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荀攸六策
一石霜糖一百二十萬錢,一石雪鹽十萬錢。
粟米二百三十錢一石,一石霜糖就能換近五千石粟米,一石雪鹽則可換四百三十多石。
水稻、黍米、梁糜的價格更貴一些,分別是三百到五百錢一石。
劉先對霜糖和雪鹽的興趣相當濃厚,在這個年代,糖可不僅僅是美食,還是治病的珍貴藥材,尤其是霜糖這樣色澤純淨,甜度很高的糖,是極其熱銷的。
不過劉先雖然興趣十足,可他手裡的權力卻不夠。
在來之前,劉表、蒯越、蒯良等人跟他交過底,允許他動用錢糧購買食鹽,上限是三千萬錢。
荊州目前除了南陽郡人口損失巨大外,其他諸郡可算是完好無損,人口總數依舊在四百萬以上。
東漢人成年男子每年吃鹽8升,婦女和老弱吃鹽6升,兒童吃鹽4升。
按照一戶一對夫妻加上兩個孩子來計算,一家四口人,一年需鹽22升。
漢代一升為兩百毫升,鹽的比重是每毫升兩克,所以每升鹽重400克,約等於18斤。
荊州有戶籍一百萬以上,年需鹽十五萬石以上。
鹽價是1200錢至1500錢一石,以最低價格來計算,也要近兩億錢。
劉先得到的授權完全不足以支付。
按理來說,荊州的食鹽來源自然是越分散越好。
一般情況下,荊州也不可能把所有食鹽需求全都交給徐州。
可誰讓眼下不是正常情況呢。
荊州此時最重要的是食鹽,而不是食鹽來源。
劉先相信只要情況傳達回去,荊州必定願意全部購買,而且還會給他記上一大功勞。
於是,劉先表示需要立刻派人回荊州請示劉表。
劉備自無不可,並給劉先的隨從安排了快船。
隨後,劉先和許劭、滕胄等人就先在徐州暫住了下來。
劉備安排華佗前往迎賓館,給許劭看病。
華佗去了之後,發現許劭乃是喘症。
劉封有些明白,這可能是因為許劭年紀大了,又不適應江東的氣候,再加上劉繇的倚重導致他事務繁雜,最終引發了支氣管炎。
華佗給許劭開了相應的藥物,讓他多加休息,病情自然能有好轉。
劉備還特地送來霜糖,吩咐給許劭進補身體,叮囑不能多用,每日可吃一點,補充元氣。
對此,許劭很是感動。
************
這日傍晚,荀攸又一次被州府軒車請進州府。
剛準備下車時,就看見徐州方伯劉備帶著兒子劉封站在車外,正一臉笑意的看著他。
荀攸不敢托大,趕忙想要下車行禮。
卻不想劉備親自伸手攙扶,讓他既驚又喜。
不得不說,劉備的行為搭配上他的厚朴的面容,格外能讓人產生好感,為之信服。
被劉備攙扶下車之後,荀攸趕緊後退一步,大禮參拜:「不意方伯竟如此厚待,攸受之有愧。」
劉備卻是再一次上前握住了對方的手,硬生生的將荀攸托起:「公達先生乃是智謀俊傑之士,備天性駑鈍,笨拙少謀,故而對先生這樣的才俊格外欽慕。先前聽聞先生在襄陽,備不自量力,去信邀請,非備不知禮數,實是仰慕之心無以言表,只能冒昧行事,還望先生多多諒解。」
饒是荀攸見多識廣,也被劉備給感動到了。
實在是劉備說話情真意切,言辭之中仿佛有一種魔力,讓人對他產生信任感,覺得這就是個老實人的肺腑之言。
「久聞方伯禮賢下士,求賢若渴,攸本將信將疑,今日得見,方知事實比之傳聞還要真上三分。」
荀攸本就是個謙遜的性格,劉備如此禮遇,他就是心中不滿,也不會說些讓人不悅的話,更何況眼下荀攸也確實很受感動了。
