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四帝

  第581章 四帝

  亥時。

  大回王朝,北鐘山。

  值此除夕之際,這座平日裡鮮有人至的高山腳下竟圍滿了人。

  不,應該說從山腳到山頂,這一路上都亮著如長龍一般的火把,站著不下萬數的精銳士兵。

  而若是瞧的更仔細一些,便不難發現這些士兵雖然以金甲為主,但也摻雜著不少衣著不同的軍漢。

  旌旗遍野,刀箭如林。

  很明顯,這些兵卒是來自不同的勢力,或者說不同的王朝。

  四架御輦停在山門之外,象徵著此時此刻竟有四位帝王齊聚在這座並不算大的北鐘山。

  至於這四人是誰,聚在一處又議論著什麼.

  答案無疑是顯而易見的。

  北鐘山巔,龍禪寺。

  無數火把將整個寺院照亮的宛如白晝,身著僧袍的大小和尚不停跑進跑出,手中端著一盤盤色香味俱全的齋飯,或者是薰香、巾帕等物。

  方丈早就曾告訴過他們,除夕當夜會有幾位大人物來寺中用齋。

  但這些和尚哪裡會猜到來者竟然是四國的皇帝!

  雖說出家人講究個「六根清淨、四大皆空」,本不應太過在意這些世俗權貴.可這畢竟是皇上啊!是四國的天子啊!

  因此眼下別說普通的和尚了,就連寺中方丈也一直守在齋房外,生怕哪點沒做好惹怒聖顏,進而導致龍禪寺遭到滅頂之災。

  「師父.」

  齋房外,一個約麼不到十歲的小和尚小聲問向方丈:「裡面那四個人哪個是咱們大回的皇帝啊?」

  「閉嘴!」

  方丈臉色微變,不僅沒有回答問題,反而還厲聲呵斥道:「不知道便不知道,這種事不得再問!」

  「哦」

  被嚇得打了個哆嗦,小和尚縮縮脖子不敢再多言語。

  他隔窗看著屋內四個模糊的人影,心中嘀咕著這四人的古怪。

  剛才四人入寺時他遠遠看過他們的樣子。

  一個瘦高。

  一個矮胖。

  一個臉白的跟女子似的。

  一個好像比方丈的年紀都要大

  明明高矮胖瘦各不相同,但這四人衣服上竟然都繡著龍,只不過龍的模樣和顏色略有區別。

  更關鍵的是,四人身上都有一種小和尚此前從未感受到過的氣勢。

  要知道龍禪寺可是大寺,平日裡時常會有一些富商大官前來上香祭拜,有時陣仗也很大,同樣會有很多當兵的一路戒備。

  但不管是誰,卻都未曾給小和尚帶來過這種感覺。

  就像是.天壓下來了一樣。

  下意識的抬頭看了眼夜空,繁星點點、彎月入鉤。

  小和尚疑惑的摸了摸自己光禿禿的頭頂,扭頭再悄悄往齋房的方向看去。

  夜風呼啦啦地掃著窗欞,將血紅的火光盡數掃進木窗。

  「三位。」

  「今日恰好是除夕,我等卻在這龍禪寺相聚,倒也算是一件前無古人的趣事了.」

  齋房之中只有四人,此時正在說話的是大回天子,呂鴻基。

  而他也正是小和尚眼中「矮胖」的那位。

  雖然身形矮胖,但呂鴻基的樣貌卻不算丑,一言一行更是充滿了為帝王者的威嚴。

  當然了,如此威嚴在這種場合卻算不得什麼。

  畢竟誰還不是個皇帝呢?

