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甘油的用處

  第99章 甘油的用處

  明代會試結束之後,會試的放榜時間也並不是有硬性規定的定製時間,但也遵循了一個潛規則,那就是在會試結束的十五日內必須放榜。

  之所以會卡在十五天內放榜,也是因為明朝時期殿試的時間影響。

  在大明朝初建的時候,一切定製都還在摸索的階段,所以在時間變動上還是比較隨意的。

  比如大明朝舉行的第一場殿試是在洪武四年的二月二十九日舉行的。

  但在後期的制度發展之中,殿試的時間也有了一個大概的定製,殿試通常在會試放榜後的兩三天舉行,多在三月初一左右。

  不過,在成化八年,殿試日期被改為了三月十五,由皇帝親自主持。

  從此以後大明朝的殿試時間也就被確定在了三月十五這一天。

  在這個三月里不僅是百花齊放的時節,而且還是充滿朝氣和希望時節。

  月初的某一天,經過了十多天的醞釀,禮部也終於將庚戌年會試所錄取的320名「貢士」榜放出。

  一時間不管是京中考試的舉人們,還是京中其他百姓,他們的目光也都不由自主的被這張禮部放出的「貢士」名單所吸引著。

  因為他們都知道這張「貢士」榜單,就是三月十五日殿試的名單。

  只要能上個榜單,最差也能混個三甲同進士出身,飛黃騰達也都不在話下。

  這一日海瑞也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禮部的放榜處,擠過重重人群,抬著頭看著這幅巨大的榜單,期待著自己名字能出現在其中。

  海瑞從最開始的第一名開始依次看去,每看到一個陌生的名字,他的心情就忍不住多出幾分焦慮。

  而與此同時,他的身邊也會有人不斷的驚喜尖叫出聲,激動的大喊著:「我中了!」

  這些激動的聲音聽在耳中,對於已經在名單上找到自己名字的人而言,那是美妙的仙音。

  但對於那些還未在榜單上找到自己名字的人而言,那就是一聲聲焦慮的折磨。

  海瑞屏住呼吸,忍住激動的情緒,順著名次繼續往下找著。

  就在海瑞看了將近三百個幸運兒的名字之後,他也終於在這張「貢士」榜單的角落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第二百九十七名海瑞

  當海瑞看到自己的名字之後,整個人的情緒瞬間也激動了起來,加速的心跳使得他的臉色也不由漲紅了起來,嘴角顫抖了幾下,也想喊出那一聲無比美妙的仙音「我中了」。

  但在這句話到了嘴邊的時候,他卻怎麼都喊不出來,最後全部的力量也用在了克制自己激動的情緒和顫抖的身體之上。

  雖然海瑞也非常期待自己能夠中榜,但是他也很清楚這其中的競爭到底有多麼的殘酷。

  所以即便是他心懷極大的憧憬和希望,但在沒有看到「貢士」榜上的名字之前,他的心情還是無比忐忑的。

  現在當他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了第二百九十七名的位置之時,他心中最感激的就是在琉璃廠巷子裡面遇到的那位貴公子。

  若不是那位貴公子的熱情好義。海瑞可以非常肯定的認為以自己之前的文風和對八股文的技巧積累,他是斷不能上榜的。

  因為在會試之前的一個多月里,海瑞就已經通過高拱看到了很多份以往的進士答卷,當他看到這些進士文章之後,海瑞就已經很清楚自己和進士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所以在高拱這近一個月的突擊訓練之中,海瑞也深切的感受到了那位貴公子的分量。

  若不是那位貴公子的另眼相看,高拱也決計不會為他花費那麼的時間和心思,來提高的他的八股文水平,讓他可以在這一次的科舉之中成功脫穎而出,以二百九十七名的「貢士」身份,繼續參加三月十五日的殿試。

  就在海瑞激動自己過了會試,有了進入殿試資格的時候,朱載坖也在忙著搞新玩意。

  這幾個月來因為香皂的製造,朱載坖也攢下了很多甘油。

  這些甘油放在以往的時候,可能就是一般的工業原材料,而且還是那種沒有被開發出用處的工業原料。

  所以為了能讓這些甘油也有作用,朱載坖現在也在花著心思讓人研究甘油的作用。

  其中研究最有成效的就是李時珍。

  朱載坖給了李時珍一部分甘油,讓他研究一下甘油的藥理。

  在這幾個月的研究之下,李時珍還真的不負朱載坖的期望,發現了甘油的一些藥用價值。

  李時珍發現這些甘油對傷口和燒傷的治療有著驚人的效果,經過甘油處理的一般傷口和燒傷,結痂的速度都要一般的藥物快得多,而且還神奇減少了「炎症」的發生。

  所以在發現這特性之後,李時珍就立刻就將這個結果反饋給朱載坖。

  朱載坖雖然不懂藥理,但在聽到李時珍說甘油能夠治療一般傷口和燒傷,並減少炎症的時候,朱載坖也恍然想到了這些甘油應該去抗菌抗病毒特性。

  在知曉了這個神奇效果之後,朱載坖也忍不住感慨,本來以為甘油就是做炸彈的原材料,沒想到它還真有藥用效果。

  不過從李時珍的這點發現上,朱載坖也可以猜出,李時珍的這些發現也都是基於一般觀察得來的。

  如果能給李時珍搞個更加牛逼的顯微鏡,讓他更加深入的觀察甘油和其他藥物或礦物之間的反應,說不定他還能發現更多神奇妙用。

  所以這段時間朱載坖也在招攬打磨水晶鏡片的工匠,期望著這些工匠們能在現有的基礎的打磨和製造出來精度更好的透明鏡片,然後再結合泰西的一些自然科學和自然科技的研究進程,看看能不能搞出了一台簡易的顯微鏡。

  畢竟現在「千里眼」這種玩意也開始漸漸普及在海上和軍中了,這就說明不管是大明的科學家還是泰西的科學家也都已經初步的掌握了基礎光學應用。

  如果再加上朱載坖高屋建瓴的指點,給他們一點突發奇想的新點子讓他們沿著正確的方向去不斷試驗,說不定他們還能真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一些基礎的光學器具發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