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太史來援
孫策此次前來,恰好是與劉封存了一樣的心思。
他也是擔心夜長夢多,想要先入廣陵。
自數日前,袁術和劉繇在暗地裡達成休戰協議之後。
孫策秘密從厲陽城內離開,順江而下,進入已經占領了的江都,休整不過短短一日,就帶著孫家軍日夜兼程,趕赴廣陵。
這日晚間,孫家軍在距離廣陵城外四、五里處駐紮宿營,本想次日休整一下,以強軍之姿入城駐防。
可沒想到,夜半時分,遠處廣陵城內竟燈火通明,更隱隱有喊殺聲傳來。
孫策登時大驚,與舅舅吳景,宿將程普、黃蓋商議。
雖不可知廣陵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但諸將一致認為城內夜半動兵,非是好事。
於是,孫家軍連夜拔營,朝著廣陵急速而來。
漢代可不是人均夜盲症的時代,尤其是孫家部曲這種恩養的職業軍隊,這可是各路軍閥家裡的心頭肉,能和普通的郡卒相比嗎?
這些軍隊往往是有俸祿的,雖然俸祿不多,遠遠不能和西漢相比,但總算是有固定發放的。況且他們平時還能經常得到州府、軍閥個人的酒肉賞賜,吃肉、海鮮河鮮以及下水的次數,遠遠超過普通平民和郡卒。
否則,歷史上也就不會有那麼多次夜襲了。
難道歷史上的夜襲戰例,都是貴族軍官去打的。
明清兩代因為人口暴增的緣故,大大降低了平民以及底層士卒的生活條件,土地全部用來種植糧食,缺少肉食,才導致明清的夜盲症問題特別突出。
這次孫策帶來的,是自己父親的老底子一千多精銳老兵,加上舅舅和族兄湊出來的兩千多精銳部曲,各個都是經驗豐富,武技精湛的老兵,平時待遇極為優渥,而且長期駐紮在河邊,魚蝦敞開供應,隔三岔五還有豬羊肉賞賜,自然是不會有夜盲症的。
至於這些兵馬的素質,那是相當驚人。
昔日孫堅北上討董,勝多敗少,打的董卓軍開始將重點放在了南路上。
董卓主動率軍屯於帝陵,想要和孫堅決戰。
在董卓看來,自己麾下乃是經驗豐富,能征慣戰的正規軍,孫堅所部不過是豫、荊郡兵,如何是自己的對手?
結果孫堅就依賴部曲為核心的豫、荊兩州郡兵,把董卓給擊敗了,逼的對方退出了洛陽。
可想而知,這支精銳部曲的素質有多高。
日後,孫堅正是憑藉這支精銳部曲,先是在陽城之戰中,擊敗了袁紹派來的豫州刺史袁遺以及周家聯軍,逼死袁遺,驅逐周喁兄弟。
隨後,又南下荊州,幾次三番擊潰劉表和黃祖。
如果不是最後為黃祖部將伏兵射殺,孫堅甚至有可能攻破襄陽,為袁術徹底征服荊州。
孫堅戰死之後,吳景、孫賁帶走了這支部曲中自己的那部分,而孫堅親領的部分,則被袁術抓在了手裡,哪怕孫策成年之後,都不肯還他,也是因為這支部隊相當能打,袁術捨不得放手。
這樣的精銳部隊,再加上當日月光很好,官道的道路清晰可見,孫策乾脆命令部隊熄滅火把,僅靠著月光順著官道行進,悄無聲息的摸到了廣陵城下。
此時城內正兵變到關鍵時刻,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城內,沒人會想到有人從南面靠近城市,更別說孫策等人在靠近廣陵後,就人銜枚,馬裹蹄了。
所幸城門緊閉,孫策等人沒法直接破城,只能壓住心裡的焦急,等待在廣陵城南門外,看看能否有什麼變化。
對於孫策等人來說,最好是能和城內聯繫上,一來探聽城內的情況,二來也要裡應外合,奪下一個城門入城。
可如果辦不到的話,那就再找其他機會,諸如等天色稍稍變亮後,選出擅長攀登的士卒嘗試翻越城牆,奪取城門。
若是實在不行,那也就只能暫時退走,先保江都,再論進取了。
就在孫策等人想盡辦法想要破城的時候,南門竟然就自己打開了。
裡面還傳出來交談的聲音,孫策悄悄的摸上去偷聽。
