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食人案(新章)

  大玩家?

  對一位理性嚴謹的律師說出這三個字,無疑是斷定她並非一個對規則甚至對法律抱有足夠尊重的人。

  方不讓覺得他們是同類。

  他很想要這個案子。

  但可惜,拿不到。

  程白不覺得自己是什麼「玩家」,或者至少沒有那麼絕對。

  她收回了目光,只淡淡道:「那恐怕要讓方大律失望了。」

  說完便下樓去。

  在垃圾桶旁摁滅了菸頭。

  魏了了已經找到了尚菲,兩個人正站在樓下那一尊漢謨拉比法典的復刻雕像前說話。

  見到程白過來,兩人都笑起來:「走吧,那邊也差不多要開始了,今天又要聽程兒上台講話了,哈哈,想想還真是懷念呢。」

  但沒想到程白搖了搖頭:「你們先去吧,我去後山找一趟老師。」

  尚菲上回被劃開的傷已經完全好了,整個人一身元氣十足的運動裝束,看上去活力十足。

  此刻便露出些許困惑的表情來。

  「去找老師?」

  「嗯。」程白也不多解釋,道,「見面聊聊就回來,我的致辭還在後面,不會耽擱。」

  尚菲和魏了了對望了一眼,都猜到點什麼。

  程白是趙平章的得意門生,這一回「食人案」發回重審的事情大家都在暗中關注,程白不可能袖手旁觀。

  她們也沒說什麼。

  三個人從院辦走出去。

  這時,外頭正好進來五個人,有的拿著話筒,有的扛著設備,腳步匆匆,直往樓上去。

  其中打頭那個經過時不由多看了程白一眼。

  魏了了立刻皺了眉。

  「喲,這不是了了嗎?你也在這兒啊?」說話的是個看上去風度翩翩的男人,但架著的那副眼鏡後面透出來的目光卻並沒有多友善,「瞧我,都忘了,說起來你還是趙平章的學生呢。哎,他現在在吧?」

  「我在哪兒干你屁事。」

  這人的出現,引起了魏了了極度的反感,像是看見了地上那些黏糊糊的蛞蝓一般,眼角眉梢都是噁心。

  「別他媽跟我套近乎。」

  其他四個扛器材的人多少有些尷尬。

  那男人卻笑了笑,竟然也不生氣,直接招呼了人,繼續往樓上去了。

  剩下那四個向魏了了露出個歉意的神情,也跟了上去。

  程白看這情況不大尋常,不由多問了一句:「同事?」

  「同他媽的事!」魏了了氣不打一處來,「同一傳媒集團下屬的,這人原來跑社會新聞,不搞個大事出來不罷休的那種,上頭很喜歡他。你們也看得出來,他來採訪老師,專挑的今天。私底下採訪不接受,一會兒儀式上也要攪和攪和。」

  尚菲頓時忍不住罵了一聲。

  程白面上卻漸漸沒了表情,只看著那幾個人的背影很快消失在二樓樓梯上,情緒仿佛沒有波動。

  只道:「我先去找老師了。」

  說完,她下了台階,順著院辦旁邊的林蔭道就往後面南操走。

  校區的後山就在南操旁邊。

  山上的土都是校區建立的時候挖湖挖出來的土,堆上之後高高的一片,植了很多品種的樹,也造了許多雅致的景,以前夏天的時候有很多人來散步。

  山上也有鴿子。

  但這季節,基本都飛走了。

  程白順著坡度和緩的蜿蜒長道走到前面一片還算開闊的平台上時,便看見了那塊熟悉的空地,幾棵遒勁的松樹,一塊大石頭上刻著「歲寒知松柏」五個大字。

  一道身影就坐在旁邊的長椅上。

  從後面看去,只能看見他有些寬厚的背部,白了一些的頭髮,還有他身邊那一小袋拆開但好像沒怎麼動過的鳥食。

  空地上沒有鴿子。

  他正盯著那片區域發呆,粗糙的手掌里鬆鬆地攥著一小撮鳥食,動也不動一下。

  程白還記得,她這一位老師下課走如果有時間,總是要順道從這後山轉上一圈,一是散散步,畢竟年紀漸漸大了,該鍛鍊鍛鍊身體;二就是去看看山上那群鴿子,帶一小袋鳥食,在長椅上坐上一個小時,也沒人打擾,說是能理清一下思緒,現代社會信息太爆炸了,有時候需要隔絕一下外來的干擾。