於是,荀攸投桃報李道:「方伯貴為一州之主,卻如此禮重賢才,即便濫竽充數如攸,也能得此厚恩,想必此事傳揚出去,天下俊傑之士必當知道方伯之心,不遠千里,遠來歸附。」
聽到荀攸的話後,劉備頓時樂的合不攏嘴了,一邊捏著荀攸的手,一邊往裡引路:「公達先生,快快請進,酒宴已經備齊,只等先生您了。」
隨後,劉備握著荀攸在前帶路,劉封則跟在他們的身後,三人來到後堂,分主賓坐下。
宴席開始之後,劉備並沒有勸酒,而是仔細的為荀攸解說起菜餚來。
很多人誤以為東漢吃的非常簡單,可實際上東漢開始已經是做菜方法的大爆發時期了。
只是局限於炒鍋還沒成型,因此沒有炒菜。
可各種膾、炙、蒸、羹、烤、拌、臘、漬、脯等多種製作手法,雖然遠不及劉封所在的後世,可在東漢當時,也一樣非常豐富的。
只是這些做法的成本很大,往往不是普通家庭所能承受的起的。
即便是貴族家庭想要吃上一頓膾炙,也是需要不菲的價格,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的。
劉封知道荀攸是個謙虛的性格,而且為人節儉樸實,生怕鋪張浪費引來他的不快。
因此準備的菜色,大部分都是常見菜,主菜是燉肉,蒸蛋、蒸魚。
因為加了雪鹽,味道極為鮮美,而且沒有苦味,這讓荀攸又驚又喜,相當意外和滿意。
酒過半巡,菜過五味。
劉備開始嘗試招攬荀攸道:「公達先生來我徐州已有一段時日,不知對我徐州,以及對備有何建言?」
劉備的心思,荀攸心知肚明。
所謂求諫不過是個幌子,對方真正想引出的自然是後面的招攬。
你若是有意應辟的話,那諫言自然可以直言不諱,一來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如果雙方不相與謀,自然也別硬湊到一起。
另外一方面,也是展示一下能力才幹,好能安排匹配的官職。
如果無意應辟的話,那虛言幾句美譽即可帶過,對方也能理解你的立場了。
荀攸沉默了片刻,方才開口道:「方伯治徐,節衣縮食,收攏流民,鼓勵屯田,此皆善政也,自不必攸多言。」
荀攸這話一出,別說是劉備眼含失望了,就是劉封也很是失落。
沒想到努力了這麼久,荀攸還是看不上自家老爹嗎?
既然如此,那也只能好聚好散了。
雖然荀攸是個強勁的對手,但劉備絕對做不出害人的事情。
這不僅僅是劉備的性格底色,同樣也是明智之舉。
荀攸受到邀請來徐州,要是遇害,這讓天下人怎麼看劉備?
即便是劉備麾下的眾多士人,恐怕也會為此沸反盈天了。
劉備難掩失望之色,卻依然強自撐道:「先生之言,備必不敢忘,備在此以薄酒一杯,預祝先生早日得遇明主,一展雄才。」
劉備端起酒杯,卻見荀攸端坐不動,心中突然微微一動。
卻聽見荀攸悠悠開口道:「明公根基,盡在徐州。自古徐州乃百戰之地,易攻難守。以項羽之勇,據此都為高皇帝所破。攸不才,為明公思得奇策六條,感明公厚愛,願以此獻於明公。」
劉備登時大喜,趕忙應道:「還請公達先生盡言之,備洗耳恭聽。」
荀攸直起身體,朝著劉備拱了拱手:「第一條,當今天下,戰亂頻發,各地百姓,民不聊生。攸自長安東出,歸鄉潁川,後又欲入蜀,南下襄陽。沿途所過之處,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以攸淺見,日後中原大地,必將缺人。」
「明公收攏流民,安置其等屯田,此為大善之策,不僅盡顯明公仁心,更可增厚徐州實力,當益增之。」