當聽到對方有重新關閉城門的意思,他果斷決定動手。
於是,便有了這場突襲。
孫策在擊退正面的李家部曲後,李章和李洛的側面也堅持不住,往後潰退。
「伯符,袁長史在此處。」
正當孫策被火障所阻,前進不能時,後方舅舅吳景朝著他大聲喊道:「且過來拜會袁長史。」
孫策沒想到那老者就是袁綏,心中一驚,剛才他可是在袁綏和耿釗之間游移了好一會兒,幸好最終選擇了耿釗,要不然可就射到袁長史了。
壓下心中的後怕和尷尬,孫策返回到城門口,翻身下馬,走到袁綏身邊拜倒:「伯符參見袁長史,伯符未能及時趕到,讓長史受驚了。」
袁綏就著火把仔細看了看孫策,點頭道:「原來是孫文台之子,你如何來的如此之快。」
「左將軍命我等為先鋒,自厲陽潛入江都,只待廣陵城事畢,便星夜來援。今日日暮,已駐守廣陵城外,本不想驚擾士民,便駐紮城外,待明日再行入城。」
「不料適才城內火起,策以為城中有變,故特提兵馬趕來。」
孫策一五一十的將自家行程講了個清楚,袁綏連連點頭:「好,汝到的正好。城內豪強李氏不願從左將軍,欲舉城歸附劉徐州,故此兵戎相見。你既來了,且先將他們逐出城去吧。」
袁綏倒是還念著底線和交情,還叮囑孫策不要過分,趕出城去便可以了。
不過孫策卻是心中冷笑,區區一土豪豪強,何足為道,正好用來彰顯一下自家武力,免得城內有不開眼的,日後一個接著一個的反叛,好似蒼蠅般惹人厭煩。
不過袁綏的面子始終還是要給的,表面孫策恭敬應命,內心裡卻是不屑一顧,只覺得袁綏老了,心腸未免太軟了。
劉曄借著火障收攏敗兵,又派人去找李章和李洛以及郡府和武庫中的部曲,讓他們帶著能帶走的軍械前來東城匯合。
原本劉曄想讓部曲們走前放火,可一來想起剛才袁綏的告誡和突如其來的變化,讓劉曄忍不住有些發虛,二來覺得這些部曲本來就是廣陵本地人,讓他們放火燒自己家鄉,若是不從命也就罷了,若是當場逼反了他們,更會是一大昏招。
於是最後,劉曄還是咽下了放火的命令,只讓眾人趕緊來東城匯合。
畢竟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固守武庫和郡府,而是守住東門。
只要東城城門在手,還有一線希望堅持到援軍抵達。
如果丟了東門,哪怕一時堅守住了郡府和武庫,那也只是瓮中之鱉,等死而已。
同時,劉曄還讓人破壞東城城門,砸壞城外吊橋鉤鎖,同時在城內一邊構建防禦工事,弓箭手全部上城樓,準備進行最後的抵抗。
直到這時候,劉曄都不認為自己做錯了什麼。
要知道袁綏在廣陵城內的聲望太高了,殺又殺不得,趕也趕不走。
可留在城內,始終就是一顆大炸彈,隨時都會爆炸。
以袁綏在廣陵城的聲望和地位,大部分的士族都是站在他這一邊的。
一旦其中親近袁術的士族豪強們串聯起來,只要像李家兄弟做的那樣,突然舉事將袁綏給放了出來,廣陵城內瞬間就要變色。
李家兄弟是少數,親袁術、袁綏的才是多數,要不是劉曄冒險入城勸說,就連李家兄弟都是默認投靠袁術的。
在這種情況下,留著袁綏繼續在城裡,危險實在太大。
尤其是既然對方願意走,那劉曄簡直是求之不得。
一旦袁綏不在城內了,那麼群龍就將無首,沒有一個人有袁綏這樣高的聲望和地位,能夠將親袁術勢力給統合起來。
這不是幾天功夫就能重新調整好的,等到他們重新選出領袖的時候,徐州軍主力早進廣陵城了。
因此,聽到袁綏現在想走,劉曄自然高興不已,就像是送瘟神一樣想將對方儘早送走,否則不論是逼死了袁綏,也還是囚禁了袁綏,都只會讓廣陵的局勢變得更加捉摸不定。
況且在劉曄的認知里,袁術的主力還在厲陽,孫策的部曲也在幾十里外的江都。
城裡大幾千的李家部曲,城外又沒有敵人,開門放人也不過短短的一、二刻鐘的時間,卻能換來廣陵城內的安定,何樂而不為?