  哲學系有位教授調侃,說他這是「禪定」。

  但往常那種狀態都是放鬆而愜意的,不管遇到什麼事都能心平氣和,是一位能讓人非常信賴倚重的師長。

  她站在後面看了好一會兒,想起外界輿論那些毫無根由的攻訐,感覺到了一陣奇怪的迷惘。

  終於還是走了上去。

  程白喊了一聲:「老師還在這兒啊。」

  趙平章聽見這聲音,才意識到有人來了,一轉頭看見程白,竟然笑了起來。

  眼角笑紋都堆到了一起。

  「程白啊,你怎麼來了?」

  程白走到那長椅旁邊,跟這位她昔年以及如今都十分敬重的老師並排坐到一起,莞爾一笑:「剛才去了一趟院辦,方不讓跟我說老師在這邊餵鴿子,我就來了這邊。不過啊,才走到的時候,學生才想起,這大冬天哪裡來的鴿子,還以為是方不讓騙我呢。沒想到,老師真在。」

  「是啊,冬天哪裡來的鴿子……」

  趙平章低頭看了看自己的手掌,那滿布著掌紋地手掌里,躺著那一撮顆粒狀的鳥食,然後嘆了一聲。

  「我是糊塗了,連這種錯都犯。」

  程白兩手撐在長椅上,只向那灰濛濛的天際望。

  在這種地方抬頭看天和在現代感十足的辦公室里透過玻璃窗看天,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感覺。

  這麼看會覺得寥廓。

  她想起趙平章那份自述,顯得很平靜:「老師曾說過,人的判斷都是主觀的,只要有主觀就不可能絕對完美。概率論上來講,不存在不出錯的可能。人畢竟不是機器。但也正因為如此,法律賦予法官以『自由裁量權』。法官就像是走在鋼絲上的裁縫,既要小心翼翼不掉下去,更要精準地把握好法律的尺度。」

  趙平章也還記得這番話。

  程白淡淡地續道:「人的主觀永遠無法突破客觀的限制,這也就意味著當時的您無法不受制於客觀的條件。那不是您的錯,當年的案子也不是今天的鴿子。」

  趙平章聽著,慢慢把掌心裡那些鳥食都仔細地放回了袋子裡,然後看著掌心裡那鳥食留下的殘屑道:「可無論對錯,做過的事情都會留下痕跡,即便不在身上,也在心裡。」

  他是一個睿智的長者。

  即便是身陷如今這種境地,也並沒有露出多少的崩潰和慌亂,有一種超乎尋常的平靜。

  好像這一切都是應該的。

  趙平章轉頭,看了自己這十多年來最得意的學生一眼,卻無法抑制地想起了那件案子。

  十六年前那一樁震驚國內的「食人案」。

  讓十六年前的他站到巔峰,也讓十六年後的他跌落谷底。

  02年3月案發。

  03年9月做出判決。

  前後歷時18個月。

  宣判的時候連中央台的媒體都到了,當晚判決結果就通過各大電視台傳播到了千家萬戶。

  有關於當年那件案子的細節,一直沒有被趙平章遺忘,至今能歷歷地浮現在他眼前。

  一群偷獵者進山,遭遇山體滑坡,有兩人被困山洞。

  救援隊解救出來時,一生一死。

  生者,也就是嫌疑人孫寶山,在長達近二十日被困的時間內,依靠食用死者的血肉存活。

  警方在洞內發現了一些重要證據:

  1.嫌疑人用於盜獵的獵槍;

  2.死者殘破的屍體上留有三枚彈孔,由於血肉已經被嫌疑人吃掉不少,所以這個判斷來自骨骼上留下的彈痕;

  3.死者的獵槍;

  4.山洞洞壁上5枚彈孔。

  由此,警方有理由懷疑,孫寶山是為了在洞中存活下來,故意開槍殺人,並在死者死亡後食用了死者的血肉。

  孫寶山在最初受審的過程中承認是自己開的槍。

  但同時他堅稱,自己是自衛開槍,那時候洞中黑暗的一片,可他卻聽到了一聲槍響,洞內除了他與死者之外沒有第三人,而他知道死者也持有獵槍。在當時那種餓到了極致,兩個人都知道只有吃了對方才能活下去的情況下,他們是對峙著的,防備著的。他恐懼之下立刻舉槍射擊,黑暗中打死了死者,才在接下來的幾天裡依靠食用死者血肉生存下來。

