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5章 虎座鳥架鼓

  第1925章 虎座鳥架鼓

  之前在霓虹曾經有人舉辦過一次展覽,展出的是國內文物和霓虹文物的對比。

  當然,比的就是漆器。

  公元109年的我國漢代木桌,與它的仿製品。

  仿品是20世紀霓虹藝術家所製作的木桌,兩者放在一起,一張表面粗糙,有大量磨損,另一張具有明亮的光澤,四周完整,似乎在今天仍能使用。

  十五世紀室町時代的花白河蒔繪硯台盒,與它十九世紀江戶時代的兩件仿製品並置。

  它們的圖案相近,但色澤、線條等不盡相同。

  而在這些肉眼可觀的差別之下,藝術家在復刻時如何製作木胎、如何用金屬粉來描繪幾百年前的圖畫、他們在復刻時發現了什麼,這些從展品中似乎不得而知。

  然而,這些藏在器物表面之下的問題,或許才是「復刻」的意義所在。

  這些仿製品體現了後世對於古代漆器的研究,它們並非簡單的複製品。

  在展覽中,它們本身也成為了「文物」供人觀賞研究。

  所謂復刻,並不僅僅是將古老的東西原樣做出來。

  復刻是了解那些古老物件所散發出來的美為何物,充分理解並掌握這種美產生的必然性。

  漆器在小日子人的日常生活中舉足輕重,從飲食到儀式,漆器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被應用於不同的功能,比如有一部分還做成了蒔繪裝飾的樂器。

  相較生活中常用的造型樸素的漆器,古代漆器體現了古代匠人對漆器工藝的精益求精。

  在這一方面,小日子做的很不錯,就是因為人家認真學。

  但是,也不是沒有一些烏龍,比如一些複雜的器型,他們就學的不太精通,走了捷徑,還自以為厲害,這就貽笑大方了。

  比如他們沒學會我國漆雕,但是這些小鬼子卻嘗試了之後弄出了一種糊弄的雕法。

  如果是特別愛收集器物,那麼就會知道很多背後有意思的故事。

  像是霓虹就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像是鎌倉雕。

  都知道我們宋代流行漆雕,就是把生漆層層堆積,所以又叫堆朱,然後雕刻。

  雕刻的刀痕能看到漆層,雕刻的東西非常精巧。

  小鬼子看的入迷,也想學,但他們沒學會堆漆工藝,也覺得費事……

  最後就想了一個糊弄的方法——直接在木頭上雕刻,然後刷上紅漆,出來的東西就很像我國的堆朱。

  就這樣他們也挺自得,因為這種雕刻一直在鎌倉地區流傳下來,所以叫鎌倉雕。

  到了現在,反而成了一種經典工藝。

  在古代,幾戶每一個文人都會有文房,從廣義的角度解釋文房,就是文人的書齋或者是書房。

  那麼文房裡的與書寫、繪畫以及讀書的器具,都統稱為文房器具,是文人雅士的最愛之物

  把玩著手中的一件剔紅筆筒,陳文哲突然間想起來,之前他在東南亞的時候,高啟靜曾經給他買過一些小紀念品。

  其中兩個小紀念品,當時吸引他購買的原因,主要就是它們讓高啟靜聯想到霓虹的漆器。

  雖然旅行紀念品商店的質量和做工,都算不得精緻,但價格還算便宜,他就買了幾個。

  其中一件是南越的木質筆筒,另外的是泰國香薰盒。

  現在大多數人,說到漆器,首先聯想到的是霓虹。

  但其實我國才是世界上最早認識漆,並用作美化裝飾的國家。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考古工作者就發現了木胎紅色漆碗,這是今天考古界公認的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漆器。

  後來隨著各朝各代,尤其是唐朝中日文化的頻繁交流,出使霓虹的我國工匠師們,把漆器工藝的種子播撒在了霓虹大地上。

  由於地理環境優勢,再加上霓虹匠人們的不斷創新和鑽研,霓虹漆藝發展出了大和民族特色。

  在清朝年間流傳回中國時,受到了雍正、乾隆等皇帝的大愛。

  在不斷的歷史更迭和文化交融過程中,如今霓虹已經後來居上成為漆器大國,在西語裡,「Japan「就是漆器的意思。

  雖然霓虹漆器備受讚譽,但我國古代的漆器也更加驚艷。

  古代的漆器流傳到現在,很多都是經典,比如虎座鳥架鼓。

  虎座鳥架鼓為戰國時期楚國的樂器,距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歷史,是荊州楚墓中出土的最為典型的文物。

  其主體由雙虎、雙鳳、扁鼓三大部分組成,均為楠木雕刻,木胎上髹生漆,繪有鳳、虎以及其他裝飾圖案。

  虎斑鳳羽和裝飾花紋以紅黃黑三色為主,繪畫線條流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在這一鳳與虎的組合形象中,鳳高大軒昂,傲視蒼穹,虎卻矮小瑟縮趴伏於地,反映了楚人崇鳴鳳、嚮往安詳的意識和征服猛獸、不畏強暴的精神。

  還有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圓奩,是戰國時期的東西。

  這件漆奩外壁彩繪了戰國時代車馬出行的場景,其出土時外壁與漆胎分離。

  如果將外壁展開,會發現它是一幅長87.4厘米,寬5.2厘米的長卷通景畫。

  這是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用色最多的先秦繪畫作品。

  畫面以5棵樹,分隔出4組互有關聯的畫面,首尾連貫,過渡自然,是為我國最早的「連環畫「。

  畫面按其情節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畫著奔馳的車馬、冠冕垂纓的貴族、隨從和迎接者,表現的是出行途中的景象;

  另一部分由氣宇軒昂的御者,和即將出行的馬車為主體,表現的是迎來送往的場面。

  圖中26個人物或跑或坐,揚鞭催馬,衣巾飛舞,犬豕騰躍驚吠,樹木隨風搖曳。

  這些畫面共同構成了一副清新雋永的生活畫面,反映出戰國時代的藝術趣味和生活熱情。

  除了這些,在青銅器之上,也有漆器的身影,比如唐代漆背金銀平脫八角鏡。

  唐代是我國古代銅鏡製造的鼎盛時期,唐鏡不僅繼承了漢魏的文化傳統,而且吸收了邊疆民族的藝術成就。

  同時對外來,主要是波斯、印三的文化中的優秀部分也兼收並蓄,使銅鏡藝術達到了新的高峰。

  漆背金銀平脫八角鏡,融合了漆藝、金銀錯等工藝,使用了唐代寶相花和鳳凰花紋,充分體現出唐代鑄鏡工藝的精細。

  (本章完)