任劉曄和李家兄弟想破天,也想不到這大半夜的,會真有一支孫策軍潛伏到了城外,還就埋伏在城門口伺機而動啊。
這也是情報上的缺失,劉曄所得到的情報,是袁術增兵厲陽。可劉曄不知道的是,袁術和劉繇之間已經默契休戰,早在橋蕤率兩萬大軍前往厲陽的同時,孫策和吳景就帶著四千部曲悄悄順著長江而下,潛入了早已經降袁的江都城了。
原本按照袁術的命令,孫策應該在江都等待廣陵的信息。
等到袁綏說服廣陵城士民之後,給江都發來消息,孫策則帶部曲進駐廣陵。
而這一點,李家也清楚,所以他們根本沒把孫策的部曲放在心上。
可誰也沒想到,孫策立功心切,提早趕到江都,更是僅僅只休整了一天,就繼續趕路,直撲廣陵。
在他看來,既然廣陵已經明顯傾向於己方,那就不能拖延,拖則容易生變。
先行占城,方是王道。
只要能先入城,哪怕當地士、民有所抱怨不滿,那都是小節,不足為慮。
所以他根本沒等袁綏傳信,而是直接主動進發。
事實證明,孫策這一步,走對了。
不多時,李章和李洛帶著殘兵也匯聚了過來。
這時候,大部分的廣陵郡兵不是趁亂逃走,就是又反到了袁綏那邊,成了敵人。
劉曄這邊只剩下李家的一千多部曲,一條路走到黑的姻親、世交數百部曲,以及郡兵中的鐵桿七八百人。
攏共加在一起,也只有兩千多,不到三千人。
而對面,有四千孫家部曲,反正的近兩千廣陵郡兵,已經倍於李家兵馬,局勢危急之極。
雖然劉曄還想死守城門,以待援軍。
可李家以及李家的盟友們可不想再守下去了。
剛剛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都沒能守住南城門,現在優勢全去了對面,這如何還能繼續守下去?