  「可是警方那邊鑑定物證發現,死者的獵槍曾被落石撞擊,已經不可能打出子彈,連彈夾都已遺落。」趙平章現在都還記得檢察院在提起公訴時那條最重要的指控,「換句話說,當時根本不可能存在那一聲槍響,孫寶山在說謊。」

  警方也曾考慮過孫寶山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可能已經精神失常,出現了幻覺和臆想,由此才會聽見那聲槍響。

  但專家診斷之後覺得可能性很低。

  孫寶山邏輯非常清晰,意識也很清醒。

  在長達一年多的審問中,孫寶山始終咬死了說有那一聲槍響,絕對是死者先向他開槍。

  警方試圖回到現場尋找證據。

  但因為當時救援隊去救援的時候並沒有想到裡面會是那人間地獄一般的場景,打開救援通道時採用的是爆破,現場能搜集到的有效證據少之又少,完全無法佐證孫寶山的供詞。

  案情一度陷入僵局。

  但在03年春節過後,按著警方的話來說,孫寶山終於選擇了不再負隅頑抗,「坦白從寬」,放棄了一年前的口供,轉而招認是自己決定鋌而走險,在飢餓到極點的情況下向死者開槍,直接導致了對方的死亡。

  「我其實有懷疑過警方在審訊過程中是否使用了一些不適宜的手段,但從口供記錄和對嫌疑人的庭上質證上並沒有相關發現。」趙平章忽然就用雙手壓住了自己的臉,仿佛終於感覺到了這一樁舊案帶來的重量,「在他改過口供後,證據鏈上的問題也沒有了,數罪併罰,但也考慮到情況極為特殊,存在很大的爭議,最後討論的定罪是無期徒刑……」

  程白安靜地聽著,思緒仿佛也被帶回了當年的庭審現場。

  「程白啊,你知不知道宣讀完判決之後,孫寶山是什麼表情?他好像有點沒想到,懵了,問我,無期徒刑是多久,能回去看一看他女兒嗎?人戴著手銬啊,沒有一個人能回答他……」

  趙平章終於控制不住地哭了出來。

  那時國內上上下下所有關注這件事的人,都不認為這個人無辜,又是偷獵,又是非法持槍,還殺人,最恐怖的是這個人在吃了同伴的屍體之後竟然還沒有發瘋。

  所有人都覺得他該死。

  趙平章曾以為孫寶山也許會上訴,但出乎意料,他服從了判決,並未上訴。

  因為那時他如果上訴,檢察院有極大的可能會提起抗訴。

  眾所周知,抗訴可能加刑。

  一審判決無期,二審也許會改成死刑。

  判錯案,與殺人有什麼區別呢?

  程白坐在旁邊,久久沒有說話。

  在過去的十六年裡,沒有任何人覺得孫寶山說的那一聲槍響存在。

  但去年警方抓到了一個偷獵者,在詢問其相關案情的時候,意外發現這名偷獵者也是當年遇險的偷獵者之一。

  只是他並未被困山洞。

  這個人供述,他曾返回山洞外。

  因為他怕。

  他知道已經有人呼叫了救援,怕洞中的同夥出去後將自己供出來,所以帶著槍悄悄走回來,找了半天,找到一個狹窄的縫隙,然後向洞裡開了一槍。

  但開完槍才發現自己只有一發子彈。

  緊張與慌亂之中他根本沒有檢查清楚,再懊惱也來不及了,又怕被人發現,所以迅速撤走。

  之後絕口不提這件事,直到很多年後手頭缺錢又去搞偷獵,這才被抓。

  後來救援隊來,人員十分混雜,陰差陽錯之下蓋去了他的行跡,而爆破的威力則讓那枚子彈消失無蹤,也就不存在彈道測試。

  這個人並不知道那唯一的一發子彈有沒有打中人。

  即便現在警方也無法判斷到底是誰的槍導致了死者的死亡,因為這個人的子彈也許只穿過了死者的組織,並未碰到骨骼,在死者血肉被吃掉的情況下,也很難還原當時的情況。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孫寶山最初口供中的那一聲槍響,真實地存在。

  他沒有撒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