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相信後人的智慧

  第121章 相信後人的智慧

  翁萬達再好也是遠水,所以為了救近火,還是得起用身邊提起來就能用的人才是正途。

  因此即便是嘉靖皇帝再著急,也不能讓翁萬達即刻從嶺南老家來到數千里之外的京師報導。

  畢竟大明朝可是沒有飛機高鐵的,就指望舟車和兩條腿的交通工具,即便是經過了千百年的交通開發,使得如今的交通條件比之漢唐時期動輒幾個月的行程,縮短到了一個月左右,但也不能滿足當下的需要。

  而且如今形勢如此的危機,就算是朝廷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急詔王翁達入京,這詔書都得在路上走個十天半月,等到詔書送到翁萬達的手中,即便是翁萬達即刻啟程,以日行二三百里的極致速度趕路,等到他真實如今也差不多快兩個月了。

  而這兩個月的時間,不管是嘉靖皇帝本人還是朝廷,亦或是宣大兩鎮的邊軍和當地苦難的百姓,他們都是等待不起的。

  所以,在這個時候,嘉靖皇帝也只能一邊不顧大臣丁憂守孝的「終制」,急詔翁萬達火速返抵邊關,掌其督撫重任。

  一邊還是得和內閣兵部商議暫時的宣大主將人員。

  因此另外一派舉薦的咸寧侯仇鸞,仇鸞是正德朝名將咸寧侯仇鉞的孫子。

  說起仇鉞也算是個走大運的傳奇人物,他生於成化年間,最初只是寧夏總兵府的一個「僱傭兵」,但為人機謹大受總兵的信任和偏愛。

  從而得到了很多的機會,施展自己的能力和才華,從而也得到了都指揮僉事仇理的賞識,仇理賞識仇鉞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自己沒兒子,也不想自己這一門斷絕,所以就仇鉞冒充自己的兒子,使其繼承世襲職位,為寧夏前衛指揮同知。

  有了層世襲來了軍職之後,仇鉞也果然沒有辜負仇氏門楣,一路高歌猛進。

  當時虜寇侵略寧夏,在石溝一帶展開戰鬥,仇鉞身為先鋒,親自斬殺虜寇一人,因此升為指揮使。

  弘治十八年,虜寇大規模入侵,仇鉞再次擔任前鋒,在紅寺作戰,斬首六級,以破賊之功,晉升為都指揮僉事。

  正德二年,由於總制楊一清的推薦,仇鉞被提升為寧夏遊擊將軍。

  之後又遇安化王朱寘鐇這個蠢貨聯合及都指揮何錦、周昂、指揮丁廣謀反送經驗大禮包,仇鉞設計擒朱寘鐇,有功晉署都督僉事,充寧夏總兵官,封咸寧伯。次年冬,召掌三千營,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風雲人物。

  正德七年,又任平賊將軍,鎮壓河南劉惠、趙燧起義,又移師會陸完,鎮壓劉七起義於江北。此戰後朝廷賜「世世錫勛階為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年祿一千石,並被授予世襲誥券,准其爵位世襲罔替。

  正德八年,韃靼小王子犯大同、充總兵官,仇鉞率京軍討之。當時賊寇侵犯萬全沙河,仇鉞率軍進擊,斬殺三人,使得賊寇退去。

  但這一戰他雖然也受到了賞賜,但遭到了朝臣們恥笑,認為他的功勞和他所得的賞賜名不副實。

  由此可見在大明朝時期,想當著幹事情的武官有多難。

  打的好是本分,打不好就殺頭,打的半好不好,就遭人譏諷。

  若不是武勛官職能世襲,這些邊將們估計早就撂挑子不幹了。

  雖然仇鉞確實很猛,一路上走過來的功績除了運氣之後外,也都是實打實打出的,所以在他死後,剛剛即位的嘉靖皇帝也命令工部給一副「薄棺」和工具用來辦理喪事,還命禮部祭祀了十三次,又贈送了齋糧以及布匹,賜諡號「武襄」。

  可以說有這樣的身前身後名,仇鉞也算是人生圓滿的。

  但是有時候人生就喜歡開玩笑,仇鉞的兒子死的早,所以在他死後,他的爵位自然也落在了自己乖孫仇鸞手上。

  仇鸞此人除了繼承仇鉞的爵位和榮耀之外,對於仇鉞領兵打仗的本事,好像就沒有繼承到了一分一毫。

  但又因為大明朝的軍職操蛋尿性,武職幾乎又都是世襲繼承,所以朝廷有時候為了偷懶培訓將領,就會讓這些世襲軍職的子弟們充任要職。

  因此大明一朝的軍官將領水平普遍不高,前中期的時候有朝廷這個龐然大物壓制,這些世襲軍官還翻不出什麼浪花,但到了中後期之後,這些世襲的軍官們就會抓住機會將自家的子弟們統統安排在要職之上。

  比如萬曆朝的李成梁,他除了大兒子李如松還行之外,剩下的幾個兒子能幹到總兵職務,其實都是沾了老子光,鑽了大明朝沒有系統培養軍官體系的空子。

  導致了這一類在明末看似像軍閥,其實只是外強中乾的軍頭出現,使得大明的軍制更加崩壞,最後更是脆弱到了一觸即潰的地步,使其內不能鎮壓叛亂,外不能力克強敵。

  所以就指望大明朝如今的軍制體系,還想和草原上的俺達掰腕子,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現在的情況頂多就是固守現狀,苟延殘喘,能拖一時是一時。

  至於改變,也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因為二百年的積弊實在是太深重了,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

  若是沒有一個明確可行的改革方案,就靠著皇帝和一幫高高在上養尊處優的朝臣文官們空想改革,只會越改越死。

  所以到了這個地步之後,不管是皇帝本人還是位列中樞的內閣重臣,他們能想到最佳辦法就是捂蓋子,只要他們這一代人能把問題給捂住了,那麼他們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

  至於後人如何,那就要相信後人的智慧了。

  但是後人也不見得能比他們多多少智慧,畢竟都是一個教育體系和一個思想體系教育出來的人,指望這樣的後來者能有多大的本事改變現狀,那也是痴人說夢。

  所以現在不管嘉靖皇帝願不願意,他也只能一咬牙一跺腳把目前最危急的任務交給仇鸞的這個名門之後,並期待著他也能創造出祖輩的奇蹟,為大明建功立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