劉曄還想苦口婆心的勸說李章、李洛,可這兩人也怕的要死,也不管劉曄說些什麼,只是拼命搖頭。
孫家軍控制了郡府、武庫、糧倉等要害部門後,帶著反正的廣陵郡兵又漸漸逼近,遠遠的將東城門圍了個水泄不通。
所幸剛剛劉曄又收集物資,拉開了一道火障礙,這時候點燃,又給他們爭取到了一些時間。
就在李家準備撤退,劉曄懊惱不已,痛失好局的時候,城東門外,響起了急促的馬蹄聲。
眾人頓時大驚,李章幾乎脫口下令關閉城門。
「不能關!」
劉曄精神卻是一振,大聲喝阻道:「此乃東門,來者必是徐州援軍,豈有閉門以迎援軍的道理。」
其實劉曄內心也不是百分百確定這就是援軍。
可如果這不是援軍,是孫策軍繞行的騎兵部隊,那就算關了城門也沒有任何用處,李家只會選擇投降,而不是誓死抵抗到底。
既然如此,那不如搏上一下。
若是天要絕他劉曄,那來的就是孫策軍騎兵,他當自盡以謝劉使君恩遇。
若是上天眷顧,那來的必是徐州援軍,今日危局尤有可破之機。
只見一雄偉健碩的騎將直衝入城,勒馬大喊道:「某乃東萊太史慈,劉使節何在!某奉少主之命,星夜馳援,大軍就在身後,不時即可入城,諸君功勞,慈必會如實上奏,絕無隱瞞。」
「太史將軍!曄在此!」
劉曄心中大喜,眼眶都激動紅了,回身一手一個,拉住李洛兄弟倆走出人群:「太史將軍,此二位賢昆仲,乃是劉曄世叔,正是城中心向明公的本地名士。因不滿長史袁綏想要投靠左將軍,夜晚起兵,想要奪城,卻失手讓孫家入城。」
李洛和李章震驚於太史慈的雄偉,顫顫巍巍的行禮道:「是、是,只是我等部曲不力,未能將孫家部曲逐出城去。」
「孫家已經入城?」
太史慈臉色微微一沉,隨即豪邁笑道:「聽少主說,孫破虜之子孫策素來剽悍輕勇,只是慈尚有懷疑,今日某正好可一試之!」
聽聞太史慈豪氣干雲的笑聲,李家部曲和殘存郡兵都漸漸的安靜了下來,打量起這一隊騎兵。
因為趕路的關係,自然不可能全部披掛,但這隊騎兵依舊人手一套皮甲,長短兵器,遠程弓箭一應俱全。
進了城後,眾人紛紛下馬,讓馬匹暫時歇息,還取出鹽巴,捏碎了摻入口糧袋裡,晃勻了之後掛到了馬頭上,讓馬兒自己進食,隨後取出刷子將馬匹身上的熱汗刷掉。
這些騎士每一個都是精挑細選,各個身材健碩,自信滿滿,雖然只有五十騎,卻精銳異常,給李家部曲和郡兵們帶來了很大的安全感。
「如今城內局勢如何?」
太史慈也早已下馬,走到劉曄身邊,詢問起戰況。
劉曄將情況大致說了一遍,太史慈心中一沉,沒想到眼下竟然已經只剩下了東門一個據點。
不過萬幸,劉曄總算是在他趕到之前,守住了東門,否則可就要換成徐州軍被拒之門外了。
「劉使勿憂,少主就在我身後,各部依次而進,片刻可達。」
太史慈暼了眼李家兄弟,從這倆瑟瑟發抖的傢伙身上,他自然已經察覺出了不少情況。
只是眼下還需要他們賣力,自然不好斥責,反而要給他們打氣鼓勁。
「稍後會有兩百鐵甲軍士趕到,只要堅持到他們進城,可保必勝。」
太史慈沒說如山營,而是說鐵甲軍,自然是因為鐵甲軍的名字更為直觀,讓人一聽就能明白。
果然,聽到即將有兩百鐵甲甲士來到,李家兄弟臉上都露出了驚喜之色。
這年頭,鐵甲甲士可是大殺器,尤其是這種城市攻防戰,更是效果拔群。
等到馬匹吃完加餐,騎士們又紛紛掛上水袋,讓馬匹痛飲過後,休息已經完成。
眼看著火障的火勢也漸漸小了起來,對面的孫策部曲若隱若現。
「劉使節,李功曹,李先生,城門就拜託三位了,我且去試試孫伯符有何過人之處。」
說完,太史慈翻身上馬,一聲呼哨,所有騎士都上了馬,取出弓箭在手,單手籠住馬頭。
「走。」
一聲令下,馬隊重新起步。
孫策軍在火障對面,隱隱看見劉曄一方多出了不少騎士,心中頓時一驚,擔心是敵方的援軍,趕忙派人回去稟報孫策。
孫策此時正在郡府中處置事務。
因為劉曄顧忌到郡兵的感受,因此廣陵城中的府庫,糧倉都安然無恙,裡面囤積了大量的財貨糧食,孫策直呼發財了。
廣陵不愧是未有經歷過戰亂的城市,即便前幾年已經被笮融搶過一波了,還是如此富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