「明公,攸在襄陽劉表處盤桓數載,荊州所屯之糧,可有數百萬石之多。明公可遣人往購,景升公此時正欲結好徐州,必不會阻攔,此為鑄本之策也。」
「明公,自古徐揚不分家,昔日西楚霸王敗於我高皇帝,英布之力,乃是雙方角力之關鍵。最後乃是高皇帝技巧一籌,成功籠絡了英布,當即截斷項羽一條臂膀,開始轉守為攻。」
秦末漢初,英布先從項羽,敗秦復楚,被封為九江王。
當時的九江王國,就是今天的揚州大半,包括了江北的廬江郡和九江郡國,以及江南的丹陽郡,以及部分豫章郡。
如果英布站在項羽這一邊,項羽將不再擔心來自於左翼的威脅,而且同揚州互為犄角,大厚其形,有了寬廣的戰略縱深,劉邦想贏,不說再沒有機會吧,至少也要上調幾個難度。
而現在的揚州,還多出了開發極為成熟了的吳郡,以及包括了秦末漢初時期的甌越和閩越兩個王國。
荀攸這是在瘋狂暗示劉備,揚州才是徐州最重要的發展方向。
「明公,中原雖好,此時卻是百戰之地,烽火遍地,流民失所,是為負擔而非益處。」
荀攸樸實的面容上露出些許激動之色:「高皇帝全據雍、益,方能累敗而一戰功成。明公何不效仿祖上,先踞有徐揚,則退可安定一方百姓,以待天時,進則可奮威德,誅除群穢,匡輔漢室,功業不亞於齊桓、晉文也。」
「此為增益之策。」
劉備聽的連連點頭,忍不住看了一眼劉封。
蓋因荀攸之策,竟然同劉封意見極其相近,難道自家兒子的能力已經與荀公達這等天下名士不相上下了嗎?
「其三,兗州曹呂之爭,已近一年。」
荀攸繼續說了起來,話題轉到了兗州:「以攸愚見,呂布定非曹操之敵,快則數月,慢則半年,呂布定會為曹操所敗,而他也只能投奔徐州而來。」
劉備心中又是咯噔一下,又看了劉封一眼。
自家兒子倒是好氣性,明明荀攸所言同他如出一轍,可他卻神情自若,不露分毫,當真好城府。
「明公,呂布若是當真來投,這可是個燙手山芋。」
荀攸臉上流露出無奈的神情:「不瞞明公,呂布對攸,實有救命之恩。」
「哦?!」
劉備露出驚訝之色,這事他其實也知道,劉封就跟他說起過,用以也是讚嘆荀攸視死如歸,非常人也。
「竟有此事?」
荀攸隨後將自己在長安策劃誅董,事敗被抓,投入大牢,等候問罪,隨後正好遇上王允、呂布誅殺董卓,將他救出的事情敘說了一遍。
劉備一邊聽,一邊讚嘆,誇獎荀攸不懼生死。
荀攸謙遜兩句後,轉而說道:「明公,不論呂布性情如何多變,毫無忠信可言,但其對漢家卻有匡扶誅賊之功,此天下共知也。若呂布來投,明公若是收留,恐有腋肘之患,若是不收,恐失天下之望。」
聽到這裡,劉備臉上露出猶疑之色,引起了荀攸的好奇。
「明公莫非已有對策?」
聽到荀攸的問題,劉備點了點頭:「不瞞公達,卻有一想法,正欲請教公達看法。」
荀攸恭候道:「不敢,還請明公示之。」
劉備說道:「若是將其所部安排去青州,置於孔北海麾下,公達覺得如何?」
荀攸一聽,頓時笑了起來:「明公,此策正是攸所欲獻之策也。」
原來荀攸竟然不謀而合。
荀攸接著說道:「孔北海素來對呂布推崇備至,很是欣賞,呂布又同袁紹勢如水火,若是將其放在青州,當為我徐州北方屏障也。只是仍不可大意,需有一智謀之士坐鎮琅琊,方可無憂也。」
劉備聽的連連點頭:「公達所言,極為有理,備當從之。」
歷史上孔融對呂布可是非常推崇的,讚不絕口,而呂布對名士也確實很是寬縱,被陳珪、陳登父子耍成傻子了不提,陳公造他反被抓了個現行,最終也是當無事發生。
