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佤族和諸葛亮的千年之約

  咸豐眼中的殺意毫不掩飾。♤🐍 ❻9Şℍยא.ⓒO𝓜 😾♬

  「來人,拿刀!」

  年輕的慈禧一下子癱軟在地,一臉驚恐的看著咸豐。

  她現在感覺自己的生命像是一盞即將熄滅的燭火,微弱而搖曳。

  「陛下!」

  「天幕所說未知真假啊!」

  「陛下不能為了這不作數的消息就要殺了臣妾啊!」

  咸豐冷冷一笑。

  「休要狡辯!」

  「你喜好奢靡!割地賠款!賣國求榮!」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掉腦袋的事!」

  「你讓朕被祖宗唾罵,讓大清被後人唾棄!」

  「你覺得這世上還容得下你?」

  「不殺你不足以平民憤!」

  咸豐掂了掂手中的刀。

  「你千刀萬剮死不足惜!」

  「萬剮朕不會,千刀朕還是勉強能行。」

  「念在夫妻一場,朕親自送你上路!」

  「來人,抓住懿妃!」

  慈禧的慘叫在宮殿中迴蕩。

  過了許久,咸豐氣喘吁吁的宣人將慈禧的屍體拖下去。

  休息一會便在群聊中回話。

  「咸豐:慈禧已死,我砍了她99刀,已經看不出人樣了。」

  清朝皇帝先前在群聊中被@時羞愧得不敢說話,現在看見咸豐說話,默默噓了口氣。

  「康熙:諸位消消氣,我已下令滅掉整個葉赫那拉氏。」

  「十全老人:+1。」

  眾人還沒來得及反應,只見天幕彈幕又亮起。

  「慈禧真是該死啊,死了還帶著無數珍寶陪葬。為了固定身體的位置,棺材內所有的空隙都被珠寶填滿,陪葬品據估計價值一億兩。」

  慈禧聽到這不禁掩嘴輕笑。

  「天幕即便曝光哀家又如何!」

  「大清還不是在我的鼓掌之下!」

  「哀家死後依舊奢侈,和珠寶長眠!」

  「後世之人也只能罵罵哀家了,又能奈我何!」

  她沒得意多久,又一條彈幕亮起。

  「二十年之後,慈禧的墓就被盜了。衣服啥的都被扒光了,珠寶也沒了,連遺體都被隨地扔了!哈哈哈,盜墓的人真的民族英雄!」

  慈禧臉色慘白。

  「!!!」

  「什麼!」

  「哀家的衣服都被扒光了!」

  「遺體還被侮辱了!」

  「珠寶也沒了!」

  她看著天幕上自己黑黢黢的遺體,還有被洗劫一空的棺木。

  再也沒了之前的淡定,整個人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李蓮英一陣驚慌,連忙上前喊道。

  「老佛爺!」

  慈禧卻是沒有一點反應。

  李蓮英大著膽子伸手,探了一下慈禧的鼻息。

  還有氣。

  他坐著不知道在思考什麼,過了許久終於下定決心。

  起身拿起慈禧床上的錦被,覆在慈禧臉上。

  片刻之後,他關上儲秀宮的門,趁著夜色匆匆逃走。

  ......

  此時聊天室里又是一陣騷動。

  「大秦祖龍:賠款十幾億兩銀子,陪葬一億兩銀子,卻拿不出六百萬兩軍費。清朝真的爛的不成樣子了,活該清朝要完!雖說挖墳實屬缺德,但是,我還是想說。哈哈哈......活該!盜的好!」

  「劉老三:我政哥說的好。此等妖婦,不配有人祭奠!」

  朱元璋看到這一幕心中鬱結都散了不少。

  「開局破碗:報應不爽!」

  「曹阿瞞:這個盜墓人,我很欣賞!」

  清朝皇帝臉色均是有點難看,卻又不敢多說什麼。

  雖說慈禧是華夏罪人,但始終是愛新覺羅家的太后。

  太后皇陵被盜,皇家臉面焉在?

  已經有皇帝開始擔心自己的皇陵會不會也被盜了。

  ......

  新的視頻出現。

  【因為一個約定,佤族人民在西南邊疆駐守了上千年。】

  【當年諸葛亮平定南中後,將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種植技術引入當地。】

  【為了感恩,佤族先民便與諸葛亮約定世代看守邊疆,看守了整整1700年。】

  【1934年,鷹軍侵占雲南地區,以班洪王為首的各部,聯合發出了《阿佤十七王敬告祖國同胞書》。】

  【誓斷頭顱,不失守土之責,誓灑熱血,不做鷹殖之辱。】

  【還以「阿祖阿公」的名義組建佤族聯軍奮起反抗,最後擊退鷹軍,保全了華夏領土。】

  【而時至今日,佤族人民依然尊敬的諸葛亮,還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諸葛山、孔明山等諸多地名。】

  「誰懂華夏通史一百篇,三國一共兩篇,丞相獨占一篇的含金量嗎?」

  「佤族的兄弟姐妹真的是一諾千年,一口唾沫一個釘的鐵君子啊。」

  「諸葛亮當初讓蠻族用饅頭代替活祭,傳授耕種文化之類的生產教化,自然世代被人尊重。」

  「丞相1000年後又守護了我們華夏一次。」

  「最難得的是一千多年了還能靠諸葛的名字統一十七個部落。」

  「淚目了,時至今日雲貴川仍有人纏白頭,謂之戴天孝。」

  「阿祖阿公之源源相傳,守土有責,倘自我失之後世,相傳之繼,亦自我而不與之,上難以見冥靈之阿祖阿公,更何顏於後世耶!敝王等早夜思籌,廢寢忘餐,剽牛同集,含淚面議,砍指自決,吾地雖地脊民弱,亦有數千方里之廣,百數十萬之眾,據天然之險,恃性之勇。誓斷頭顱,不失守土之責。誓灑熱血,不作英殖之奴。雖剩一槍一彈,一婦一孺,身可碎而心不可渝也。自今而後,本自決自衛之精神,置死後生之決誓,何懼強敵野心之侵略。——《阿佤十七王敬告祖國同胞書》」

  ......

  劉徹不禁心生敬佩。

  佤族早在先秦時期的《山海經》中有過記載。

  如今佤族雖已歸為中原管轄,但也只是聽宣不聽調。

  這個諸葛亮竟如此厲害。

  將中原的生產技術和種植技術引入佤族,佤族心生感恩便定下盟約守千年國土。

  其品性事跡竟然可以直接影響後世千年。

  千年啊!

  縱使滄海桑田,斗轉星移,仍誓言不變!

  諸葛亮之人格魅力,佤族之堅守誓言,均讓他心生佩服之意。

  他已知曉諸葛亮是東漢末年之人。

  是他的後人。

  他亦與有榮焉。

  他突然生出一個想法。

  如果他效仿諸葛亮,將生產技術和種植技術傳授給匈奴。

  匈奴有了耕地,能吃飽,便不會因為搶糧食入侵中原。

  他還要遣人去與匈奴談判,等千年之後國土淪喪之際,一齊抗擊鷹軍,抗擊倭寇!

  如此,豈不是一舉兩得。

  既可解漢朝匈奴之患,又可為後世抗戰助力。

  劉徹將這個想法告知給堂下大臣,大臣們便開始嘰嘰喳喳討論起來。

  「陛下,如果匈奴不同意怎麼辦?」

  劉徹揮揮衣袖,霸氣道:

  「那就打,打到他們同意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