  「回王倒是風趣。」

  另一邊,一個白髮蒼蒼的老頭開口說道:「只不過我等來此卻不是為了吃龍禪寺的齋飯的。」

  「更何況如今飯已吃的差不多了,那是不是也該說點正事了?」

  「.」

  白髮老頭言語中好像並不太給呂鴻基面子。

  而他也確實有這個資本。

  因為此人便是四國中國力最盛的大乾的皇帝,景國青。

  「乾王說的是」

  看了一眼景國青,呂鴻基眼神中的慍怒一閃而過,但很快便就壓了下去。

  大回、大乾兩國平日裡往來很多,因此他跟景國青也算是老對手了。

  要不是這次是為了共同的利益,倆人恐怕一輩子也不可能坐在同一張桌上吃飯。

  「咳,覺王、季王,既然乾王如此急切,那我們便談談正事?」

  本著「雖然暫時是盟友,但我也要噁心你一把」的原則,呂鴻基將視線投向另外兩人。

  片刻之後,後兩人很快便給出了回應。

  「嗯,談談吧。」

  身形高瘦的那位是大覺的皇帝,他的聲音有些低沉。

  而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季國的皇帝,也就是小和尚眼中「臉比女人還白」的那個。

  「哎呀,我季國弱小,這次本就是跟著三位後面撿點殘羹冷炙罷了。」

  「乾王、回王、覺王,你們不必在乎本宮,只消商議你們的。」

  「有何事需要本宮去辦的,只管吩咐就是.」

  「.」

  如青樓女子撒嬌時的言語,似閹人般的嗓音,臉上塗著的脂粉,嬌柔作態的動作。

  再加上一個無比「女性化」的名字,宋玉棠。

  若不是這位季國皇帝確實具備所有男性性徵,也確實長著一張男人的臉,那他極容易便會被誤認為是一個女子。

  在這個「性別觀」不甚開放的年代,如此不男不女之人如若行走於坊市,無疑要被一群人指著鼻子譏諷嘲笑的。

  不過如今在場的其餘三人卻沒有一個對他表示出任何鄙夷。

  或許心中會有,但臉上卻不能流露出來。

  這是為帝王者最起碼的能力。

  「.」

  燭火明亮,滿桌素齋豐盛,然而幾乎沒有動過筷的痕跡。

  視線自宋玉棠身上收回,呂鴻基看了眼掛在牆上「人生哪有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的對聯,再次緩緩開口說道:

  「好,既然如此,那我便先說說吧。」

  「如今奉寧兩國已知曉了我等欲出兵掠其境土的消息,亦已停止了內亂。」

  「此事是從何處泄露的眼下已無關緊要,但還是希望諸位皆能好好查一查.」

  「.」

  之後的一個時辰,四人便在這小小的齋房裡議論著即將到來的戰事。

  當然了,此戰涉及之事頗多,肯定不可能是一個時辰便能議論完的。

  但四人畢竟是皇帝,所以只要確定一下大體的戰略便夠了,剩下的自有四國將領謀士再進行更為細緻的商討。

  而如果把他們這次「龍禪寺議事」的內容大體總結一下,那基本就是四點。

  一。

  大乾與大回各出兵六十萬,共計一百二十萬人自西邊進攻新奉;

  大覺出兵六十萬,季國出兵二十萬,共計八十萬人自北邊進攻大寧;

  四國總共出兵二百萬,後期戰事如若需要還可再加。

  利益分配方面則按照出兵人數等比劃分。

  二。

  因戰線較長,後勤補給或許會出現不及時的情況,所以此戰採用「以戰養戰」的方式進行。

  每掠得一地後便奪其糧草,原地補充輜重。

  另外,為防止已占領區域出現小規模擾襲,破壞大軍前進步伐,因此對占領區域執行「全面清盪」。

  但凡修行之人,不論其是否為兵,發現後一律就地擊殺。

  包括所有「違抗」大軍命令之普通百姓。

  三。

  考慮到奉寧兩國已停止內亂,因此不宜再給其太多喘息時間。

  故將發兵時間提前,從此前的正月末提早到正月中旬。

  準確來說,是元宵節後的第二天,正月十六。

  四。

  整場戰爭需要速戰速決,最長不可超過一年。

  四國大軍在戰事初期將各自為戰,一邊從西往東打,一邊從北往南打。

  根據此前的估計,雙方差不多將會在半年至八個月後會師於大蜀。

  而此戰結束的標誌便是

  蜀州城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