反倒是平叛有功的高順吃了掛落,所統帶的陷陣營被呂布奪走,讓他小舅子魏續統帶,直到戰時再交還給高順。
荀攸接下來又連獻三策。
「第四策乃是假道伐虢之計,明公可表舉袁紹之子為茂才,並以支持其任青州刺史為代價,保全孔文舉的北海一國。如此一來,明公不但保住了對我親善的孔北海,同時也杜絕了袁譚繼續擴張,壓迫我琅琊的口實。」
「第五策乃是遠交近攻,明公可以暗遣使節,趕赴巴蜀,交好劉璋。」
「劉璋此人雖然有些暗弱,卻並非沒有智謀,其人不思進取,只欲割據巴蜀,為一方諸侯,可暗結為援助。」
「荊州劉景升,外寬而內厲,外表淡泊實具野心。以攸觀之,其對揚州必有所圖。如今遣使而來,一則交好明公,二則試探徐、揚,三則打探虛實。若揚州有變,劉景升必將順江而下,攻城略地。」
「第六策乃是樹上開花。」
荀攸一口氣連說了數策,有些口渴,劉備趕忙命人上了茶湯,耐心等待。
荀攸稍稍解渴之後,繼續說道:「如今天子仍在關中,為涼州諸賊所欺,明公乃是漢室宗親,何不派人進京朝貢,讓天子知道徐州仍有宗親,不絕向漢之心呢?」
「此六策,乃是攸耗費心血思得之策,盡獻於明公,公可擇可行之策試行之。」
劉備登時大喜,離席朝著荀攸大禮道:「能得先生獻策,備不甚欣喜。備不才,敢請先生能否常伴左右,指點在下不足。」
荀攸也起身離席,對拜道:「攸才疏學淺,不意明公如此厚愛。明公若是不棄,攸願為明公效犬馬之勞。」
「好!好!太好了!」
劉備喜出望外,快步走到荀攸身前,將其扶起。
「公達,目前有三個職位,可任由君擇一而定。」
劉備介紹道:「其一乃是廣陵太守,此職位空懸已久,若是公達有意,備當舉薦之。」
太守乃是兩千石的高官,本應該是中樞才有舉薦任命的權力。
可自從廢史立牧以來,州牧仿佛一國之主,只要硬實力足夠,早就把下面各州郡太守國相的任免權力抓在了手中。
劉備入徐州的時候,雖然是弱勢州牧,可這大半年以來,連戰連勝,已經牢牢掌控了軍隊。而徐州士族也因為薄徭輕役的關係,也對劉備比較支持。
再加上陳登,糜竺等挺劉派的活動,劉備在徐州已經搖身一變,成了強勢州牧了。
天下各州,恐怕也只有冀州袁紹能強過劉備一頭了。
也正因此,劉備才能壓著廣陵太守的職位直到現在,而且一言而決。
不過在劉封的勸說下,劉備打算把廣陵郡一拆為二,靠近前線的那部分已久為廣陵郡,後方沿海的則拆分出一個海西郡。
徐州實在是太小了,可容納的兩千石位置也太少了,還是需要擴容。
等到拿下揚州,這種情況就會好許多了。
「若是公達想留在州府,我當以軍機從事待之。」
劉備隨後給荀攸解釋了一下何為軍機從事,說白了就是掌控徐州諜報,負責收攏各種信息,直接對劉備一人負責。
這職位雖然是劉備原創,可若以重要程度和受信任程度,恐怕連別駕從事都比之不過。
「其三就是除了別駕之位外,治中、長史、功曹三位可任荀攸挑選。」
之所以別駕不行,是因為按照慣例,別駕都是留給本州名士的,是約定俗成的潛規則。
劉備若是貿然破壞這一規則,肯定會引起不少徐州士人的不滿,這就完全沒有必要了。
而這一點,荀攸也是很清楚的,明白其中的緣故。
最後,劉備還補充了一句:「公達若是有其他想法,可儘管告知於備。只要合情合理,備無有不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