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王雖然貴為皇室成員,可其實除了錢多以外,實質上並無多少實權。所以他也只能忍氣吞聲,吃了個啞巴虧。】
【自此之後,福王便對捐款捐物的事情心生牴觸,因為他深知,即使自己再如何慷慨,這些錢財也無法真正到達需要它們的人手中。】
【這也是為什麼在崇禎皇帝屢次號召王公貴族、文臣武將捐款捐物時,卻鮮有人響應的原因。】
【朝堂上的這些老油條們比誰都清楚,即使他們拿出了錢財,也只是便宜了那些從中漁利的同僚,底下的士兵連根毛都得不到。】
......
嬴政搖搖頭。
剛愎自用的皇帝、層層盤剝的官員。
再加上天災人禍,農民起義,外族入侵。
大明想不完,都很難收場。
......
【除了之前提到的兩個故事所揭示的深層問題外,藩王們之所以不願拯救他們自己的大明王朝,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他們真的蠢。】
.......
洪武年間。
朱元璋瞬間炸毛了!
他猛地站起身來,指著天幕罵道:
「我朱氏一族,究竟何處得罪了爾等!竟敢如此公然侮辱我朱姓後人!」
「簡直是是豈有此理!」
朱元璋將手中的玉如意狠狠地擲向天幕。
然而,玉如意穿過天幕,最終咣當一聲,落地碎裂成數片。
作為一個格外護犢子的皇帝,他對孩子們都寵愛有加。
即便他們犯了錯,他也會將錯誤歸咎於他們的身邊人。
所以,他真的無法忍受有人這樣辱罵他的後人!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唯有馬皇后輕聲安慰道:
「重八,後人的言辭雖直,卻也可能道出了大明末年的一些真實情況。」
「咱們何不冷靜下來,聽聽後人為何要這麼說?」
朱元璋雖仍心存不忿,但面對馬皇后的勸慰,他只能強壓下怒火,冷哼一聲。
「我朱家的子孫,豈能任人詬病!」
馬皇后見狀,又投來一個犀利的眼神,仿佛在告誡朱元璋要理智行事。
朱元璋只能深吸一口氣,緩緩坐下。
他雖嘴硬,但心中的怒火已然被馬皇后的話澆滅了大半。
那他就仔細看看,馬皇后說的話到底有沒有道理。
......
【朱元璋的這些子孫們,被歷代皇帝嚴防死守,被牢牢地束縛在各自分封的小小領地中,仿佛被圈養的牲畜。】
【時間久了,變得如同被圈養的豬一般,除了追求吃喝享樂,再無其他更高的追求和理想。】
......
洪武年間。
朱元璋怒目圓睜,情緒激憤地咆哮道:
「大妹子,你聽聽!」
「這天幕越來越過分了!」
「竟然罵咱朱家子弟,都是牲畜,都是豬!」
「何其放肆!」
馬皇后聽聞這些對朱家後人的評價,心中也湧起一絲憤慨,但更多的是對朱氏子孫深深的憂慮和無奈。
她緩緩開口,試圖平息朱元璋的怒火:
「重八,忠言逆耳。」
「或許,我們當初對藩王的政策確實有待商榷。」
「我們給予了他們奢華的生活,卻未能賦予他們應有的責任和權限。」
「他們被限制在各自的封地之中,如同籠中鳥、池中魚。」
「他們雖然擁有高貴的身份,但缺乏實際的治理能力。」
「或許真如同後人所言,藩王如同被圈養了一般。」
馬皇后頓了頓,繼續說道:
「重八,你還記得先前法蘭西大革命的視頻嗎?」
「法蘭西的貴族,被剝奪了政治權力,卻有著免稅的特權。」
「普通平民不能從貴族那裡得到保障和庇佑,他們也無法容忍貴族們享有不合理的特權。」
「最終民眾對貴族特權的仇恨愈來愈大,矛盾愈加激化。」
「權利與義務,都是相輔相成的。」
「咱們定的宗親制度,與法蘭西的貴族制度,是否也有相似之處呢?」
「或許,這就是後世之人對朱家子孫如此評價的原因吧。」
朱元璋吃了一驚,喃喃自語道:
「咱歷經千辛萬苦,才走到今天這個位置。」
「只是想讓朱家的子孫們都能過上安穩無憂的生活,難道這也有錯嗎?」
馬皇后一聲嘆息。
「重八,你的初衷是好的。」
「可是過度溺愛,而且還對他們加以限制。假以時日,藩王只會安於享樂,愈來愈無能,做大明的蛀蟲。」
朱標也接著馬皇后的話說道:
「父親,兒臣心中還有一絲憂慮。」
「若是大明曆經幾百年,朱氏宗親數量越來越多,而他們毫不作為,且手握大量財富卻無實際權力。」
「在明末動亂之際,這些宗親們會不會是案板上的魚肉?」
「父親,這不是愛子,這是殺子。」
朱標的話如同一記重錘,砸在朱元璋的心頭,讓他不禁吃了一驚。
這個問題,他確實未曾深入考慮過。他有些難以置信地反問道:
「我朱氏宗親,如今不過寥寥數人。」
「難道他們還能拖垮我大明的財政不成?」
「這……這似乎不太可能。」
但隨即,他意識到這確實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
「標兒,咱們先看看這天幕上後人是如何評價的。」
......
永樂年間。
朱棣並未像朱元璋那樣怒火中燒,而是仔細思考了一下太祖定下的宗親制度,以及他對藩王的限制措施。
他越想越驚!
若是大明宗室的數量到了一個可怕的地步,而且他們還是毫不作為,只等著朝廷發放俸祿之人。
長此以往,這些宗親,確實可能會如同被圈養的牲畜一般。
他突然感覺後世給他出了好大一個難題。
若是給藩王放權,一旦藩王別有用心,在地方擁兵自重,那大明又將陷入動亂之中。
若是限制藩王的各種權利,難免後世藩王又變成被圈養的美麗廢物。
而且這個宗親制度,還是太祖親自定下的。
若他做出改變,難免又會有人用不遵從祖制或者是靖難之事又來攻訐他。
朱棣撓撓頭,感覺有些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