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放手大幹

  第93章 放手大幹

  由於聖旨過於晦澀難懂,現場只有吳文錫、喬松年兩位聽眾,連樂森這個秀才和吳慈這個貢生都聽得糊裡糊塗。

  他們倆算是明白自己為啥考不上舉人了,這幫替皇帝擬旨的翰林們整天研究的是啥?搞這麼誰也不懂的聖旨有用麼?

  你乾脆就直接說封啥不就得了?

  最吐槽聖旨的不是現場前排能聽見聖旨的幾百大老粗們,就算聖旨再簡單些,他們大概一樣聽不懂。

  倒是樂森和吳慈這倆平時自命有學問的,感覺尊嚴受到了打擊。

  路來福知道大家的心情,念給林波仔封賞的聖旨的時候,語速加快,只是在念官職和榮譽稱號的時候,特意放慢加重。

  林波仔獲封淮軍把總,賜黃馬褂,賜藍翎,封迅勇巴圖魯,有了恩騎尉的爵位,這是正七品的待遇。

  把總是七品,不過武將級別不值錢,海陵城裡官員聚會,可憐的綠營把總哪次都忝居末座,都沒資格跟文官們同席。

  黃馬褂、巴圖魯稱號以前很牛逼,年羹堯那個級別的才有資格得。

  自從太平天國起義後,這玩意就泛濫了,湘軍里穿黃馬褂帶巴圖魯稱號的一大堆。

  只有恩騎尉是最值錢的,這可是貴族,非大功不可得,是林波仔槍林彈雨中斬將奪旗的真正報酬。

  林波仔磕頭謝恩起來,從路來福手裡接過聖旨,懷裡抱著七品藍翎頂戴和黃馬褂,一時不知道如何是好。

  路來福的公鴨嗓響起,「林大人,聖上特別喜愛你這樣為國敢打敢沖的猛將,特意下了口諭。」

  林波仔還沒有適應自己的新身份,沒想到「林大人」這個陌生的稱呼是指自己。

  邵全忠照著他腿彎踹了一腳,林波仔才慌忙又跪下聽聖諭。

  皇上的口諭就親民多了,「林波仔你這個名字太土,不像個我大清的官員。朕給你改名林波,賜字不二,以後要忠心不二效忠朕,欽此。」

  啊?林波仔是老爸起的名,怎麼皇上就給改了呢?我還有字了?

  波仔好歹知道不能跟皇上對著幹,磕頭謝恩站起來。

  邵全忠走過去,拍拍他的肩膀,「不二啊,得皇上賜字,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我特批你三天假期,馬上回陸莊,炫耀這個喜訊,別忘了把聖旨、黃馬褂供起來。」

  林波仔茫然點頭。

  「這次斬將奪旗,要賞你兩千兩銀子,現在就給你發了。你衣錦還鄉,回去建個大宅子,以後你們老林家可就是咱們陸莊的首戶了。」

  當然這是老邵家搬走了的結果。

  新鮮出爐的林不二點頭。皇上給我賜字也沒用,我忠心不二效忠的肯定是邵哥。

  張斯文已經悄悄回來,朝邵全忠點了點頭,邵全忠朝路來福一躬身,「路公公一路辛苦,先去喝點茶暫時休息下,卑職解散了隊伍,就陪您回寒舍。」

  邵全忠護衛文秀娘倆回海陵,花了二十天時間,路公公五六天時間就從熱河趕到海陵,這幾乎快趕上四百里加急了,肯定是相當辛苦。

  皇帝是因為一次消滅了太平軍兩個實權王爺的主力,實在是過於興奮,才讓太監星夜兼程趕路,早點封賞功臣的。

  邵全忠站到訓練場的士兵們面前,「林不二斬將奪旗,賞銀兩千兩,現在先發了,其他人的封賞和新兵餉銀,等我接待完天使再發,解散!」

  邵全忠陪著路公公進入指揮部,請路公公稍事休息。

  剛才喬大人目光示意自己,顯然有事,先得接待義父。

  「雨亭啊,計劃沒有變化快。為父現在執掌江寧布政司,鹽業的事情要交接出去了,就不能等三個月後再給你軍費了,乾脆現在能給的都給你。」

  要是喬松年不升官,軍費就可以細水長流。現在反正鹽運使不幹了,鹽運衙門的錢不劃拉光留給下任霍霍麼?

  「這段時間,兩淮鹽業一共聚攏了八十萬兩白銀。為父儘量為你爭取,上交了朝廷三十萬兩,剩下五十萬兩都是給你擴充淮軍的。」

  邵全忠跪倒感謝,「謝義父天高地厚之恩。」

  這麼一小會兒,邵全忠都不知道跪了多少回了。

  不過值啊,今天升官發財不斷。每一個頭下去,都是十萬兩以上白花花的銀子或者升一級官。

  要是天天有這好事,邵全忠願意一直跪著磕頭。磕個十天八天的,自己沒準就入軍機處,直升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了。

  能從總收入里扣出六成以上給自己,乾爹肯定是在朝廷那邊利用他自己的影響力竭盡全力了。

  喬松年哈哈大笑,「中原鹿正肥」啊,要逐鹿中原,沒錢怎麼能行?

  他剛看到指揮部外的對聯,並不以為有反意。

  沒理想的軍閥不是好軍閥,當霸主在朝堂一言九鼎也算逐鹿中原,只要依舊敬周天子當老大,誰說春秋五霸不能當了?

  「這次路公公來,帶來了聖上親批的二十萬兩白銀組建淮軍的許諾,也從鹽款里出。七十萬兩白銀,應該夠你把淮軍拉起來了,你派人去鹽運使衙門運回來吧。」

  那是,湘軍現在十四萬人,剜門盜洞,想盡辦法刮地皮,一年才三百萬兩白銀軍費。

  自己初步只想搞十三個營不到一萬人的軍隊,就有七十萬兩白銀的預算,拜個執掌朝廷錢袋子的乾爹真是太有用了。

  「為父成了執掌江寧府、揚州府、淮安府、徐州府、海州和通州的藩台,以後還會有厘金和勸捐給你,不過可不會有鹽業這麼多錢了。」

  「放心義父,孩兒想練的是精銳,湘軍那種拿大刀長矛的填線炮灰兵一個不要,不需要那麼多人,這些預算已經足夠。」

  「兵少了打大仗不會捉襟見肘?」

  喬松年有點不放心。

  「義父,占地盤、守疆界、跟太平軍對峙這些糙活兒功勞小、油水小,讓曾國藩去干吧。咱們只需要一支足夠精銳的勁旅,打進金陵摘最肥美的果實就夠了。」

  父子相對大笑,雨亭懂我啊。

  邵全忠沒跟喬大人說的是,滅了太平天國後,朝廷就要裁軍了。可這個時候清廷元氣未喪盡,還不是造反的時機。

  你當曾國藩不想造反當皇上啊,可他審時度勢沒幹,最終解散湘軍,當了忠臣,為啥?

  是曾國藩道德水準高麼?屁話!

  在帝位面前道德就是擦屁股紙,只要你上位,自有大儒為你辯經。

  是這個時候造反,真成功不了啊。

  淮軍要是搞得規模過大,到時候一樣是被裁撤的命。

  保持適度規模的精銳才能保存實力,以待天時,邵全忠這點眼光還是有的。

  因為在鎮江意外打了一仗,有名將馮子材的有力配合,還擴大成了大捷,邵全忠的擴軍軍費提前三個月到手,還比原來預計的多了不少,現在就可以開始大幹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