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吳承恩的雄心

  第64章 吳承恩的雄心

  掌燈時分。吳承恩在堂屋的書桌前揮毫潑墨。

  他寫的是王昌齡的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五十一歲的老貢生吳承恩,有一顆征戰沙場、建功立業的雄心。

  他想做宋時的辛棄疾,本朝的楊博。

  奈何,多年科場失意讓他青雲志不得展。

  吳承恩的妻子是弘治初年戶部尚書葉淇的曾孫女。葉淇雖去世多年,但葉家在淮安尚是大族。

  江南大族家的女婿,只要才學不算太差,都能想法子在鄉試中混個舉人身份。

  奈何吳承恩的老丈人之前捲入黨爭,在京失勢,他這個女婿也就沾不到科場上的光。

  嘉靖八年,二十五歲的吳承恩到淮安官學龍溪書院讀書。當時他喜好搜集奇聞異事,有了寫一部神魔志怪話本的想法。

  嘉靖十年,二十六歲的他到江南貢院參加鄉試,名落孫山。

  嘉靖十三年,二十九歲的他再次參加鄉試,再次落地。

  嘉靖十六年,三十二歲的他第三次參加鄉試,又不第。

  接下來他不考了。花了五年光陰,在嘉靖二十一年完成了《西遊釋厄傳》的初稿。

  嘉靖二十八年,葉家的一位世交突然發跡,高升了南直隸學政衙門提學副使。

  那位世交頗為照顧吳承恩。吳承恩這才能夠入南京國子監讀書。

  在南京期間,吳承恩見到了幾十個倭寇攻打大明留都的鬧劇。

  五十一歲的他義憤填膺,老夫聊發少年狂。又燃起了投筆從戎,定國安邦的雄心。

  說來也巧,在國子監排了六年資歷,他終於能夠進京參加大挑。

  此番大挑,他不想當哪個肥縣的縣丞、主簿,只想到沿海倭寇猖獗的縣當一任典吏。

  典吏在大明官職中是一個特別的存在。管著一縣治安,沒有品級未入流。

  但典吏雖無品,卻又屬於「朝廷命官」。因典吏乃是吏部銓選,皇帝硃批圈定。

  沿海諸縣的典史,管著衙役、民壯,有跟倭寇交手的機會。

  吳承恩終於放下了手中的筆。他不知道,兩個偷猴賊正鬼鬼,進了豬尿泡胡同。

  胡同之中,林十三師徒換上了一身夜行衣。這行頭是跟北鎮撫司那邊借的,

  林十三手裡拎著一個麻袋。孫越肩膀上則背著一個大竹簍。竹簍中則是一堆偷猴所用的物什。

  林十三壓低聲音:「咱們一會兒依計而行。」

  孫越頷首:「成。我得報一糞桶之仇!」

  二人正說著話呢。突然間,一頂藍呢大轎停在了吳承恩的四合院門前。轎中下來一個穿便服的男人,他大步進了四合院。

  林十三皺眉:「吳承恩一個歲貢生,跟部院大臣有交情?」

  太祖開國定下規矩。京中只有皇親、勛貴、正五品以上且過六旬的老年官員、婦女才可用轎。

  永樂朝後,京中正三品以上文官可乘轎,不限年齡。武官嚴禁乘轎。

  正德帝總把「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掛在嘴邊。故正德朝及之後,官員皆可乘轎。只不過轎子按品級區分。

  藍呢大轎,如今是朝中部院大臣才可享用的。

  林十三壓低聲音:「咱且罷手。總不能當著部院大臣的面兒偷猴兒。」

  「你換下夜行衣,去找轎夫套套話,看是哪位大人物進了吳宅。」

  孫越點頭:「成。」

  進了吳承恩四合院的人,是禮部右侍郎,李春芳。

  李春芳是吳承恩的老鄉,兩人曾在一處求過學,說是知己都不為過。

  同窗知己,官途卻是截然不同。

  吳承恩鄉試屢屢不第。人家李春芳二十歲就中了舉。

  之後李春芳連續四次參加會試,名落孫山。

  要麼不中,要中就中個大的。

  嘉靖二十一年,三十六歲的李春芳終於會試得中,殿試更是問鼎一甲第一名狀元及第。

  之後的李春芳一帆風順。先進翰林院坐館。被挑入西苑為嘉靖帝撰寫青詞。

  嘉靖帝對他的青詞讚不絕口。於是李春芳破格被升為翰林學土。

  後又在太常寺做了一年少卿。今年高升禮部右侍郎,身部院大臣之列。

  四十九歲的禮部右堂,又頗得聖寵。今後很可能入閣。

  李春芳見到吳承恩,眼中滿含熱淚:「汝忠兄,當年淮安一別,已有整整十三年未見。別來無恙啊!」

  吳承恩也是熱淚盈眶:「子實,久違了。哦不,如今我該尊稱你一聲李部堂。」

  李春芳罵道:「知道我在京城做官,你進京竟不找我!好狠的心腸啊你!」

  吳承恩解釋:「你如今是部院大臣。我找你有攀龍附鳳之嫌啊。」

  李春芳拉著吳承恩的手進了堂屋:「走,去你屋裡說話。」

  二人坐定。一番敘舊自不必說。

  吳承恩給他講了高升茶館中的事。權當是一個笑話。

  李春芳皺眉:「你寧願去求那些烏七八糟的客、騙子,都不來求我?」

  吳承恩笑道:「我太了解你這個人了。求你有用嘛?」

  李春芳不假思索的回答:「我向吏部舉薦自己的門生故舊也不是一回兩回。

  內舉不避親嘛,怎麼沒用?

  吳承恩卻道:「但我不是你的門生故舊,而是你的知己。」

  李春芳站起身,頜首:「沒錯。就因為你是我的知己。你即便求我,我也絕不會向吏部的人舉薦你。」

  「知道為何嘛?」

  吳承恩給老友倒了一杯茶:「願聞其詳。」

  李春芳字字鏗鏘:「我若舉薦你,大明不過多一個庸碌的官僚。我若不舉薦你,大明會多一個流芳千古的文豪!」

  吳承恩笑道:「你言過其實了。」

  李春芳卻道:「我字字發自肺腑。若你入了官場,當個八品、九品小官,即便破格做了正七品又能如何?」

  「每日應酬交際、公文往來、案牘勞形。你的官當到死也是名不見經傳。」

  「然你若後半生盡心修改你那曠世奇書《西遊釋厄傳》,讓它更加完美。即便幾百上千年後,依舊有人能夠記得你!」

  「你不是做官的料,卻是當文豪的料。」

  「一朝官員以十萬、百萬計。傳世文豪卻只能出那麼幾位!」

  李春芳和吳承恩圍爐暢談到深夜。

  這可凍壞了胡同里等著偷猴的林十三師徒。

  師徒二人凍得牙都打顫。今夜只好作罷,離開了豬尿泡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