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自從進了臘月,年味兒就越來越濃。

  特別是城外的山村村落,進了冬天就沒什麼農活可以做了,除了準備日常的燒柴和打獵,基本都是在準備過年。

  縣城裡總是忙碌的,就是進了臘月,像是客棧、酒肆、糧鋪、菜攤、肉鋪、榨油坊……還都在營業,不過人們的心思也都滿滿的輕快起來。

  特別是華陰縣的人,托何家的福,整個縣城裡,只要是有困難的家庭,都領到了一份救濟糧以渡過這個年關,還有一斤豬肉!

  雖然在這個年代豬肉不登大雅之堂,但也不是普通人家能時常吃得起的,所以能領到豬肉,這讓所有人都感激何家。

  何家奶奶的本意是捐出來,讓官府去分發,免得讓有心人說自家竊取民心。

  不過此時官府卻是不管,縣令也放心的很,何家有個老太君坐鎮,巴不得何家越得人感激越好,這樣華陰縣的政績也是~嘿嘿嘿~

  縣令放心,可何媽想的多,便出了一招:何家送出的東西並不是無償的,只要是領過豬肉的人家,來年須得自覺來何家做工三天。

  所有華陰縣的人聽到這個消息,第一反應可不是生氣、不滿或者反對,而是:還有這好事兒?!就是時間也太短了!

  要知道,在何家做工可不是什麼苦差事,先是何家沒什麼苦活累活,再加上吃的好,每月的銀錢發的也是十足,這就讓很多人打破頭的搶著來了。

  不說別的,就是光每天吃的飯,也能吸引無數的人來何家幹活。這也是人們聽到,領了豬肉就要來何家做工後,不怒反喜的原因。

  趁著臘八這一天,何家捐出來的糧食在衙役們的幫助下,及時的分到了需要的人家裡,也讓大家都能煮上臘八粥喝。

  說到臘八粥,何爸小時候還是有印象的,不過後面就漸漸的不再煮粥了,而是只醃臘八蒜了。

  今年第一次來這個世界過臘八節,也就入鄉隨俗,準備煮臘八粥。

  《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及白糖、紅糖、葡萄乾作點染」。

  熬臘八粥在原料火候上也各有講究,煮粥原料不要同時下鍋。不易煮爛的先放,如豆類等;蓮子要先去心;生杏仁、核桃仁最好先水泡剝皮去苦味後再下鍋;如果想保持鮮花生、藕、百合的鮮脆口感,等粥快熟時再放入;紅薯、山藥、芋頭、馬鈴薯等一般洗淨切塊後下;喜甜食者應後放糖不要把糖過早放在鍋里煮。傳統的臘八粥是不放糖,出鍋時加桂花,有糖桂花和果味甜味足矣。

  熬粥時要把握好米和水的比例。上火煮前最好一次性把水放足,掌握好水、米的比例,不要中途添水,否則粥會變稀,難以達到水米融和的要求,在黏稠度和香味上大打折扣。至於具體的比例,還要看個人喜好及熬煮時間的長短,一般1:10~15為宜。先將難以煮熟的豆類、蓮子等在頭一天晚上浸泡,第二天泡發至胖大即可。但熬粥講究豆子不泡,豆子開花有訣竅,煮豆粥時,將豆子洗靜先下鍋煮開,在放米之前兌入幾次涼水,豆子被「激」幾次後,受到熱脹冷縮作用的影響,較容易開花。「節選自《隨園食單》」

  何爸在看過《隨園食單》後,也試手煮粥,不過時間不太容許,也就沒太多花樣,只是提前泡好了各類米豆,第二天依次煮過,出鍋時加入桂花和少量的幾類果脯。至此粥成,用時一個半時辰。

  何家這口老鐵鍋大呀,就是農村盤灶台那種,比那還要大一圈。煮來的臘八粥,就何家這這些人,三天都喝不完。

  上午煮出來,先是簡單的祭祖祭天,然後趁著還沒到中午,派張掌柜的領頭送出去不少,先是縣令家還有相近的鄰居們。

  送臘八粥講究個趁早,不能過中午,搶個好兆頭。

  餘下來的粥,奶奶、何爸何媽都喝了兩三碗,還有所有來何家做工的人也都喝一碗,連阿喵八哥小鳥都分食了一些後,還剩下半鍋呢!

  何媽便心思一轉,也別大張旗鼓的施粥了,今兒個可不能跟佛祖搶生意,就將剩下的粥送到了濟慈堂。

  說到寺廟臘八施粥,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話說從前某年,佛祖釋迦牟尼於臘八日在恆河洗禮後,坐在佛佗伽耶菩提樹下,經過長時間苦修,身形消瘦,疲備不堪,這時有牧羊女奉上一碗糜粥,喝下這碗粥他一下如受甘霖,身體光悅,悟道成佛。於是此後每年臘月初八,寺廟裡都要煮粥敬佛,還要舍粥,此粥用八寶米謂之臘八粥。

  此時何炳鴻在華山之上也喝上了臘八粥,雖然華山人氣開始復甦,但終究底子薄,現在滿山上下才幾十個人。

  今年還是寧中則親自下手煮粥,一鍋臘八粥,華山上下所有弟子都人手一碗。

  中午喝著臘八粥,何炳鴻砸吧砸吧嘴,沒感覺有什麼特別好喝的……也就是個習俗吧。

  臘八一過,突然感覺時間好像上緊了發條一樣,嗖嗖而過。

  「臘八粥,過幾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臘八過後幾日,華山眾弟子練武的時間減少了一些,而岳不群也不再板著臉嚴格要求,也許這就是過年的力量吧~

  不過眾師兄弟雖然練武時間減少了,但卻不少忙活,在寧中則分配下,一隊人收拾庭院,一隊人整理倉儲,一隊人下山採購年貨,一隊人砍柴後備……如此等等,所有人都有自己的事情。

  待得下山採購的人回來,所有人都拿到一根糖人,這更是讓年輕的弟子們歡呼拍掌。

  畢竟有了捐獻,華山的生活水平直線上升。

  岳靈珊不僅第一個選了大公雞的糖人,另一隻手還舉著一根糖葫蘆,吃的眉開眼笑,不像個十五六歲的大姑娘。

  臘月二十四,華山上下齊上陣,將所有的房屋軒亭都打掃了一遍。

  至此也算是一個分界點了,中午寧中則代岳不群發話:到了二十四,有家可歸的弟子可以回家與家人團圓去了,而無處可去的,就留下來在華山過年了。

  何炳鴻等到這一天,心情也是很激動,雖然剛從家回到山門,但畢竟是過年啊。

  跟師父師娘,還有眾位師兄弟姐妹們告辭後下山而來,心中不免感嘆:二十四就放假,比現代的高中早多了,嗯好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