樣,原本一年一熟的地區大多都變成了一年兩熟。
再加上貧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長的馬鈴薯和番薯,這個進步可不是一點點的,這樣子的收成翻三倍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不過我們向內開發的東西不會太多的。
柴尺的眼睛自然又開始望向了遠方,當然這個沒有人再來煩柴尺了,包括贏磊在內的人都跑到了農田裡開始看這些新的種子了。
對於柴尺的說法這些人沒有一個不相信的,畢竟柴尺丞相是出了名的點石成金的仙人,不說別的,就是他能讓人們都能上天遨遊的份上他們也都相信了。
當然,這些新的物種在種植之前都要經過試驗的,柴尺要在一年之內把這些物種的特性都這些農人摸熟了,不然明年怎麼去推廣生產啊。
就算是他知道的這些知識也是大多從書本上學來的知識,這個他還是不敢亂來的,萬一要是引起大面積的絕產,那他可就成了大秦的罪人了。
當然手下找的這幫子老農人把柴尺所說的特性都給學的淋漓盡致,甚至他們還發現了很多柴尺不知道的特性。
「高手在民間啊,你們知道嗎?這些農人才是真正的種植者,他們是在給我們提供食物的人,我們自然是要把好的種子提供給他們。」
柴尺在心裡做了一個比較,這些種子帶回來的並不是很多,尤其是番薯和馬鈴薯,由於自己的知識不是很足,所以好多的物種他不記得了。
只是這些經常在自己餐桌上出現過的物種他才有些印象,不過這些並不是全部,還有很多的物種需要他去發現,例如自己那個時代的很多野菜都是可以取代糧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